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尼德羅:妻子是否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

尼德羅:妻子是否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

文 | 尼德羅

孩子很快就要7個月了,最近長了兩顆牙,讓我們異常興奮。作為新手父母,我們不可避免地沉浸在目睹孩子點滴成長的喜悅之中。不過,妻子的產假早已結束,依靠她所在單位領導的慷慨體諒,所請的2個月假也即將結束。對於我們來說,一個重要的抉擇擺在了眼前:妻子是否要辭職,然後開啟為期幾年的全職育兒。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全職育兒的好處看起來非常明顯,簡單來說,主要由父母養育的孩子,內心相對更有安全感、性格更為樂觀開朗。不過,我比較庸俗,我認為全職育兒真正的好處在於,可以省錢、省時和省精力。當然,前提是我們都希望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在這個前提之下,早幾年的全職投入可以「事半功倍」。

這樣的觀點很可能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很可能存在嚴重的「歸因偏差」。但每個人都有其個人視野、認知能力上的局限,在育兒問題上,或者說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的思維方式、認知模式已經趨於僵化,一時難以改變。只不過,我和妻子所認定的「起跑線」,算是有一些不同。

一提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人就會來氣:孩子們的人生應該是開放的,他們奔跑的方向各不相同,起跑線都不一樣,哪來不要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一說?

一般意義上的「孩子的起跑線」,指的是他們的學習成績、才藝技能。比如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每一關都是一輪競賽,每一輪競賽都有分數線,自然也有起跑線。而在質疑者眼中,孩子們的人生道路、職業選擇可以豐富多彩,不該用這些人為設置的起跑線,絞殺孩子們學習以外的興趣和可能性。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作為需要進入社會並獲得成員資格的人,的確存在一條起跑線。但這條起跑線不是智商,也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好學校,更不是那些看得見的技能。如果要引入智力、物質資源,那麼「人生而不平等」,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法比。

在提到希望孩子將來過怎樣的生活時,我和很多人的想法類似,我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活得開心的人。活得開心當然不僅僅是要沒心沒肺,事實上,活得開心最重要的是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朋友關係和陌生人關係。所以,如果人生有一條起跑線,我認為這就是邁向「活得開心」的起跑線。

▍培養孩子的「社會興趣」

回到開頭,妻子全職育兒和孩子將來活得開心,乃至不輸在人生起跑線上,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我認為其中的關係十分重大。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過一個「社會興趣」,又叫「社會感」的概念。具體來說,就是一個人對社會懷有積極的看法,並且對增進社會福利懷有強烈的興趣。相信自己能與他人友好合作以實現共同增進社會利益的目標,並能與大家一同造福社會。

擁有「社會興趣」的人,有幾個基本特點:具有充沛的與他人合作的願望,具有強烈的利他主義觀念,擁有充分的共情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固然在人生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進行,但毫無疑問的是,在3歲之前——擁有明確的記憶之前,孩子更容易在潛移默化中耳濡目染並習得這些品性。

在一些早教班以及幼兒園的課程中,家長更加看重的是一些具體技能的獲得。比如認識多少字,會某一樣樂器,學會畫畫等。不過,相對於這些認知技能,社會興趣所包含的能力主要是一種非認知技能。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非認知技能,也就是阿德勒意義上的「社會興趣」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精神愉悅的主要因素。

當然,認知技能和非認知技能的習得都不會孤立的,但在幼兒和童年時期,更應該側重的是非認知技能的獲得。例如,學習中的分享精神、合作能力、利他主義表現,這些能力的獲得比具體技能的優劣更加重要。而且,一旦孩子獲得了具有充沛的社會興趣,他會很自然地投身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相對更容易獲得專註力,也更容易應對失利局面。一個社會興趣特別濃厚的孩子,他的學習能力是水到渠成的,無需格外擔心。

《裸猿》三部曲的作者莫里斯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3歲之前的孩子是「抱緊我」,童年期之前的孩子是「放開我」,青春期的孩子則是「別管我」。只有一開始「抱緊他」,孩子才能具備更充分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大膽與人交流,才能做出利他舉動。後邊的放開我、別管我,實際上是孩子自我鍛煉獨立能力的必經之路。

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這是習得非認知技能最好的「窗口期」,是獲得社會興趣最好的階段。相較於很多父母在小學階段,或者青春期才介入,那時候,父母只能更多地通過各種培訓班提升其「認知技能」,在非認知技能的提升上,難度非常之大,花的金錢、時間和精力也更多。所以,如果一定要在孩子的起跑線上比個輸贏,我和妻子都認為,選擇在0-3歲介入。這樣做相對省心省力,甚至也可能省錢。

▍不可忽視的風險

當然,事情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有效和美麗。我們之所以猶豫不決,躊躇反覆,因為這個看起來很美的情景背後,同樣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有關全職主婦的問題種種,大家曾有多篇專欄參與討論,這裡我自然不敢班門弄斧。但從我不長的「全職煮夫」的體驗來看,包含育兒在內的家務勞動,實在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足以吞噬我們所有的時間、精力。更重要的是,無論你投入多少時間、精力乃至金錢,你並不確定生活的秩序一定會井井有條。家務勞動難以真正市場化,原因恐怕就在於家務本身無法給出絕對意義上的衡量標準。

長期的全職狀態,極度考驗一個人的心理建設能力。家務、育兒實際上構成了一個情感、信息和能力的孤島。妻子考慮全職,雖然明確了孩子一上幼兒園馬上投身自己事業的時間表。但即使如此,在3年時間裡,她沒有了「單位」,沒有了「同事」,少了一個可以給她社會存在感的認同體,也少了一份可以讓她經濟獨立的收入。那麼,她將在一個沒有明確社會認同的領域裡投入無限多的精力,這一點光想想,我就覺得好殘酷。

更加麻煩的是,前面說的孩子層面的社會興趣也好,非認知技能也罷,這跟鋼琴考級、奧數成績有明確的測量標準不一樣,客觀上也很難做出精確度量。伴隨著孩子長大,在越來越實際的社會階段里,衡量孩子指標越來越精細、明確的童年階段,我們是否還能保持這一份淡定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只要提出要求,雙方父母都可以馬上過來幫我們帶娃。我們要做的是自己帶還是父母幫忙帶,這樣一個「幸福的煩惱」。但我們知道,沒有任何一項選項是絕對完美的,任何一項決定都需要做出改變和調整。

很大的可能是,我們最終會選擇自己來帶,而妻子就需要辭職,風險就會聚攏在她身上。所以,在育兒問題上,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十字路口,縱使我們自己篤定了方向,但內心深處也不敢確信,所選的一定是一條正確道路。

原標題:在育兒上,我們走到了十字路口

【作者簡介】

尼德羅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廣州媒體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中產標準為什麼那麼高?
如果活得不體面,年入50萬也不叫中產
茂呂美耶:貞子原型,日本明治時代傳說擁有特異功能的女子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兒子把保姆辭了,讓你媳婦辭職帶孩子」「媽,我家的事你別管」
丈母娘讓女婿辭職回家帶孩子,女婿崩潰 你怎麼看?
怎麼謝絕婆婆要帶孩子 我辭職只希望把她趕回老家
孩子3歲總是叫保姆媽媽,知道真相後親媽辭職回家帶孩子
老婆辭職在家帶孩子是為了逃避工作?
「婆婆,憑什麼要我辭職給你養老,我又不是保姆」我兒子說你是!
「老婆,你辭職在家帶孩子吧」「我賺錢比你多,要辭職也是你辭」
辭職帶娃,你以為你家有皇位繼承?
辭職回家帶孩子,需要多勇敢?
歷史上說真話的君臣,臣子:我辭職,皇帝:你留下,我不殺你
和老闆發生了關係,他妻子還是我好朋友,我該辭職嗎?
寶媽們應該堅持事業還是辭職在家帶娃?
和老闆發生了關係,他妻子還是我好朋友,我該辭職么?
「為了挽救淪為媽寶的老公,我自己辭職回家帶孩子」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孫宏斌辭職了!這個白衣騎士曾說:我不是唐吉坷德
為防止白化病兒子被殺害,馬拉維一父親辭職在家專職保護孩子
外企奶爸辭職回家帶娃,聲稱:老婆更會賺錢,我更有耐心照顧孩子
「女兒,你弟弟工作忙,你辭職回家給媽養老」,「憑什麼」!
小叔子車禍,丈夫非讓我辭職照顧,偶然打開衣櫃,我才知丈夫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