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榜下捉婿風靡大宋,有老婆的,70歲老漢統統不放過

榜下捉婿風靡大宋,有老婆的,70歲老漢統統不放過

恩科始於宋,明、清亦用此制。清代於尋常例試外,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并舉行,則稱恩正併科。宋時科舉,承五代後晉之制,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鄉、 會試,是為正科。遇皇帝親試時,可別立名冊呈奏,特許附試,稱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稱「恩科」。 恩科始於宋,明、清亦用此制。清代於尋常例試外,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并舉行,則稱恩正併科。

宋朝的恩科是針對那些多次趕考始終沒中的,向朝廷獻言獻策的,還有為國家赴難的楷模子弟等人。而且基本上是點名讓你來了,都是會讓你上榜的。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次開榜。恩科基本上都是歡天喜地,正科則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愁。但凡喜的,不要急,馬上就會喜上加喜。你甚至不用轉身,就會有人迎上來,媚笑著問你:「年輕人,恭喜啊恭喜!順便問一句,你結婚了沒有?我有個女兒,長得不醜,嫁給你做老婆好不好?」

其實你結沒結婚都沒關係,那個年代又不是一夫一妻制的。你要是但凡猶豫點兒,對方就會當你答應了,然後不知從哪兒跳出來幾個大漢,把你一架,弄回家去,結婚拜堂。

這種事,有個專業名詞,叫榜下捉婿。在整個宋代,屢見不鮮。

但也有不猶豫的,有一個新進的年輕舉子,體貌不凡,長相又英俊,被人捉婿,十幾個大漢簇擁著到了一座高門宅院內。這人既不反抗,也不拒絕,欣然前往。然後宅院內一個穿著官員袍服的人問他:「我有一女,嫁於公子為妻,不知可否?」年輕人很開心,鞠了一躬:「我出身寒微,這般高攀,真是件幸事。不過我得先回家問問我老婆才行。」惹得圍觀眾人哄堂大笑。

有的時候,搶親的飢不擇食了,連老人也不放過。有一個人考中了進士。很快就有人來提親,他做了一首詩,曰:「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搶親的大多數豪富之家,家裡有錢,想要抬高社會地位,和一個「未來」的官員結親家自然是好選擇。但也不乏高官搶親的,名相寇準就幫自己的侄女捉過婿,南宋的蔡京也曾榜下捉婿,他想把女兒嫁給一個人新科進士,結果還被人拒了。可見宋朝讀書人膽子多大。

其實嚴格來說,古人結婚還是挺麻煩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大的原則。還得遵循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大項。這六大禮每一項都能拆出能多步驟和講究來,另外還有很多很多細節,仔細寫來,能寫一篇論文。總之,這一套搞下來,能脫一成皮。而當時但凡正常點的家庭,都是這樣結婚的。這不像現在去丈母娘家扔個八十八萬,擺幾十桌酒就能解決的。古時候這麼干,人家大概是會看不起你,說你沒文化的。

但為什麼宋朝人的吃相就這麼難看呢?什麼八字吉凶,身世背景都不顧了,甚至有沒有老婆都不管了。

這一方面,是因為宋朝的婚姻觀念和之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之前的魏晉南北朝,到唐中期,門第觀念都是非常重的,跨門第的婚姻幾乎是不可能。經過唐晚期,經五代,到宋朝,門第觀念已經淡漠了。而宋朝開放的文化政策,滋養了民間行為的多樣性。

另一方面,宋朝優待士大夫。太祖遺訓,不殺士大夫。宋朝後面每一個皇帝都認真執行了這一條例。有宋一朝,士子無死罪。甚至說,整個宋朝被處極刑的官員都是沒有的,皇帝恨瘋了一個人,也最多將他發配到海南島而已(岳王爺表示有話說)。所以說宋代是讀書人的天堂,不但沒有死刑,而且待遇特別優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是不是歷史上軍力最弱的朝代?
震驚:宋朝人竟然這樣搶女婿,連七十歲老人也不放過!辣手摧花啊~
精彩發現:一個人賣了這地方,讓南北宋朝相望了300年,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中國古代帝王和大臣原來是這樣上朝的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六月份財神送旺財給這四生肖,不管大錢還是小錢,統統不放過!
國漫吐槽:《妖神記》,人物崩壞,側臉竟比正臉好看!穿越重生,妹子兄弟統統不放過!
針對環境大哥牧 術士騎士我統統不放在眼裡
朴槿惠案件文在寅罕見發聲,專家:這下前總統不放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