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明朝邊患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南倭北虜」。所謂「南倭」,指的自然是日本兵的祖先、小人書里的經典反面形象——倭寇,而「北虜」指的則是明朝人民的老朋友——蒙古諸部。明朝與蒙古之間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反正基本上貫穿明朝前半段歷史。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而倭寇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早在元末就存在了,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還專門為此搞大陸封鎖令(遷界禁海),不過那時候倭寇還不成氣候,偶爾上岸殺殺村民、做些小偷小摸的事,和諾曼人侵襲歐洲大陸這類大規模社會運動還遠不能相比,可到了嘉靖年間,浙江沿海華人海盜商人橫行,這時日本也正處於戰亂狀態,大批武士流落到中國,成為海盜集團的金牌打手。所謂倭寇集團,其實就是華人控股的、以武力為後盾的海上商業株式會社。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倭寇的迷之戰鬥力

眾所周知,明朝的軍制通行衛所制,這種軍制下軍人另立戶籍、實行軍屯,可能類似於今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家承平日久,除了長城邊境外已經將近兩百年沒有戰事,衛所制下的士兵也就成了穿軍裝的農民,而這時日本正在經歷內戰,來華的流浪武士個個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狠角色,所以兩者相遇時就會產生單方碾壓的效果。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最能體現明朝地方軍隊戰力孱弱的是嘉靖三十四年夏的一次事件。據載有七十二個倭寇在南直隸一帶四處流竄,殺傷官軍上千,共歷時八十餘日,最後居然悍然進攻南京,「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最後雖然未能得逞,但也攪合的南京城門四閉,最後出動絕對優勢的官軍才徹底平定,場面之大堪比後世的圍剿「二王」。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倭寇到底戰鬥力強不強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南倭」與「北虜」有什麼不同。

第一,日本武士擅長近身步戰,攻擊距離只有一丈左右,而蒙古騎兵長於騎射,不僅機動性強,攻擊距離要遠的多;

第二、倭寇多隨季風或潮汐而來,有規律可循,而蒙古人擾邊在時間上基本上沒什麼規律;

第三,倭寇出動時最多不過數千人,而蒙古動輒數萬、十幾萬、甚至數十萬也比較常見。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日本浮世繪中的蒙元入侵

我們不難看出,蒙古人要比倭寇難對付的多。至於誰的戰鬥力更強,好像也沒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蒙古騎兵下馬和倭寇近身格鬥,只怕輸的比明軍還慘,可是玩騎射倭寇在蒙古騎兵面前就是小學生了。蒙古人都對付的了,倭寇按理說也不怕,也許只是打開方式不對。可能對明軍來說,對付不同的敵人要適用不同的戰術。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倭寇戰術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史籍上有著詳細的記載:「倭夷慣為蝴蝶陣,臨陣以揮扇為號,一人揮扇,眾皆舞刀而起,向空揮霍,我兵倉皇仰首,則從下砍來。又為長蛇陣,前耀百腳旗,以次魚貫而行,最強為鋒,最強為殿,中皆勇怯相參。」倭寇單兵戰鬥力也很強,「雙刀上誑而下反掠,故難格。鈀槍不露竿,突忽而擲,故不測。弓長矢巨,近人則發之,故射命中」。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抗倭將領艱苦的探索

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敵人,只有與時俱進,改進新的戰術才能應對。此時本地衛所軍已經完全不堪用了,重練新軍收效太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引進客軍。朝廷急於解決倭寇問題,一股腦的將大明朝各路特種部隊都調集到浙江沿海,一時間像武林大會一樣十分熱鬧。

來的有京營神槍手、涿州鐵棍手、保定箭手、遼東虎頭槍手、河間府義尖兒手、河南毛葫蘆兵、漢中礦徒兵以及廣西狼兵和湘西土兵等等,其中河南嵩縣毛葫蘆兵外形最酷,他們「專以鑿山為業,殺人為生,號毛葫蘆,」是因為他們所攜箭袋用獸皮製成,看上去毛茸茸的,故有此名。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不過這些特種部隊中名氣最大、人數最眾的還是廣西狼兵。據《籌海圖編·附錄客兵》載:「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東蘭、那地、丹州之狼兵,能以少擊眾,十齣而九勝。」他們「七人為伍,六人擊刺,一人割級,所獲功績,七人共分之。凡一人赴敵,一伍爭救,若沒一人,必斬一伍。」

狼兵首戰倭寇就中了埋伏,頭目鍾富等十四人戰死。很快倭寇聚眾來犯,游擊白泫率狼兵迎戰,結果狼兵再度大潰,關於狼兵的傳說像藏獒神話一樣破滅了。不過後來在王江涇大戰中,狼兵與其他軍隊配合,終於大破了倭寇一次,緊接著又取得一些小勝利。不過這些狼兵軍紀太差,「白日剽掠,昏夜則污瀆婦女,一或捍拒,則露刃而嘩,殺人無忌,故諺曰:寧遇倭賊,毋遇客兵;遇倭猶可避,遇兵不得生」,搞的軍民關係十分緊張,最後被調走了事。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除廣西狼兵外,另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抗倭力量是少林僧兵。顧炎武的《日知錄》稱:「少林僧月空受都督萬表檄,御倭於松江,其徒三十餘人,自為部伍,持鐵棒擊殺倭甚眾。」他們「俱持鐵棍,長七尺,重三十斤,運轉便捷如竹杖」,可惜後來「皆戰死」。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這些僧兵雖然身體強健,個人武藝出眾(兵刃技能非拳腳功夫),身上不著盔甲,缺乏遠程攻擊手段,又不習陣戰之術,距離實戰需要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和同樣靠個人武藝吃飯的日本武士比起來也沒有太多勝算,最多不過是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罷了,而且因為數量太過有限(前後只有數百人),遠不足以擔當抗倭的中流砥柱作用。

為倭寇量身定製的鴛鴦陣

在古代建立一支強軍,至少需要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是兵員的優秀素質,二是合理的戰術。戚繼光與蒙古鐵騎和倭寇都交戰過,可以說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可是他對浙江義烏人卻推崇有加:「征戰半生,天下強橫之徒,我大都曾見過,卻也從無畏懼。但如義烏人之彪勇橫霸,善戰無畏,實為我前所未見。」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戚繼光像

光有悍不畏死的精神,還不足以錘鍊出一支強大的軍隊。一支軍隊的靈魂在於軍紀,戚繼光制定了一整套嚴苛的軍紀,如果隊長戰死,而手下士兵沒有斬獲,十名士兵全部斬首,同時賞賜也十分豐厚,斬敵首一級賞銀40兩。經過戚繼光的打磨,戚家軍軍紀遠在其他明軍之上,據《明史?戚繼光傳》記載:「浙兵三千至,陳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動。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倭寇中的日本武士武藝十分精湛,若就個體而言,戚家軍遠不能與之相比,可戰爭畢竟不是個人行為,整齊劃一的戰術動作要比個人武勇重要的多。英國人在與阿富汗等傳統軍隊作戰後發現,敵軍往往有十幾個人十分勇敢、而且個人戰鬥技能十分高超,他們往往衝鋒在前,其他人跟在後面壯大聲勢。一旦英國人集中火力將這些勇敢者消滅,其他人馬上一鬨而散。

戚家軍成功的秘訣也正在於此,而且日本武士太注重近身格鬥,遠程攻擊能力太差,戚繼光就根據對方的作戰特點,結合江南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發明了鴛鴦陣。鴛鴦陣以十一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此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掩護後隊前進。長牌手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帶有標槍、腰刀(戚家刀),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再二人為狼筅(帶枝毛竹)手,狼筅枝葉繁茂,可以提供有效防護,而且尖刺可以進攻,萬一被敵人用倭刀劈中,也很容易將倭刀卡住。再後面是四名長槍手,是鴛鴦陣的主要攻擊力量,萬一倭寇憑藉個人武藝突破長槍陣,也有刀牌手回身負責近戰。最後是兩名鎲鈀手負責支援,算做是輔助攻擊力量。後來根據實際需要,有的變陣中又加入了火器,面對如何嚴密的陣勢,就算十個宮本武藏(日本劍聖)也要望竹興嘆。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戚家軍的逆襲之路:盪掃倭寇,守衛海疆

鴛鴦陣示意圖,不同時代略有出入

鴛鴦陣是戚繼光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到底威力如何,還應該用實戰來檢驗。自從鴛鴦陣為核心的戰術體系成型後,戚家軍爆發出了可怕的戰鬥力,經常以近乎零傷亡的代價全殲數千倭寇,戰損比接近1:100。鴛鴦陣的運用是古代戰術革新的一個典型,這些士兵還是以前那些人,並沒有什麼本質變化,如果放棄陣型和倭寇近身對砍,只怕會死的很難看,可僅僅只是換了個陣型,就收到如此奇效,可見戰術的正確運用對戰爭結果的影響有多麼的大,所以戚繼光成功公式是:輝煌勝利=變態紀律+戰術壓制

註: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稿件,作者南冠子,任何自媒體或公眾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冷兵器內容,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鴛鴦陣到底厲害在哪?——戚繼光的逆襲之路
震驚!「我」竟然不是「我」?而是一種古代兵器!
《水滸》里張清的武器在中國很少見,但它卻是《聖經》中的神器
在盛唐締造神話的陌刀,為何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刀劍血槽除了放血還有哪些作用?血槽又是如何形成的?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