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都是昏君清朝無庸帝?幾十萬滿清是怎樣滅掉兩億人明朝的?

明朝都是昏君清朝無庸帝?幾十萬滿清是怎樣滅掉兩億人明朝的?

袁騰飛老師在早期講課的時候曾經說過:中國歷史上名君比較集中的朝代就是清朝,除了同治皇帝差點兒,都還可以。像明朝一個賽著一個混蛋。皇帝開國的都不錯,到二世沒準還能湊合點兒,守成還行,到三世這幫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整天與閹豎為伍,你想想他除了「下面沒有了」的笑話還能了解什麼東西。

袁騰飛關於明朝的一些批評言論:「這個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幹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幹好事,一個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劉邦在前朝好歹還是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還是奧運會志願者,領一幫老太太還能幹這個干那個呢。你說朱元璋他是個什麼東西?乞丐,要飯的,皇覺寺出家為僧,讓他化緣。中國和尚是不化緣的,你什麼時候見過中國和尚化緣?化緣的全是騙子。

這就引發了我們一個問題,皇帝很勤勞不是昏君真的好嗎?每個朝代都像清朝那樣勤勤懇懇中國就會進步?老百姓就會過好日子嗎?其實不然。

清朝的皇帝為什麼看上去沒有昏君?注意,是看上去,明朝並不是沒有昏君,只是清朝的教條式管理限制了他們的昏庸,而且清朝皇帝自乾隆以後,勤勉也沒能把國家治理好,當然這裡有時代背景和民族背景,我們不去多說。

清朝為什麼看上去沒有昏君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非常嚴格。。每位皇子每天從早上五點開始到晚上睡覺都有一連串的學習。每年也只有兩天的假期而已。我說這個制度非常嚴格。是因為即使是皇帝自己。也無法改變這個制度。為任何王子開後門偷懶。

2、採用傳位密詔形式確立繼任皇帝。使皇子間的競爭一直到最後時刻。既減少了傳位既失誤,也使皇子登上王位時格外珍惜這個運用最高權力的機會。簡單來說。他們是競爭上崗的!!!

3、皇子在競爭王位過程中。都會任職在各部門處理政務。正所謂實踐中見真知。。其政才高下就很難造假了。而且,王子們在長期的政務實踐中,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治國的理念和願景。所以當他們登上王位的時候,他們都是帶著對自己功業的美好理想去工作的。

但是客觀條件是存在的,並不是清朝每個皇帝都是牛人,也有很多庸人,也有很多不適合當皇帝的,不過他爭上了,或者說剛好到他了,所以他會比較勤勉,看上去不是昏君。況且到了最後由於近親結婚,清朝的皇帝生兒子都 很難,怎麼能保證皇帝的智商呢?

另外一點,昏君、明君是誰對皇帝的要求?昏君是古代對無道的君主的貶稱,一般而言,他們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 比如紂王、秦二世等等。也藉以批判昏昧誤國之王侯,如江南靖士《屈原》詩:「浩氣干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

也就是清朝的皇帝確實勤勤懇懇,但是並不代表不是昏君對國家就不好,而且昏君,明君是在封建專制制度上進行評價的,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對國家進步有促進的是否可以叫明君呢?

從整體來看,其實明朝的皇帝好像都不那麼好,正如袁騰飛老師說的,廷杖大臣,設立廠衛,煉丹,不務正業,有很多皇帝多年不上朝,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晚明的時候依然打贏了萬里三大征,科舉技術、工商業、海外貿易全面發展,我想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的日子不會太差吧。在崇禎時期,由於遇到了小冰河時期造成了饑荒,這個也是天災還有人禍造成的。崇禎皇帝是很多人比較推崇的,說他勤於朝政,是明朝皇帝中除了太祖朱元璋之外最勤奮的,結果呢?也是把國家搞的越來越糟,因為你作為一個皇子成長,不能和在政治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達成相比的。

反觀清朝,確實沒有特務組織,也沒有廷杖大臣,但是讓家最推崇的三個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卻大興文字獄,對思想進行壓制,我想問的是,相對於肉體的疼痛,思想上的控制和扭曲是不是更加讓人痛苦,明朝的大臣挨了廷杖以後就出名了,敢於直諫的表現,但是清朝卻出現了萬馬齊喑的狀況。

好的皇帝必須開明,皇帝不能隨心所欲,要受到文官們的監督,這樣無疑對治國是有好處的。而相反的情況下,皇權一家獨大,大臣全變成奴才,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而臣子絲毫不敢反抗,最終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國家就這樣慢慢的敗壞了。

根據各種研究的估計,明末的人口應該在一到兩億之間,而同時期整個女真部落在經過幾十年兼并整合以後也不過大幾十萬的人口,這其中還包含了不少蒙古人和關外漢人,人口比例大致接近大陸和香港的比例。要知道,就在大約兩年之前,明清雙方在關外的那場賭國運的松錦之戰里,清軍投入了幾乎全部的男丁出戰也不過湊了十萬餘的部隊而已。區區兩年之後,要滿清拿出軍隊去征服整個明朝疆域,不說打仗,就算把每個城市佔領下來都分不出人手。從當時的情形看來,要滿清征服整個明朝,就跟讓墨西哥去征服全北美洲一樣天方夜譚。

明朝其實就有一個聞名世界的保護壁壘—長城。雖然眾所周知的是秦始皇造了長城,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朝修建的。長城在明朝又稱為邊牆,是明朝為了阻止漠北的蒙古人南下而修建的戰略工事。在其近300年的歷史裡,明朝征服幾乎從未停止過長城的修建,其總長度達到了六千餘公里。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來說是一個極其驚人的工程,也同時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惜的是,這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卻似乎並沒有給明朝帶來他們期望的安穩。由於明朝對少數民族的管理政策一向簡單粗暴,導致北方的韃靼、瓦剌以及建州女真經常入關騷擾。萬里長城就像是一個破篩子一樣,根本擋不住北來的胡騎,導致明朝北方土地被反覆地蹂躪甚至被長期佔領。而明朝自身的軍事實力因為嚴重的制度缺陷在永樂以後一直孱弱敗壞,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

明朝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應該是明英宗的「土木之變」了,一支由皇帝親自率領的二十萬的精銳部隊(京營),在自己家的領土上被蒙古的兩萬多騎兵給殺到全軍覆沒,皇帝本人被活捉的下場。這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天大笑話,卻在我們的歷史上活生生地發生了。在滿清從山海關入關之前,明朝首都北京城被敵軍直接威脅到的就達三次之多,號稱世界第八奇蹟的長城幾乎完全成了擺設。明朝早已滅亡,而巍巍長城卻依然聳立。當無數遊客登上長城感嘆其雄偉氣勢的時候,如果也清楚地了解到這些歷史真相的話,不知會作何感想?

取代明朝統治中國的清朝在其近300年的歷史裡幾乎沒有再對長城添加一磚一瓦,然而蒙古再沒有機會用侵略的方式進入中原。清朝沒有再依靠所謂長城護衛,而是組織軍隊把戰場擺到了長城之外的土地,真正地擊潰了敵人,進而把整個蒙古和新疆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所以說,喪失了冒險和進取精神而躺在所謂技術、專利和市場份額的壁壘後的大公司都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這世界上沒有永不倒塌的堡壘,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誰才是三國真正的第一猛將 有可能不是呂布趙雲而是他
正史中到底有沒有姜維這號人 姜維武力竟然超過了猛將趙雲
為什麼魏延在諸葛亮死後被殺 真的是因為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嗎?
姜子牙為何沒有上封神榜?姜子牙為何封前妻為掃帚星?
漲知識!上古四大凶獸別只記得有饕餮,五大瑞獸你能認出幾個字

TAG:小郝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