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倭寇乘戚繼光北上回浙江,聚集大股兵力,進攻邵武,殺死領兵抵抗的明軍指揮齊天祥,隨後轉掠羅源、連江等縣,游擊倪祿率所部明軍與倭寇交戰,戰敗被殺。倭寇乘勝攻破玄鍾所城和寧德縣城,兵鋒直抵興化府,在攻城失利後,幾股倭寇合流,圍攻興化府城一月之久。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十一月,都督劉顯率兵救援興化。一開始,劉顯所部主力在江西剿匪,當時他所帶到福建的士兵不足七百人,而且久戰疲憊。倭寇新到,連戰連勝,兵力眾多,正是銳氣十足的時候。劉顯自知此時打不贏倭寇,於是在離興化府城三十里的,隔江紮營,按兵不動。但是按兵不動,就成了逗留之罪,於是劉顯派遣五名士兵,攜帶文書和興化府守軍相約,準備率兵進城禦敵。不料這五名士兵在半路被倭寇截獲,被倭寇斬殺,從明軍屍體上搜到了劉顯的文書。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於是倭寇用其職銜和印章,假裝劉顯與守軍約在某日夜某時分,率兵潛入城中應援,要守軍切莫舉火作聲,以免讓倭寇發覺。然後倭寇選了五名姦細,假扮為劉顯部士兵,進入興化府城中。當時興化府守軍將領為參將畢高、參政翁時器,拿到書信之後相信了姦細所說。到了約定的夜晚,倭寇假冒劉顯部明軍入城,當時沒有一個人懷疑是倭寇假扮的。倭寇上城之後,突襲興化守軍,約六千倭寇越牆而入,城中大亂。畢高、翁時器,及衛掌印指揮徐將等,倉皇失措,從城牆上吊繩索縋下,棄城而逃,同知吳世亮領兵和倭寇巷戰,然而大勢已去,被倭寇殺死,興化府城淪陷。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倭寇攻陷興化府城後,屠城燒屋,慘不忍睹。朝廷聞報後十分震驚,當即任命譚綸為福建巡撫,統一指揮俞大猷、戚繼光兩部入閩作戰。在兩軍未到之時,十二月十日,劉顯領兵攻入興化府,與倭寇在教場激戰,因兵力不足,戰敗退出城外。嘉靖四十二(1563年)年正月,劉顯屯兵染店,指揮歐陽深率兵二千屯駐林口,巡按御史陳志亦領兵一千餘人來援。正月十二日,倭寇出城南攻歐陽深所部明軍營壘,明軍反擊,射死三十二人。二十二日,倭寇北攻劉顯部,劉顯詐敗設伏,左右夾擊,斬首九十級。倭寇見明軍戰力強悍,以為戚繼光兵至,彷徨無措,相顧而視說「戚虎何時來也」。二十七日,忐忑不安的倭寇棄城而逃,半夜出城,至黎明已經離城二十五里。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劉顯當時屯兵寧海橋,待天明發現城中倭寇不見,遂即率兵追趕。倭寇在巷口以逸待勞,擊退劉顯,第二天逃至岐頭堡。岐頭堡是為防倭而修築的民防要塞,鄉民登城據守,因人員相差過於懸殊,而最近的一支明軍就是劉顯部,此時距離岐頭還有八十里。岐頭堡守城鄉民,在頑強抵抗後終究不支,堡壘失守淪陷,倭寇在屠堡泄憤後佔據岐頭。二月二十七日,又有六百倭寇從同安登陸,直至岐頭堡,得到新一輪援軍的倭寇士氣大振,於二十九日進攻平海城。城中兵少援絕,倭寇破城而入,署印指揮葉煥然被殺,平海淪陷。三月十八日,劉顯與歐陽深兩部明軍,移軍至平海六十里外的嶺頭和樹下兩地設營。二十三日,倭寇突襲樹下,歐陽深領兵拒戰,見倭寇來襲兵少,隨領兵出營與敵交戰。倭寇且戰且走,將歐陽深引入埋伏圈中。當明軍深入之後,倭寇兩翼伏兵大起,明軍寡不敵眾,歐陽深當場戰死,士兵陣亡四百餘人,余部潰散。劉顯不及救援,只能率軍退至度濱。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四月初,總兵俞大猷領漳州泉州兵四千人來援,明軍再次低進平海城四十里紮營。十一日,四百餘名倭寇從上徑行至佘埔,試圖與平海倭寇回合,劉顯率兵截擊,未能成功擊退。劉顯判斷這幫倭寇肯定要從自己防區穿過,於是在度濱設伏。十三日,倭寇果然從度濱經過,劉顯伏兵四起,倭寇被斬一百七十餘級,殘部逃回平海城。眼見明軍大軍雲集,平海城中倭寇企圖乘船歸國,於十六日乘船出海,被巡視平海衛外洋許朝光部攔截,斬首四十九級,只能退回平海城。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走投無路的倭寇仿效項羽破釜沉舟,將船全部燒掉,以示不留退路,和明軍決一死戰。四月十九日,新任總理軍務巡撫都御史譚綸抵達省城,二十日在浙江義烏招募了新兵的戚繼光入閩,與俞、劉二部會師。譚綸在渚林召集戚、俞、劉商討進剿方略。大家一致認為,倭寇雖少,但佔據險地,能以一當十,明軍必須速戰速決。譚綸當即決定以戚繼光為中軍,擔任正面攻擊;以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擔任兩翼包圍,以重兵臨戰,務求全殲倭寇。二十一日夜,在福建巡撫譚綸的指揮下,戚繼光為中軍,劉顯、俞大猷為左、右軍,兵分三路向平海衛進攻。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中軍戚繼光率先登城,遭遇二千倭寇的阻擊,戚繼光令部隊以火器轟擊,倭寇陣型大亂,被迫退守平海衛附近的許家村。戚繼光乘勝追擊,俞、劉二部緊隨奮進,在許家村乘風放火,許家村頓時火光衝天,火借風勢,倭寇死傷不計其數,次日又追剿倭寇一百七十餘名。此戰前後斬首二千二百五十級,救回被俘平民男女二千三百八十人,繳獲刀槍劍銃三千九百六十一件,取得了平海衛大捷。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平海衛奏捷之後,戚繼光又率部先後在連江馬鼻嶺和寧海肖石嶺殲滅倭寇各一部,福建倭寇暫告平息。然而倭寇來襲數量龐大,福建沿海兵力遠遠不足,為加強福建水陸防務,以為長治久安之策,譚綸與戚繼光等人議定御倭方案,上報朝廷,準備加強福建沿海守備兵力。然而倭寇不甘心失敗,又於十月間聚合二萬七千餘人,再次大舉入侵福建,計劃先以一萬五千人劫掠仙游,來年春天進攻省城福州。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十月上旬,倭寇艦船先後入侵台山、福寧三沙和閭間澳、萬安連盤澳、平海衛後潘澳等地。戚繼光調撥各路明軍圍追堵截,十二戰十二捷,殲敵三千餘人,但未能從根本上阻止倭寇對福建的進犯,而在分路堵截中,戚繼光手中的機動兵力越來越少,被分散在福建沿海各個告警地點。為加強對抗倭的軍事領導,十一月,嘉靖任命戚繼光為總兵官,領導福建全省並浙江金、溫二府,負責水陸軍務。十一月初一,倭寇乘船十六艘進犯興化府青山巡檢司石城澳,然後繼續南下。三日,又有五艘倭船於連江東岱澳登陸。六日,倭寇一萬餘人登陸仙游,分屯仙游縣城四門外城,將仙游團團包圍。當時,仙游城內駐兵只有二百餘人,另有民兵二百五十人。而戚繼光當時在閩兵力集中起來,也僅為六千多人,只是倭寇兵力的一半,而且分散在福建沿海各地。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戚繼光根據敵情,調整部署,以一部隨監軍副使汪道昆往福州,以防倭寇襲擊省城;一部防守閩江、興化,以防倭寇深入福建內地;又命把總傅應嘉統三千名水兵駐守漳州、泉州,控制沿海要地;戚繼光本人親率六千名士兵增援仙游。此時倭寇已經在仙游城外環城立營築壘,對仙游城發動進攻。戚繼光以兵力懸殊,決定以仙游城為支撐,抑留敵人,等明軍主力集中後,再設法殲敵。於是戚繼光派親兵二百人乘夜入城,以加強仙游城內防守力量;命守備胡守仁領兵駐紮鐵山,據險為壘,牽制倭寇;從各營挑選精銳五百人,組成敢死隊,不時襲擊敵營;同時將大本營移至離倭寇較近的石馬,四面布置疑兵,既遏制倭寇分兵四處剽劫,又讓其不能一心一意集中兵力攻城。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陳大有等率領守城軍民,在城外明軍的配合下,拚死抗擊倭寇。倭寇幾次強攻難以得手,於是企圖進行誘降陳大有。陳大有一面同敵談判周旋,拖延和爭取時間;一面借著談判的,修補破損的城防工事,並加築了一道土城,同時改進和製造防禦器械,以加強防禦。倭寇打打停停,一直到十二月初六。倭寇看陳大有沒有投降的心思,加之糧草不足,無力進行長期圍困。倭寇乘著明援軍未到,而且城內明軍官兵傷亡甚重,防守力量大減,遂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城行動,擁兵直抵西北水關,砍倒柵欄,挖開土城,豎起雲梯登城。在此危急關頭,城外游兵李以仁衝進敵陣,燒毀攻城雲梯。戚繼光聞報,令部隊發炮吶喊助陣。倭寇誤以為援軍趕到,為防被內外夾擊,於是停止攻城。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十二月下旬,浙江援軍約六千人趕到福建,抵達仙游以東的沙園。戚繼光得到援軍,於是開始著手殲滅仙游城外的倭寇。仙游城外圍城倭寇一萬餘人,明軍即使援軍趕到,也不過一萬一千多人,在兵力對比上並不佔優勢,甚至還略有不如,難以向倭寇發起全面攻勢。但倭寇在仙游城外四面合圍,四個城門外面分別修築了四個堡壘,而四壘之間有一定距離,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先攻破一座,然後就可以在兵力上佔據優勢。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於是戚繼光命王如龍率兵一部作為中左路,胡守仁率兵一部作為中右路,金科督軍一部為大營正兵專備策應,主力部隊合力攻取南壘;陳濠等部為右翼奇兵,攻取倭寇東壘;李超督兵一部為左翼奇兵,攻取倭寇西壘;呂崇周等率標兵一部同郭成苗兵四百人設疑兵於鐵山,牽制倭寇北壘之兵;傅應嘉領兵一支取道西嶺,繞至倭寇西壘之後,配合李超部行動;命中軍吳京押運火器,隨軍接濟。二十五日,明軍各部開始行動。左路王如龍部、左翼李超部先後進至新嶺紮營,中右路胡守仁部進至天光嶺紮營,右翼陳濠部進至水溝紮營。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當晚天降大雨,到了次日上午,大霧瀰漫,明軍各部乘霧隱秘向敵營逼近,快到城下,才被倭寇發覺。當時倭寇正推著八輛呂公車攻城,車高過城牆一丈多,離城頭僅有二尺,數百名倭寇藏身車內,正準備登城。恰逢明軍趕來,中右路明軍直衝倭寇南壘,倭寇攻城部隊只好放棄攻城,掉頭結陣對付戚軍。明軍中左路協同中右路奮力拚殺,倭寇大敗,退入南壘。明軍立即包圍倭壘,拔除木柵,縱火焚燒。倭寇當即被燒死數百人,殘倭逃奔東壘。中右路乘勝追擊,與明軍右翼軍夾擊東壘倭寇。與此同時,中左路戚軍與左翼戚軍一齊撲向倭寇西壘。東、西二壘在猛烈攻擊下,先後被明軍攻破,倭寇被燒殺一千餘人。東、西二壘殘倭逃奔北壘,戚繼光親督金科等部進攻北壘,倭寇不能支持,棄壘而去,至此仙游之圍解除。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倭寇餘眾見明軍連拔四壘,進入仙游城內,遂後退數里,脫離與明軍接觸,兩軍相持數天,眼見明軍戒備森嚴,於是倭寇在三十日向同安方向離去。戚繼光領兵追擊,在王倉泙再次擊敗倭寇,斬首數百,墜崖者不計其數。尚有殘倭數千逃至漳浦縣蔡丕嶺,據崖設寨而守。戚繼光命部下分為五哨,各持短兵攀岩而上,當明軍登上崖頂之時,倭寇伏兵四起。狹路相逢勇者勝,戚繼光下令明軍不得後退一步,擂鼓突擊,殺入重圍。倭寇伏兵大敗,被殺數百人,仙游之戰,戚繼光前後殺敵近萬,倭寇不敢繼續在福建逗留,殘倭南下逃進廣東,搶劫漁船出海。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潮州倭寇糾集兩萬多人,與海盜吳平互為犄角,俞大猷也從江西調往了廣東,負責廣東防倭事宜,而此時,少數民族首領藍松三、伍端、溫七、葉丹樓、程紹錄、梁道輝等聚眾五萬餘人,正在省內作亂。惠州參將謝敕與伍端等交戰,打不贏,就說「俞家軍」來了,俞大猷之前有招降這些少數民族部落的經驗,而後又多次殲滅倭寇,在廣東很有威名,伍端等首領趕忙逃回山寨。於是俞大猷抵達廣東後,單槍匹馬去招降程紹錄,又讓程紹錄勸梁道輝歸降。不久,來到惠州,將溫七擒獲。伍端見溫七被擒,於是負荊請罪來俞大猷軍中,請求攻打倭寇來彌補自己的過失。

倭寇一個不留!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嘉靖大倭亂」的最後一戰

俞大猷於是以伍端為先鋒,從造反的礦工中挑選了二千餘名精裝,在鄒塘作為先鋒,進攻倭寇,明軍主力隨後。一日之內攻破倭寇營壘三座,焚殺倭寇四百多人。倭寇全部逃到崎沙、甲子等處,搶奪漁民船隻向大海方向逃去。倭寇船隻在海中多遇風沉沒。僥倖脫險的二千多人,退守海豐金錫都。俞大猷率軍將其包圍兩個月。倭寇糧食斷絕,打算從火埔寮逃走,卻被副將湯克寬設伏兵擊敗,手刃倭寇首領三人,參將王詔等人隨後趕到,斬首一千二百餘級,殘倭僅剩千餘,建制被打亂,只得分散入山林中逃避明軍追捕,俞大猷命明軍化整為零,追入深山老林,直至將倭寇全滅,從此浙江、福建、廣東大股倭寇均告平息,「嘉靖大倭亂」基本結束。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梁小天。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摩洛哥「庫姆米」雙刃匕首,因太過華麗而淪為工藝品?
戴恐怖面具、穿重甲!我們祖先的軍隊竟如此生猛?
強者的舞台、平民的悲哀:天災人禍一起上的日本戰國時代
說說二郎神三尖兩刃刀的實戰:真如電影《師父》里那麼不堪一擊?
一戰英國與土耳其冷兵器的不同畫風:指節銅環匕首VS軟劍式馬刀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倭寇還分大小,嘉靖 「大倭寇」是如何形成的?
倭寇之亂究竟是哪一個平定的?康熙:不是戚繼光,而是清軍!
戚繼光抗倭是屢戰屢勝,俞大猷追擊倭寇卻是追不上、也打不著?
明末倭寇犯邊,部將俘虜三千餘人,戚繼光: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藤甲兵」在三國里被捧上天,為何後世卻看不到?倭寇:一刀一個
胡宗憲戚繼光平定倭寇?康熙不同意,提出了另一個觀點!
明朝第一大忽悠,多次戲弄倭寇,可憐一代梟雄豐臣秀吉!
世界三大戰鎲:蝠翼鎲、弗留里鎲,沒有中國鎲強大,倭寇難以招架
倭寇戰刀鋒利,戚繼光拿來一樣被人嫌棄的武器,從此戰無不勝!
享譽宋朝民間的朴刀,對砍日本倭寇的太刀,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明朝禁海令和「倭寇」的關係,最後真的是戚繼光消滅的倭寇嗎?
明朝中後期,東南沿海倭寇的戰鬥力為何那麼強?
戚繼光戰勝倭寇的原因,包括下面的一些,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除了戚繼光剿殺倭寇,還有一位生吃倭寇浪蕩不羈,他是誰?
無可非議,戚繼光抗擊倭寇,保一方平安,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大中華光輝歷史,明朝水軍奸倭如殺豬,數千倭寇全殲於一地
大明王朝:面對倭寇的大舉進攻,戚繼光帶領的明朝將士奮勇殺敵!
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是怎樣快速而有力的擊敗倭寇的?
中國古代三大最強戰刀,一把造成民族大遷徙,一把打得倭寇望風而逃
▲戚繼光抗倭最後一戰:如何用戚家刀和標槍列陣突破倭寇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