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沙特換王儲:這是哪一出?

沙特換王儲:這是哪一出?

如果要評選2017年6月份的「封面國家」,那絕對非沙烏地阿拉伯莫屬:6月5日,沙特領銜號召一大票阿拉伯國家,和昔日海合會「隊友」卡達反目,一手導演了多國對卡達斷交、制裁的一幕;6月21日,沙特宣布更換王儲,由「副王儲」兼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薩烏德(Mohammad bin Salman Al Saud)取代原任王儲兼第一副總理長穆罕默德.本.納伊夫(Muhammad bin Nayef)出任王儲兼第一副總理,並成為沙特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圖1、新王儲

圖2、剛被換掉的舊王儲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是由伊本.沙特(Abdulaziz ibn Abdul Rahman ibn Faisal ibn Turki ibn Abdullah ibn Muhammad al-Saud)所建立並逐步統一阿拉伯半島大部的,1932年正式獲得「沙特國王」的稱號。為確保始終有成年、有能力的繼承人繼位,並平衡王室和不同聯姻家族的勢力,伊本.沙特生前煞費苦心地制訂了「兄終弟及制」,規定自己死後由自己的兒子們繼承王位。

直到2015年1月第七任即現任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簡稱薩勒曼)繼位,60多年來,所有繼任沙特國王都是開國國王伊本.沙特的兒子。薩勒曼現年81歲,是伊本.沙特全部52個被承認身份兒子中倒數第二年輕的,最年輕的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齊茲(Muqrin bin Abdulaziz,簡稱穆克林,現年72歲)2015年1月薩勒曼繼位之初曾按慣例任命其為王儲,但僅3個月後就被時任內政大臣的納伊夫所取代。

原本根據伊本.沙特的遺囑,王儲的遴選權屬於(Hijaz,由所有被承認的、自己所生王子組成的委員會)。由於「希賈茲」成員越來越少,2006或2007年被前任國王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Abdulaziz Al Saud)下令以「效忠委員會」(Allegiance Council)所取代,其成員包括歷任國王的直系親屬,目前正式成員為34名。

伊本.沙特的正式妻子多達41名,王子們自然因母系不同而分為許多派別,其中最強大的派系,是所謂「七賢王」(Sudairi Seven)即蘇德里(Sudairi)譜系。

圖3、開國國王伊本.沙特

圖4、「七賢王」

「蘇德里」指伊本.沙特的第八位妻子哈薩.本特.艾哈邁德.蘇德里( Hassa bint Ahmed Al Sudairi),出身於前內志王國名門達瓦西爾(Dawasir)家族,她是唯一和伊本.沙特結過兩次婚的女人,深得國王寵愛,兩人先後生了7個兒子、4個女兒,是伊本.沙特妻子中生育最多的。這7個兒子包括第五代國王法赫德(Fahd bin Abdulaziz Al Saud)、現任國王薩勒曼、已故王儲納伊夫. 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Nayef bin Abdul-Aziz Al Saud,即剛剛丟掉王儲寶座的納伊夫之父,父子倆都只有當王儲、沒有當國王的命),此外還有已故王儲蘇爾坦(Sultan bin Abdulaziz)、阿卜杜勒.拉赫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Abdul Rahman bin Abdulaziz)、圖爾基.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Turki bin Abdulaziz)、和艾哈邁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Ahmed bin Abdulaziz)。

「七賢王」利用人數優勢不斷爭權奪利,終於在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Abdulaziz Al Saud,第六任沙特國王)時代成功佔據優勢,在連續產生3任王儲後終於牢牢把握了王位,穆克林僅當了3個月王儲就下台,表面上是因為「歲數太大」,實際上則是借「改革」為由顛覆「兄終弟及」,讓王位傳承從此集中在「七賢王」體系內。

但在王族內「七賢王」是「自己人」,在「七賢王」體系內,國王自己的親兒子自然比侄子要更親近——更何況出生於1959年8月30日的納伊夫已68歲高齡,而新王儲只有31歲呢?

許多內行兩年前就看出,讓納伊夫當王儲僅是平衡「七賢王」中各家關係的權宜之計,國王真正想傳位的是親兒子薩烏德,正因如此後者不僅被任命為空前絕後的「副王儲」,而且兼任國防大臣,並實際控制石油產業和阿美石油公司,也就是說,沙特這個石油王國最重要的三項大權——王室、軍隊、石油,薩烏德一人控制了兩項半,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原本許多人以為,薩烏德取代納伊夫成為名正言順的王儲,會像納伊夫取代穆克林那樣,只花幾個月時間走個過場,但事與願違,薩烏德接連演砸了兩出大戲,迫使阿卜杜拉不得不暫時「忍一忍」。

第一出大戲是「砸油價」。在薩烏德一手推動下,沙特將油價從100美元/.桶以上的高價一路砸到最低只有20多美元/桶,試圖藉此打壓令其芒刺在背的頁岩油產業,結果弄巧成拙,反令沙特自己經濟嚴重受損;第二出大戲是「打葉門」。身兼國防大臣的薩烏德積極推動沙特為首的聯軍介入葉門內戰,和葉門胡塞爾派武裝大打出手,結果兩年打下來損兵折將,卻並未撈到什麼便宜。

或許是惟恐夜長夢多,抑或對曾留學歐洲、和歐美政要打得火熱的納伊夫所謂「王霸之氣」終究有幾分忌憚,薩勒曼父子終於借對卡達「開刀」之際霸王硬上弓,硬生生吞下王儲這鍋夾生飯(據稱34名「效忠委員會」有31人選了薩烏德)。

5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訪問沙特,薩勒曼藉機扯大旗作虎皮,利用特朗普的「虎威」狠狠教訓了早就看不順眼的「小兄弟」卡達,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又是薩烏德唱的一出新戲。如今看來,薩烏德不但是新戲的導演,而且是主演——特朗普顯然已默認了薩烏德這個「副王儲」的「轉正」。

圖5、現任國王薩勒曼

圖6、「效忠委員會」開會

圖7、也許再過很久人們才能看清,特朗普的沙特行到底捅了多少簍子

據公開報道納伊夫平靜地接受了命運安排,甚至在鏡頭前擁抱了年輕氣盛的新王儲。但如前所述,沙特王位繼承問題十分複雜,「七賢王」系統壟斷王位歷史並不悠久,而進一步將王位傳承從「七賢王體系」集中到阿卜杜拉家族手中,勢必會影響更多王室成員利益,如前所述,薩烏德此前政績並非煊赫,他才31,老王卻已年逾80,未來如何,真說不清(據說不少部落此前就不太買「副王儲」的帳。。

儘管一些認為納伊夫「親西方」的說法其實有些「想像力過於豐富」(瓦哈比當家的沙特王室,基本上不存在真正「親西方」的直系成員),但從未出國生活過的薩烏德無疑更保守、更不屑世俗生活,這樣一位王儲即便一時很對特朗普脾氣,未來能否搞好和歐美及其它世俗國家間關係,同樣只能走著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短房 的精彩文章:

機上「外國朝陽群眾」舉報,談論「不當問題」乘客被捕
非洲有條近一百年都沒修通的鐵路
成功轉型:被「開除」的不合格警犬竟在總督府華麗「再就業」
極端分子還是「反恐憤青」——曼徹斯特恐襲嫌犯的兩面
哈馬斯為什麼突然承認「1967年線」,是「變相承認以色列」么

TAG:陶短房 |

您可能感興趣

沙特為何突然更換王儲?一場奪嫡的宮斗大戲開始了
沙特為什麼突然更換王儲?一場奪嫡的宮斗戲拉開了序幕
世界憤怒不好平息,沙特要換王儲?所有矛頭全都指向小薩勒曼
土耳其下一盤大旗,殺害記者嫌疑人車禍身亡,沙特突然更換王儲
沙特宮斗精彩程度不遜清宮劇,王室成員突然逼宮更換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