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百四十五課:香文化史——香品的豐富與精良?《千金方》(中)

第二百四十五課:香文化史——香品的豐富與精良?《千金方》(中)

唐代熏燒類的香品,就形態而言,多為香丸、香餅、香粉、香膏等類,常藉助炭火熏燒(可稱為「不能獨立燃燒的和香」)。此外,據初步考察,唐代中後期(約公元800年之後)可能已使用無須藉助炭火的「獨立燃燒的和香」:「印香」和「早期的線香(香炷)」。

「印香」系將香粉縈繞成「連筆」的圖案或篆字,常使用專門的模具框范而成,「印」蓋指香粉迴環的形狀如印章所用的一種篆字,點燃後可順序燃盡,也稱篆香,可視為「盤香」的原型。王建有詩《香印》:「閑坐燒印香,滿戶松柏氣。火盡轉分明,青苔碑上字。」白居易有「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李煜有「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也有較粗的直線形的香(較短),稱為「香炷」,可視為「早期的線香」。如李商隱《無題》有「一寸相思一寸灰」,《哀箏》有「何由問香炷,翠幕自黃昏」,陸龜蒙《華陽巾》有「靜焚香炷禮寒星」。早期的線香雖多直立焚燒,但也常「水平」卧於香灰上燃燒,所以也可使用帶蓋的薰爐。其製法尚待考察,可能是「搓捻」、「滾輾」而成。宋初常以模具壓制線香(也較粗),唐代或許已有類似的方法。(南北朝時可能已有「香炷」,何楫詩《班婕妤》有「獨卧銷香炷,長啼費手巾」。)

傅京亮

我國國寶級香學泰斗

中國香文化研究著名學者,香文化研究奠基人,我國唯一的和香大家。

出身書香門第,傳統文化世家,從小就熏染於書齋的琴棋書畫的氛圍之中,國學根基深厚,香學與中醫學造詣尤深。於承續家學之外,多年研習中國書畫、雕塑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較等學科,皆有相當深厚的造詣。

香,物雖微而位貴,它是中華文化無形的脈搏。

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全新的命題,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折射出華夏文明的燦爛光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通香堂總部 的精彩文章:

第二百三十八課:香文化史——香葯之充足(上)
第二百二十九課:香文化史——道教的香(下)
第二百二十五課:香文化史——薰衣敷粉,望若神仙(上)

TAG:慧通香堂總部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香品歷史文化
十節香道課,品味千年中國香韻,親手製作古方香品
浦口最美「四月天」,翠綠清香品新茶
淺談古代沉香品質名詞
2018最夯沙龍香品牌預言:誰會是下一個香水新星?
天香界香道進階——沉香品香之境
閑情雅緻,聞香品茶
安家香品 聞香悅己
口子窖:兼香品味口子窖,產品精準布局分享消費升級紅利
《天下收藏》茶香品茗——把茶「玩」出花樣的宋人
焚香品茶的8個步驟,讓你像大文豪一樣喝茶
關於沉香品類的選擇
來自日本的小眾制香品牌,純手工打造出了全新網紅香薰
品香|為什麼選擇香品作為禮品
聞香品茶,中醫告訴你不知道的養生秘密
焚香品茗閑對詩,雅事中之雅事
如何使用檀香製作香品?
沉香品質判斷新手必看篇!五大因素影響沉香價值
用閱讀丈量世界,用書香品味人生
嗅覺經濟起步,小眾沙龍香品牌「時光馥」試水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