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麻黃類方(四)——風寒束表飲停胸的小青龍湯

麻黃類方(四)——風寒束表飲停胸的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

麻黃類方(四)——風寒束表飲停胸的小青龍湯

原文《傷寒論》第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曰「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曰「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

【方葯】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甘草(炙)三兩乾薑二兩半夏(洗)半升桂枝三兩細辛三兩,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痢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


發揮1.小青龍湯是著名經方,臨床應用廣泛,可用於多系統疾病,但主要用其治療肺系疾病。仲景用此方治療表寒兼水飲內停之證,療效卓著,從古沿用至今。

2.小青龍湯證發病多在冬春季節 冬春兩季氣溫較低,氣候多變,春季主氣為風,冬季主氣為寒。風寒之邪侵襲人體,易傷陽氣,在外出現一系列表寒之證,在內則易傷肺而致水飲不化,停滯體內而為邪。這與小青龍湯的發病機理相符合。深秋季節氣候漸冷,氣溫降低,寒邪漸盛,人體易受病邪侵襲而發病。夏季氣候炎熱,人體陽氣盛,不易受風寒之邪侵襲,但是,若夏季乘涼飲冷太過,傷及陽氣,仍會導致外寒內飲的小青龍湯證。

3.方證:咳嗽、喘、咳痰等是本方主症痰以色白量多質清稀為主淡白舌與薄、白、膩、滑苔為主要舌象

劉渡舟醫案:柴某某,男,53歲,1994123日就診。患咳喘十餘年,冬重夏輕,經過許多大醫院均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迭用中西藥治療而效果不顯。就診時,患者氣喘憋悶,聳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則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則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惡寒。視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脈弦.寸有滑象。斷為寒飲內伏,上射於肺之證,為疏小青龍湯,麻黃9克,桂枝10克,乾薑9克,五味子9克,細車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甘草10克。服7劑咳喘大減,吐痰減少,夜能卧寐,胸中覺暢,後以《金匱》桂苓五味甘草湯加杏、夏、姜正邪並顧之法治療而愈。(《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1819

按語:本案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惡寒,舌苔水滑,為寒飲內擾於肺,肺失宣降所致。與小青龍湯證機相符,服本方則使寒邪飲去,肺氣通暢而咳喘自平。

麻黃類方(四)——風寒束表飲停胸的小青龍湯

劉渡舟用小青龍的辨證六條:

第一,辨氣色:寒飲為陰邪,易傷陽氣,胸中陽氣不溫,使榮衛行澀,不能上華於面,患者可見面色黧黑,稱為「水色」;或見兩目周圍有黑圈環繞,稱為「水環」;或見頭額、鼻柱、兩頰、下巴的皮里肉外之處出現黑斑,稱為「水斑」。

第二,辨咳喘:可見幾種情況,或咳重而喘輕,或喘重而咳輕,或咳喘並重,甚則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則加重。

第三,辨痰涎:肺寒金冷,陽虛津凝,成痰為飲,其痰涎色白質稀;或形如泡沫,落地為水;或吐痰為蛋清狀,觸舌覺涼。

第四,辨舌象:肺寒氣冷,水飲凝滯不化,故舌苔多見水滑,舌質一般變化不大,但若陽氣受損時,則可見舌質淡嫩,舌體胖大。

第五,辨脈象:寒飲水邪,其脈多見弦象,因弦主飲病;如果是表寒里飲,則脈多為浮弦或見浮緊,若病久日深,寒飲內伏,其脈則多見沉。

第六,辨兼證:水飲內停,往往隨氣機運行而變動不居,出現許多兼證,如水寒阻氣,則兼噎;水寒犯胃,則兼嘔;水寒滯下,則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則兼腫;若外寒不解,太陽氣鬱,則兼發熱、頭痛等症。

以上六個辨證環節,是正確使用小青龍湯的客觀標準。但六個環節,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兩個主證者,即可使用小青龍湯。關於小青龍湯的加減用藥,仲景已有明訓,此不一一重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方縱橫 的精彩文章:

麻黃劑何止治「傷寒」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一)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二)
六經辨證治療蕁麻疹(三)

TAG:經方縱橫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的可口可樂,泰國的紅牛,在老外眼中,中國的代表飲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