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健身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健身必須要了解的常識!

男性朋友都希望自己可以壯一點,

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效果,

但健身是一個技術活。

可能你已經鍛煉很長時間了還沒明顯效果,

也可能你是一個初學者,

下面的增肌秘訣你一定要了解。

1、目標肌肉

做動作之前要明確訓練的部位。

如做啞鈴上斜卧推時,

要明確所訓練的部位為胸肌上部、肱三頭肌,

同時對三角肌前束有鍛煉作用。

知道了訓練的肌肉群之後,

重點是要感受目標肌肉的發力過程,

這是最重要的。

2、動作

充分了解某一部位的訓練動作,

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個部位3-4個動作就可以,

到高級階段時,

一個部位的訓練動作可以增加到8個。

3、組數

組數是指每個動作所做的組數,

一般初學者2-3組就夠了,

中級階段4-6組,高級階段8-10組。

4、每組次數

每組次數這個概念非常重要,

次數是一定重量的啞鈴每組最多完成的次數。

一組6次以下用於提高力量;

8-12次用於增大肌肉塊;

15-25次以上用於提高肌肉分離度,

雕刻肌肉線條;

25次以上用於減脂。

5、重量

以只能完成一次動作的重量為最大重量。

最大重量的85%及以上為大重量;65%-80%為中等重量;

65%以下的重量為小重量。

用中、大重量進行訓練,

可以增長力量和肌肉圍度。

用中、小重量訓練則可以提高肌肉的清晰度、

分離度和精細度並可減去一部分脂肪。

6、組間時間間隔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容易忽視的概念,

組間時間間隔是指相同動作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

通常短間隔在30-45秒左右,

1分鐘左右為中等間隔,

1分半中以上為較長的間隔。

7、速度

在健身訓練時,一般採用慢速動作,

適合大多數的健身訓練。

當然不排除某些健身方法,

通過提高動作速度來獲得效果。

8、健身頻率

通常初學者每周3次即可,

中等水平的練習者每周可練3-4次,

高水平的運動員在賽季可天天練,

甚至2次/每天。

因實驗表明在一次劇烈的大運動量訓練之後,

2-3天身體機能處於下降水平,

3-5天恢復到原水平,

5-8天才會產生超量恢復!

所以很多高水平的優秀運動員,

都採用每個肌群每周只練一次的方法進行常規訓練。

接下來再分享4個虐肩的好動作

當你的肩部訓練停滯不前時,

可以嘗試用這4個動作練起來,

打破肩部肌肉的記憶,

給訓練增加新鮮血液。

1:啞鈴左右推肩

雙手持啞鈴或壺鈴舉起至肩膀一側,

動作過程中將啞鈴或壺鈴舉起經過頭頂至肩部另一側。

反覆練習即可。

GIF/1.8M

2:斜身單臂啞鈴側平舉

練習者雙腳併攏側身傾斜,

一手抓固定物穩定身體,

另一隻手持鈴於體側。

動作過程中,

集中肩不三角肌的量將啞鈴舉起至與地面平行即可。

此動作能夠充分的孤立肩部肌肉,

給三角肌更多的刺激。

GIF/1.0M

3:俯立繩索直臂下壓

此動作主要鍛煉三角肌後束,

身體府立一直手抓住固定物,

另一手抓住繩索,肘關節微屈。

動作過程中個,

集中三角肌後束的力將繩索快速下壓至身體最後方,

稍停,然後再慢慢還原。

GIF/1.4M

4:地雷管左右推舉

練習者雙腳開立,雙手握住杠鈴桿一側,

將杠鈴從肩膀一側向前上方推起並落於另一側,

照此重複練習即可。

GIF/1.2M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小公舉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主動和被動拉伸?這些動作都拉伸了哪裡?
1周腰圍縮減10cm,水桶腰→小蠻腰的距離就差這2招!
為什麼體重沒變,身材卻越來越好了?
拯救低頭族,實用拉伸放鬆動作
總是太瘦練不壯?你可能犯了這三個錯誤!

TAG:健身小公舉 |

您可能感興趣

愛吃牛排的你必須了解的常識有哪些?
什麼是好吃的冰淇淋?你需要了解的常識
關於減肥,必須要了解的知識
終於湊齊了!非常全面的常識有必要了解一下!
你需要了解關於眼部的常識
你必須了解的房屋風水常識!
心律失常可能很嚴重,可能不用管,你需要了解的知識全在這
趕緊收藏,這些都是你需要了解的急救常識!
備孕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女性都必須了解的知識,你知道了嗎?
你真的了解蒙古族嗎?這些常識需要知道!
常見的杠鈴用法,經常健身的你,確定不來了解一下?
健身不止有蛋白粉,你還必須要了解這個!
健身,你真的了解健身嗎?進來看看不一樣的健身!
不得不了解的春季健康常識
確診腫瘤要怎樣來面對?這種態度!家屬和患者都須要了解和具備
要不要去健身房進行健身?健身房健身的缺點和優點,趕緊來了解
自學相術必須了解的一些常識
可能致命的糖尿病癥狀,你必須了解的急救知識
要想減脂的同時不掉肌肉?那麼你必須要了解這些問題
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簡易計算基礎代謝率,更了解健身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