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究竟有多少財產?其房產、皇莊、文物、珍寶數不勝數
今天我們來講講末代皇帝溥儀的財產,這位大清末代皇帝,可謂是王朝更迭過程中,最幸運的一位,因為大多數朝代更迭,一般新朝都會對舊朝皇族趕盡殺絕、斬草除根,而溥儀不但生存了下來,反而活得非常滋潤,其房產、皇莊、文物、珍寶更是數不勝數。
辛亥革命爆發後,隆裕太后代表溥儀宣布了《退位詔書》,這一詔書不僅標誌著大清的滅亡,也標誌著中國封建帝制的終結,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溥儀還享受著皇帝的待遇。
當時政府和清朝皇家達成了一個協議,北洋政府每年向溥儀提供400萬兩白銀的費用,而且北洋政府還允許頤和園和當時的紫禁城都是溥儀的個人財產。
如果說溥儀具體的財產就更多了,除了當時的頤和園、紫禁城是溥儀的私人財產外,北洋政府還規定,承德的行宮,瀋陽的行宮都是溥儀的私有財產,這還僅僅是溥儀的房產。
除了這些豪宅房產外,溥儀還有大量的土地、珍寶,在這些房產內,還保留著數量巨大的珍奇異寶,那面積巨大的耕地,更讓溥儀享用不盡,這些財產能讓溥儀的沒落政府繼續存在數年。
當時北洋政府對皇宮中的各種文物也做過統計,僅北京紫禁城內的文物就多大七十萬餘件,這些文物的價值當時估價就有五百萬大洋。
我們都知道,晚清皇帝大婚的時候,都是非常奢侈的,溥儀雖然是末代皇帝,但是在他大婚的時候,也是非常奢侈的,政府的錢不夠用,清政府竟然要將很多古書的底版賣給日本人,不過這種無恥的舉動被文學界的人士拒絕了。
溥儀為了將宮內的財富獨吞,竟然想出了非常下三濫的手段,那就是倒賣宮內的財富,他自己不能出宮,於是就動用自己的親戚向宮外倒賣、轉移文物和各種宮內值錢的東西,據統計,僅溥儀向宮外轉移的財富就有七十多箱。
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皇宮的時候,他身上也攜帶了大量的珍奇異寶,雖然溥儀從宮中帶出的財富,已經不能夠確切知道數目了,但是根據他後來的交易我們可以得知他轉移的部分財產。
在他被趕出皇宮的那一年底,曾賣出16隻金鐘,近200塊寶石,還有近2000顆珍珠,總價達80多萬大洋。
在出宮後的第二年,他又將一大批文物轉賣給法國商人,在和法國人的交易中,溥儀也得到了60多萬大洋,除了這兩次大規模的兜售外,還有很多次小規模的交易。
更讓人感到氣憤的是,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後,還在日本人面前卑躬屈膝,在日本人的淫威下,將很多珍寶送給了日本人,據統計,溥儀從天津遷往東北時,身上帶有千餘件名貴文物名畫,還有數百本古書和大量金條。
蘇聯出兵東北後,溥儀在蘇聯呆了數年,之後歸國,即便這樣,溥儀還向國家上交了四百多件文物,至此,溥儀的財產可以算是盡數上交國家,其實,溥儀只是晚清的一個代表,至於他的親屬和其它旁系宗親到底還有多少財富,就不得而知了。


※溥儀晚年游故宮,發現父親照片掛錯了位置,專家卻拍了拍胸脯
※薩達姆女兒,現成上流社會貴婦,社交媒體上很活躍,人稱小薩達姆
※溥儀辦戶口趣事,戶籍管理人員問了他一個問題,讓溥儀感到很尷尬
※乾隆皇帝的3個「歷史之最」至今無人超越,有1個永遠超越不了
※三國時期更蠢的一家子,本最可能統一世界,結果下場卻比誰都慘
TAG:史家吟唱 |
※古代最神秘的帝王墓,墓中珍寶數萬噸,千百年來卻無一人找到
※有誰想到這是9歲小孩的墓?珍寶數不盡,一條項鏈鑲了上百顆珍珠
※這座墓里埋藏的珍寶數量與定陵相媲美,墓門一直開著,但從未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