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495億南宋四帝書法

1.495億南宋四帝書法

1.495億南宋四帝書法,刷新2017年書法藝術品紀錄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手卷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手卷,今年嘉德春拍最受矚目的拍品,在剛剛結束的2017中國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中,終以1.495億元成交,再次刷新今年中國書法藝術品在全球的成交紀錄。

該拍品以「估價待詢」方式上拍,是今年「過億」呼聲最高的拍品之一。

2017中國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現場

當晚,該作品以8800萬元起拍,價格迅速升至1.02億元,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1.3億元人民幣落槌,按照15%的傭金計算,最終成交價為1.495元人民幣。

《南宋四朝宸翰集錦卷》,一件集南宋諸帝所書團扇與斗方的手卷。

從800年前的南宋都城臨安,到今日的首都北京,在一代代藏家手中有緒傳承;既輾轉於中華故土,又長期流落海外,歷經風雨滄桑,保存完好,重現拍場,實在不易。

5年前,在紐約:它曾以567萬美元高價成交,位居當季紐約亞洲藝術周之冠。

1年前,在上海:一場火爆全球的「宋元書畫特展」中它再次現身,引得萬眾矚目。

1月前,在杭州:它的出生地,令中國美術學院的諸位專家學者折服讚歎!

而如今,作為中國嘉德2017年春拍估價待詢的拍品,它早已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人們常說,宋代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時代,作為書畫皇帝宋徽宗的後人,南宋這幾位皇帝倒也沒有喪失先皇的顏面,在這件作品中,南宋高宗趙構、孝宗趙昚、光宗趙惇、寧宗趙擴四帝以斗方或團扇,展現著宋代渾厚文化的雄姿,同時帶著文人士大夫對於江山社稷的感傷。

5月18日,漢唐書院編輯有幸參加了中國嘉德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書屋舉行的《嘉藝賞析會》,當它被緩緩展開時,充滿期待的議論現場,瞬間寂靜了下來,在場的專家與學者被這件800多歲的手卷深深折服,現場流動著崇敬的空氣,這既緣於它的藝術水準,更是因為宋代帝王書畫的舉世稀有。

讓我們帶著瞻仰的心情,再次欣賞這件頂級藝術品!

這件拍品為何這麼貴?讓我們聽一聽嘉德書畫部專家胡瑩博士對這件天價書法的深度解讀:

恢恢乎帝王之度——說《南宋四朝宸翰集錦卷》

文/胡瑩

《南宋四朝宸翰集錦卷》集南宋諸帝所書團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題為宋高宗《御筆草書七絕》;第二幅題為宋孝宗《御筆楷書七絕》;第三幅題為宋光宗《御筆行楷書聯句》;第四幅題為宋寧宗《御筆行書聯句》。每幅均有翁方綱對題,考證精詳。卷首王福廠題:「奎章睿藻」。卷尾葉恭綽、程琦題跋,潘延齡、程琦遞藏,嘗刻入潘氏《海山仙館法帖》,累見著錄,流傳有緒。

在中國歷史上,南宋皇室整體的文學修養與藝術才情絕無他代可以比擬。自高宗起,吳皇后、孝宗、光宗、寧宗、楊皇后至理宗,幾乎代代能書,書法造詣均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依照中國藝術史上書畫同源同體同法之說,在書法上有極高造詣的南宋皇室對於繪畫也必然有著相當的欣賞水準,正是在他們的參與和推動之下,南宋宮廷繪畫的詩意與優雅亦成為中國藝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與詩情畫意的宮廷藝術相比,南宋政局波雲詭譎,兩宋時期共有四次內禪,其中三次發生在南宋。每位皇帝的登基故事均可謂波瀾壯闊,但無論是以何種形式攀上權力頂峰,其後皆能投入精力參與藝事,尤其不廢臨池,並且對於書寫風格的選擇也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因而面對此南宋四朝宸翰,煌煌巨跡,當從政治與藝術兩條線索展開,更有助於我們明晰此卷的意義與價值。

宋高宗 趙構

1107--1187年

(一)開國皇帝、書法家皇帝——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年, 在位1127-1162年),南宋開國皇帝,亦是研究南宋皇室書法最為關鍵的人物。趙構為徽宗第九子,本無資格承續大統。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時為康王的趙構奉命出使金營求和,不想翌年汴宋皇城轟然坍塌,金人將包括宋徽宗、欽宗父子和他們所有的皇后、妃嬪,皇太子、親王、宗室、宰執和其他在京大臣及各色藝人,共計十餘萬俘虜,以及浩繁的御府收藏書畫文物帶回北方。這時趙構正在濟州(今山東巨野),是徽宗諸子中唯一沒有被俘虜北去的親王,於是移師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自此開始了延續一個半世紀的南宋王朝。

南宋建國初始,處境可謂風雨飄搖。外有強敵壓境,內有權力傾軋、和戰之爭。但是在這些沉重的壓力下,高宗依然延續祖輩以文化治國的基本國策,並傾注了極大的精力關注藝事。一直以來,我們都將此舉動視作宮廷腐朽貴族貪圖享樂、粉飾太平,但這種說法也並非全對。因為南宋初期招募四方名手,籌組畫院,竭力搜求戰亂中散佚的書畫名跡,這些看似「不合時宜」的舉措實際上與其他文化建設一樣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國家被異族入侵,失掉了政治中心——中原,甚至失掉了皇家宗廟祖陵,南宋政府必須與佔領北方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競爭政治的合法性。而書畫是能夠證實其中原正統文化繼承人身份與其政權合法化的最大資源之一。

高宗繼承了其父徽宗的藝術天賦,本人就是一位書法家,善作行、楷、草書,而他的書法創作又與南宋的政治局勢緊密相連。高宗早期受徽宗影響習黃庭堅書風,後因金朝的傀儡,北齊皇帝劉豫(在位1129-1138年)也寫黃山谷體,為避免傳遞軍情時字跡被敵方模仿,遂棄黃改學米芾。然而僅三、四年時間,高宗又以「芾於真楷篆隸不甚工」為由二次改體。紹興初年,高宗全心鑽研中國書法史上的經典楷模,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法,不僅心摹手追,常以臨二王書跡廣賜臣下,更以「二王」書風創立了南宋「皇室象徵」的標準化字跡。

現今傳世歸於高宗名下的書法作品有數十件,但被普遍認可的只有十多件,數量已是南宋帝室之冠(見附錄)。整體來看,高宗的書法創作大致可分為退位前和退位後兩個階段。退位之前,身負國家興亡之重責,這時期的書寫內容大體分兩類:或與二王相關,或與政事相關。例如《御書石經》為高宗親手抄錄的儒家經典,並命人刻於太學石柱上,這些文本不僅是南宋太學的課讀範本,同時亦通過拓片的複製廣泛傳播,向世人宣揚高宗作為中原文化繼承人的正統地位。

宋高宗《真草二體書嵇康養生論》手卷

高宗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退位,尊為「光堯壽聖太上皇」,與吳皇后一道退居德壽宮,在此後的二十五年里,雖仍以「一月四朝」的形式御控朝局,但他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書法創作當中。在退位之後,隨著政治緊迫性的褪去,高宗對藝事的關注也逐漸擺脫了實用主義色彩。現藏上海博物館的宋高宗《真草二體書嵇康養生論》手卷(中國嘉德2000年秋第898號拍品,圖1),其上鈐有「德壽御書」印,正是其退居德壽宮時期的作品。

圖1宋高宗《御筆草書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醾菊〉》

從現存高宗退位後的書法作品來看,除手卷之外,以謄寫詩詞的團扇面最為多見,內容明顯以歌詠生活之輕鬆命意為主,反映退位之後悠閑的生活狀態,徽宗時期浪漫的詩畫理想此時開始復甦。這一時期,高宗書風臻於成熟,以行、草二體為主。本卷第一幅《御筆草書黃庭堅〈戲答王觀復酴醾菊〉》(圖2):「誰將陶令黃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誠有風味,東園添我老生涯。」筆法精熟,效晉人法度,典雅圓融中復得瀟洒飄揚之逸韻,無論書寫內容還是風格皆是高宗退居德壽宮時期的典型作品,可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高宗《書題橙黃橘綠》(圖3)、《書題太液風荷》(圖4)相資對照。

據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辯》記載,本幅即為日本藤井有鄰館所藏《南宋四朝集錦》冊之一,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1978年出版之《宋元之美術》書中曾有影印。

(二)真正的中興之主——宋孝宗趙昚

宋孝宗趙昚(1127-1194年,在位1163-1187年),為高宗繼子,系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高宗南渡不久,唯一的皇子早夭,此後再無子嗣。紹興二年(1132),高宗命人訪求宋太祖趙匡胤後裔,從中選出一子,以「准太子」的身份入宮,即為孝宗。

孝宗入宮後,為給其選擇養母,高宗安排了三位人選,一位是已故元懿太子生母潘賢妃,另兩位是深得高宗寵信的張婕妤和吳才人。此三妃之中,潘賢妃名位最高,但她剛失去自己的兒子,情感上還無法接納一個新的養子。吳才人雖有意爭取,但位份不及張婕妤,於是張婕妤順理成章成為孝宗養母。然而落敗的吳才人絕非等閑之輩,她就是後來歷經南宋高、孝、光、寧四朝,多次在關鍵時刻發揮政治作用的吳太皇太后。不甘於在此次「三娘擇子」中落敗,幾年後亦請高宗為她從太祖後嗣中尋得一子養於宮中,而這位養子在此後的二三十年時間裡,一直作為一個強勁的對手與孝宗互相爭持。尤其紹興十二年(1142),孝宗的養母張婕妤去世。翌年,競爭對手的養母吳才人又被冊立為皇后,他在宮中可謂孤立無援,「准太子」的身份變得異常尷尬,且岌岌可危。可以想見,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孝宗一直處在期待與挫折交替的焦慮狀態之中,似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對其心志的磨練。

高宗最終要在兩位皇子間做出選擇,他出了兩道考題,先將自己臨寫的《蘭亭序》分賜兩位皇子,後有批字雲,依次臨五百本。結果,孝宗謹依此教,連抄了七百本進呈。而吳皇后養子卻以無暇抄錄為由推搪。高宗又賜予二位皇子各十個宮女,孝宗於所賜宮女「待之以禮」,而吳皇后養子卻是「無不昵之」。最終,孝宗以其高度自律的表現贏得高宗信任。

也許是為了回報早年生活的艱辛,也許是出於對繼承者的高度滿意,高宗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退位。孝宗即位後,在政事上勵精圖治,《宋史》評價「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對太上皇可謂竭盡孝道,不僅在物質生活上滿足其種種慾望,在治國大計上往往委曲求全,即便在書法風格上,也完全承繼高宗,廟號「孝宗」確是實至名歸。

不過也許是因出自遠宗旁系,孝宗的藝術天賦以及對書法的興趣明顯不及高宗。文獻中著錄的書跡也以詔書、政論、書論語、心經為主,偶有書唐宋人詩或自作詩。如今他傳世的可靠作品亦不足十件(詳見附錄)。前所提及,高宗曾將自己所臨《蘭亭序》賜孝宗,命其依次臨五百本。這一方面可見高宗對孝宗習書督導極為嚴格;另一方面,與其說孝宗書法出自二王,不如說是間接學自高宗所臨之王書。

圖5宋孝宗《御筆楷書七絕》

本卷第二幅宋孝宗《御筆楷書七絕》(圖5):「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賜伊丹一粒,花中獨自得長生。」此詩或為孝宗自作詩,這種與道教相關涉的詩題內容在南宋皇室書法中並不少見。此幅書寫規行矩步,正是這位沉穩自律皇帝之心跡。從中亦可見與高宗書風契合之處。《書史會要》稱孝宗書風「有家庭法度」,所言不虛。

(三)精神失常的皇帝——宋光宗趙惇

宋光宗趙惇(1147 -1200年,在位1189-1194年)為孝宗第三子,淳熙十六年(1189)受禪於孝宗,但僅五年便因精神失常,不得不禪位於兒子寧宗趙擴,成為太上皇。

光宗人生的前三十年其實比父親孝宗要平順許多,因得爺爺高宗的寵愛,故能在原太子(孝宗長子)去世後,越次上位。乾道七年(1171)受皇太子冊時,光宗年29歲。由於有孝宗36歲受禪於高宗這個先例,可以想見,在快要36歲時,光宗已如熱鍋螞蟻一樣,日夜期待著大日子的到來。可此期限一過,孝宗卻以「孩兒尚小,未經歷,故不能即與之」相推辭。此時的光宗白髮已生,內禪無期,他的憤怒與失望是可想而知的。

淳熙十六年,孝宗終於禪位光宗,只因高宗在之前一年去世,眼見太上皇的位置都已空出,實屬迫不得已之舉。他假定自己可以與兒子保持他過去與高宗的相處模式,可是他在即位之初所經歷的長達二三十年的磨礪,及其與高宗建立起的依附關係,是其子光宗完全不能比擬的。孝宗對政事的御控,甚至當面斥責光宗的不當之處,最終只引起光宗情緒上極大的反彈,父子關係極度惡化。而光宗的李皇后,出身將門,實為「群盜」之家,高宗為籠絡民間武力之用意為愛孫一手包辦的婚姻。此女性極妒悍,在光宗離宮之時,直接將其寵愛的貴妃黃氏處死,此事成為導致光宗精神失常的直接導火索。

圖6宋光宗(傳)《行楷書韓愈詩聯》

光宗心心念念終如願以償當上這個皇帝,但僅五年便在父皇孝宗與妻子李後的夾擊之下精神失常,被迫退位。由於在位時間短,光宗是南宋諸帝中,傳世書法數量最少的一位。目前僅有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一幅團扇頁《行楷書韓愈詩聯》(圖6)被認為有可能出自其手。此開扇頁歸於光宗名下的原因,是其字跡顯示出濃厚的宋高宗書法影響,但既不像南宋早期的某個皇帝,也與13世紀之後皇室書法自由的書寫風格相不類。

圖7 宋光宗《御筆行楷書聯句》

從光宗的成長軌跡來看,他與爺爺高宗的親密程度遠超越他與父親孝宗的關係,因而他極有可能受高宗影響而於二王之書用功鑽研。據《玉海》卷三十四載,寧宗慶元二年(1201)編次光宗御筆七十一冊,五十五軸,可知光宗書寫甚勤,只是多已湮沒不存。《寶真齋法書贊》卷三記有岳珂為光宗書作贊,稱其戈法甚妙,「帝之書純乎天!」 本幅宋光宗《御筆行楷書聯句》(圖7):「蓼岸飛寒蝶,汀沙戲水禽。」 行間有「御書」二字印。翁方綱對題中稱:「以所見宋南渡諸帝筆意考之,此蓋光宗手書也。」 葉恭綽卷尾題跋中稱此幅為四朝宸翰中最精彩者。

圖8宋寧宗《御筆行書聯句》

(四)楊妹子的丈夫——宋寧宗

宋寧宗趙擴(1168-1224,在位1194-1224),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光宗子。紹熙五年(1194),太上皇孝宗薨,光宗以病為由不能主持喪禮,只得禪位於太子寧宗。名義上是內禪,實際卻是朝臣、外戚聯手,並獲得高宗吳皇后(此時為太皇太后)支持發起的宮廷政變。

宋寧宗傳世書法作品也極少,尚不及他的皇后楊妹子。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南宋院畫:馬遠《山徑春行冊》、馬麟《暮雪寒禽圖》和《芳春雨霽圖》其上有寧宗題字。獨立的書法作品見於香港北山堂藏《書坤寧生辰詩》,私人收藏宋寧宗、馬遠《詩畫冊》。幾件書跡風格較為統一,用筆提頓起伏大,橫劃向右上傾斜,轉折帶圓,捺筆略帶燕尾,風格明顯是承襲自高宗。

圖9楊妹子《楷書清涼境界七絕》

寧宗書法背後還有一位影子寫手,即皇后楊妹子(1162-1232年)。楊妹子是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她不僅是中國皇后中最有政治權利者之一,同時能詩、工書、擅畫,書法可為寧宗代筆,達到概莫能辨的程度。楊妹子《楷書清涼境界七絕》(圖9)(香港嘉德2013秋第508號拍品)在很長時間裡都被認為是寧宗手筆。而馬遠《華燈侍宴圖》上的寧宗字跡也一般被認為是出自楊皇后的代筆。

本卷第四幅宋寧宗《御筆行書聯句》(圖8):「雲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出自北宋詩人陳師道《雪後黃樓寄負山居士》。幅上左有「御書之寶」,右有「乙卯」二字葫蘆印。另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及近世伍元蕙、潘延齡、羅天池等人累累藏印。翁方綱題跋中稱:「『乙卯』二字葫蘆印,考南宋惟高、孝、寧、理四帝有『乙卯』」。而根據「御書之寶」、「乙卯」兩方印章印泥色澤之區別加以考證,認定「此幅為宋寧宗之筆無疑也」。

圖10宋理宗 《暮春詩團扇》

(五)南宋皇室書風的革新者——宋理宗趙昀

徐邦達先生於《古書畫偽訛考辨》「南宋帝後題書畫與院畫」一章中,收入本卷一、三、四幅,即翁方綱定為高宗、光宗、寧宗之三件書法。對第一幅高宗書跡的認定無異議。而第三幅光宗、第四幅寧宗,徐先生則將其歸至理宗名下。這一論斷敏銳地將隱藏於本卷之後的另一位主角——宋理宗趙昀推向前台。

綜前所述,南宋皇室在高宗之後,孝宗、光宗、寧宗、寧宗楊皇后,幾乎每代皇帝、后妃習書都受高宗影響而以二王為師,或者直接仿效高宗,從而形成南宋皇室書法的「家庭法度」。並且帝後作書向不署款,僅鈐蓋「御書」或干支紀年印章,遂使歷來鑒賞家鑒定南宋皇室書跡時產生極大困擾。同一件書跡,此時定為一位皇帝所書,彼時又歸於另一皇帝名下。但是南宋諸帝後中,有一人書法辨識度極高,此人正是宋理宗趙昀。

宋理宗(1204-1264年,在位1225-1264年),非出自寧宗。太子趙竑不喜宰相史彌遠(1164年—1233年)專權,曾書字於幾:「彌遠當決配八千里」。此事為史彌遠所知,潛謀廢立,選太祖十世孫趙昀養於府中。1224年寧宗皇帝薨,史彌遠矯詔廢原太子趙竑為濟王,改立趙昀為帝,是為宋理宗。史彌遠曾是寧宗皇后楊妹子最親密的政治盟友,值寧宗病重之際,楊後方知遭遇如此背叛。據載,寧宗駕崩當晚,楊妹子的兩個外甥楊谷、楊石曾於史彌遠和楊後之間往返七遍傳話,可知當時局勢之驚心動魄。最終也正是楊皇后顧全大局的隱忍,使這場驚天的篡位陰謀和平化解。

宋理宗即位雖名不正言不順,但在執政初期籠絡儒士勤於政務,也獲得史學家的正面肯定。他尊楊妹子為太后,垂簾聽政,日奉慈極,極力營造母慈子孝之氛圍。《宋史》曾指理宗:「購高宗書俾習焉」,似乎是想仿效高宗的「皇室標準」書跡。但從傳世作品來看,理宗的書法風格受太后楊妹子影響遠甚於高宗。

楊妹子擅書,其書風有兩種不同面目。其一即前所提及與寧宗相類可代筆的南宋皇家書風,另一面則全然是其個人面目。而這種個人風格的建立是通過對「二王」以外的書法典範,最明顯的是參學唐代書法家顏真卿(709-785)的標準字跡實現的。楊妹子在馬麟《層疊冰綃圖》及傳為馬遠的三件《禪宗祖師像》上的書題,結字舒展,筆劃較粗,豎劃呈錐形,方圓並用,這些特徵都顯示出她對顏氏風格的模仿。也正是由於理宗經楊太后影響習顏體書風,使得其書法成為南宋諸帝中辨識度最高的一位。

從理宗二十七歲(1230年)時於宮廷畫師馬麟巨制《聖賢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上的題贊來看,一絲不苟的楷書字跡明顯出自顏真卿,只是字體間架結構及運筆轉折稍顯稚嫩,雖不排除畫幅尺寸過大帶來的書寫不便,但還是暴露出理宗非出自皇室正脈,在入宮即位之前,未接受皇家正規的書法訓練。但也正因為如此,理宗登基之後仿楊太后學「顏體」書風,故而形成了與南宋之前諸帝迥然不同的書法風格。

圖11 葉恭綽 四朝宸翰集錦卷題跋

本卷卷尾有葉恭綽1936年題跋(圖11),稱第三幅原題為宋光宗《御筆行楷書聯句》為卷中最為精彩者,但「非光宗筆也」。為證此說,他於跋中又例舉兩件南宋御筆:一為《楷書淺沙五言聯句》「淺沙平有路,流水漫無聲」(2013年香港嘉德秋拍第509號拍品),另一何冠五田溪書屋舊藏《行楷書潮聲五言聯句紈扇》「潮聲當晝起,山翠近南深」(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葉氏認為此三件書跡無論筆法韻味以至尺幅,均一致,當是一人手筆。只是葉恭綽誤將此三幅作者認作是宋寧宗,事實上,他所舉兩例,已是學界公認的理宗法書名跡。

觀本卷第三幅《御筆行楷書聯句》「蓼岸飛寒蝶,汀沙戲水禽」(下圖中),蓼」、「寒」、「蝶」、「水」、「禽」幾字捺筆中略帶凹口的燕尾,起筆較重而呈錐形的豎劃,都明顯呈現出顏真卿的影響。若與葉恭綽跋中提及的兩件理宗扇頁相資對照(見下圖),本幅中「禽」的方筆轉折,與美國大都會《潮聲》扇(下圖右一)中「南」的右部筆劃,本幅中「蝶」的「木」字結構,與《潮聲》扇中「深」的同一結構,用筆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如將本幅與香港嘉德2013秋釋出的宋理宗《淺沙》扇(下圖左一)對比,兩幅中共同出現的「沙」、「水」二字,再明顯不過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因而,葉恭綽雖然將三件扇頁的書寫作者張冠李戴,但其對筆法風格的敏銳判斷恰好證明了徐邦達先生觀點,同時亦再次說明界定南宋帝室具體書寫者的極高難度。

本卷第四幅《御筆行書聯句》「雲日明松雪,溪山進晚風」,翁方綱將其定為寧宗書法也頗費周章。其上「乙卯」紀年章將作者範圍定在高、孝、寧、理四帝。觀此幅,結字瘦硬挺勁,好取方筆姿態,與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寧宗傳世書跡《書題馬遠山徑春行圖》、《書題馬麟暮雪寒禽圖》、《書題馬麟芳春雨霽圖》中,注重提頓起伏墨色變化,轉折全用圓筆的用筆習慣有明顯差異。與理宗《書題馬麟靜聽松風圖》上「靜聽松風」四字對照,兩幅中「松」、「風」二字的連帶習慣與運筆方式均一致,故而徐邦達先生將其歸於理宗名下是更為合理的。

綜觀本卷南宋御筆,承晉唐遺規,不脫家庭法度,雖經前輩巨眼考訂,光宗、寧宗兩幅應改訂為理宗所書,「四朝宸翰」變為「三朝」,但於本卷之價值毫無減損。綜前文所述,南宋諸帝御筆傳世數量已極為有限,如剔除詔書、政令及院畫上的書題,獨立的書寫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且多已入藏海內外知名博物館等公立機構,可進入市場流通者,寥若星辰,實不為過。此卷集四幅南宋宸翰於一卷,勾勒出南宋一個半世紀,五代帝後書風建立、因襲、變革之歷程,寓帝室書風之流變於歷史的刀光劍影、驚心動魄之中,足稱稀世之珍。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畫家筆下的父親,讓人感動!
史上最高清《楊凝式韭花帖》百爵齋本單字版
書法,讓靈魂沉靜
生活,唯古琴與遠方不可辜負
推半窗明月 卧一榻清風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尚德機構今晚赴美IPO 發行價11.5美元募資1.495億
1.495億!保利開年首件億元瓷器誕生!
吳冠中:我畫長江,是因為長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附:1.495億元《長江萬里圖》
陳逸飛油畫:運用西方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精神,最貴一幅1.49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