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親子游太累?家長一定要GET的方法讓你輕輕鬆鬆帶孩子出遊!

親子游太累?家長一定要GET的方法讓你輕輕鬆鬆帶孩子出遊!

孩子漸漸長大,親子出遊的機會也就更多了。但是,您是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興沖沖的外出,還沒帶孩子玩什麼就被孩子折磨的身心疲憊?

其實,只要家長調整好心態,做好準備,將可漸漸享受帶幼兒出遊的樂趣。

像是去遊樂場排了很久的隊,眼看就要到自己了,孩子突然說自己尿急想要去上廁所。只好帶著孩子去上廁所,回來重新排隊。終於,玩好了遊樂器材之後孩子卻意猶未盡,不肯下來,哭著要再重坐一次。耐心快被磨光的大人抱起孩子安撫了一陣子後,孩子堅持要大人抱著他走。一天下來,真的很崩潰。

這應該是很多大人曾有過的經驗:興沖沖的外出,被打敗似的回家。

看著孩子漸漸長大,能勝任更多事物,家長的確滿心歡喜。但是帶幼兒外出時,他們的活動範圍繞著家長轉,且剛學會控制大小便,正在學習掌控身體,要用全身的感官接收源源不絕的新奇刺激;要擺平想嘗試每件事物的慾望,對幼兒是一大挑戰,對家長也是。家長若能調整心態,做好下列準備,將可漸漸的享受帶幼兒出遊的樂趣:

●讓孩子漸進學習:三歲前,幼兒一切發展尚未成熟,完全是以父母為中心而進行活動。這時可從鄰近公園、學校開始,帶著孩子漸漸熟悉、觀察外界,讓他自己找到一些對這世界的覺察及規律,如:遊樂器材怎麼使用、人多要排隊……將有助於他發展社會化能力。

●情境轉換預先告知:有哪些變化是孩子可能會介意的,可先讓他做好心理準備。例如:明天要坐車去玩且過夜,孩子希望帶哪些小玩具陪著他呢?

●預備時間拉長:此階段孩子會想自己動手操作生活上的事物,藉此得到勝任感與獨立感。所以家長需預想任何事的準備一定會拖延些時間,包括穿衣服、穿鞋子、吃飯……事先拉長預備時間。否則,若為了趕時間而催促,必會造成親子間的不愉快;家長直接操作,也會影響孩子的責任感及獨立性。

●等待時間的安排:外出遇到排隊的幾率很大,甚至有時孩子會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時若能跟孩子玩些小遊戲,或事先幫孩子準備收納方便、可獨力完成的小玩具,藉此幫助孩子學習等待的能力。

●孩子情緒的接招與安定:遇到累了、想繼續玩、不想回家、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樣……等情況,孩子會用最原始的方式表現他的情感,發脾氣、大哭是難免的。父母這時若能試著說出孩子的情緒:「你很想繼續玩,不想離開,媽媽知道。但接下來要輪到其他人了。」並找個安靜處,陪他哭一哭或生氣一下,孩子自然能夠平復下來並接受事實。父母一定要先在心中告訴自己:孩子正在學習面對這些挫折,需要時間;況且丟臉是一時的,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急不來。

●情感的關心:有時難免會遇到無法避免的事,大人如果能在事後關心一下孩子的心情,試著語言化孩子的情感,他會因為被大人理解,心情較為安定。曾有個孩子只要搭捷運,就開始刷臉,之後媽媽才知道原來孩子首次搭捷運的經驗很不好。那次正值下班時間,五歲的他被大人擠得快喘不過氣,且很擔心跟媽媽走散,所以搭捷運對他來說是個快被壓扁、害怕被遺棄的經驗。由於孩子的心情被理解了,媽媽也邀他在下次人少時搭搭看,孩子之後對捷運的想法就改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的這些小動作家長要讀懂,孩子越帶越輕鬆,你做到了嗎?
家長打罵孩子的做法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孩子任性,家長崩潰,看我輕輕鬆鬆搞定!
「孩子,我為什麼一定要讓你進好學校?」有些道理孩子不懂,家長一定要明白
家長帶孩子出門,3個地方少逗留,更不要讓孩子單獨待著!
家長別把「為孩子好」掛嘴上,要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沒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長!你還在用「笨辦法」教孩子?
家長們請注意,這幾種養孩子的方法,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還敢讓孩子看熊出沒,家長就不怕自己孩子長歪掉?
開發孩子智力的好地方,家長就是再沒空也要帶孩子去
爸媽和孩子沒法正常溝通?你的孩子更喜歡這樣的家長
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家長要這樣引導孩子
「一讀就錯」的漢字!替孩子收好!家長也要看看,別再教錯孩子!
你越像家長,孩子就越不像孩子,不要讓「你以為」毀了孩子一生
孩子,為啥我再忙也要親自帶你?有些道理孩子不懂,家長必須清楚
家長誇讚孩子的正確方法,別再對孩子說「你真聰明」!
注意,家長這些做法會讓孩子討厭你!
乖孩子,是我們家長培養出來的巨嬰
熊孩子做出的事太可怕,家長要以身作則,別讓自家孩子變「熊」
陪伴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長應該怎樣陪伴孩子,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