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才感春來,忽而夏至

才感春來,忽而夏至

睡時貓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以各自的形態,自由生活。而不是千方百計把自己塞進方方正正的模具,壓縮成同樣形狀的罐頭。我希望當我年老之後,不會再深夜入睡時,枕頭裡裝滿了發霉的夢。

GIF/1K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白晝可長達15小時,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夏至過後,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城市的歷史極值都出現在夏至後。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GIF/1K

充電時間:立夏與夏至的區別

1.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2. 夏至是在說明太陽直射角的問題,是太陽的轉折點,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

夏至美食

夏至面

民俗專家表示,夏至和春節、冬至一樣,屬於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稱為「夏至節」,周代已有祭神儀式,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夏至節(二十四節氣之一)吃涼麵(條)的習俗。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是日,家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諺云:「冬至餛飩夏至面」。

才感春來/忽而夏至

// 林杉說節氣——夏至: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哈與西蘭花 的精彩文章:

TAG:二哈與西蘭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