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少帥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少帥絕不是尊稱,東北軍的最後結局

少帥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少帥絕不是尊稱,東北軍的最後結局

少帥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少帥絕不是尊稱,東北軍的最後結局又是如何呢

光亭

摘要:在當時少帥絕不是尊稱,而是類似於「衙內」一樣帶貶義的戲稱,而張學良所統轄的東北軍,曾經是當時中國各地方派系中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也曾在抗戰戰場上浴血苦戰,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6月3日是張學良的生日,特此發表此文以作紀念。

圖1:少年得志的張學良

張大帥的奉系

張學良是子承父業,典型的官二代,而他的東北軍前身就是其父親大帥張作霖一手創建的奉系。

張作霖出身綠林,1902年接受招安改編為新民府地方巡警前營馬隊,成為奉系乃至日後東北軍的開始。1906年,張作霖所部擴編為巡防5營,張作霖升任5營統帶(相當於團長)。1909年,奉天省(今遼寧省)地方部隊整編,張作霖所部整編為前路巡防隊,張作霖任前路巡防營統領(相當於旅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後,效仿日本軍制對全國軍隊進行了整編,原來奉天中路、前路巡防營改編為陸軍第27師,張作霖任師長。他一面效忠袁世凱,一面積極尋求日本的支持,努力擴充自己的勢力。1916年袁世凱稱帝失敗,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張作霖乘機迫使袁世凱的親信奉天將軍段芝貴離開奉天,此時焦頭爛額的袁世凱只好任命張作霖為盛武將軍署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世凱死後,張作霖更是自任奉天督軍兼省長,掌握了奉天省的軍政大權,並以此為標誌,開始形成了奉系軍閥集團。

1917年,張作霖乘黑龍江督軍許蘭洲、騎兵第4旅旅長英順和騎兵第2旅旅長巴英額內訌之際,將勢力擴充到黑龍江,舉薦自己兒女親家鮑貴卿出任黑龍江督軍,並免去了英順和巴英額的旅長職務,掌握了黑龍江省的軍政大權。

1919年,藉助日本的支持,以武力解除了吉林督軍孟恩遠的職務,掌握了吉林省的軍政大權。張作霖全面掌控東三省,標誌著奉系的最終形成。到1919年7月,張作霖出任東三省巡閱使,統轄的部隊包括第27師、28師、29師、暫編第1師、暫編第1、2、3、4、5混成旅以及黑龍江督軍、吉林督軍所指揮的部隊。

圖2:奉系大帥張作霖

但張作霖的野心也隨著實力的提升而膨脹,率軍入關和直系軍閥爆發第一次直奉戰爭,雖然張作霖的奉系在戰爭中失敗,但他在東北的獨立地位卻並未受影響。此後他整頓東北陸軍,創建海空軍,進一步整軍備戰。到1924年,張作霖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所轄東北陸軍統一番號,共3個師、27個混成旅、5個騎兵旅,總兵力約17萬。到1925年實力更是進一步擴充到20個師又7個旅、騎兵2個旅、炮兵2個旅、工兵1個團、輜重1個團,總兵力達到了35萬人,成為北洋軍閥中實力最強的一支軍隊,這就是日後東北軍的前身。

少帥的東北軍

1928年6月4日,因為一直沒有接受日本在東北政治和經濟利益的訴求,張作霖在乘火車回瀋陽途中遭到日本關東軍行刺,炸成重傷,當日送回奉天官邸後死去。張學良隨即繼任奉軍統帥,執掌東三省軍政大權。隨後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稱接受南京國民政府管轄,史稱東北易幟。1929年,奉軍被南京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奉系的歷史就此終結。整編後的東北軍下轄27個步兵旅、4個騎兵旅,總兵力約30萬人。

1930年,閻錫山、馮玉祥組成反蔣聯盟,空前規模的中原大戰就此展開。9月,張學良通電擁蔣,率部入關,迅速控制了平津地區,反蔣聯盟措手不及,很快戰敗。蔣介石贏得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後,完成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對在關鍵時刻幫了大忙的張學良自然是投桃報李,任命他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不但東北,華北五省二市的軍政大權也都交給了張學良。

圖3:由於張學良在關鍵時刻的支持,蔣介石贏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

一時間,張學良權傾朝野,達到了個人政治生涯的頂峰。「少帥」幾乎成了張學良的專有名稱,但是在當時「少帥」絕不是尊稱,而是類似於「衙內」這樣帶有明顯貶義的戲稱,張學良本人就非常反感別人喊他少帥,在東北軍里也沒有人敢當面喊他少帥。

1931年5月,東北軍再次整編,取消了原來東北邊防軍的冠稱,一律改稱國民革命軍,納入了國民黨軍隊的統一編製序列。改編後的東北軍主要有步兵1個師又31個旅,騎兵7個旅、炮兵3個旅、工兵1個團又2個營、省防軍5個旅、戰車隊、鐵甲車隊、通信大隊等,另外還有作戰飛機約200架,其中100架是比較先進的新型戰鬥機。海軍擁有大小艦隻21艘,3.22萬噸,官兵3300人。主力艦「海圻」號為當時中國排水量最大的巡洋艦,其餘還有「海琛」、「鎮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戰艦。瀋陽兵工廠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軍工生產企業,每月的步槍產量就有600支,足可以裝備1個營。九一八事變後瀋陽兵工廠全部落入日軍之手,而在1937年開始的八年全面抗戰,侵華日軍的彈藥70%是由瀋陽兵工廠生產的。

此時東北軍總兵力達到了40萬,裝備精良,其裝備水準在全國都是一流的,這也是東北軍最鼎盛的時期。

圖4:瀋陽兵工廠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

1931年九一八事變,由於張學良所領導的東北軍不戰而退,丟掉了東三省大好河山,1933年長城抗戰,東北軍系統的熱河守軍湯玉麟部再次不戰而潰,熱河淪陷,張學良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和政治危機,被迫於1933年7月通電下野,出國考察。同時東北軍被整編為5個軍、2個獨立師、4個騎兵師、3個炮兵旅,總兵力約20萬人。

1934年1月,張學兩回國,出任鄂豫皖三省「剿總」副總司令,指揮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紅軍進行「圍剿」。9月,改任西北「剿總」副總司令,指揮東北軍「圍剿」長徵到達西北的紅軍。但是接連三戰三敗,損失將近三個師,東北軍的總兵力也下降到16萬人。然而,蔣介石對東北軍不但不給補充,還要削減番號,減發軍餉。東北軍一方面被蔣介石壓制,另一方面廣大官兵思念故鄉、厭倦內戰,強烈要求停止內戰、團結抗日,張學良也感到這樣發展下去前途堪憂,更沒有打回家鄉的希望。加上和中共的多次接觸,明確了聯合抗日的意願。最終發動了西安事變,而西安事變也成了東北軍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而更具諷刺的是,當時力主捉蔣最堅決的少壯派三劍客——孫銘九(捉住蔣介石的張學良衛隊營營長)、應德田和苗劍秋在全面抗戰爆發卻先後投靠日偽,成了漢奸。

無根之萍漂泊星散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失去自由一去不回。近20萬東北軍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在主戰主和問題上高級將領之間發生嚴重分歧,最後竟發展到自相殘殺。1937年2月2日,少數東北軍少壯派軍官殺死東北軍元老派67軍軍長王以哲、西北總部參謀處處長徐方、副處長宋學禮和交通處長蔣斌等人。慘案發生後,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師師長劉多荃為了替王以哲報仇,率部開進西安搜捕少壯派軍官,誘殺了對促成東北軍聯共抗日有功的旅長高福源,致使內部殘殺的悲劇愈演愈烈。在此關頭,中共代表周恩來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北軍高級將領接受了蔣介石提出的東北軍東調的方案,落入了東北軍各部不相統屬、分割使用的圈套。東北軍東調後,分駐豫南、皖北、蘇北等地區。4月到6月,南京國民政府對東北軍進行了整訓縮編,化大為小,化強為弱,將原來每個軍轄四個師的甲種軍縮編成每個軍轄二個師的乙種軍編製,僅騎兵第2軍保留了三個師。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的第106師(師長沈克)、騎兵第10師(師長檀自新)、炮兵第6旅(旅長黃永安)、炮兵第8旅(旅長喬方)都叛離東北軍,依附中央軍另立門戶。原來由東北義勇軍編成的第63軍番號被撤銷,僅保留了第91師。

這輪整編東北軍共有8個師的番號被撤銷,原來屬於東北軍的115師、120師、129師這三個師番號劃給了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紅軍,將117師、118師、119師這三個師的番號劃拔給了中央軍。這樣,整編後東北軍東北軍部隊還有6個軍:第49軍、第51軍、第53軍、第57軍、第67軍和騎兵第2軍,實力只相當於原來的三分之二。

圖5:東北軍經過這次整訓縮編,實力已經大為縮水

蔣介石始終無法消除西安事變的陰影,對於東北軍自然是不可能有什麼優待,裝備和人員的補充肯定享受不到優先。加上東北軍在西安事變中曾與中共合作,所以蔣介石非常擔心中共對東北軍進行滲透,因此對東北軍內部進行了嚴密的監控。伴隨著控制和削弱,東北軍本身又沒有根據地,正如四處漂泊的無根之萍,其命運自然會蒙上一層深厚的悲劇色彩。

最後的結局

抗戰全面爆發後,東北軍的6個軍全部都參加了轟轟烈裂的抗戰。按理說東北軍是有著國恨家仇的哀兵,裝備又好,應該會有比較出色的表現。但綜觀整個抗戰,除了極少數東北軍部隊外,大多數東北軍缺乏堅定的戰鬥意志,又沒有充足的補充,表現乏善可陳,不要說比不上74軍、18軍這樣的中央軍精銳,就連一些雜牌的西北軍、晉綏軍都不如,實在令人嘆息。

第49軍在抗戰中首先參加了淞滬會戰,損失慘重,109師幾乎被打光了。後來軍事委員會將沒有裝備的預備第5師交給49軍來補充傷亡殆盡的109師,當49軍幾乎把所有的庫存裝備老底子都拿出來,重建後的109師依然裝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也算是比較先進的。但很快109師就被從49軍序列出中調走,雖然後來又給了49軍兩個師作為補償,但49軍已經再沒有多餘的武器再來武裝這兩個師,所以49軍元氣一直就沒有恢復。此後在1939年的南昌會戰中49軍一敗塗地,軍長劉多荃被降為上校,105師師長王鐵漢撤職留任,副軍長高鵬雲、參謀長秦靖宇相繼調離,由中央系將領來繼任。南昌會戰以後,49軍中就已經沒有多少東北籍官兵了,到抗戰結束時,除了軍長等少數軍官還是原來的東北軍老人外,49軍已經基本中央化了。

圖6:49軍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

內戰爆發後,49軍於1947年被調到東北,也算是重回故地。但到東北還沒有一個月,就在解放軍發動的1947年秋季攻勢被全殲,僅僅軍長王鐵漢憑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話,謊稱是被拉來的民夫僥倖脫逃。

第51軍抗戰開始後被調往山東,先後參加了台兒庄、武漢會戰,武漢失陷後,在軍長於學忠率領下開往大別山打游擊。1939年2月,于學忠出任魯蘇戰區總司令,指揮東北軍51軍、57軍在魯南蘇北地區打游擊。從1939年到1943年,51軍在魯南堅持艱苦的敵後抗戰五年,傷亡慘重。1943年3月,面對日軍集中數萬主力長達三個月的大掃蕩,已經殘破虛弱的51軍幾乎全軍覆沒,被迫撤出魯南轉移到魯西,蘇魯戰區也隨即撤銷。于學忠被免去蘇魯戰區總司令的職務,從此失去軍權。51軍此後還參加了豫中會戰等戰役,駐紮在河南直到日軍投降,這時的51軍也已經幾乎沒有多少東北籍官兵,基本被中央化。

GIF/99K

圖7:51軍軍長於學忠,他曾領導51軍在魯南堅持五年的敵後抗戰

內戰爆發後,51軍被改編為整編第51師,駐守棗莊。在1947年1月的魯南戰役中整編第51師被華東野戰軍全殲。

53軍在抗戰開始以後開赴華北,先後參加平漢線作戰、豫魯皖邊區戰役,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第二次長沙會戰、鄂西會戰等戰役。1943年,53軍加入中國遠征軍作戰序列,參加了滇西反攻戰和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其中攻打日軍固守的重鎮騰衝的主力部隊就是53軍的116師。騰衝之戰全殲日軍56師團的兩個主力聯隊6000多人,是抗戰中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極少的玉碎戰。抗戰勝利後,53軍調往越南河內、海防、諒山、北寧、富壽等地,接受日軍投降。由於53軍軍長萬福麟在西安事變前就有靠攏南京國民政府的傾向,所以西安事變後很快就改換門庭投入中央系,因此成為東北軍各軍中最受優待的,整編時就將91師編入該軍,使53軍成為東北軍6個軍中唯一一個轄3個師的軍。1945年更是將中央軍的精銳榮譽第2師代替調出的91師編入該軍,後來榮譽第2師改編為67師,曾有計劃作為派駐日本的中國佔領軍。

內戰爆發後,53軍被調到東北,在1947年秋季作戰中所轄的116師被殲。到1948年遼瀋戰役,53軍在瀋陽向絕對優勢解放軍投誠。

57軍在抗戰中首先參加了江陰要塞阻擊戰,所轄的112師隨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幾乎全軍覆沒。另一個師111師則在靖江、揚州一線和日軍激戰,以慘重的傷亡阻擋了日軍進攻的步伐。南京保衛戰以後,元氣大傷的57軍經過短時間補充,又參加了台兒庄戰役。1938年和53軍一起開往魯南,開始了艱苦的敵後作戰。1939年,57軍111師師長常恩多秘密加入中共,其部下333旅旅長萬毅也是中共地下黨員。1940年57軍軍長繆澄流認為敵我力量懸殊,難以對抗,決定和日軍談判,和日軍達成了互不進攻的協定。常恩多和萬毅知道後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除掉繆澄流,然後率部隊投奔八路軍。但繆澄流事先得到消息逃脫,蔣介石得知此事以後大為震怒,他下令將繆澄流以通敵罪撤職查辦,取消了57軍的番號,111師和112師直接由51軍軍長於學忠指揮。1941年8月常恩多病重,決心在死前將111師拉走投奔八路軍,結果行軍途中,大部分部隊潰散,只有萬毅帶領2700多人進入了八路軍控制區,常恩多也在途中病逝。

圖8:111師師長常恩多

圖9:333旅旅長萬毅,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隨後國民政府重建111師,由331旅旅長孫煥彩升任111師師長。重建的111師和112師之後還參加了豫西鄂北會戰等多次戰役,後來被被合編為12軍,軍長由原112師師長霍守義擔任,直到抗戰結束。

內戰開始以後,12軍軍部和111師在1948年2月的津浦路中段戰役被解放軍殲滅,112師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被全殲。至此,原來的57軍徹底終結。

67軍的境遇就更為悲情,在老軍長王以哲被殺後,由吳克仁繼任軍長,67軍是東北軍的頭號主力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抗戰爆發後,先是開赴華北戰場,隨後又調到上海參加淞滬會戰,67軍趕到上海時,正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全線大撤退,67軍就在松江和日軍激戰三天,掩護主力撤退。軍長吳克仁、軍參謀長吳桐崗、師參謀長鄧玉琢、322旅旅長劉啟文、321旅旅長朱之榮和王熙瑞等八名團長以及絕大多數的營、連、排長都英勇犧牲,全軍傷亡殆盡。但當時卻出現了吳克仁軍長叛變投敵的流言,於是該軍番號取消,107師也取消番號,108師師長由張文清擔任,併入中央軍的25軍。108師之後跟隨25軍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湘粵贛邊區作戰、贛西追擊戰等戰役。108師師長張文清在1940年升任25軍軍長,108師還參加了著名的皖南事變,國民黨軍總指揮上官雲相還打著108師旗號以談判的名義將葉挺誘騙至108師師部扣押。

圖10:67軍軍長吳克仁在淞滬會戰中犧牲

內戰爆發後,108師被編入第7兵團,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中被華東野戰軍全殲。

東北騎兵軍在西安事變後被改編為騎兵第2軍,抗戰爆發後接連參加了太原會戰中的晉北戰役和忻口戰役,雖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日軍優勢火力打擊下傷亡很大。所轄的騎兵第4師由於傷亡太大,又沒有戰馬補充,後來被改編為第24步兵師,脫離了騎兵第2軍的編製。騎兵第3師還陸續參加了很多戰役,但戰績平平。只有騎兵第6師在抗戰開始後加入馬占山的東北挺進軍,進入綏遠作戰。騎兵6師在綏遠的草原荒漠上和日軍鏖戰了8個月,阻擋了日軍綏遠軍團的步伐。1938年3月,為了配合傅作義部反攻綏遠的作戰,馬占山率領騎兵6師為主力的挺進軍部隊翻越大青山,突入敵人重兵布防的綏遠後方。騎兵6師等部從日軍背後發動攻勢,乘虛攻佔涼城,河口,托克托等地,完全切斷了平綏鐵路。日軍被迫停止了晉北的進攻戰,從前線和後方調動4個師團迎擊騎兵6師,激戰五晝夜,騎兵6師給日軍以重創,但自己也傷亡慘重被迫入武川。鑒於騎兵6師威脅太大,日軍綏遠軍團認為必須將其消滅。因此集中了大量摩托化部隊追擊騎兵6師。不久馬占山的挺進軍司令部被日軍合圍,騎兵6師師長劉桂五立即率部馳援,在劉桂五的奮力進攻下,馬占山和司令部僥倖突圍成功,但劉桂五卻英勇犧牲,騎兵6師也幾乎全軍覆沒。隨後騎兵3師和6師合并,取消了騎兵6師的番號。抗戰勝利後,騎兵第2軍被撤銷番號。

抗戰中還有少數東北軍部隊投敵,如1943年6月第57軍第334旅旅長榮子恆因承受不住日偽軍的掃蕩壓力,率部投降敵人,被汪偽政府任命為暫編第10軍軍長。榮子恆後來於1945年2月在新四軍攻克泗水時被擊斃。

投向人民陣營的東北軍

抗戰中,為了保持在東北軍內部的影響力,避免與其產生摩擦和相互消耗,中共主要採取了在東北軍內發展秘密黨員,以爭取東北軍的合作。1937年5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白區黨代表會議上,東北軍工作委員會書記項乃光就提到:「東北軍內有秘密黨員近300人」。此後在抗戰中,西安事變時就表現傾向中共的111師師長常恩多、112師667團團長(後為111師333旅旅長)萬毅、112師668團1營營長(後為672團團長)劉傑等先後被發展為中共特別黨員;51軍113師678團團長(後為339旅旅長)張炳南、677團團長王協一等人被發展為中共秘密黨員。680團8連地下黨支部,在書記孫謙的領導下先後在該連發展了19名黨員,而且將全連5名軍官全部發展為黨員。這些秘密黨員對影響東北軍高級將領決策,抵制蔣介石在東北軍內部清共反共以及策動東北軍投靠中共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抗戰中,中共於維護統一戰線的考慮,基本上不要求這些地下黨員帶領部隊投奔八路軍或新四軍,但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一些東北軍加入到了人民軍隊的陣營。

1937年10月14日,東北軍53軍116師346旅691團在團長呂正操率領下於晉縣小樵鎮宣布脫離國民黨軍,改編為人民自衛軍。這支隊伍是後來創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骨幹和核心力量,但是其後發展十分複雜,簡要來說,到1938年5月與河北游擊軍合并,成立八路軍第三縱隊和冀中軍區,其中由人民自衛軍改編的是3個支隊(同時兼軍分區)。後來這些部隊逐漸發展壯大,冀中軍區後來整編的14個團中,源於原來691團的就有6個團。在此後的抗戰中,這些部隊轉戰各地,也將691團的血脈逐漸擴散到了華北、西北和東北。到1949年初全軍統一整編時,有東北軍691團血脈的步兵團共有14個,分別是:一野第2軍5師15團、第3軍7師19團;二野第16軍47師141團;四野第41軍123師368團、第42軍124師370團、第44軍130師388團、390團、131師392團、第45軍133師399團、第45軍135師403團;華北軍區第63軍187師560團、561團、第188師562團、第67軍200師598團。

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套裝上下冊)

¥98.00

圖11:681團團長呂正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到今天這些部隊中還以團級單位保留下來的有第16軍47師141團改編而來的第14集團軍93團、第41軍123師368團改編而來的123師裝甲團、第42軍124師372團改編而來的兩棲機械化步兵團、第44軍131師392團改編而來的海軍航空兵第3師第7團、第45軍135師403團改編而來的第54軍162師484團。

此外,1941年由萬毅帶領的111師2700多人加入八路軍,改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1945年8月編入山東軍區東北挺進縱隊為第1支隊,隨後開赴東北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挺進縱隊第1支隊,1946年1月隨縱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19旅,同年8月隨縱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第3師,後改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3師,1949年整編為四野38軍114師。1950年入朝參戰,是著名的「萬歲軍」所屬部隊。1984年4月改編為乙種摩托化步兵師。1996年10月改編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114師。

1955年,呂正操、萬毅分別被授予上將、中將軍銜,另外還有解方、沙克、封永順、趙東寰、於權伸、趙承金、賈陶、高存信、李覺、宋學飛、徐明、金振鍾、張志毅、楊有山、羅文、江潮、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崔建功、張學思(張學良胞弟)等出自東北軍的軍官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東北軍這支舊軍隊的驕傲和代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九兵團到底缺不缺棉衣?
衡陽保衛戰中的那些難以解釋的謎團
軍統在抗戰中之六:國際合作不但有中美合作,還有中蘇、中英合作
國產航母系列之七:國產航母后續會如何演進
私人恩怨or保存實力:孟良崮戰役國軍三路援軍為何仍難救74師

TAG:深度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紅軍中的奇將軍, 粟裕最佩服的人, 連林彪都要尊稱一聲首長!
東漢末年被忽略的軍閥,稱霸嶺南40多年,被越南人尊稱為「士王」
他插手「14K」,是打遍東南亞的鐵拳王,影帝都尊稱他為大哥
曹操、孫權、劉備混戰時,此人割據嶺南,被越南人尊稱為「士王」
他和元帥是戰友,許世友尊稱他為老首長,卻為何只評為中將
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地方集權於一身
謝賢在港娛圈被尊稱四哥,三哥是苗僑偉,二哥是周潤發,大哥是誰
太極傳人KO徐曉東,被狂人尊稱地扇星!打假終結者現身?
吳尊稱自己是全家最丑的,看到哥哥的照片,網友:明白了!
唐朝也有宋氏三姐妹,皇帝尊稱她們為「學士先生」
劉備的師叔,在魏朝官至宰相,因品德高尚被曹丕尊稱為「偉人」
被尊稱為「哥」的男明星,二哥有兩個,大哥最受人尊敬!
張學良生平最討厭的稱呼:如今竟成為人們對他的尊稱
對越反擊戰,此國曾尊稱中國為「老大哥」,戰時卻強烈支持越南!
他是古代朝鮮最偉大的君主,至今韓國人對他都使用尊稱
張學良平生最討厭少帥這個稱呼,現在卻成為人們對他的尊稱
西遊勢力隱藏最深的妖皇,九靈元聖是小輩,如來都得尊稱一句爺爺
劉邦尊稱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另有原因,為了自己的江山
西夏打敗了宋朝,李元昊為何尊稱宋仁宗為父親?
明朝忠臣寧死不剃頭,皇太極稱讚他忠義,順治尊稱他「張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