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币为什么价值过百万,也是有原因的

古币为什么价值过百万,也是有原因的

近几年兴起了收藏古币热潮,可你知道是什么决定价值所在

一,地方政权下铸造过不流通的古币。

(1)皇帝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非年号钱,非流通货币。「皇帝通宝」是清晚期浙江天地会所铸造的会钱,版式有多种。 满汉文「宝浙」为一般会员所有之物。背「圣」的价值很高,为会首所有之物。

清末起义军浙江天地会铸皇帝通宝背浙,直径22mm。旧谱列为太平天国(1850-1868年)钱。但是与天朝通宝一样,当系浙江天地会组织所铸会钱,因皇帝通宝 ,洪秀全信奉基督上帝,曾明令严禁天国内称「上」称「帝」,而概以「王」称。故不至于再铸造「皇帝通宝」。

兼以此钱出于浙江,背文「圣」亦符合「文武永圣」套钱文字。背文圣有穿上正立与穿右横卧之分。相传前者为回收信物,后者为一般会员所有。直径2.4厘米,重5克左右。故此钱存世尚丰。而背「圣」者相当罕见。

皇帝通宝直径2.4cm,重5g左右。另有背汉满文「宝浙」重宝钱,皇帝通宝背圣直径24.2毫米,厚1.4毫米。是混在清钱当中使用的,所以此钱存世较多,而背文「圣」者。

(2)裕民通宝背壹钱者,为靖南王耿精忠据闽中叛清时所铸,据《福州地方志》记载,当时因军饷匮乏,耿精忠下令于福州靖南王府(今福州王庄一带)内设炉铸「裕民通宝」钱,由此可知其铸地为福建。

「裕民通宝」钱即为清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所铸。

「裕民通宝」背「一两」兑银一两的大钱,极有可能是耿精忠被困福州城时所铸,论功赏给其军官,全力抵抗清军以求一隅。因其铸期短、铸量极少,加上战争转移阵地遗弃的关系,保留下来的今极为少见,以至平叛后乃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查禁、大量收缴、销毁,严革伪号杂钱时,此「裕民通宝」背「一两」权银钱一直遗漏在民间而未被官方发现,属出谱钱。

二,起义军的古币大多被回炉存市极少。

(1)龙凤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刘福通等农民起义领袖拥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凤,

铸造时间: 公元1355--1356年铸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钱。背无文。

(2)大义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称帝于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元大义

铸造时间: 公元1360年铸

特征: 大义通宝。有 「小平」、「折二」、「折三」三种,流通于长江中游地区。

(3)西王赏功

铸造背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据川时,自称"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国,改元大顺。

铸造时间:1644年,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四川铸造。

特征: 金,银,铜三品,皆世所罕见,泉界大珍。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探秘中华千年文明历史;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带您领略天圆地方古币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飞白 的精彩文章:

美仑美奂稀品古币中的「王」图解有二

TAG:人文飞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