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麻黃劑何止治「傷寒」

麻黃劑何止治「傷寒」

麻黃乃虎狼之葯,在許多醫者心中已成思維定勢。其實它是一味很有潛力的藥物。麻黃劑何止治「傷寒」

清末廣東傷寒名家陳煥堂於其《仲景歸真》一書中,有一段頗耐人尋味的話:「予嘗竊聽藥店之內,數醫相聚,藉機謗予。有曰:『某人常常用麻黃桂枝,何以彼獨見得傷寒之多乎?』有曰:『焉不知是將牛作馬乎?』予不與他辯駁,但自嘆曰:『可見彼等以傷寒始用麻桂矣,豈不辜負實甚?先師造方療人百病,效如甘露,彼等視若屠刀,可勝惜哉?』或曰:『世人皆謂麻桂二方兇險,而子獨謂合用,是所謂離群別俗,毋怪俗人,反視子為偏僻也。但子恃何聰明,而敢自信之若是。』予曰:『子固試之既多,始敢出言也。』汝但轉問謗麻桂者,彼自試之有誤乎?抑或見人誤用乎?彼等以耳作眼,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同聲互知,實未用過麻桂者也,即使用過,亦不過僅用一錢數分,且不知施於何等證候,無怪其用之不當,而不敢用也。」

由此可見,麻黃乃一味虎狼之葯,在大多時,醫者心中已成思維定勢。其實此葯是一味很有潛力的藥物。茲錄驗案4則,僅供參考。

  • 心悸氣短自汗案

鄧某,男,64歲。初診日期:2011年7月10日。

患者近1年反覆出現心悸不適、氣短、上下樓梯出現氣促,間有頭暈,胸悶,汗出較多,冷汗為主,肢端發涼。2011年6月,外院行動態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心率50-55次/min,未排除病竇綜合征,建議行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畏懼手術,故來診。刻診:面色?白、氣短、聲低、肢冷,脈(微)細遲緩。肢冷、汗出為桂枝加附子湯證也,脈微細乃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也,當兩方合用。

處方:生龍骨30g,生牡蠣30g,桂枝30g,炙甘草30g,大棗15g,附子(先煎)30g,細辛12g,麻黃(先煎)15g。

患者服藥近兩個月,心悸及胸悶癥狀明顯減輕,無明顯汗出、肢冷及頭暈,心率維持在55-60次/min。繼續服藥,至截稿前(編者按:約指2013年),心率維持在60-70次/min。

按:此例患者有明顯汗出、肢冷,正合桂枝加附子湯的方證。《傷寒論》第20條曰:「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但第22條載:「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編者按:應為若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筆者遵仲聖之訓,每去芍藥,實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矣。但為何汗出明顯的患者,仍用峻汗的麻黃,卻可止汗?師言:患者心悸、肢冷、脈遲緩,正為陽微不振,故予麻黃附子細辛湯。

姜佐景於《經方實驗錄》中指出汗出有「病汗」「葯汗」之不同,非麻黃證服麻黃亦不得汗出。此患者並非《傷寒論》第35條之「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的麻黃湯證,而為「脈微細,但欲寐」的少陰病,故用麻黃而不忌汗出。麻黃劑何止治「傷寒」

  • 腰部挫傷小便失禁案

羅某,男性,73歲。初診日期:2011年8月25日。

患者既往有腰椎間盤突出病史。2011年6月其外出買早餐時不慎跌倒,出現腰部疼痛、活動受限、小便失禁、雙下肢乏力。當時即到廣東某醫院查骨盆片:未見骨折,故未再就診。2個月來上述癥狀未見好轉,故2011年8月18日來我院住院。入院時,稍走近便能聞到尿味,小便失禁、面色晦滯、雙目無神、汗出、以頭部為主(平素汗出較多),行走蹣跚、需兩人摻扶,幾乎不能舉步。舌苔白厚膩,脈弦滑略數;發熱(38.5℃),無惡寒,無咳嗽咯痰,心率:87次/分,律齊;查體:雙下肢肌力4級,肌張力正常,痛觸覺未見異常,提睾反射減弱。

入院當日下午,即請黃仕沛醫師查房,予「古今錄驗」續命湯,處方如下:麻黃18g,桂枝15g,乾薑6g,當歸24g,川芎9g,党參30g,甘草15g,石膏60g。2劑。

服藥後,患者仍發熱(38℃-38.5℃),無惡寒,無咳嗽咯痰,遺尿及肢體乏力未見好轉,苔白厚膩,脈弦滑略數。因患者入院前曾受涼,血象未見異常,但持續發熱,考慮為上呼吸道感染。而小便自遺、雙下肢痿弱是令患者最為痛苦的癥狀,方葯應針對患者上述癥狀,以麻黃類方為基礎。

此患者雖有汗出,但如姜佐景所言,出汗有「病汗」「葯汗」,非表實證,用麻黃未必能汗出。麻黃除發汗外,還可興陽振頹,此處用麻黃即取此功效。而患者又兼發熱,也可藉助麻黃解表退熱。故為兼顧退熱,暫改為大青龍湯,並囑多飲水。處方:麻黃(先煎)18g,桂枝15g,北杏仁15g,甘草15g,石膏90g,大棗15g,生薑3片。

4劑後,已無發熱。CT檢查提示:L3-4、L4-5椎間盤突出。建議患者及家屬行MRI檢查,患者及家屬拒絕。故暫以改善癥狀為主,重新予續命湯,麻黃加至20g,3劑。服藥後,心率未見加快,但出現小便點滴難出,予插尿管,麻黃加至23g,此時患者自覺下肢活動較前有力。

二診(9月3日):小便可自行排出,且已能自行控制,無遺尿現象,厚膩舌苔已褪盡,並可拄拐杖床邊短距離活動,予帶葯出院。出院後第2天,患者再次出現小便失禁,行走亦較前困難,幾乎回到入院前的狀態。患者未就診,一直服用中藥,但上述癥狀未見絲毫好轉,並再次出現發熱,T:38℃左右。

三診(9月8日):小便完全不能控制,輪椅代步,發熱、汗出、頭部汗出為主,便秘,但無明顯腹脹,苔白厚膩,脈弦滑略數。血常規:未見異常。再予大青龍湯退熱。處方:麻黃(先煎)30g,桂枝30g,北杏仁15g,甘草20g,石膏90g,大棗15g,生薑3片,大黃(後下)15g。

3劑。並囑溫覆,患者服藥後汗出無明顯增加,小便失禁,但行走困難癥狀較前改善。服藥後,第4天(9月11日)上午已無發熱,因正值中秋,停葯2天。

四診(9月13日):無發熱,汗出較前減少,便秘,苔白厚膩,脈弦滑,心率:80次/分,律齊。遂改予續命湯;處方如下:麻黃(先煎)30g,桂枝30g,乾薑6g,當歸24g,川芎9g,党參30g,甘草15g,石膏60g,大黃(後下)15g。

3劑後,自訴小便雖仍失禁,但較前好轉,仍有1/3左右時間失禁,可自己扶拐杖蹣跚行走,舌苔仍白厚膩,脈弦滑;心率:80次/分,律齊。麻黃加至33g。

複診(9月16日):小便已可自行控制,行走時只需稍藉助拐杖,白膩舌苔亦較前消褪。2011年9月19日查MRI與此前CT相仿,排除佔位病變的可能。繼續服藥。

按:《金匱要略》「古今錄驗」續命湯原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而此證雖非風痱,但有雙下肢痿弱,並有明顯之跌仆誘因,料為脊髓挫傷所致。與《黃仕沛經方亦步亦趨錄》「續命湯通腑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實取麻黃「興陽振頹」之功。

  • 結節性紅斑案

伍某,女性,35歲。初診日期:2011年4月15日。

患者半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39℃),雙下肢出現散在紅斑硬結,直徑1-2cm。以伸側為主,有壓痛及膚溫增高,並伴有明顯關節疼痛。4月2日,在市某三甲醫院住院,胸片示:右肺中葉感染。C-反應蛋白:40mg/L;血沉:51mm/L;反應蛋白、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四型均為陰性(編者按:此處文字存疑)。診斷為:①結節性紅斑;②右肺中葉感染。予抗感染治療,並使用激素。治療後體溫明顯下降。4月12日停用激素,出院。

其父母曾因複發性口腔潰瘍請筆者診治,以甘草瀉心湯治療,皆愈。故4月15日前來就診。患者當時仍有低熱、咳嗽、痰稠,雙下肢散在暗紅色的斑塊硬結、疼痛不可觸摸,伴關節疼痛。中醫診斷:歷節痛;辨證:風寒濕熱雜至;方予桂枝芍藥知母湯合木防己湯。

處方:桂枝15g,赤芍60g,知母20g,麻黃(先煎)15g,白朮30g,防己24g,防風15g,附子12g,甘草30g,薏苡仁90g,石膏90g。

複診(4月19日):無發熱,咳嗽減少,紅斑結節疼痛有所減輕,唯難以入睡。仍守原方,麻黃減至12g。處方:桂枝20g,赤芍30g,知母20g,麻黃(先煎)12g,白朮30g,防己24g,防風20g,附子25g,甘草30g,薏苡仁60g,石膏120g。

守方治療,患者已無發熱,結節紅斑逐步消退,壓之尚余輕痛。其間患者無明顯心悸,睡眠亦改善,麻黃遂最大量加至18g。

至5月20日複診時,結節、疼痛已微,仍遺留褐色斑塊。原方去薏苡仁,加桃仁、牡丹皮。

按:《金匱要略》治風濕相搏之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稱為風濕三方。更有麻杏苡甘湯、麻黃加術湯等方,各有側重。而桂枝芍藥知母湯又為諸方之綜合化裁而成。方中有芍藥知母能清蘊熱又可制燥,使久服而能任葯。今用赤芍更能涼血散血。故魏念庭曰:「此方乃通治風寒濕邪之法,非專為瘦人而設也。」

臨床運用此方,筆者喜與木防己湯合用。按木防己湯出自痰飲篇:「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之、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此方原治支飲。吳鞠通卻常去人蔘以之治痹。《溫病條辨》有加減木防己湯。《吳鞠通醫案》痹門共十五案,其中用本方竟佔六案。其他如痰飲門、寒濕門、中風門等皆有用之。均去人蔘而重用石膏。如《痰飲門?趙案》吳氏謂:「石膏少用萬不見效。」該案「前後共用石膏百斤之多」。吳氏治痹是活用了仲景此方。

用木防己湯合桂枝芍藥知母湯,亦取防己利濕而清熱,與石膏配合知母、芍藥更能清內郁之熱,制溫葯之燥也。

  • 嗜睡心悸案(高山反應案)

趙某,女性,63歲。初診日期:2011年9月30日。

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史。2011年8月初,曾往西藏旅遊,出現高山反應。回來後體倦乏力,嗜睡,反應遲鈍。據稱在澳門西醫診查:血壓高160/100mmHg。血糖高、左心肥大、腦萎縮。經西藥治療效不顯。刻診:體倦嗜睡,行動遲緩,夜睡不寐,心悸心慌,下肢微腫,味覺遲鈍。平素業餘愛好唱粵曲,現覺唱曲時常走調,氣不順暢。舌稍胖,苔白稍厚,脈沉而細。擬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苓桂術甘湯。

處方:麻黃(先煎)12g,熟附子30g,細辛9g,桂枝20g,茯苓30g,五味子15g,白朮30g,炙甘草12g,安桂芯(沖)3g,高麗參(另燉)10g。

二診(10月4日):精神暢旺,余無特殊。續以前方,麻黃用18g。7劑。

三診(10月12日):諸症悉除,嗜睡、動作遲緩均已改善。又復能參加曲藝社活動,唱功大進。再予7劑,以鞏固療效。

按:《傷寒論》第281條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此少陰陽微之證,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振奮心陽。苓桂術甘湯原治:「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現配合麻黃附子細辛湯一以治悸,二以制約麻黃。麻黃一葯,可振奮心陽。

本文摘自《上海中醫藥雜誌》2014年第48卷第4期。作者:何莉娜 黃仕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方縱橫 的精彩文章: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一)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二)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三)
本人醫案——葛根湯治療鼻窒案

TAG:經方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