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軍功章,只是他們軍校四年努力拚搏的縮影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是成長無聲的積澱;每個勵志的故事都有一幅動人的畫面,那是青春定格的瞬間。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與瀟洒,還有我們的堅持與執著,一路上被打敗過卻從未被打倒過。
有夢想的人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妥協。他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撐起屬於自己的傘,朝前走,一直走,走到風停雨住,美好明天。
以朝氣賦青春,靠奮鬥逐夢想。不到四年,這群學員就在軍校立功,這條路上他們感受過失望,忍受了孤獨,品嘗過迷茫,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拼搏印記,每一個耀眼的榮譽背後都是鮮為人知的努力。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聆聽青春心語,品讀勵志故事。
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人物名片】
侯博超,1995年出生於西安,2013年6月入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通信指揮專業學員。在校期間學習訓練成績表現突出,曾獲2014年訓練標兵,連續三屆校閱兵標兵,長城信息杯立項兩項,個人發明「掃描者便攜激光測高儀榮獲國際大學生iCAN創新創業2016年總決賽一等獎」,同時獲得國家專利。論文《馬克思主義引領我的人生道路》獲學校表彰,並在中國軍網等媒體上稿數篇,在校期間榮立三等功一次。
【學員心語】
步入軍校,心懷熱血與夢想,從十八歲的懵懂少年一路蛻變,從昔日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如今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四年時光感謝軍校鍛煉我的能力,磨練我的意志,這登山路上滿地荊棘,正是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痛苦和考驗成就了勝利的喜悅。挑燈看劍,沙場點兵,要做智勇兼備的戰鬥員;不忘初心,勇立潮頭,要做敢於「弄潮」的先行者。
「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從自學原理反覆實驗到共同探討攻堅克難,從發現問題積極改進到每一個環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從當初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那個靈感到最終自信演示站在了iCAN大賽的最高領獎台上,我在鍥而不捨的嘗試中換羽高飛,一路走來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更是心靈的歷練與成長。軍人,要敢於做自己生活的主角,未來尚未註定,一切在我們手中。只要你不怕輸,就不會輸!
【成長寄語】
如果說成功需要運氣,那每一次都成功,註定是因為實力。每個驚喜背後,都是不舍晝夜的反覆琢磨和萬全準備。
勇敢而又溫和倔強而又洒脫
李蒙蒙,河北邯鄲人,2012年入伍,2014年以優異成績從第三軍醫大學通信站考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先後參加陸軍學歷教育院校軍事技能集訓考核、「勇士杯」學歷教育院校學員軍事技能競賽、「強軍—2015」軍事技能競賽等軍事技能比武,取得優異成績。獲全國大學生定向越野女子組冠軍。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從別人眼中的「乖乖女」到競賽場上的「超能戰士」,從地方高校漫遊書海的「學霸」到訓練場上縱橫馳騁的「尖兵」。告別小家碧玉,詩意山水,放棄安逸的大學生活,勵志精武強能,浴火涅槃,開啟嶄新的追夢之旅。
奔跑在「勇士杯」近20公里的連貫科目比賽場上,克服飢餓與疲憊,將所有的鬥志和信念化為一句簡短的「跟我沖!」,100米,50米,30米,10米,當我衝過終點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與淚水都化作青春永不磨滅的記憶。軍營是我成長成才的舞台,它讓我釋放出所有的潛力,不斷突破和超越自我。「不愛紅裝愛武裝,精武強能,獨步四方;會得丹心建功勛,系家與國,既慨而慷。」
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別。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熬過了痛苦,我們才能得以成長。
執著專一謙虛無私
張嘉,軍械工程學院學員,歷任副班長,班長,學員連副指導員。從部隊再到軍校,獲得兩年「優秀士兵」、旅專業比武第一名、「優秀學員」、三等功、「十佳標兵」等榮譽。2014暑假期間,自願奔赴雲南魯甸災區,積极參加抗震救災,並被任命為代理排長,後被頒發「執行雲南魯甸抗震救災紀念章」,其抗震救災事迹被《中國軍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從基層的磨鍊摔打到軍校的淬火成鋼,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我把成長的步伐邁得堅實有力。軍校兩年我刻苦鑽研寫作技巧,多少回夜深人靜只有鍵盤的敲擊聲陪伴,多少篇稿件反覆修改孤身一人字字斟酌,多少次遭受挫折都始終如一不曾放棄,是念念不忘的執著,更是對寫作難以割捨的熱愛。
戎裝在身更要有家國擔當,猶記得那年暑假在魯甸救災的日子數次經歷死裡逃生,可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能和災區的人民一同擔當我心中無怨無悔。立足本職,踏實奉獻,我今天的樣子將是我明天的影子,帶著青春永不磨滅的熱血,帶著軍旅永不褪色的榮譽砥礪前行。
世界上沒有捷徑,寫作是這樣,成長是這樣,所有的事情恐怕都是這樣。你想得到就得付出,而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裡一點點地回報在你身上。終有一刻,千帆過盡,晴光初現。
倔強的追夢人堅毅的奮鬥者
崔瑞祥,河北滄州人,2013年考入武警工程大學,同年入伍,中共黨員,國家中級攝影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在校期間歷任學員、副班長、班長,連隊新聞報道組組長、學員四旅新聞報道組組長、大學團委文學社新聞組組長,2016年6月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初赴解放軍報參觀學習,入伍三年來,在《人民武警報》、《解放軍報》等各大報刊、媒體發稿百餘篇,曾被大學表彰為「優秀團務工作者」,並連續兩年榮獲工程大學2015、2016年度新聞報道「一等獎」。
十九歲那年,嚮往「上馬擊胡寇,下馬草軍書」的豪情,懷著「男兒帶吳鉤,橫掃麒麟閣」的憧憬,我步入武警工程大學。
回首撫摸四年光陰,軍校這個大舞台讓我結識摯友,讓我寬闊胸懷,讓我在匆匆逝去的光陰中留下了無悔的青春。公差一名,是連隊晚點名值班員報告時說我最多的一句話;事情很多,是身邊「老鐵」評價我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感恩大學,是我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成長與辛苦、進步與流汗總是聯繫在一起的,每一個光彩奪目的人,都一定有過在黑暗中踽踽獨行的日子,那是初心,也是信仰,是部隊給我的「留白」,也是人生中最絢爛的地方。
無論你此刻是否迷茫,在陽光升起的時候,請相信努力的人最終都有回報。願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願你拼盡全力,無畏前行。
天道酬勤厚積薄發
熊野,江蘇宿遷人,中共黨員,2013年9月於南京市金陵中學考入解放軍理工大學。在校期間,歷任班長、排長、指導員、學院青奧會表演隊學員領隊,現任工院四營連長並負責精武杯對外聯絡任務。先後獲得Isact全國翻譯大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一等獎,2015年11月出訪澳大利亞交流學習,2014、2015連續兩年榮立三等功,2016年榮獲「踐行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
重回首,去時年,攬盡風雨苦亦甜。回憶幾年的軍校時光,還記得新訓時的我並不優秀,第一次跑三公里我就落在了全連最後,從那時起我告訴自己「一息尚存,奮鬥不止」,腳踏實地的堅持一定不會被辜負。默把事情做好的人永遠不會輸。
後來在青奧會開幕式上,我圓滿完成表演任務,面對採訪沉著應答,展現解放軍的良好形象;參加模擬聯合國活動,從代表到主席,贏得大家一致好評;出訪澳大利亞交流學習,開闊視野提升自身素質。起點不會決定終點,一路上感謝那段奮鬥的時光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收穫無悔的青春,點亮自己,照亮人生。
所有的光芒需要時間才能被看到。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
全力以赴勇者無畏
何志超,黑龍江伊春人,陸軍軍官學員學員,中共黨員,原濟南軍區某海防團戰士。入學四年以來,擔任學員營模擬副營長,曾參加「全軍桑徹斯特競賽」,「全軍學歷院校軍事技能體能考核」、「南京精武杯」、「學院旅際聯賽」,分獲「團體總分冠軍」、「定向越野冠軍」、「最佳表現獎」等,2016年作為中國軍校學員代表赴巴西黑針軍事學院參加「國際學院周」活動,連續三年被學院表彰為「優秀學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離開大學校園,邁入軍營大門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決心要當一名能打仗,打勝仗的兵王。
步入軍營,我被這裡的一切所深深吸引,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到班長,從部隊到軍校,我始終銘記「靠素質立身,靠品德遠行」這句話,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當我一次次馳騁在賽場上時,當我一次次為了榮譽而拼搏時,當我一次次站在領獎台上時……我為我是一名軍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憑藉著這一腔熱血和堅毅的品格,我收了豐碩的果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管今後的路有多坎坷,我都會毅然扛起肩上的重任,果敢前行。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是利劍出鞘的戰鬥宣言,是沉澱在心中的必勝信念。
一輩子很短暫,唯有率性地拼搏,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把愛好做到極致將興趣進行到底
李超,山東青島人,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員2013年9月入伍,2014年12月入黨,入伍四年來,先後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杯英語演講比賽等學科競賽,「強軍-2015軍事技能競賽」,「劍鷹-2016軍事技能競賽等軍事競賽」,並執行過鄭和艦遠洋實習訓練暨出訪任務,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外研社杯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強軍-2015水上項目團體第一名」,「劍鷹-2016三項單項第一名」,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四年軍校生涯臨近落幕,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所有成績的取得,都像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部隊是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大舞台,而大學本身便是一個自我價值得以發掘與實現的黃金時期,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人切不可自亂方寸,更不可既想要熊掌又想要魚,要踏踏實實,專註於自己手上的事。所以當我發現自己具有英語演講的興趣和能力時,我便心無旁騖,一心鑽研英語寫作與演講,雖然有時一個單詞的運用、一個發音的改正能花掉一下午的時間,但我絕不將就;當我期待滿腔壯志豪情能在沙場競技中得以實現時,我便毅然報名參加軍事競賽,鑽研戰術方法,提高軍事技能,雖然高強度的訓練與意外讓我負傷累累,但當我回想起在賽場上揮灑的汗水與咬牙堅持的畫面時仍熱血澎湃,倍感青春無悔。
不要不切實際的隨波逐流,也不要好高騖遠摘星夠月。用心做事,莫問前程。
摒棄浮躁從容堅守
羅遠焱,貴州貴陽人,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學員。入校以來,他潛心學習,連續三年蟬聯優秀學員稱號,並榮獲大學校長獎學金。他曾多次參加全國、全軍、大學學科競賽,獲得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先後榮獲嘉獎五次,個人三等功一次。
或許在別人的眼中,我是獲得各級獎勵的優秀學員,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同樣我的故事也遠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還記得大一時候的我參加各種競賽卻處處碰壁,為了做項目,我給每名教員發郵件,常常在二三十封郵件里期待回復。
越努力,越幸運,或許我不夠聰明,但我一直堅持從未放棄。可能我們並沒有解決哥德巴赫數學猜想的天賦,但我始終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夠成就期許中的未來。有些事情本來很遙遠,但只要爭取它就會離你愈來愈近,軍校的青春教會我:迷茫的時候請選擇堅守。
你只有足夠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沒有事情是隨隨便便發生的一切成功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每一次成功的背後註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時光,那段日子他們曾忍受了多少枯燥,戰勝了多少迷茫,他們曾經歷了多少艱辛,才找到前進的方向,故事裡的他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正青春,當奮鬥。既然選擇了朝陽就不要在乎地平線有多寬廣,年輕的我們只有走的比別人久,才能走出別人不能到達的距離,只有走的比別人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越是喧鬧,越是孤獨;越是寂寞,越是豐富,軍營的生活就是這樣。讓我們收拾行囊再出發,繼續追尋別樣的青春詩行。
猜你喜歡


※我國軍校最多城市,擁有8所軍校,空軍陸軍火箭軍樣樣不少!
※考軍校是士兵的夢想,進入文化集訓隊只成功了一半,還缺努力二字
※8歲就能上軍校!解放軍神秘部隊個個都是最強大腦,軍功拿到手軟
※她從打字員到教員最後以海軍中將軍銜退役,是所有軍校教員的驕傲
※志願軍的瘸腿軍長:令美國人折服,西點軍校三星將軍是其俘虜
※一個也不能落!軍校生冒著越軍炮火,拚死背回2具烈士遺體
※巴沙爾力排眾議,堅持緊急建立一所軍校,七年後為主力數次挽狂瀾
※軍校的運動會就該有軍人應有的樣子!射擊,扛圓木那都是小意思
※為軍隊培養出不少精兵強將,俄羅斯少年軍校的開學季與眾不同
※民國時期哪個軍校最牛,不是黃埔軍校,這個軍校的學生是黃埔校長
※十大元帥只有三位沒有讀過軍校,他們都是誰
※讀軍校的厲害,還是不讀軍校的厲害,這幾位名將都沒有讀過軍校
※中國軍校最多的城市,聚集8所軍校,不光有空軍陸軍還有火箭軍!
※他是我軍空軍之父,曾在蘇聯軍校學習,二戰中猜出德軍進攻路線
※黃埔軍校一期:被稱「天子門生」,個個都是將帥之才,他們都是誰
※民國時黃埔軍校確實牛逼,但還有兩個軍校也絲毫不遜色
※軍校學員VS特種兵:他們不一樣,他們都一樣
※我國軍校最多的省份,你們知道那嗎?各種兵種軍校都有!
※她本是少奶奶,日軍侵華後與兒子同上軍校,用刺刀跟鬼子對著干
※我國實力很強的三所軍校,含金量很高,考上一所就很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