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美軍潛艇和潛艇戰

二戰美軍潛艇和潛艇戰

太平洋中的猛鯊

對於許多二戰老兵來說,幾十年前那場慘烈的太平洋戰爭至今仍歷歷在目,美國海軍尤其是美軍的航空母艦在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至於二戰中的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多數人認為其作用是有限和輔助性的。其實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島嶼國家——日本,從戰爭一開始其關鍵的海上運輸線就處於威脅之下。可以說,日本伴隨著源源不斷的掠奪和進口戰略物資而推動戰爭,而又隨著一艘艘滿載戰略物資的船隻被送進海底而輸掉了戰爭。真正摧垮日本人戰鬥意志的並不是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的跳島作戰以及對日本城市的戰略轟炸甚至原子彈的使用,而是日本戰爭資源的徹底枯竭。二戰期間,日本總共損失了超過1000萬噸的各類商船和貨輪,美國潛艇的戰績佔到了其中的54%,而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官兵人數僅佔美國海軍力量的1.6%。若不是受到持續不斷的技術和戰術問題困擾,其戰績將會更高。如果說在這場海上交通線之戰中日本人遭到完敗的話,勝者無疑是美國潛艇。

艱難的起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已經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進攻武器,但美國海軍直到戰爭爆發前還沒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不久,德國潛艇四面出擊,沉重打擊了盟軍的海上交通線,美國人終於發現了潛艇在偵察和反艦作戰中的巨大作用,並計劃在菲律賓海投入潛艇力量用於掩護水面編隊作戰。為了與水面艦隊協同作戰,這種潛艇應擁有21節的航速,這就需要一種具備在太平洋海域作遠洋航行的新型潛艇,稱之為「艦隊型潛艇」。

當時正在建造中的S級和T級潛艇性能並不能滿足要求。排水量為854噸的S級艇航程僅5000海里;T級排水量達到了1100噸,但設計上有缺陷。這兩種潛艇馬力有限、武器裝備落後,很快就退出了一線使用。這時,美國海軍認真研究了德國海軍巡洋潛艇——U139型潛艇並以此為參考開始進行新型潛艇的設計,新的潛艇排水量將達到1930噸,艇上安裝有6具魚雷發射管以及甲板炮,航程可達13000海里。美國人堅信這種完全超越以往潛艇的全新設計能夠滿足海軍的要求。在對一艘於1919年2月投降的德國潛艇——U139型中的U140號潛艇進行為期兩年的測試同時,美國海軍自己的V級潛艇也於此期間開始了設計建造。1924年,V級首艇下水,潛艇性能較T級有很大提高,但仍有改進空間。在其後的17年里,美國海軍又設計建造了5級不同的潛艇。遺憾的是,V級艇的航速無法達到整個水面艦隊的水平,為後者提供水下偵察的任務也無法有效遂行。不過此時的美國海軍還是堅持認為潛艇的首要任務是配合水面編隊的作戰,而非針對運輸船隊的破交戰。

美國海軍需要的潛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才出現,這就是「鼓魚」級。「鼓魚」級艇擁有作為「艦隊型潛艇」具有的更高航速和更大航程,但它作為艦隊潛艇本身的戰術思想卻從未有機會實踐。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國人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有效運用自己手中的潛艇,從這時起,美國潛艇開始作為一種進攻性武器出現在太平洋上,自由獵殺出現在視野中的敵水面艦船目標。

大戰之初的美國潛艇部署的過於分散,又沒有統一的指揮,數量也不足。總共10艘P級潛艇中的7艘和所有16艘「鮭魚」級潛艇都被調往馬尼拉,加入那裡的6艘S級艇以增援菲律賓的防禦,更多的S級艇則被調往北大西洋海域。到1941年12月1日止,太平洋潛艇部隊司令部僅擁有V4到V9、3艘剩餘的P級以及12艘新的「鼓魚」級艇這21艘潛艇,而其中可以立即使用的只有11艘,其餘的多半在整修。有趣的是,美國潛艇的艇長們在首次與敵艦接觸時多半過於謹慎,這可能是來自攻擊敵水面編隊的危險性被過分誇大的原因。由於一旦被擊中就意味著滅頂之災,美國艇長們總是在足夠安全的水下深度和足夠遠的距離上用水聲探測器尋找目標,這種攻擊往往很難奏效。美國潛艇前幾次與敵艦遭遇均來自100英尺深度以下的聲納接觸,艇長們沒人願意打破長久以來的作戰定勢而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或浮出水面展開攻擊。這樣,部署在珍珠港的11艘美國潛艇的首次戰鬥巡航僅取得擊沉4艘敵艦的戰果。

另一個嚴重影響美國潛艇作戰的因素就是貫穿整個二戰期間的魚雷故障問題。美國參戰時裝備的魚雷是MK14型蒸汽魚雷,這種魚雷安裝有MK6磁感應引信以確保魚雷在經過目標龍骨下方時起爆,其威力足以摧毀除重型目標以外的所有水面艦隻。MK6引信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研製成功,當時被視為高度機密。為了防止機密外泄,連海軍作戰部隊都沒有安排這種魚雷的操作訓練和射擊試驗。1939年到1940年間,英國和德國幾乎同時發現磁性引信工作可靠性較低而相繼停止了使用,但美國人未予以足夠重視。不久,美國海軍「重牙鯛」號潛艇在首次戰鬥巡航中發射了首發魚雷,但魚雷過早起爆。艇長泰雷爾.雅各布隨即拆掉了艇上所有其餘魚雷上的磁感應引信改裝備用的觸發引信,並調整了定深裝置。然而在接下來的4次攻擊中,「重牙鯛」號共發射14枚魚雷,無一起爆。雅各布認為原因可能是MK14型魚雷的定深裝置或觸發引信故障。當潛艇返回爪哇時,馬尼拉已經失陷,雅各布本人因為拆除引信的行為遭到海軍內方面的批評,他提出的對現役魚雷進行系統試驗的提議也被擱置。在其後的一次戰鬥巡航任務中,潛艇無一戰績,雅各布不久也退出了海軍戰鬥生涯。這一系列事件成為了美國魚雷危機的開端。

低潮與轉機

這一階段也有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由於英國方面在破譯密碼和追蹤德國潛艇方面取得了極大成功,美國人為自己在追蹤日本海軍動向方面進展不大而深感慚愧。於是美國海軍無線電情報部門加大了工作力度,對日本海軍戰艦的位置的偵察和評估方面開始取得成效。基於獲得的一系列正確的情報,美國海軍「鮈魚」號潛艇被部署在日本海軍「伊-173」號潛艇可能出現的航線上,伺機發動攻擊。

1942年1月27日,伊-173按預定時間出現在「鮈魚」號正前方,後者於是迅速將其擊沉。伊-173號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期間被美軍擊沉的第一艘作戰艦艇,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後來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Ultra」情報網路取得的第一個戰果。

在西太平洋,日軍進展十分迅速,美國海軍水面編隊被迫撤往爪哇,僅派太平洋艦隊中的潛艇部隊守衛菲律賓。正在碼頭整修的「海獅」號潛艇被日軍飛機的炸彈命中而遭受重創,不久被迫自沉,這是美軍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潛艇。在其後的作戰中,美國潛艇不斷受到魚雷問題的困擾。1941年12月里,太平洋艦隊的22艘美國潛艇向28個目標共發射了70枚魚雷,僅有一枚命中,取得的戰果僅有S38號潛艇擊沉的一艘5000噸的商船。與此同時,軍方高層的錯誤決定也在影響著美國潛艇的發揮。在麥克阿瑟的命令下,潛艇部隊被要求運送補給物資增援菲律賓的柯雷吉多爾島。很顯然潛艇並不適宜執行這種任務,每艘潛艇僅能運送島上部隊一天的給養,而相當數量的作戰潛艇被抽調來執行這一任務,效果仍顯很大不足。1942年春,給養匱乏的柯雷吉多爾島失陷,太平洋艦隊基地也隨之撤往澳大利亞。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被認為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其間12艘美國潛艇被部署在中途島附近海域,其中4艘曾與敵艦遭遇。「缸魚」號甚至進入到日軍海軍編隊的中心區域並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潛艇齊射了全部4枚艇首魚雷,其中1枚未能出管,2枚從目標下方經過,第4枚擊中目標但未能起爆。相反倒是日本海軍「伊-168」號擊沉了受損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和「哈曼」號驅逐艦。儘管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潰敗,但在阿留申群島的佯攻卻取得了成功,日軍相繼攻佔了吉斯卡島和阿圖島。在這一地區作戰的美國潛艇是10艘S級艇,各艇均未能發現日本艦隊,卻損失了S27號——該艇由於惡劣的天氣不慎觸礁擱淺。7艘艦隊潛艇於是被立即派往阿留申群島海域增援,其中霍華德.吉爾默指揮的「鱸魚」號潛艇擊沉了一艘驅逐艦並擊傷另外兩艘,「棱尾螺」號也擊沉一艘驅逐艦。

1942年6月里還有另外一個轉折點,那就是新任的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司令查理斯.洛克伍德的到來。此人是V3號潛艇的首任艇長,後來又於1936年負責指揮整個P級潛艇編隊。洛克伍德花了很大功夫抵制美國海軍把潛艇部隊作為水面艦隊輔助作戰工具的做法,堅持把潛艇作為獨立的作戰力量加以運用。洛克伍德上任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對MK14型魚雷進行細緻的深水航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機構工作基本正常,但也對一些小問題進行了修正,而魚雷的磁感應引信仍有問題。洛克伍德還對潛艇部隊的艇長進行了一次大換血,並鼓勵艇長們在作戰中採取積極主動的戰術。

此時的西太平洋,日本潛艇看起來戰績更為突出。美國潛艇當時最大的戰績是S44號艇在1942年8月10日的卡溫附近海域擊沉日本海軍「加古」號重巡洋艦。相比之下,在8月的剩下兩周里,日本潛艇發射魚雷重創美國「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使得其返回港口修理長達3月之久,同時還重創美「北卡羅萊那」號戰列艦並擊沉「黃蜂」號航空母艦。

8月,由於美國海軍計劃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太平洋艦隊基地里的艦隊潛艇替代在索羅門群島作戰的數量已顯不足的S級艇,洛克伍德的15艘艇中的7艘被調往布里斯班,而這裡並不適合潛艇發揮。而位於呂宋島和台灣之間的呂宋海峽附近海域才是往返於日本與其他目的地之間的重要海上交通樞紐所在。遺憾的是美國潛艇並沒有被派往這一海域作戰,而是奉命前往各港口附近水域執行巡邏任務,而這一海區往往水深較淺,敵反潛力量也較強。1942年7月到9月間,11艘美國潛艇被派往位於特魯克群島的日本海軍基地附近海域巡邏,其間發現大量攻擊目標,但僅取得擊沉8艘的戰績,而每一艘潛艇均遭到過不同程度的深彈或炸彈攻擊。只有「藍鱈魚」號取得了擊沉12000噸的日本海軍「巴西丸」號航空母艦的突出戰績。

與此同時,為了緩解索羅門群島的壓力,兩艘噸位較大的老式潛艇——「舡魚」號和「鸚鵡螺」號搭載一支海軍陸戰突擊隊員前往梅金群島作戰,攻擊取得了成功,第2海軍陸戰突擊營的200餘名隊員摧毀了一個日本水上飛機基地,同時還擊斃了島上70名守衛日軍。但此舉並未真正緩解索羅門群島方面的壓力,倒是引起了日軍的注意。一年之後,塔拉瓦和梅金群島相繼被日軍攻佔。

1942年底的美國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不小的改觀。一大批新式的「加托」級潛艇進駐珍珠港,而老舊的潛艇則退出作戰序列轉而執行訓練任務,或是執行一些特種任務。新型的SJ水面搜索雷達開始陸續裝備部隊,這對於改善潛艇的導航與攻擊能力十分重要。此外,一批年輕有為的艇長開始加入指揮官的行列,這將極大提高潛艇部隊的戰鬥力。1942年里,美國潛艇總共擊沉180艘日本艦船,總噸位725000噸。而同年德國潛艇的戰績則令人乍舌地達到了1160艘盟軍船隻,總噸位共計6000000噸!

1943年的作戰情況和魚雷問題的終結

時間進入到1943年,洛克伍德開始思考如何調整自己手上的人員和裝備。他將太平洋潛艇司令部改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布里斯班也任命了新的指揮官——吉米.懷夫,同時還下令各艇由司令部統一指揮行動和作戰,每艘潛艇的確切位置都必須及時向司令部報告。不幸的是這一點日本人也很關心,他們無時不刻都在竊聽這些無線電通信。

1943年的頭兩個月損失了4艘美國潛艇,還有2艘遭受重創。美國海軍的注意力此時開始放在了太平洋中部的跳島作戰上。布里斯班的7艘潛艇奉命返回珍珠港,澳大利亞的潛艇基地逐漸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在返回珍珠港的潛艇中,「石喬魚」號成了大戰中最知名的潛艇之一。在該艇前往新幾內亞執行第三次戰鬥巡邏任務時,「石喬魚」號擊傷一艘日本驅逐艦。不久又遭遇一支日本護航船隊,「石喬魚」號擊沉所有4艘船中的三艘。在返航途中,由於魚雷用盡,「石喬魚」號還用甲板炮擊沉一艘貨輪。在這一系列戰鬥中,艇長默頓製造了一起引起廣泛爭議的事件:在被擊沉的日本船隻中,有一艘是運兵船,默頓竟下令用艇上輕重火力射殺了大批海面上的倖存者。他對此的解釋是,這些倖存者都是作戰士兵,很可能被營救後重新投入對美作戰中。所以同樣身為軍人,他本人有責任消滅對方。儘管這一事件在當時的國際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論,美國軍方卻一直保持緘默,未對此事發表任何評論。

1943年上半年,由於意識到單艇遊獵戰術很難奏效,美國潛艇也展開了一些類似德國潛艇「狼群」戰術的嘗試。美國海軍情報部門曾在拉包爾以北海域發現一支日本護航船隊,吉米.懷夫便下令派遣一支由三組雙艇編隊組成的艇群前往攔截,以試驗潛艇集群作戰的可行性。但試驗未獲成功,該艇群僅擊沉四艘日艦。這固然有日本海軍提高了反潛能力的因素,但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潛艇間的戰術配合尚不成熟和經驗不足所致。當時各艇之間沒有制訂具體的攻擊戰術,甚至沒有相互之間的通信。

這一時期的魚雷問題仍在困擾美軍的潛艇。1943年4月8日,約翰.斯科特指揮的「金槍魚」號潛艇設法潛入到三艘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編隊中央區域。由於對MK6磁引信的不信任,艇長斯科特將魚雷深度設定到了較淺的水深位置上,並依次向目標發射了10枚魚雷。令他驚異的是,其中6枚魚雷過早地起爆。其餘4枚魚雷中又有3枚錯失目標,僅1枚魚雷命中。這次攻擊所取得的戰果僅僅是擊傷「大鷹」號航空母艦,同行的「飛鷹」號和「隼鷹」號航空母艦均毫髮無傷。在對這次失敗的攻擊的分析中,海軍方面並不認為是MK6引信的過錯,而可能只是使用犯法不當造成的。況且以冷血無情和戰功卓著而聞名的艇長默頓對魚雷也並無不滿,「石喬魚」號在最近的一次戰鬥巡邏中擊沉了9艘日艦,總噸位共計20000噸。

但默頓不久也遇到了麻煩。「石喬魚」號在前往千葉群島的第五次戰鬥巡邏任務中擊沉了3艘日本船隻,但同時也有更多的目標因為魚雷的故障而僥倖逃脫。返航後,默頓向洛克伍德詳細彙報了他對MK6磁引信的擔憂。在此之前也有幾位艇長提到同樣的問題,但這次終於被美軍的王牌艇長提出來,可見其嚴重性。此時洛克伍德的忍耐也到了極限。6月24日,洛克伍德下令禁止使用MK6磁引信,美國潛艇的魚雷問題初步得到緩解。

1943年7月24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由丹.達斯皮特指揮的「黑魚」號潛艇發現了捕鯨船改裝的19000噸級「東南丸」號油輪。達斯皮特下令齊射艇首4枚魚雷,其中2枚命中。達斯皮特在潛望鏡中觀測到了魚雷擊中目標產生的巨大水柱,但目標並沒有停止航行。於是潛艇再次發射了2枚魚雷並且全部命中,這次目標開始冒出濃煙並且放慢了航速,但卻遲遲沒有下沉。由於急於擊沉這一巨型目標,達斯皮特在接下來的21分鐘內向「東南丸」號相繼發射了9枚魚雷,全部命中目標,但卻沒有聽到爆炸的聲音。「東南丸」號總共被13枚魚雷命中,但毫無損傷。達斯皮特保留了最後一枚魚雷返航,並向洛克伍德彙報了這次事件的經過。在仔細檢查這枚魚雷後,洛克伍德命令一艘新服役的潛艇在近海進行了艇上魚雷的試射,果然又出現了啞彈。經過檢查,發現魚雷的引信在撞針撞擊引信帽之前就已經變形。達斯皮特看到的水柱是魚雷上空氣瓶破裂時產生的,實際上13枚魚雷中僅有一枚真正起爆。在其後的陸地試驗中發現,如果魚雷擊中目標的入射角為90°時,引信幾乎百分之百失效。隨著魚雷入射角度的增大,魚雷起爆的概率也隨之增大。至此,魚雷問題的原因終於被找到,海軍方面開始著手改進自己的魚雷,潛艇部隊也開始進入收穫的時節。

1943年7月,洛克伍德認為太平洋艦隊的潛艇進入以前的「危險水域」(即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狹長海域)作戰的時機已到,於是首次派出「大鰺魚」號、「長尾鮫」號和「蠍子魚」號前往這一海域作戰,但戰績不佳,僅擊沉2艘小型貨船。8月里,三艘潛艇協同「石喬魚」號再次出擊,僅「長尾鮫」號擊沉了3艘小型船隻,「石喬魚」號空手而歸。心有不甘的默頓於9月再次出航,這次終於有所斬獲——「石喬魚」號擊沉了4艘日本船隻。但不幸的是,默頓沒能返航,潛艇在通過拉佩魯茲海峽時遭到一架日本空軍飛機的攻擊而沉沒。默頓當時是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的頭號王牌,由於在這次戰鬥中的喪生,戰後進行的戰績統計中默頓最終位列第三,排名前兩位的艇長分別是「海馬」號艇長斯雷德.卡特和「刺尾魚」號艇長迪克.奧.剴恩。

布里斯班基地的潛艇部隊於1943年11月里也進行了一些集群戰術的嘗試,「加托」號、「刺鮁魚」號、「拉頓」號以及「鰩魚」號在拉包爾和帛琉群島之間伏擊了一支護航船隊,結果較上次大大令人鼓舞:全部5艘目標船隻中有4艘被擊沉。儘管取得了這次以及在12月里的又一次作戰成功,從結果上看潛艇的攻擊力似乎仍有不足。但考慮到日本的護航船隊一般沒有盟軍規模那麼大,所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情況在這一點上有很大不同。還有一個因素來自美軍潛艇艇群本身——美軍潛艇數量較少,排水量較大,相比德國潛艇而言對作戰損失更為敏感。不過,自1943年11月起,這種狀況也得到了改變,儘管開戰以來損失了22艘潛艇,但此時的美軍潛艇總數已達95艘,並且平均每月都有4艘新艇服役。

1943年底的美軍潛艇力量還有更大改觀,整體規模不斷擴大,潛艇的建造速度大大超過損失數量。相比之下他們的同行和敵人——日本潛艇還在承擔運輸任務。在整個1943年里,美國潛艇共擊沉總噸位超過1500000噸的商船,使得日本的物資進口減少了15%。美國軍方對潛艇部隊的看法較以前也有很大轉變,美軍潛艇開始在呂宋海峽附近水域作定期戰鬥巡邏,並且重點打擊通往日本本土或島嶼的油輪,戰績也不斷飆升,潛艇部隊官兵的士氣也為接踵而至的勝利而受到鼓舞。1943年底美國潛艇還開始承擔一項新的重要任務,這就是打撈營救落水的美國海軍飛行員。到大戰結束前,共有86艘潛艇執行過營救任務,共救起380名海軍飛行員。

1943年底還發生了一件具有諷刺意味的事。美國海軍「杜父魚」號潛艇在其第9次戰鬥巡邏中被日本海軍「山雲」號驅逐艦擊沉,近一半艇員落水後被俘,並被押送到特魯克島,另一半艇員被俘後被轉移至日本海軍「雲鷹」號和「沖鷹」號護航航空母艦上,這兩艘日本航母隨後駛往日本本土。在途中遭遇正在巡邏的美軍「旗魚」號潛艇。「旗魚」號隨即發射魚雷將「沖鷹」號擊沉,這也是大戰中被美國潛艇擊沉的第一艘日本航空母艦。「旗魚」號帶著勝利的榮譽返回珍珠港,但直到戰後,艇上的官兵才得知「沖鷹」號上有將近一半「杜父魚」號的艇員,然而自己卻將他們送進了海底。

走向勝利的潛艇作戰

1944年上半年,美軍已在太平洋戰爭中完全佔據上風,菲律賓海大海戰和馬里亞納海戰將日本海軍艦隊損耗殆盡,尤其是海軍航空兵力量損失慘重。日本海軍僅有的5艘重型航空母艦中的3艘在戰鬥中被擊沉,而其中兩艘是美軍潛艇所為,分別是科斯勒指揮的「鰺魚」號擊沉的「翔鶴」號以及布蘭查指揮的「大青花魚」號擊沉的「大鳳」號。6月,由於美軍潛艇對日本油輪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大,日本不得不將主力艦隊的基地改在距離婆羅洲油田較近的林加群島和塔威塔威島,而這一變化反而更有利於澳大利亞的美軍潛艇展開阻截行動。此外,由於燃料的嚴重短缺,日本海軍不得不嚴格限制其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訓練活動,其帶來的不良影響在「馬里亞納火雞大屠殺」中得到了鮮明的印證。為了躲避美國潛艇的打擊,日本人不但縮短了海上油料供給航線的長度,為了節省時間還採取了直接使用婆羅洲油田未精練的原油而不是爪哇和蘇門答臘島的成品油為船隻進行油料補給。這裡出產的原油采自淺層地表,較通用的海軍專用油料含更多的易揮發易爆炸成分,裝載這種燃油的船隻被擊中後更容易產生爆炸,往往一枚魚雷就可以導致一艘大型船隻的沉沒,「大鳳」號的沉沒和菲律賓海戰的結果都是很好的例子。

戰爭進行到這一階段,勝負已成定局。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加,美國潛艇在打擊日本海上運輸線的同時還展開了一系列特種作戰和偵察任務,出海執行戰鬥巡邏任務的潛艇數量達到了140艘。到了1944年中期,日本船隻的損失已經達到了平均每月50艘的程度,物資進口數量已經遠遠低於維持戰爭需要的最低水平,但日軍的抵抗仍在繼續。

珍珠港的美國潛艇此時轉移到了馬紹爾和塞班島進行加油和物資補給。1944年10月23日晨,美國海軍「鯪魚」號、「鏢鱸」號和「真鯛」號潛艇在巴拉望島附近海域擊沉兩艘重巡洋艦並擊傷另外兩艘。兩天後,美軍潛艇再次擊沉一艘輕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日本海軍的水面艦隊也不斷遭到美軍潛艇的沉重打擊。11月,日本海軍「金剛」號戰列艦被美軍潛艇擊沉。一周後,剛剛出海的日本海軍「信濃」號航空母艦被美軍「射手魚」號潛艇擊沉。1944年全年,美軍潛艇共擊沉7艘日本海軍重型航空母艦,擊傷一艘。與此同時,1944年9月到1945年1月間,日本本土由印尼得到的海上燃油補給量也由700000噸銳減到了200000噸。

到了1945年上半年,美軍潛艇的戰績開始下降,這主要是由於大型目標的減少造成的,潛艇的攻擊目標越來越多的是中國沿海和日本海附近的較小的運輸船隻。由於在淺海海域作戰的危險性,自1943年10月以來美國潛艇一直未敢進入日本海。1945年1月,美國海軍「石首魚」號潛艇潛入日本海,擊沉一艘貨輪並擊傷令一艘。艇長基恩.福拉奇因此榮獲戰鬥榮譽勳章。6月,藉助新服役的雷達設備,一支由9艘潛艇組成的美國潛艇群再次進入日本海,共擊沉23艘船隻,此外還包括日本海軍「伊-122」號潛艇,總噸位共計55000噸,自身僅損失一艘。此後又有一支由7艘潛艇組成的艇群進入日本海巡邏,其中有一艘潛艇甚至突破了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設置的雷區,但就在這個時候,戰爭結束了。可以設想,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整個日本海將被美國潛艇牢牢控制。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美軍潛艇共擊沉日軍1113艘商船,總噸位共計超過532萬噸。

戰後,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換裝了包括新型「古比魚」級艇在內的大批新艇,直到1954年首艘核動力潛艇的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為何二戰義大利是主要軸心國,戰後沒對它分區佔領也沒審判戰犯
揭秘最奇葩的二戰軍隊,開炮轟死空軍元帥,最怕盟友前來營救
二戰德軍最特殊武器,只裝備空降兵,讓人不敢相信
二戰後期最有希望挽救德國的三大概念武器,一旦問世將會改變世界
二戰時罕為人知的八大老照片,最後一張日本兵的命真大

TAG:二戰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太平洋燃燒的群島馬金島戰役美軍第一艘航母被日軍潛艇擊沉
二戰時日本海軍潛艇戰術落後無甚戰績
美軍潛艇進入俄軍軍港潛伏,戰鬥民族毫不客氣,直接撞報廢
美軍潛艇進入俄軍軍港潛伏,戰鬥民族毫不客氣,直接撞成廢鐵
美軍潛艇魔爪突然伸長!若干潛艇變身末日戰艦,可毀滅國家
美軍潛艇也被跟蹤了!俄海軍戰鬥力在地中海爆棚 此前堵過英潛艇
英國的獵潛艇為何成為了德軍潛艇部隊的剋星?
神奇的太平洋海戰:日軍潛艇與美軍驅逐艦遭遇,結果卻被土豆擊沉
在環太軍演立大功!美軍潛艇兵興奮搞怪嬉戲 換個花樣炫耀戰鬥力
難啃的狼堡——盟軍轟炸德軍潛艇洞庫之戰
海戰版憤怒小鳥!二戰紐西蘭「幾維鳥」號掃雷艦撞擊日軍潛艇之戰
中國海軍潛艇戰力獲巨援!一神秘裝備亮相軍演 俄十分眼熱
鐵棺:一位日軍潛艇軍醫的戰爭記憶
從海底單兵攻擊潛艇:幾百人穿潛水服抱水雷,攻擊美軍潛艇
五臟俱全!伊朗新下水的小型潛艇,讓美軍潛艇很心慌
俄軍潛艇2年前成功突入美航母戰鬥群!潛望鏡拍下了勝利鐵證
海軍潛艇搭載蛙人特戰輸送艇 增強特種部隊水下作戰能力
英軍潛艇被俄軍圍獵,雙方潛艇上演「貓捉老鼠」
美軍潛艇獨自攻擊日本艦隊:擊沉「金剛」號戰列艦,中將司令喪生
二戰德軍潛艇出事故,海水倒灌,緊急上浮被盟軍空軍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