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日記:本屆電影節最大驚喜,原來是這部!
【藤井樹推薦】
《奇蹟,那天如此重要》
日本2017
導演: 兼重淳
主演: 松坂桃李 / 菅田將暉 / 忽那汐里
如果光看劇情介紹,大概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俗套的青春故事。關於音樂與夢想,很勵志,很小清新。自然,好像也沒太大驚喜。
可是看完電影,真的覺得好好看啊。太美好了,心裡甜滋滋的,好像夏天裡吃了一碗綠豆沙。甜而不膩,一切都恰到好處。
故事講了一對兄弟倆,父親是名醫,家庭教育非常嚴肅刻板。父親對他們的期望就是能夠繼承衣缽,也當醫生。即便不當醫生,也要去做一個他認為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哥倆,大哥是一個死忠搖滾迷。和朋友們組重金屬樂隊,穿皮衣,打耳洞,玩紋身,走暗黑冷酷路線。
弟弟呢,是個暖男。一門心思考大學,立志實現父親心愿,當一個牙醫。
可是陰差陽錯,一心想出道當歌手的哥哥,始終紅不了。而考上大學後,只是玩票性質的弟弟,卻沒想到組了個樂隊,一炮而紅了。
於是事情就變成了,哥哥當起了弟弟的經紀人,努力幫助他克服家庭阻撓,追求音樂的愉悅與自由。
哥哥與父親始終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父親說音樂一無是處,是對社會無用的玩意兒。但哥哥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做音樂和做醫生一樣,都是對社會有用的。「音樂人是心靈的醫生」這句話聽起來差點淚崩。
電影里的音樂都好好聽,尤其是弟弟寫的那些歌。儘管不懂日文,也會覺得好開心,好陽光哦。
相比之下,哥哥做的那些重金屬搖滾,確實是比較沉重壓抑,接受度有限也在意料之中。
弟弟的樂隊從組建第一天起心態就超級好,反正就是一群將來要當牙醫的醫學院學生啊,用大白話寫的歌叫人一聽就很開心,誰不喜歡呢。
最後是,這部片推薦給喜歡音樂,心裡有夢想,並且想有好心情的人去看!
《追憶》
日本2017
導演: 降旗康男
主演: 岡田准一 / 小栗旬 / 柄本佑
今年上海電影節金爵獎競賽單元入圍影片,著名導演降旗康男的最新作品。
降旗康男已經83歲高齡,依舊創作力充沛,令人敬仰!更難能可貴的是,《追憶》秉承了他一貫的導演風格,冰冷現實中的溫暖情義。看到結局,淚流滿面。
劇情跨越25年,25年足夠一個少年長到中年了。25年後的重逢,不料當年的三個小夥伴如今成了受害人、嫌疑人和警察。
故事有點複雜,結局出乎意料,但過程卻飽含深情。導演以冷靜克制的情感基調,講述了一個愛恨交織、無法忘懷的故事。
演員陣容強大,並且個個都演的很好。哪怕是幾場戲的配角,也讓人印象深刻。
本片推薦給日本電影愛好者和小栗旬的迷妹(小栗旬在片中是大淚點!)
【禮楠的觀影日記】
今天,真·上海國際·小龍蝦·日影節已經過半。從搶票結束到電影節開幕這段時間,片單中又新增四部電影。
其實在電影節開幕的前一天,剛經歷了搬家的痛苦過程。這對於第一天就有早場電影(8:30)的我來說,真的是在用生命追電影。所以,這一周其實都在疲憊中度過。也是累並快樂著。
防困必備(??????)?
不過,現在搬到了離市中心更近的地方,去各個影院實在是太方便了,同時也隱形的增加了睡眠時間。(拉仇恨time~?(?>
截止到發稿(6月21日),一共看了13部電影。除去已經有資源的老片,新片中(包括1917年的《經過中國》)有失望的,也有驚喜的,一起來聊聊吧。
熟悉片單的影迷們可能都知道,今年的紀錄片和動畫片單元真的非常厲害,很多我沒有搶到的片子就是這兩個單元裡面的。
《東京偶像》
加拿大 / 英國 / 日本2017
導演/編劇: 三宅響子
類型: 紀錄片
今年SIFF我的開場片就是這部《東京偶像》,正好同一天也是AKB48的總統選舉,非常有意義。《東京偶像》由英國、加拿大、日本合拍,所以主要還是普及偶像文化這種亞文化現象。但是也因為此,如果從批評的角度來看,全片基本屬於舊話重提,深度還有所欠缺。
影片以小有名氣的偶像RIO(木莉緒)為第一主角,記錄她從17歲到21歲生日會,從一個平凡idol進階到歌手artist的全過程。這部片子簡化了偶像文化興起的原因,而是用倫敦上世紀70年代的披頭士和搖滾做類比,表明偶像產業的興盛和生活的壓力之間的連帶關係。
除去「偶像」這個被記錄者,應援的宅男們對於我觸動更大。他們大多都是對戀愛、結婚不抱以希望的男性們,除去年輕粉絲,中老年鐵杆也佔有很大比例。偶像可以說是他們迷惘生活中發泄的一個渠道,也是他們希望的寄託。元氣滿滿的偶像一個微笑、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偶像」在日本更像是一個職能性質的工作,而非職業。經濟的衰落,讓偶像這種產業就好像打擦邊球的「性行為」,給失意的人們以雞血。愛豆的笑容就是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在自殺率極高的日本,也成為一種體認自我存在的方式。
總的來說,無功無過,可當科普片。
《海邊的生與死》
日本2017
導演: 越川道夫
主演: 滿島光 / 永山絢斗 / 津嘉山正種
光妹和B太的狗糧片,本來我是抱著極大的熱情去看的。在戰爭的大背景下,實則在探討獻身與死亡。本來要為國家、為愛情獻身的兩人,在霞光初起的時刻,向死而生。
除了甜,要吐槽影片節奏實在是太慢慢慢慢慢了,光妹的脫戲也不知意義何在。很多人中途提前離場,還有一部分人是被影片後段男主一聲大叫嚇醒。哎,海邊的慢與拖(脫)。
很認可這句熱門影評,「劇情就像光妹的胸一樣平」。可惜了。
《夜空中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
日本2017
導演/編劇: 石井裕也
主演: 石橋靜河 / 池松壯亮 / 佐藤玲
可能很多人不喜歡這部電影,認為是老生常談的後311電影。但是我特別喜歡其中的設計:亮醬飾演的男主左眼失明,所以影片中呈現他的視野都是以一半篇幅出現的。唯一的右眼+唯一的她,正好構成整個世界。
影片是由最果夕日的詩歌集改編而來,詩歌零碎的感覺也充斥這影片的大半程。敘事碎片化,以雕琢出城市的細節和個體的聲音。
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拚不可謂不喪,但你卻能從並不是特別動聽的「gan batte」中找到希望。慎二和美香好像兩個游離於現實之外的孤獨星球,惺惺相惜,同類相擁。「生活那麼瑣碎,充滿沮喪和無意義,但我很想見你。」
很溫暖。
《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日本2017
導演: 湯淺政明
主演: 谷花音 / 下田翔大 / 篠原信一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日本2017
導演: 湯淺政明
主演: 星野源 / 花澤香菜 / 神谷浩史
今年上影節不僅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攻殼機動隊》,還可以連看兩部湯淺政明的新作,簡直不能太滿足!
宮崎駿對他的評價是「日本百年難遇的天才動畫人」,個人非常喜歡湯淺政明,他的作品雖然畫面簡單(喜歡精緻畫風的可以說是災難了),但信息量特別大,需要時不時的暫停下來看(還經常會有彩蛋)。當年看他的《獸爪》,簡直停不下來,一天刷完一部,完全沉浸在他的奇想世界中。
湯淺政明
無論是《露之歌》,還是《春宵苦短》都特別治癒,這兩場電影也更讓我體會電影節的魅力。和一場有相同喜好的人一起笑,一起歡呼,一起鼓掌,體驗感實在太棒。
前不久,《露之歌》在素有「動畫屆奧斯卡」的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剛奪得最佳動畫長片。故事很簡單,是講少年的成長以及其與社會的交流和接納。可能比起湯淺的其他作品,這部略顯收斂和低幼。
人魚形象很容易讓人想起宮崎駿筆下的「波妞」,但湯淺的人魚設定絕對讓你眼中一亮。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歌うたいのバラッドYu Watanabe - This cover
被認為是不祥之兆的人魚,並沒有奪取親人們的生命。他們愛的人,只是變成了人魚。她的鱗片是撥動他弦的撥片;他的歌聲給了她雙腿,在彼此心頭跳起舞來。
萌,正能量,善惡分明,配合風格迥異的電音,不感動算我輸。
湯淺的另一部《春宵苦短》,是求票大熱片。動畫《四畳半神話大系》的劇場版,原著中春夏秋冬四季的篇幅被濃縮進一晚,四個故事分鏡超級棒,足見導演的功力。
在腦中劇場的各種糾結,可能現實僅僅差了一步。超快語速+天馬行空劇情,出場時就像喝了一杯偽電氣白蘭一樣,整個人都飄起來了。
《春宵苦短》,片子等出資源了還要重刷。到目前為止,本屆上影節最大的驚喜非它莫屬!
突然發現湯淺大神居然也是雙魚座,壯哉我大雙魚~另外,牆裂推薦他的TV動畫《四畳半神話大系》。
《經過中國》
美國1917
導演: 本傑明·布拉斯基
類型: 紀錄片
因為有大友良英的現場配樂讓我激動了好一陣。即使是二排最靠邊,當時覺得,搶到票就是賺到。
這部拍攝於1917年的紀錄片,其實最大的看點還是在於百年前珍貴的影像資料,時不時還有一些冷幽默。
現場配樂可以說是雷點了,除了電吉他搭配百年前默片,在前排也更能清晰的聽到巨大的噪音。剪輯也出現問題,個別段落重複出現。其實看無聲默片也挺好。
最後要提醒大家,上海已經進入梅雨季,趕場的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帶一件小外搭,影廳冷的時候可以用上哦。


※我們又拿獎啦,《蕎麥瘋長》獲頒上海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你確定看懂《異形:契約》了嗎?看完這30個細節再說!
※下半年看什麼?30部華語片單,一次全給你!
※一個人有24個分身,是種怎樣的體驗?內有周末大福利!
TAG:藤井樹觀影團 |
※SIFF動畫 | 這一版的《大鬧天宮》,多數人都沒看過
※SIFF經典 | 沒在大銀幕里看過,就白當一輩子影迷
※47家電影院在 SIFF 廝殺,最終 1 位出道的是 …?
※47家電影院在 SIFF 廝殺,最終 1 位出道的是…?
※SIFF狂想曲 | 與音樂巨星在大銀幕重逢
※SIFF狂想曲 | 誰貢獻了全場最佳演出?
※一篇遲到的SIFF2018觀影總結
※2018年SIFF,我去過
※SIFF 2018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