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因為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NLP
心 靈 治 療 師 遇 到 最 真 的 自 己
文 | 黃啟團
圖片來自花瓣網
強烈推薦,伴隨著音樂慢慢閱讀......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劉小峰老師的個人微信公號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01
我認識一位做導師的朋友,她雖然算不上才華橫溢,但也稱得上博學多才。
我聽過她的課,講得還算不錯,可是極少有人請她講課。
聽跟她走得比較近的朋友說,她經常要借錢開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當年讀大學時什麼都不懂的我,都可以靠雙手養活自己,而滿腹經倫的她卻要借錢開飯,實在無法理解。
看她一表人材,總想幫她突破一下,於是試著找她聊天,我問她:
「你怎麼不主動去開拓一下培訓業務呢?」
你猜她說什麼來著?
她說:「人要懂得接納自己,知足常樂,花香蝶自來,幹嘛要低聲下氣去推廣自己呢?」
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吧?
她要不是個女的,我早罵粗口了,
因為這種道理不罵粗口都不足以表達我當時的感受。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他們總是滿口大道理為他們所處的現狀辯解,
而且他們的理由都十分充分,讓你無力還擊。
讀書越多、學識越淵博的人,理由就越充分,好像他們讀那麼多書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只能是這樣子。
人們總在證明自己是對的。
為了證明這一點,宗教,也能成為他們失敗的借口。
好幾年前,公司新招了一位業務同事,他十分好學,可謂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從心理學到佛學,無所不知。
一開始我們都十分看好他,可是一年多時間過去了,他還是毫無業績。
負責業務的經理想要開除他,我一向愛才,
對於要辭退這樣一位有才華的員工有點不舍。
於是親自找他談話,他的一番話讓我無言以對。
他說:「團長,你我都是學佛之人,幹嘛那麼執著於業績?
對於收入的多少,我早就放下了。」
我看著年紀輕輕的他,我知道我的佛學知識不如他豐富,無法與他爭辯,但我總覺得他的這番言論是對佛學的一種褻瀆。
在教育行業做了二十年,還算好學的我到過世界各地學習,但一直不敢去印度,因為我認識不少朋友從印度回來就把自己的事業終結了。
一個個年紀輕輕的就退出了「江湖」,靠吃老本生活,更有甚者,靠家人養著,有手有腳的,卻活成了廢物,還美其名曰放下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一直誤以為印度有某些課程是教人不食人間煙火的。
我今年五十歲了,才冒險去了一趟印度,我發現,原來某些人只是借了某個學問來為自己的逃避找理由罷了。
02
這讓我想起了一則嘲笑心理諮詢師的笑話,說某人曾經因為尿床而十分痛苦,後來經心理諮詢師治療好了。
朋友問他:「你不尿床了嗎?」
他說:「還尿。」
「那你怎麼說治好了呢?」
「心理諮詢師告訴我,尿床是可以的,我就不痛苦了」。
也許你會覺得笑話中的主角很傻,但事實上,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他們中有不少好學的人,可惜的是,
他們把學來的學問都用來證明自己現在是對的,
不管他們如何努力,都是在同一個圈圈裡打轉,
彷彿在玩具輪上跑步的小倉鼠,不管如何努力跑,都還是在原來的地方。
有一篇著名的祈禱文說: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我智慧,
去分辨這兩者。
什麼是可以改變的?
什麼是無法改變的?
我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這兩者。
但我知道,絕大多數人安於現狀,
幾乎把所有的智商都用在證明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為了讓自己找到一個可以心安的理由,不惜花費巨額的學費去學習,去尋找各種專家,最終像那位尿床患者一樣,從權威那裡得到一句「尿床是可以的」就心安理得了,還以為自己從此學會了接納自己,從此知足常樂。
我並不反對「接納自己」和「知足常樂」,
這兩者都是修行者的基本功,
只可惜被某些人拿去做安於現狀的借口。
那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接納自己」和「知足常樂」呢?
首先「接納」不等於接受,
「知足」不等於「安於現狀」。
接納,是有時間框架的,指對過去及現在的自己寬容悅納,對未來持開放態度,相信未來可以變得更好並為此努力。
接納的是人而不是事,不管過去我的事情做得如何,哪怕一事無成,也要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為此所付出的努力。
但不能接受那些失敗的事情,更不能接受自己的某些不良行為,對於沒有效果的行為要不斷修正,不斷優化,不斷進步。
知足,是對已經擁有的一切感恩,享受並用好現有的一切資源,讓現有的資源發揮它的價值。
並不是安於現狀不作為,更不能成為固步自封的借口。
現在擁有的一切是你的基礎,是你人生的立足點,所以我們要接納它、感恩它,而不是否定它、對抗它,只有懂得感恩現有的一切,我們才能拓展自己的疆域,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03
如何分辨哪些是可以改變的?
哪些是不可改變的?
在我看來根本就不需要去區分,因為,
現有的一切都是過去你所能創造的最佳成果。
但請記住,世界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的,
我們對未來要保持開放的態度,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它。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只要符合張國維博士提出的LOVRE原則,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改變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自然就會發現生命越來越美好。
LOVER原則由五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組成:
Learning:學習,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是成功還是挫敗,
只要我們抱著學習的心態,你一定能從中學到什麼,
當你保持學習,能力自然會越來越高;
Outcomes:效果
,
張國維博士說過,一艘沒有目標的船,海上吹什麼風都不是順風,只要你知道你要的效果,設定你人生的方向,不管吹什麼風,你自然會調整你的風帆,讓四面來風為你助力;
Value:價值
,
任何物品都有它的價值,一切行為背後都有它的正面動機,事情的發生總有它有價值的一面。
一塊石頭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全看你把它放在什麼位置和如何使用它。
意之所在,能量隨來,只要你心中有價值,你一定能從外在發現萬事萬物的價值;
Ecology:整體平衡
,
任何事情必須是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整體平衡狀態下才能夠長遠發展,只要有一方的利益沒有顧及,一定會招致某些力量的對抗、攻擊或破壞,因為大自然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讓事情回歸平衡狀態;
Responsibility:責任
,
人們總是習慣把責任推給他人或環境,一輩子活在被動的狀態中。
只有主動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時,人才能走向成熟。
當一個人開始為自己負起責任,那一刻他已經拿回了人生的主導權,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
如果我們面對未來時,能夠做到上述這五個原則,
我們又何必去知道什麼可以改變、什麼不能夠改變呢?
因為,我相信,那些可以變好的自然會越來越好,
那些暫時還不能改變的,只要我們暫時接納它,
同時開放未來的可能性,總有一天,它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所以,與其祈禱上帝給你智慧,不如做一名Lover;
與其把才華用在證明自己只能這樣,
不如用寶貴的才華去拓展你的人生。
我比你自己還相信:你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最後送大家一段在網上看到的精彩文字作為本文的結尾(很遺憾我在網上找不到確定的出處,有人說是曼德拉寫的,有人說是鳳凰衛視導演季業寫的,不管是誰寫的,團長都向他致敬):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
,
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
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
那就蜷伏於牆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
不可扭曲如蛆蟲。
粉絲特別福利:
限時
贈送價值299元《只因目中無人》精讀課
,具體獲得方法
在公號後台回復「
精讀
」。19年磨一劍,人性解讀手冊
《
只因目中無人
》武志紅
、
青音
傾情推薦!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也特別向您推薦!
長按
上圖二維碼
或點擊
閱讀原文
搶購
一本浮躁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說明書
一本焦慮時代中的心理疏導訓練冊
深度把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質、疏導心理焦慮
教你學會透過事情看到人
特別推薦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
劉小峰個人微信公號
找到屬於自己心靈的自由,找到心靈的美,走向覺醒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爸爸,你本來可以更幸福一點
※9句話,陪你遇見最美好的自己
※你負重前行,成全了我的歲月靜好
※每周花6小時做這6件事的夫妻,婚姻會更幸福
※婚姻好不好,身體會知道
TAG:NLP心靈治療師 |
※只要你內心黑暗,就會發現一切皆可黑暗
※《吃掉黑暗的怪獸》:黑暗其實不可怕
※黑暗的絕望,自由不易
※你要在黑暗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而是不被黑暗所吞噬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黑暗
※黑暗扎基,黑暗迪迦,誰才是黑暗最強者?
※暗物質之謎解決了?「黑暗流體」可以滲透宇宙,並保持它在一起
※要想保護自己 請遠離這幾種黑暗人士
※盲人只看到黑暗,怎麼叫「見」呢?楞嚴經淺釋精選
※說好的黑暗料理請認真點,除了黑,網友們看到都很想吃,美食無誤
※「暗黑+喪系」女頭刮大風,保持心裡的光,因為你不知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說說你掌握了哪些「黑暗」生活技巧?你吃過黑暗料理嗎?
※我們為什麼那麼害怕黑暗?
※「暗」藏好事——黑暗效應
※吃過這些黑暗料理,我的世界真的黑暗了
※《斷頭谷》黑暗,也要黑暗得魅惑神秘
※數碼寶貝:黑暗系究極體,你可能只知道黑暗暴龍獸,其他都沒見過
※海賊王:黑鬍子想要黑暗果實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同伴?看完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