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評:日本「內閣決議」何以如此頻頻出籠?

社評:日本「內閣決議」何以如此頻頻出籠?

小評導讀

近年來日本有一個動向越發凸顯,這就是「內閣決議」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2006年安倍首次出任首相一年後辭職,那一年大致通過了520項「內閣決議」,而如今年均通過的「內閣決議」卻多達880項,而且還在持續增加。這一動向引發了日本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日本的內閣決議始於1885年,當年12月22日伊藤博文出任首屆首相,次日下午便召開內閣會議,通過相關決議。根據日本《內閣法》,內閣會議由首相主持,原則上每周二、五在首相官邸舉行,時間一般也就十幾分鐘。在這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中,平均要通過8項以上的決議。由於內閣決議均須「一致通過」,因此顯然是不可能深入討論的,只能是在會前在相關官員以及執政黨內部充分醞釀之後,在會上「走過場」而已。

除了例行的內閣決議以外,遇到發生緊急情況,首相還可以臨時召集內閣會議,討論相關事項,例如對朝鮮進行核試驗和發射導彈之類。此外,還有些並非那麼緊急的事項,不需在會議上討論通過,便通過各內閣成員圈閱的方式。所有內閣成員均圈閱了的議案,就是「圈閱決議」。

日本的體制不像美國,總統居高臨下,可以一錘定音。日本首相個人是沒有決策權的,他只能通過召開內閣會議,由全體內閣成員一致通過某項議案,因此首相實際上只是會議的召集人。

在相關的國際新聞節目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日本內閣會議召開前,所有內閣成員均先在會議室旁的會客室入座,然後安倍入場,全體內閣成員起立表示尊重,接下來才進入會議室議事。

那麼,內閣決議包括那些內容呢?大致有以下幾項:人事任免(包括法官);準備向國會提交的法律草案和預算草案;擬定對國會議員質詢的答辯稿;公布相關法律和條約;頒布政令等。只要沒有新的決定,則內閣決議就始終是有效的,即便出現政權更迭。

所謂「內閣決議」,是擁有行政權的內閣對相關事項的基本方針和統一見解。日本《內閣法》第6條明確規定:「內閣總理大臣根據內閣會議決定的方針,監督和指揮各行政部門。」內閣決議對各行政部門具有約束力。本應是決定政府基本方針的內閣決議,如今卻被安倍首相不斷塞入私貨,越來越令人對其生疑。

2014年7月1日,安倍內閣通過的一項決議引發了極大爭議,這就是在內閣會議上修改了以往對憲法第9條的解釋,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而在此前近70年的漫長歷史進程中,歷屆內閣對此的解釋均是行使這一權力有違憲之嫌,安倍內閣卻如此輕而易舉突破了限制。在擺脫這一緊箍咒後,安倍政權接下來又制定《安保法案》等,在行使自衛權問題上一路狂奔。安倍的這一做法,顯然是對日本憲政體制的嚴重破壞,在國內外引發了強烈抨擊,而且此舉還明顯表現出對國會的藐視。

日本憲法第41條明確規定:國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對國會負連帶責任。安倍再度出任首相後,一開始也曾打算通過國會審議和討論,來推動修憲進程。孰料即便在自民黨內,他也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在「正面突破」無望的情況下,安倍便採取「變通手法」,完全規避在國會的糾纏,而是通過內閣決議來「走捷徑」。目前日本內閣包括安倍在內也就24個成員,而參議院共有242個席位,眾議院的席位更多達475個之多。人多必然口雜,眾口自然難調。內閣成員僅為全體國會議員的約1/30,而且全部是執政黨的,搞定這二十來人,對安倍來說無疑是小菜一碟。如果哪位內閣成員打算來個「後院起火」的話,那下次內閣改造就請你捲鋪蓋走人吧。這樣,通過相關的「內閣決議」,對安倍來說是三隻指頭捏田螺的事。於是,在國會通過有難度的問題,便一概走「旁門左道」轉到內閣會議上討論。這不僅是對國會的藐視,而且還表現出行政獨裁和違憲。

如今日本內閣的決議事項根本就不把國會放在眼裡。例如早在1948年6月日本眾議院和參議院就根據《教育敕語》是基於「神話似的國體觀」,明顯侵犯基本人權,國際上也名聲不好,因此要求廢除《教育敕語》,讓其失效。但安倍復出以來,其內閣成員不斷發表肯定《教育敕語》的意見。今年4月7日日本文部科學副大臣在眾議院內閣委員會上對在幼兒園朗讀《教育敕語一事》居然如此表態:「只要不違反《教育基本法》就沒問題。」這裡,哪裡還看得出內閣是從屬於國會的定位?明顯與憲法以及國會決議相抵觸,但居然也沒有任何罰則和裁定,如此明顯「衝撞紅線」,隨即使其成為既成事實,這豈非是誰有話語權誰就有理?

來看看近年來日本內閣決議有哪些「重要決定」

2015年8月,在由內閣會議通過、由安倍發表的「戰後70周年講話」中,居然通篇沒有主語,人們幾乎看不出這是哪個國家的領導人發表的講話;

2016年4月,日本內閣決議認為:憲法第9條並未禁止持有和使用所有核武器。即便是核武器,只要僅限於最低限度,就未必是憲法所禁止的;

2016年10月,安倍首相在施政演說中呼籲「向海上保安廳、警察和自衛隊員表示由衷的敬意」時,自民黨議員等起立鼓掌。對此在野黨議員認為此舉極為不妥,應深刻反省。但內閣決議卻認為此舉無可指責;

2017年3月,認為只要《教育敕語》不違反憲法和《教育基本法》,就可以作為教材使用;

2017年4月,對《學習指導要領》有關初中階段增設學習「刺殺術」一事,內閣也如此決議:這是在廣泛徵求國民意見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並不涉及復活軍國主義和回歸戰前的問題;

同月,對關於將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作為教材一事,內閣決議居然認為,只要相關學校的校長認可就可以使用。

從以上案例可以清楚看出,很多類似在政治上明顯「越界」的舉動,如今都被安倍繞過國會,在內閣會議上輕而易舉地獲得通過。此舉具有如此「曲徑通幽」的功效,安倍當然會一發而不可收。

實際上,內閣決議充其量就是內閣成員之間的共識而已,未必是公正的,是符合事實的,也談不上什麼權威。上智大學的中野晃一教授就告誡廣大日本國民,絕不可錯誤以為政府的方針都是正確的,必須對內閣決議予以批判和認真檢驗,否則就很可能鼓勵政府不斷捏造事實來混淆視聽。

安倍挾持著在參眾兩院的絕對優勢和居高不下的支持率,近來越發盛氣凌人,有恃無恐,不斷把日本引向危險的道路。廣大日本有識之士和國民必須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堅決阻止安倍的倒行逆施,否則日本的前途就會毀在安倍手中。

來源:中評網

評論員:陳鴻斌

發自:北京

責編:嘎子

監製:中評社新媒體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評社 的精彩文章:

郭台銘轟蔡政府無效率 王立文提教育解方
快評:要恢復官方關係?美又對台丟誘餌
賴清德:親中愛台論 台為核心也著墨中國
林易煌語中評:高估自己實力 台成國際孤兒
陳先才答中評:洪秀柱卸任後將是深藍的教母

TAG:中評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和台灣為何如此曖昧?
二戰後,日本答應將此地歸還給中國,有人站出來說:不行
「日本製造」問題頻出,昔日巨擘跌落神壇
世界政壇領袖為何會對日本做出此等評價?讀之甚是令人震悚
日本零式戰機為何衰敗如此之快?事實真相讓日本無言以對
金庸小說流行到日本後,日本網友提問:點穴是出自於日式按摩嗎?
日本游熱門問答
秀強硬?日本抗議中國處理日企問題地圖 安倍聲援竟喊出這樣的話…
日本人發明二維碼,但中國為何成為「無現金社會」先驅,看日本怎麼說?
如果核戰爆發日本處境會怎樣?英國給出答案,難怪要和中國作對
日本為什麼贏了日俄戰爭,海軍參謀一句話說出了真相,日本民眾知道了也要驚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剖腹自盡,日本天皇如此回答
金庸小說流行到日本後,日本人問:金庸閣下,點穴是否出自於日式推拿呢?
日本議員對華春瑩出言不遜,被自家外相和網民聯手噴慘了
為什麼日本以引為豪的製造業,能做出如此「奇葩」的事兒?
國外問:如果有選擇你會去中國還是日本旅遊?答案出乎意料!
重磅消息,特朗普近日出狠招,中俄都震驚,日本這次首先亮出利劍!
如果甲午戰爭中國贏了會怎樣?日本網友給出評價,值得我們思考
被懟慘了!周一圍微博提日本知名男星結果評論炸了,網友:好無語
Baby日本出道舊照片被扒出,島國網友的評論亮了,八年前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