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面對紛繁複雜的圖像,我們該如何觀看這個世界?

面對紛繁複雜的圖像,我們該如何觀看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專業教授。他在著作《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與《視覺文化的受眾》(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中建立了視覺文化這一學術科目。

他的著作《觀看巴比倫》(Watching Babylon)是關於在電視、電影中所看到的伊拉克戰爭的,被藝術史學家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譽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別出心裁、最視野廣闊的視覺文化分析開創者的絕妙之作」

書籍摘錄:

1972年,宇航員傑克·施密特(Jack Schmitt)在阿波羅 17 號宇宙飛船上拍攝了一張地球的照片,據稱,這是迄今為止被複制最多的一張照片。照片中所展示的地球表面以藍色海洋為主導,其間穿插著綠色的大陸板塊和漩渦狀的雲朵,因此這幅圖像就以「藍色星球」為大家熟知。

這張照片從太空的角度非常有力地描繪出了地球的整體感,視野中沒有人的活動,沒有人的存在。幾乎全世界所有報紙都將它刊登在頭版位置。

照片中,地球與圖片的邊框非常接近,它主宰了整個畫面,徹底征服了我們的感官。拍攝時,太陽位於宇宙飛船的後方,因此這張照片展示出了地球被完全照亮時狀態,非常獨特。此時的地球看上去既廣袤無邊又易於認知。觀看者在學會識別地球各大板塊的輪廓後,就可以看出這些抽象的形狀是怎樣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生動整體。這張照片以視覺的形式整合了已知與未知,讓地球變得美麗而易懂。

照片出版時,許多人認為看見「藍色星球」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詩人阿契博德·麥克勒什(Archibald MacLeish)回憶起人們第一次看到地球全貌時的描述--「完整、渾圓、美麗、小巧」。有些人似乎是站在上帝的角度觀看這個星球, 從而得到了一些有關精神與生存環境的教益。作家羅伯特·普爾(Robert Poole)將「藍色星球」稱為「一份攝影的宣言--旨在建立全球性的公平正義」。 這張照片激發出建立世界政府、甚至創造一門世界語言的烏托邦設想,其代表之一就是《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將這幅圖片用於雜誌封面。最為重要的是,這張圖片似乎在展示地球是一個獨立的統一整體。正如阿波羅號宇航員羅塞爾·施韋卡特(Russell Schweickart)所說,這個圖像所傳達的是:

全局最為重要, 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整體。你期望自己可以兩隻手各牽一個人,他們可以是各種衝突中互不相讓的對立方,然後對他們說:「看,從這個角度看地球,看著它,究竟什麼是重要的呢?」

1972 年,阿波羅 17 號宇宙飛船拍攝的「藍色星球」。

即使這張照片問世之後,也沒有人從這個角度親眼觀看過地球,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認為通過 「藍色星球」我們知道了地球的樣子。

而現在,從特定視點觀看到的那個 「大同世界」已經遙不可及。在「藍色星球」這幅圖片拍攝後的 40 年裡,世界發生了四個重要的變化。今天的世界是「年輕的」、「城市化的」、「網路化的」、「炙熱的」。 2008 年是這四個標誌性特徵的分水嶺。在這一年,城市人口數量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農村人口。以巴西這個世界新興國家為例。 1960 年,巴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 1972 年,即拍攝「藍色星球」的同年,巴西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總人口的 50%。今天, 85%的巴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一億六千六百萬。

世界人口中的多數是年輕人,這是另一個重要特徵。截止 2011 年,全世界人口中, 30 歲以下的人口超過了一半;在巴西, 29 歲以下的人口佔總人口數的 62%。 12 億印度人中,超過半數在 25 歲以下;在中國,也存在著年輕人口成為主力軍的類似現象。在南非,三分之二的人口低於 35 歲。根據凱澤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統計數據,尼日 1800 萬人口中,低於 15 歲的占 52%,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區,超過 40%的人口低於 15 歲。雖然北美、西歐和日本的人口可能出現了老齡化,但是全球人口年輕化的局勢已然非常明晰。

第三個標誌性的特徵是連通性。 2012 年,超過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加入了互聯網,與 2000 年相比,增長了 5.66 倍。網路所連通的不僅是歐洲和美國,在新增互聯網用戶中, 45%來自亞洲。但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區域和印度次大陸仍然是互聯網發展欠發達地區,與全球數字化水平間存在較大的差距。谷歌預測:截至 2020 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將達到 50 億。互聯網已不單是一種新型的大眾媒體,還是第一個具備全球通用性的傳播媒介。

通過互聯網創建、發送、瀏覽各種圖像,如照片、視頻、漫畫、藝術、動畫,是全球互聯網運用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項。經由互聯網發送的圖片數量非常驚人:每分鐘上傳至 YouTube 網站的視頻超過了 100 小時。每個月該網站的視頻瀏覽總時長為 60 億小時,即平均每個地球人每月觀看一小時網路視頻。其中 18 - 34 歲的年齡群在 YouTube 觀看視頻的時間比觀看有線電視節目的時間要長(請記住, YouTube 創立於 2005 年)。美國人在兩分鐘內所拍攝的照片數量超過了整個 19 世紀所拍攝照片的總和。從 1930 年開始,全球每年的照片拍攝量估計為 10 億張。

50 年後,每年的照片拍攝量約為 250 億張,此時的照片仍然是使用膠捲進行拍攝。到 2012 年,每年的照片拍攝數為 3800 億,且幾乎全部為數碼照片。 2014 年,照片拍攝數量有可能達到一萬億。 2011 年的照片存量為 3.5 萬億,到 2014 年,全球照片存檔數增長了約 25 個百分點。同樣在 2011 年, YouTube 的訪問量達到了一萬億。無論我們喜歡與否,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已經浮現在眼前。所有的照片和視頻都是我們努力看清這個世界的方法。我們感到製作世界的圖像,並將這些圖像分享給他人是必要的,我們為理解身邊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以及我們在世界中所處位置而付出努力,而這些圖片是所有努力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2012 年,日本宇航員星出彰彥在太空中的自拍。

思考一下 2012 年拍攝於太空的兩張照片,可以讓我們大致了解到自「藍色星球」拍攝後,我們的視覺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2012 年 12 月,日本宇航員星出彰彥(Aki Hoshide)在太空里拍攝了一張自己的照片。星出彰彥將攝像頭轉向他本人,略過了地球、太空和月球等景觀,最終創作出了「自拍照」,或者叫作自己為拍攝的自畫像。但諷刺的是,我們無法在這個圖像中找到任何關於他的相貌或者個性特徵的痕迹,因為從他所佩戴的反射面罩上,我們只能看到他正在看的事物—國際空間站,以及位於空間站下方的地球。

「藍色星球」這幅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地球,而星出彰彥只想讓我們看到他本人。毋庸置疑,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張吸睛的圖像。這一次,通過重複「自拍」這一日常行為,相機和照片以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讓太空變得真實而富有想像力,但是它不具備早期「藍色星球」那張圖像所造成的任何社會影響力。宇航員在這張自畫像中也是不可見、不可知的。似乎,「看見這一切」是最重要的,而是否親自去那個地點看則無關緊要。

還是在 2012 年,美國宇航局創作了一版新的「藍色星球」。這張新照片實際上是由一系列衛星拍攝的數碼圖片組合而成的。事實上,從衛星軌道是無法看到地球全貌的。只有在距離地球表面 7000 公里外才能看到全貌。經過較色後的最終版照片更利於表現美國而不是非洲,這張照片的下載量已經超過 500 萬次,是目前為止, Flickr中訪問量最多的一張照片。

我們可以從「藍色的星球」這張照片中識別出地球,但實際上,只有阿波羅 17 號上的三位宇航員真正看到過地球被完全照亮時的景象, 1972 年後再也沒有人看過。 2012 年的這張「藍色星球」照片貌似是從宇宙的某個點拍攝的,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照片中所有的細節都是準確的,但是它的虛幻性在於它給出了這個圖像是從一個特定位置,特定時間點上拍攝的幻象。這個圖像所使用的「排列式成像」(tiled rendering)是一種構造數碼圖像的標準化方法。我們從這些圖像中粘合出一個世界,假設圖像中的所見與真實世界既相符又等同。直到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2012 年, NASA 用數碼照片合成的新版「藍色星球」。

這本書是想幫助你觀看這個已經發生很多變化,並且還在不停改變的世界。視覺文化是那些可見之物與我們為所見之物賦予的名稱之間的關係,同時他還包括那些不可見,或被排除在視野之外的事物。簡而言之,我們不是簡單的去看那些眼前之物,並將此稱為視覺文化研究,而是將所見之物集合成與我們的知識系統和已有的經驗相匹配的世界觀。有一些機構試圖規範這種世界觀的形成,我們被一些機構告知:「這裡沒有什麼可看的,往前走」,這也被法國歷史學家稱為「歷史的警察版本」。

視覺文化這一概念作為一個獨立研究領域開始廣泛傳播發生在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發生重要變化的前夕。 1990 年左右,冷戰的結束將世界劃分為兩個區域,相互之間幾乎看不見對方,而這個時期恰好也是後現代主義興起的時期。後現代主義將現代主義的摩天大樓從樸素的立方體轉變成具有媚俗和模仿元素的戲謔式高塔,現在,這樣的建築充斥在全世界的地平線上。城市看上去已截然不同。圍繞性別、性、種族等問題形成了一種新的身份政治,它引導人們以不同方式看待自己。這種政治對整個世界在冷戰時期所形成的全球確定性(global certainties )並沒有信心,並開始懷疑世界擁有美好未來的可能性。

1977 年,在英國社會、經濟危機期間,性槍手樂隊(Sex Pistols)曾將這種情緒簡要的概括為「沒有未來」。這些變化又因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而加速,個人電腦時代將控制論下的神秘世界轉換成一個用於個人探索的空間(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電腦操作一樣), 1984 年,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將之稱為 「網路空間」。視覺文化研究就是在那個時候闖入學術視野中的。它將表現男女平等、政治批評等高雅藝術的研究與流行文化、新型電子影像研究結合在一起。

1990 年,你需要去電影院觀看電影(除非電視上重播),去畫廊看藝術品,或者去某人的家裡看他們的照片。現在,所有這些都在網上完成。無論我們在哪裡,無論是在什麼時間點,只要想看就可以看。網路將視覺空間重新劃分並進行拓展,但與此同時,用於展示圖像的屏幕尺寸通常被縮小了,圖像質量也下降。

來自:亞馬遜

今天,在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說的由電子化信息網路所構建的社會生活方式——「網路化社會」中,視覺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現。這其中網路不僅為我們提供圖像(那些與線上、線下的網路生活相關的圖像)的入口,還為我們提供思考、體驗這些圖像間關係的方式。

此書旨在提供一套視覺文化的思考工具,它觀看這個世界的方式主要圍繞如下觀點:

? 所有的媒介都是社會媒介。我們使用這些媒介向他人描述自己。

? 觀看活動其實是全身參與的一套複雜的感覺反饋系統,而並非只是眼睛。

? 相比之下,視覺化是運用空中飛行技術來描述這個像戰場一樣的世界

? 我們用屏幕記錄自己的所見和所想保存在屏幕上,並隨身攜帶。

? 視覺理解是由我們所看見的和所學會的忽略共同組成的。

? 視覺文化不僅是一種觀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方法,而是我們創造變化的積極途徑。

視覺文化既是一個研究領域,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種真實存在。需要向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道歉的是,現在的視覺藝術研究重點已經不再是創建、拓展視覺材料的新檔案,而是將這些視覺材料映射到不同的地區,以此來發現視覺和文化這兩個整體之間的關係,並且認識到我們正在學習的最重要的觀看是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變化。

所有的這些會將我們領向何處?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當印刷機發明,第一份出版物誕生時,人們不可能想像出大眾文學會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兩個世紀前,由於戰場太大,想要看到全貌不能靠裸眼,於是精銳部隊使用一些視覺化技術來想像戰場的實際狀況,而今天,這個技術現在已經轉化到億萬人的視覺文化中。困惑、無序、釋放、焦慮同時產生。

《如何看世界》一書討論了我們是如何將這些變化組織起來並使他們對我們的視覺世界產生意義。我們將看到什麼在興起,什麼在衰退,什麼是大家正在強烈辯駁的。與阿波羅宇航員不同,我們的雙腳正牢牢站在地球上。我們要去觀看的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題圖為電影《拆彈部隊》劇照,來自:豆瓣。未標註來源的文內圖均由出版社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為了紀念莎士比亞 400 周年,他改寫了《威尼斯商人》
誰說地毯一定只能是規則形狀?
這間形似蛋殼的小屋,想幫助野營愛好者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為了慶祝建國 150 周年,加拿大發行全球首款流通的夜光硬幣
為了差異化,LG 做了兩個屏幕的滑蓋手機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想更健康的觀看「世界盃」,這幾點你必須知道,該咋吃?該咋喝?
擺正三觀看看,印度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和平年代,這部電影我們更應該去觀看
相機是我們觀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觀看,站在你這一邊
對於《白蛇·緣起》這部動漫,你觀看後的感受是什麼?
沒有刻意的構圖想法,用眼睛觀看一個最真實的世界
柳岩亮相活動,被猥瑣大叔近距離觀看一臉笑容,這樣撈金真是沒誰了
想了解一個地方必要去人文景觀看看,宿遷的這幾個,你了解過嗎?
《我不是葯神》觀看前,你需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如果你真心想去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幫助你,讓我們靜靜的來觀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時常玩點新花樣,就是我陪你觀看世界的方式
這部日漫為什麼不適合觀看嗎?內容的確毀三觀,小孩子並不建議觀看
遠看你會以為這是漢堡,近距離觀看你會發現有些不同
觀看動漫時,有沒有一個瞬間讓你覺得這個角色好萌或者說好可愛?
印度觀看中國閱兵之後,居然說出這樣的話?這個真的忍不了
最近那些看一次笑一次的神圖,每張都適合循環反覆觀看!
這些動漫中都隱藏著許多小細節,童年觀看時的你都發現了嗎?
假期即將結束,你是否錯過觀看這部頗受好評的電影了呢?
如何在線觀看世界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