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往中緬邊境 探秘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前往中緬邊境 探秘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在很多人眼裡,「西南邊陲部落」這幾個字似乎自帶神秘屬性,那裡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種種不可思議的習俗在此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氣韻。但在這些部落中,翁丁村一定是最特別的,那裡生活著一群傳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這個毗鄰中緬邊界的古寨,解放前還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生活,因此留下了諸多原始社會印記,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作者:淑蓮瓜子

如果想查看更多【尋跡中國】內容,歡迎關注鳳凰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尋跡中國」即可收取。

紅塵之外 深入佤族古寨

翁丁位於彩雲之南,滄源西行數十公里處。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又有高山白雲湖之靈秀的意思。

攝影:維尼熊足跡

對翁丁的探訪,從寨門開始,兩顆大榕樹,一道用木頭和茅草搭建的門,懸掛在榕樹上、門上的水牛頭骨。

攝影:維尼熊足跡

進入寨子,入目所見是依山而築的干欄式草頂房。由於舊時的翁丁常常發生戰爭,且土地珍貴,少有平整地塊,因此翁丁屋與屋之間相距都不遠,鄰里之間雞犬相聞很是親近。

攝影:維尼熊足跡

翁丁里的屋子,有些是單層的橢圓形屋,有些是傳統的雙層桿欄式房,上層住人,下層養畜牧,茅草蓋頂,竹笆圍牆。翁丁人認為樹木有靈,從來不輕易砍伐,因此寨子里草木很是茂盛,黃褐色的屋子錯落有致地散落於鬱鬱蔥蔥的林木間,遠遠望去,就像一叢叢的大蘑菇。

攝影:維尼熊足跡

屋子上下間距很高,望向天花板時,才發現是清一色的石棉瓦,好似先前在外面看到的茅草是為了裝飾。或許和這裡寒冷潮濕氣候有關,翁丁里幾乎沒有專門的廚房,他們通常會在堂屋裡設一火塘,熊熊烈火上似乎便是那家庭興旺的象徵。在佤族習俗中,其火塘上的炕笆喻父親,挨著火塘的閣樓為母親。所以佤族家中的火塘、炕笆、閣樓最好不要輕易碰觸。

攝影:子耿子

發現翁丁遺世之美

無論翁丁在他人心中是何等模樣,毫無疑問,這裡是古樸雅緻的,這裡的日常,如同一幅原始農耕社會的田園風情畫卷。

現在的翁丁村,還延續著過去男耕女織的生活。走在村寨里,隨處可見正在織布的婦女,她們自己織布,自己染布做衣裳,雖然織布的腰機簡陋老舊,織出來的布料卻很精細。

攝影:大俠視界

翁丁村的服飾多以黑、藍為主。男子一般用黑布包頭,穿無領對襟短衫,下身穿折腰、大襠、寬而短的深色大褲腳短褲。年長的婦女會用黑色毛線自製假髮盤於頭頂,假髮辮上束有兩個多色毛線製成的小繡球作為頭飾。而年輕的女性色澤更艷麗些,她們不盤頭,上身是鑲有花邊銀飾的圓領上衣,下身以紅、黑為主,配以各色紋樣,代表星辰或動植物,非常特別。

攝影:大地誘惑

翁丁雖然不乏身著傳統服飾的美麗婦女,但即便再溫婉的女子,也是煙袋不離手。尤其那些飽經滄桑的老婦人,哪怕背著沉重的竹簍,也要不時停下腳步吞雲吐霧一番。

攝影:大俠視界

但翁丁最神秘的地方,卻是寨子的中心,那裡矗立著一根柱樁、一塊鵝卵石器、一座高高豎立的標杆,分別是寨樁、寨心、司崗里,它們共同構成了寨子的核心。寨樁就是佤族的圖騰柱,也是古佤族人生殖崇拜的標誌,每逢重大節日,全寨人都會圍著寨樁通宵打歌;寨心是翁丁人精神的寄託,他們認為只要心誠,就能讓祈求的願望實現;高桿上的圖騰物器描繪了司崗里的傳說,「司崗」佤語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來,「司崗里 」就是從岩洞里出來,傳說遠古時佤族人就是從被囚禁的大山崖洞里走出來,再散布各地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攝影:凌子看世界

木鼓響 人頭癢

來到翁丁,若不見識一場拉木鼓,便是莫大的遺憾。雖然對於佤族的木鼓習俗我一直有所耳聞,但翁丁村的尤其「彪悍」,俗語「木鼓響,人頭癢」說的便是他們曾經獵頭血祭的習俗。

攝影:書影旅行

木鼓佤語稱「格珞」,被佤族人視為可通天的神器,「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木鼓在佤族的地位很神聖。在過去,基本上每個佤族村寨都會有一間或者幾間木鼓房,裡面放置一公鼓和一母鼓,只有祭祀、戰時出征和重大節慶時才會敲響,平日是不會輕易碰觸的。而砍木鼓樹,做木鼓更是全寨性的重大活動。

攝影:子耿子

翁丁村做木鼓的過程非常繁瑣,首先要去森林裡選做木鼓的樹木,選中後還要請寨子里的老人去仔細查看,是否被雷劈過或樹榦上是否有空洞都是決定木料能否入選的關鍵。砍樹時要注意大樹傾倒的方向,若正好倒向寨子方向為最佳。大樹倒地後,其最好的部分會被選來做木鼓。

攝影:凌子看世界

拉木鼓通常會發生在砍完木鼓後的第二日清晨,那時女老少都會盛裝前往山上拉木料。我到時,木鼓已經拉了有一陣子,林子里歡聲笑語很是熱鬧。只見兩米長的圓木上綁著四條繩子,兩條在前,兩條在後,木鼓上站著個年輕的佤族小夥子,吆喝指揮著大家使勁。但這木鼓卻不是一直往前的,走走停停,人們也邊舞邊唱,若來自遠方的遊人想加入其中,翁丁村民也會非常歡迎,因此整個場面顯得很是歡樂。

攝影:大地誘惑

若不是沿途榕樹上掛著眾多的水牛頭骨,即便朗朗晴日也顯得白骨陰森,還真會產生錯覺,以為這不過是個遊戲。畢竟在過去,拉木鼓習俗往往伴隨著的是人頭祭,舊時部分佤族人認為木鼓雖被稱視為神器,但只有經過人頭祭祀才能具備通天神力,又認為只有獻上人頭,神靈才會庇佑寨子,讓糧食豐收,因此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外出伏擊過往路人,選擇那些長相端正,膚白有鬍子的外族人動手,然後取新頭,將舊頭放置在鬼林人頭樁上。

攝影:維尼熊足跡

據解放初期50年代民族工作隊調查,佤族村寨中人頭最多時達170多個。所幸的是,這習俗已於1957被廢止,後來翁丁村取牛頭替代,這便是滿村子掛滿牛頭白骨的由來了。現在再去人頭樁林地,人骨早已不見,若你想深入了解,村裡人是不願多談此事的,若問起只會換來尷尬與沉默。雖然對外人而言,這不過是邊陲之地曾經的奇聞異談,但對翁丁人而言,這已是遙遠模糊的過去……

攝影:書影旅行

翁丁村旅行TIPS

1.翁丁村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若前往翁丁村,要先坐客車前往滄源,那裡有專門到翁丁原始部落的農村客運車。

2.滄源是邊境地區,出入均有邊防檢查站,雖然不用辦邊防證,但要隨身帶好身份證以備檢查。

3.滄源當地多蚊蟲,出行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覺得不錯,請點贊

轉發吧!有愛就要說出來~~

版權聲明

本文由鳳凰網旅遊原創發布,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聯繫後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想勾搭主頁君,可以加我們私人號:

生活家LIFE+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更多目的地實用指南

國內:西藏 北京 港澳 台灣 川渝 湖南 雲南 江浙 東北 內蒙古 新疆

福建 西沙 甘肅

國外:日本 英國 美國 法國 德國 紐西蘭 俄羅斯 東歐 中東 非洲 歐洲 大洋洲 南亞 韓國 朝鮮 南美 東南亞

主編:許玥

新浪微博:@鳳凰網旅遊

如果想獲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資訊,可以下載我們客戶端【鳳凰新聞】並訂閱【旅遊】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旅遊 的精彩文章:

擁抱神秘的墨西哥 色彩斑斕的複雜矛盾體
2060元 桂林陽朔6日5晚跟團游
2017年,這20個性價比超高的目的地你一定要去
3005元起 雲南昆明西雙版納6日5晚跟團游
鳳凰旅遊直播預告:如何挑選鑽石?獨家探訪安特衛普全球最大鑽石交易中心

TAG:鳳凰網旅遊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緬甸三個華人特區,每個都地處中緬邊境一線,距離中國非常近
中緬邊境的密林里,藏著一個香格里拉,原本是中國領土被英國竊取
直擊中緬邊境線上的難民,四處逃竄無家可歸,一牆之隔兩個世界
揭秘中緬邊境的寨子,村民一天出國好幾次!盪個鞦韆就出國!
中緬邊境的緬甸美女,為了生活,大都在中國境內從事這種工作
在中緬邊境,越來越多的緬甸女嫁給中國男人,但也面臨著一個問題
中緬邊境:難民四處逃竄無家可歸,一牆之隔倆個世界,祖國真強大
勐景來,中緬邊境上最詩意的棲居
中緬邊境,難民四處逃竄無家可歸,一牆之隔倆個世界,他們只能羨慕中國的強大!
直擊中緬邊境:難民四處逃竄無家可歸,一牆之隔隔出了兩個世界
中緬邊境,直擊那些「緬甸女孩」跨牆到中國,所處行業讓人心疼!
直擊中緬邊境無家可歸的難民,一牆之隔兩個世界,祖國真強大
實拍:中緬邊境!難民四處逃竄想躲進中國,極其羨慕中國的強大
中緬邊境,經常看到這些緬甸女孩跨牆到中國,從事的行業讓人心酸
《中緬邊境》邊境村子,靠「相親」出了名,緬甸美女個個愛來這裡
中緬邊境密林中神秘腳印 仔細了解背後還有段故事
中緬邊境上的婚戀現狀:通婚很普遍,但面臨我國一個重大問題
實拍中緬邊境,大街上到處是美女
印緬邊境也藏著一個「小中國」?中國駐印軍曾經叱吒風雲的地方!
直擊:中緬邊境的難民,無家可歸,一牆之隔兩個世界,祖國真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