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生命中不期而遇的茶

生命中不期而遇的茶

我對茶的最早認知,是他的功能性。我的父母在南方的一家大國企工作,每到夏天,企業就會發防暑降溫的茶葉。泡出來有點苦澀的味道,並沒覺得好喝。

家裡來客人,就會遵命給客人泡一杯好茶,用待客的茶杯。夏天喝綠茶防暑降溫,冬天喝紅茶暖胃;茶可以解酒助消化,茶還有待客禮儀功能。如此等等。

相比於茶,我先喜歡上的是咖啡,最早是父親出國帶回來的一罐哥倫比亞咖啡粉,雖然也感覺是苦澀的,但咖啡的香氣,從開罐、沖泡,擋也擋不住的吸引人。

後來出國到日本,發現市場上有瓶裝灌裝的紅茶、綠茶、奶茶、烏龍茶,「什麼是烏龍茶?」據說也是源自中國,瓶裝灌裝的茶大多加了糖,我也沒覺得特別好喝。我在日本學花道,對日本茶道的環境也很喜歡,一樣的日式庭院和居室,古樸美麗的茶具,只是苦澀的抹茶感覺並不好喝,茶道繁瑣的儀式和長時間跪坐在榻榻米上,我覺得也受不了。那時候年輕,也沒有哪個耐心。有一次,偶遇一個茶道廣告,一個簡單的折頁:

茶道學習指南

茶道蘊含了日本人的心境。

藉助茶道學習,不知不覺間,我們的行為舉止會變得優雅柔和,心境情緒也會豁達開朗,我們會時刻懷抱一顆感恩的心,認真對待生活。

漂亮的字跡,美麗又有內涵的文字,茶道與花道一樣,也是一種修行。這個折頁我一直保留著,是日本茶道留在我心裡某個角落的美好記憶吧。

回到中國,我仍然沒有喝茶的習慣,對好茶壞茶也沒太多感覺。家裡有新茶,一般都會放置變成陳茶。

再後來,我到英國訪學,沒太多吃的,英國早茶、下午茶就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早上簡單的袋泡紅茶加奶,英式奶茶有一種特別的香氣,口感像奶咖啡一樣順滑,很好喝。

在劍橋大學我遇到一位人類學教授,他寫了一本有關茶的書,並跑到中國來探訪茶馬古道。這對我有點觸動,有點羞愧自己太無知。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說,茶是連接東西方的紐帶。

再回到中國,我就保留了早上喝奶茶的習慣,而且無論怎麼嘗試,對我而言,紅茶,還是英式「black tea」最對我的胃口。

慢慢的,中國也重提「茶道」的概念,約10年前,一個在出版社工作的學生送我一套兩冊的《中華茶道》,應該是當時的中華茶道百科全書了,我翻了翻,也沒太多感覺。

再後來,有一年我想去看看福建的土樓,網上找到一家土樓客棧,就跟一個朋友飛到廈門,轉長途車到南靖縣一個小村子住了2天,這裡離土樓旅遊景點有一定距離,因此比較原生態。

福建土樓,是客家人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非常堅固。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客家人舉族遷移,不遠千里來到他鄉,因此聚族而居。土樓有園有方,有大有小,有的還一圈套一圈,一般二層以上,一個大門出入,中間一個大天井,滿足生活的所有基本需求,大門一關,又是一個禦敵的堡壘。

南靖地處福建省南部,是山區丘陵縣,海拔1300米左右,一路長途所見,峰谷交錯,山河相間。這裡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雨後山裡雲霧繚繞,層巒疊嶂,是我喜歡的自然景緻。

土樓這種族居的建築形式顯然與歷史文化有關,也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土樓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築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奇特,功能齊全實用,建築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

到了以後,我先在土樓里轉了一圈,然後就上後山,想呼吸新鮮空氣,也想登高觀土樓。登山沿途,四周慢慢瀰漫的一股清香,感覺越來越濃,開始以為是嗅錯覺,後來就見一壟壟的低矮植物,我想土樓周圍栽種的應該是茶樹,山上就是茶園了,香氣就是茶葉的本香。很濃郁的清香,沁人心脾,尤其如果從霧霾的北京而來,感覺更是強烈。

轉過一個山頭,哇,茶樹梯田漫山遍野,周圍沒有其他人,只有濃郁的香氣瀰漫,真是不期而遇的茶香!

又轉過一個山頭,偶遇一對採茶的兩口子。男人操機器,像割草一樣在茶樹尖尖掃過,茶葉就落進後面女人的大口袋了。兩口子順著田壟來回走,掃過的茶樹變得整齊劃一,濃郁的香氣從新鮮的切面冒出來,大家可以想見,修剪大草坪的時候,散發出來的青草香氣,只是採茶時散發的茶香,少一些青草的感覺,多一些甜香的感覺,如淡淡的茉莉花、梔子花香氣,太好聞了!

站在山頭,已可以望見山下的小村莊,村裡有三座園型土樓,周邊已有一些現代水泥平頂的農屋,破壞了原來的田園土樓風光,採茶,也是機械化粗暴式的,但那股茶香,卻是實實在在沁人心脾。

回到村裡,在土樓吃完客家菜,我們又到村裡散步。恍惚又覺香氣撲來,越來越濃,將我引入一座不起眼的農屋,喊了2聲沒人應,我就推門進去,原來主人家正在制茶。

主人很熱情地請我進裡屋,有一屋子人圍在一張簡陋的茶几前正喝茶聊天呢,都是左鄰右舍的茶農,很粗糙的樣子。主人用夾子夾起一個小茶杯,在一大盆水了涮一下,就放在了我的面前,說:「如果你不嫌棄,就請嘗嘗新茶吧。」

我心裡實際膈應了一下。不期而遇的烏龍茶,好像不是想像中的功夫茶的樣子?茶道?優雅的環境?都沒有,但那股香氣實在是誘人。我很爽快地坐下,跟大伙兒聊起來,學到不少新奇有趣的知識。

先品一口新茶,「怎麼感覺這個像綠茶?也沒有印象中鐵觀音的香氣呀?」

「這就對了。」主人說,「這個新茶放置一段時間後,香氣就濃了。」

後來的2天,我又闖到其他茶農家喝茶,入鄉隨俗,大開眼界。走的時候,忍不住從茶農家買了2斤剛做好的茶,還帶著粗茶梗。回到北京後,按茶農說的,將分離出的茶梗煮茶葉蛋,好吃!再喝放置一段時間後的新茶,哇,這才是此生中喝過的最好最香的烏龍茶了!

隨著年齡的漸長,我也慢慢開始主動接觸各種茶,中國茶中,最喜歡的還是烏龍茶,也許就是因為這次不期而遇的茶香吧。

茶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俗到家。琴棋書畫花香茶,茶又是最有情趣,能夠高雅,能夠與文學、藝術、甚至哲學想關聯。中國地域廣泛,茶樹種類繁多,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茶傳到日本,演變成高度儀式化、哲理化的茶道;中國茶傳到歐洲,又演變成英式下午茶文化。

因此,有關茶與茶文化這部分,我們會從生活美學的角度,從體驗和感受的角度,邀請嘉賓和茶人,一起探討中國茶,日本茶道和英式茶文化。

本文摘自慕課「現代生活美學進階」第五章「中國茶的演繹」。歡迎留言互動,分享生命中的茶體驗,精選出的留言將獲得互動獎勵。

圖文:劉惠芬;排版:劉書田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清花道

荷塘柳翠,近春梅紅,學堂國色是牡丹……

從夏到秋,經冬至春,

清花道,集清華園四季於方尺間,邀您共賞生活之美。

————————————

鏈接《現代生活美學》網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祛濕小茶磚-三鶴5年陳化六堡茶磚
普洱茶的五德、六度、七佳、八泡
春季養生茶功效介紹 調理身體全靠它
一款茶的好壞在口感上有何不同?
那些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你還欠小陳一杯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與你的不期而遇
感謝生命里的每一次不期而遇
感謝人生中不期而遇的那些事
不期而遇的美好
與甜蜜不期而遇
烏克蘭,一場生命的不期而遇
人生的不期而遇,都是溫暖
人生那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能量與香甜的不期而遇
真愛不期而遇,相遇在即,往後餘生不留遺憾的星座
假如生活不期而遇
近期與愛情不期而遇,有望與命中愛人牽手一生的星座
期待與您不期而遇
最好的人生:不期而遇、不言而喻、不藥而癒
與美好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的驚鴻一瞥
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不期而遇,盡在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