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芝研發出新型水下機器人 用於福島核電站的清理工作

東芝研發出新型水下機器人 用於福島核電站的清理工作

OFweek機器人網訊:日本東芝公司開發了一款水下機器人,用於勘測福島核電站附近的高放射性水域。該機器人將幫助找到丟失的燃料棒,並測量設施結構的完整程度,以確保能夠進行安全拆除。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是一場駭人的災難。當時的一場大地震引發了海嘯,成千上萬的人被迫撤離家園。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仍在進行中,機器人也一直被用於清除殘留在廢墟中的放射性燃料。

由於受到強烈輻射,過去使用過的機器人一直遇到各種問題。東京電力公司(Tepco)在清除部分燃料棒方面取得了進展,但仍然無法檢測到那些已經熔化的燃料棒。

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新型的遙控機器人來定位那些融化的燃料棒,同時也能用於測量設備的結構損傷。找到這些燃料棒後,團隊將就安全移除它們的最佳方法進行研究。這個機器人的大小相當於一塊麵包。

核電站的輻射水平過高,因此人類無法完成事故後的清理工作。一個名為「蠍子」的機器人工作環境中的輻射高達1000希沃特,這種輻射強度能夠在幾秒鐘內殺死一個人。因此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人類可以通過機器來完成相應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科網 的精彩文章:

ELMOS推出單晶元汽車級直流無刷電機驅動方案
激光加工拉開中國高端製造業發展大幕
蘋果與宜家聯手:AR是智能家居交互終極走向
LED植物照明:不同波長的作用與特點
中國前五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增加近一半

TAG:維科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福島核電站將採用機器人進行修復
蘇聯研製 移動式核電站
日本推出新核能發展計劃:主打小型化核電站
新型商業核電站在中國成功併網發電,能否「拯救」全球核產業?
日本北海道泊核電站外部電源失靈 啟動應急發電機
北海道地震造成泊核電站外部電源失靈 已啟動應急發電
日本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融化核燃料含致命輻射,機器人難以進入
自主研發感測器為核電站安全「把脈」
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底部發現核燃料碎片
核電站、雙渦輪和石墨烯:榮耀手機科技「嚇人年」的技術跨界打卡
我國自主研發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在陽江應用
日本研發消防機器人,可為核電站滅火,避免重蹈福島事故覆轍
福島核電站廢水儲存容量告急
中核集團田灣核電站3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中國成功突破核電站關鍵設備 基本全面掌握第三代核電製造技術
紅沿河核電站5號機組核島主設備完成安裝
3D列印技術再獲突破:成功製造大亞灣核電站制冷機端蓋
核電站加電磁大炮會發揮怎樣的戰力?橫掃衛星和航母的最佳搭檔
世界首座海上核電站出航 代表中國有突破進展 為核航母研發動力
奇怪!福島核電站內發現異常核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