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精靈——小翠
荷塘精靈——小翠
翠鳥有著光鮮的外衣,因其背部和頭部的羽毛翠藍發亮而得名。小翠(普通翠鳥)是夏日荷塘的精靈,它淡然、警覺、神秘,可遠觀不可褻玩。她在荷塘嬉戲,休憩,不時發出清脆的叫聲,其翻飛,停立之姿層出不窮,梳羽,漁魚之態亦各有變化。每每扎入水中,幾乎都能捕捉到小魚,捕到魚有時會在荷葉、荷花上慢慢「品嘗」,有時叼會著小魚離去,後者多是把魚帶回去喂小小翠,或者是雄鳥拿去獻給雌鳥了。
現在翠鳥並不罕見,夏日荷塘里隨處可見。小翠與荷花是完美的結合,很多攝影的人都喜歡拍小翠。荷塘邊上的長槍短炮大多是對準或守候小翠的,拍攝者為了捕捉小翠捕魚的動感鏡頭往往會守候半天甚至一整天。
畫家亦愛翠鳥這精靈。白石老人畫《荷塘翠鳥》,紅花墨葉,翠鳥低翔,長喙叼著剛捕捉的魚,野趣盎然。在另一幅《翠鳥與蝦》上,齊白石寫道:「從來畫翡翠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翡翠奈何?」這話里,有倔強、狡黠的童趣。
(小翠吃完魚後,會將胃內沒消化的魚骨頭溶成一個骨珠吐出來,謂之「小翠吐珠」。如上兩圖)
古有「點翠」技藝 就是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鑲嵌在金或鎦金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拿翠鳥的羽毛製作首飾,是殘忍的華美。所幸,該技藝早期所用的翠羽已採用染色鵝毛、同色絲帶等代用品。
而千百年來翠鳥們顯然對此渾然不覺,仍「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只留給我們一個俏麗的背影。
(以上照片2017年5月拍攝於廣州烈士陵園。)


TAG:與光影同行 |
※小橋依荷塘
※荷塘「躍」色
※荷塘悅色
※荷塘秋色
※古村西遞:荷塘翠影沐浴秋陽
※荷塘 荷影 荷韻
※荷花仙子,夢醉荷塘
※荷塘,悅色
※鴻中鴻名山古樹茶新貴·薄荷塘
※國畫清風雅集:溪山雪霽 野趣荷塘
※一段柔腸,半畝荷塘——荷塘景色
※醉荷塘 遼寧牡丹
※荷塘悅色——夏韻異龍湖
※青釉雕刻荷塘紋瓶
※荷花の物語——荷塘秋夜
※油爆雙脆、油燜大蝦、荷塘小炒、西蘭花冬瓜丨天天伙食
※橫河陳,荷塘悅色
※黃河古鎮拜青城 千畝荷塘待君賞
※江浙詩友會6月雅集|一陣香風碧渺茫,荷花荷葉滿荷塘
※願做荷塘一枝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