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里,一切都不會早也不會晚
本期主播 | 阮洋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張德芬空間
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中人們的心情,做什麼事情都想最快達到目的,迅速完成目標,象陀螺一樣轉,累了想停下來就狠狠抽一鞭,繼續高速旋轉。
生活節奏的快不僅體現在搭乘早高峰地鐵以及網購活動這些具體行為中,還入侵到了我們的心理發展空間。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一句魔咒,從兒童成長一直蔓延到成年人的各項生活事務,左右著我們的情緒,一刻也難以讓人放鬆。
大學畢業後到底是考研還是工作;結婚之前到底要不要先買房子;是逃離北上廣還是出國讀MBA?
看看別人在人生路上按部就班一帆風順,為什麼自己就諸事不順坐立不安呢?
人生沒有定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
紐戈登說,人生就象一台時鐘,根據文化需要,把生活劃分成幾個周期,生命的歷程會按既定的計劃,以特定的速度向前發展。
如果我們的行為不能和社會時鐘保持同步,或者超前或者落後,我們的內心就會充滿壓力和衝突,這個時候,焦慮不安,害怕和別人不一樣的情緒就會騷擾我們,讓我們忐忑。
人生是有節奏的,但不是所有人的節奏都一樣。我們在每個生活階段都會發生心理上的得與失,心態會發生變化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沒有跟上社會時鐘的節奏,而是自身的節奏被文化標準所打破,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才會感到孤立和恐慌。
我們的社會要求所有人的人生節奏都能夠整齊劃一,到了什麼年齡就要做什麼事,如果不能夠和其他人一樣,就會被指責和嫌棄,背上叛逆之名的心理負擔。
在我們小區底商有一家百姓菜店,是一對年輕夫婦開辦的,每天早上八點營業到晚上十點,女主人每天都很熱情接待街坊,勤快而利落,男主人負責進貨、整理貨架、送貨上門。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放棄了考研的機會,也不願意回家鄉工作,就嘗試著經營菜店。
她提到創業,很想得開,「我畢業的時候,父母也是嘮叨過的,說回家找個安穩工作,天天在身邊看著我們,他們才能放心。可是我不想過那種一眼就能看到頭的生活呀!熟悉的人熟悉的街道,為什麼一定要朝九晚五呢?現在我們是朝八晚十,累歸累,也有閑著追劇的時候,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好嗎?」
「父母也就那麼一說,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想要按自己想法做事,也是給予支持的,開始在物質上還給了不少幫助,直到菜店穩定了,也把錢還給父母了,時間長了,父母看我們日子過得還不錯,也就接受我們『不務正業』了。」他補充說明。
人生沒有定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按自己的節奏發展自我,才能走出個性化的道路,事實證明,社會包容度是很大的,可以參考別人的路,如果不合適自己的,還是自己的路慢慢走比較符合自己的節奏。
你的生活,不一定要和別人一致
分享一個故事:
S已經32歲了,依舊單身,別人問他原因,他說:「我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不想隨便找女人,在我二十齣頭的那幾年,平時埋頭於工作,客戶有時會和我一起去聲色場所,我是去了,但不為所動,同事們也會笑話我有色沒膽。」
對S來說,賺錢是最大的快樂,也有人給他介紹了不少女朋友,總覺得能聊起來的不多,於是每天都撲在工作上,累了就睡,他也不是不想要女人,只是不想輕易打破自己的底線,想按自己的節奏來談情說愛,比急吼吼地找女朋友要更負責任。
後來他終於遇上一個特別讓自己滿意的女孩子,兩個人戀愛,過上了快樂幸福的性生活。
從S的故事可以看出,
一個人要怎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步調,怎麼去解決個人的慾望, 並不一定要和周圍的人保持一致
。即使是超出平均的發生性行為的年齡也不必自卑,很早就能夠體驗性的快感也不是值得炫耀的經歷資本,一切都取決於自己想要在什麼時候做想做的事。
著名話劇《推銷員之死》里的畢夫有一句哀嘆:「我恰恰不能掌握,媽媽,我掌握不了某種生活。」
這反應了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很多人不得不按照社會標準規定的角色扮演自己,讓自己走著既定的道路,無論有沒有心理準備,都要和社會的節奏吻合,繼而產生大量的痛苦和不知所措,在自己和他人之間,找不到一個能夠立足的位置。
H的經歷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她大學剛畢業就被家裡催婚,從沒有校園戀愛過的她匆匆地通過相親認識一個背景還不錯的男生,感覺還沒有培養起來,家裡就忙著讓她去把婚事定下來。
她拗不過母親的敦促,沒仔細考慮就把婚結了。
婚後和男生在生活各方面都有意料不到的矛盾衝突,她又不擅長處理,發現自己象溺水的人,越撲騰越往下沉,實在受不了了她和男生離了婚,前後也就半年的功夫。
不料家裡看到她形隻影單,設想好的幸福不翼而飛,母親又開始催促她趁著沒有孩子,儘快再找個人嫁了,以免耽誤青春。
在H在上一段婚姻中尚未能痛定思痛的時候,為了不讓母親失望和焦慮,她又強迫自己快速地卷進第二段婚姻,這一次,她的內心的傷痛徹底發作了,她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生活會如此被動與無助,體驗到的全是挫敗,而不是開心。
顯而易見,一個人做人做事的節奏被打破,無異於拔苗助長,得不償失。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別人的節奏是否可以照搬呢?如果不能適應別人的節奏,是不是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進行改變呢?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按照社會時鐘的步伐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植入別人的生活模式是困難的。
當我們發現自己做不到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被別人的標準約束的痛苦,一旦是內心覺醒之後,就會有激烈的情緒和不滿的表達。
在這裡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的問題就是:可不可以放棄外在的標準,用我們自己特有的節奏來描繪自己的生活藍圖?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的女主角沙耶加,是一個高中生,她的實際知識水平只是小學四年級,然而她的補習班坪田老師建議她努力考取慶應大學,這又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本來一點也不看好自己的沙耶加也心動了。
坪田老師在班上說了一番話:「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完全不一樣,聚在一起受教育,象我當年一樣跟不上課程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但在這裡(本補習班),我可以對每一個不一樣的學生改變我的教學方法,能夠將學生更多的能力挖掘出來。」
這樣的老師十分難得,因為他懂得因材施教,但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他深知每一個不一樣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找准了自己的節奏,就是締造奇蹟的開始。我們的社會缺乏的就是這樣能夠理解並且尊重個體節奏的人,允許別人以自己的方式呈現自己。
像這種「什麼樣的年齡就該做什麼樣的事」的規訓,是需要引起大家警惕的。一個社會或家庭是否足夠包容和開放,就看是不是能夠讓大家在「什麼樣的年齡去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被干擾」。
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按自己的節奏來,需要探索自我和努力實踐兩部分相結合,才能塑造出未來的可能的自我。
所以,不要像別人那樣走既定的道路,而是把握住自己的獨特節奏,根據自己的資源來創造人生,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模仿別人的節奏,最終失去自己的節奏,這樣的苦果,不能再吃下去。
最近很火的一首小詩,表達了我們的心聲: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
作者 | 甜閣下,北大心理學專業,知乎最具人文思想的心理諮詢師,中國白絲帶志願者,諮詢領域:婚姻家庭、婚外情、個人困惑、性心理、家庭暴力。個人公眾號:tiangexia2016,知乎ID:甜閣下
主播 | 阮洋,電視台主持人。心存善念,感恩擁有,活在當下。
你還可能喜歡看
(
點擊標題查看
)
:
人為什麼會陷入「如果你不主動聯繫,我就不會找你」的模式?
致前任:我們雖有不舍,也要和對方說再見
伴侶間,到底該不該看對方手機?
?
心有所定,不畏浮世
?
喚醒你的女性特質,激發你的內心力量!
千萬暢銷書作家張德芬,攜手眾多心靈導師傾情推出,修鍊女性特質成長課。
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購買

※德芬X導演張揚:《岡仁波齊》北京交流會 | 直播入口
※你也是那種把難過藏在心裡的人吧
※活出這六種特質的女人,都越來越美好
※抱怨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深夜食堂》:一個人怎樣吃飯,就會擁有怎樣的關係
TAG:張德芬空間 |
※不必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今年最好的演講: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
※你在命運安排的時區里,一切剛剛好
※遇到逆境和苦難時,不要沮喪不要委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將會是最好的安排
※王亮: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
※有特長和沒特長的孩子,不僅時間安排不一樣,其實差距也不小!
※不忘初心,想來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每天都運動可還是不見瘦?那是因為你安排的運動時間不對!
※被安排在后座的狗狗很不開心,一路上都在找存在感,讓人哭笑不得
※臨近夏日,灰綠配色的鞋子會不會更好一些,要不安排一下?
※前兩屆都在打仗!特朗普在任內會不會也開戰?沒想到早就安排好了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苦難終將過去,所有的都會變好的
※安排了!近期關西地區活動情報!趕早不如趕巧,讓旅行不一樣。
※早餐只會吃吐司?不一般的貝果快安排上!
※哪些星座不能為愛做主,只會聽從父母的安排,在感情中搖擺不定
※領導給你安排工作牢記這五點,否則就算干好了,也不會有功勞!
※得不到不強求,留不住不強留,珍惜眼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時候,你對人生所有的規劃,抵不過命運一次不懷好意的安排
※我們的手術為什麼不能安排在今天第一台?抱歉,這個真的有時候不是醫生能當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