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九流十家之春秋醫家

九流十家之春秋醫家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子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矣。」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這篇文章出自《韓非子·喻老》,是自小在語文課本上耳熟能詳的文章。扁鵲此人在我們眼中也是一個醫術非常高明的醫生。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皆敬他為神醫,從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不僅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而且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

現在的中醫在科技進步的時代里,一直飽受著爭議,有人認為中醫是偽科學,也有人認為中醫是傳統醫學,值得發揚。究竟誰贏誰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現在的人看醫生用藥,首選就是西醫西藥。尚且我們不去爭辯孰優孰劣。目睹中醫幾千年來的發展,自然我們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

我們的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也影響深遠,如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我國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至公元三世紀中葉,共經歷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直到封建社會制度的確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動蕩的時期。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也泛指所有從醫的人。

中國醫藥學是世界現存醫學中與自然、人文關係最為密切的一種,也是一門最富哲學思想的醫學科學。中醫藥學之所以能始終保持其獨特的風格,歷百代而綿亘,其原因也正在於此。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自從《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著作問世以後,其所點燃的中醫學術思想之炬,照耀千載,歷代醫學家承先啟後,傳薪續焰,直到今天,使得中醫學術不斷發揚光大。 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載體的中醫學術思想作為根本維繫,那麼,所謂的中醫也僅屬一種"方術"而已。同樣,如果不掌握中醫學術思想,即使有一些神方妙藥,也只如散系的項鏈,僅存零珠碎璣。 因之,了解並掌握歷代醫家的重要學說及學術經驗,探究其學術思想,且從而進一步研究中醫學術思想的形成、演變和發展,實是了解中醫及其醫家思想的重要途徑。

中醫和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生存發展了幾千年,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有力的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藥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而且可行的。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是到了現代,隨著西方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進入,西方醫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構成了對中醫學的挑戰。

當然,緊緊抱著祖輩們傳下來的經驗來吃中醫這碗飯,肯定是不現實的,可是一味的捨棄甚至排斥中醫,無疑是比較過火了。在國內,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韓國在繼端午祭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之後,又想要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在亞洲的新加坡、越南、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歐洲的英國和德國,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他們對待中醫都非常的重視,有的國家甚至還提倡中醫和西醫相結合。

也許是我們幾千年來領先別人太久,近一百多年來又落後的太多,導致了我們很多人心理的落差太大太大,反而讓我們否定了自己。但如今中國強勢崛起,中華民族正迅速的找回當年的那種居高臨下的自信,我們作為前輩的後輩,後輩的前輩,是否也應該更好的繼承,繼承前輩給予我們的文化自信,繼承前輩給我們留下的優秀基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九流十家」是如何命名的
「三教九流」和「九流十家」的「九流」分別指啥?區別在哪裡?
長知識丨「九流十家」是如何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