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胸懷天下的湖南人之一,鼎之輕重,似可問焉——你的轉發就是最大支持

那些胸懷天下的湖南人之一,鼎之輕重,似可問焉——你的轉發就是最大支持

話說,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1840年6月,鴉片戰爭一聲炮響,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也轟出了泱泱華夏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從此,中華民族步入漫漫長夜,天地變色,山河黯淡。在此非常之勢、多難之秋,一批又一批湖南人以天下為己任,敢為人先、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前仆後繼,從「無湘不成軍」,到「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再到「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湖南人以生命和鮮血,以責任和擔當,燃起了熊熊火焰,照亮了深邃夜空,書寫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絢爛、最傳奇、最悲壯的篇章。

之一,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世上有兩種人可以成大功、立大名,一種是情商極高、修為極深的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還有一種是天賦極高、能力極強的人,能為常人所不能為。很顯然,曾國藩屬於第一種人,而左宗棠屬於第二種人。晚清名士王闓運也屬於第二種人,只不過大名雖就大功未成。此人出生於湘潭縣雲湖橋山塘灣,是典型的小地方走出來的大名人。湖南人為學最重經世致用,王闓運也是如此,只是他的經世致用在常人看來有些另類和瘋狂。他自詡精通功名之學、經史之學和帝王之學,特別是對帝王之學情有獨鍾、引以為豪。何謂帝王之學,通俗地講,就是教人怎麼當上皇帝、當好皇帝的學問。這麼一個出生在窮鄉僻壤的小子,一生的理想抱負就是當帝王師,傳帝王術,助帝王業。基本上正常人都會認為,這傢伙摔了腦子,而且摔得不輕。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兩眼朝天的人,年紀輕輕便名動天下。26歲時,王闓運赴京參加會試,遺憾落榜。但因為頗有才名,又經朋友介紹,結識了權傾朝野、烜赫一時的肅順,任肅順的家庭教師。當時的肅順乃咸豐皇帝第一寵臣兼第一重臣,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肅順對王闓運十分器重,奉之若師保,甚至紆尊降貴,要求與之義結金蘭。肅順為咸豐打點江山,王闓運為肅順出謀劃策,儼然已是半個帝師。期間,王闓運放言,「非衣貂不仕」(按當時規矩,只有二品以上大員和翰林才可以享受這種待遇)。因咸豐賞識王闓運文才,破例恩賞只是舉人的他「可以衣貂」。自此,「衣貂舉人」名揚京城,一時間風頭無兩。

或許是政治嗅覺過於靈敏,或許是政治抱負還未實現,又或許是兩者兼而有之,王闓運在肅順家過了半年錦衣玉食的日子後,又飄然離去。幾個月後,英法聯軍殺入北京,咸豐皇帝病死熱河,肅順被欽點為顧命大臣。當時,同治小皇帝5歲,慈安皇太后24歲,慈禧皇太后26歲,恭親王奕?已靠邊站多年。作為八位顧命大臣之首的肅順,無疑已登上了權力的巔峰,天下皆在眼底。只是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慘。未久,兩個年輕寡婦聯合叔子奕?,以迅雷之勢發動辛酉政變,肅順被判處斬立決。瞬息之間,從輝煌頂點,墮入萬丈深淵。其時,王闓運已離開肅順半年,逃過一劫。

京城風雲變色,南方也是風起雲湧。辭別肅府,王闓運先是去了山東,然後輾轉南下,去見一個故人。王闓運觀察這個人已有多年,他認為此人是實現他生平抱負、踐行他帝王絕學的最佳人選。王闓運深知,肅順成事,頂多就是個霍光、張居正式的人物。而此人成事,則是比肩趙匡胤、朱元璋的人物。這個人就是他的湘潭老鄉曾國藩。數年前,王闓運和曾國藩有過幾次會面和傾談,也曾向曾國藩大膽進言,「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明公豈有意乎?」。當時的曾國藩,正處於艱苦創業階段,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處處碰壁、處處受挫,絕望時幾度投水自殺。事業不甚如意且已過不惑之年的曾國藩,聽到二十齣頭的王闓運高談闊論,自然是不以為意。這次王闓運前來,曾國藩已走出事業低谷,位居兩江總督,手握十萬雄兵,對太平軍的作戰也已佔據上風,光復南京指日可待。

王闓運在曾國藩幕中呆了70餘天,兩人前後長談14次。王闓運給曾國藩謀划了兩條道路,一是自請入覲申明祖制,明確表態兩宮不能垂簾聽政,支持肅順,聯合奕?,共輔新主,成就周公之業。曾國藩作為外臣,面對宮廷權斗,自然是隔岸觀火、以不變應萬變最好,對王闓運的話也就不置可否。王闓運又順勢拋出第二條道路,高舉義旗,割據東南,自立為王,與清廷、太平天國三足鼎立。然後徐圖進取,收拾山河,成就帝王偉業。顯然,王闓運熱衷的是第二道路。如若成功,自是名比諸葛亮,功蓋劉伯溫。此時的王闓運不到30歲,雄心勃勃,意氣昂揚,說起取天下彷彿囊中取物。他說,「大帥功高望重,將士用命,何不乘機奪取江山,自己做皇帝,何苦白白替別人出力。」老成持重的曾國藩,看著眼前這個唾沫橫飛的年輕人,異常冷靜和沉默。他一邊聽王闓運講,一邊有意無意點著茶水在桌上比劃。談話中途,曾國藩臨時有事出去了一下。王闓運起身,看到曾國藩桌上寫滿了「狂」「謬」二字,一腔熱血頓時凝結成冰,寒徹骨髓。一個極度自負的人遇到一個極度自製的人,註定是自討無趣,碰得一鼻子灰。從此王闓運心灰意冷,黯然收起自己的帝師夢,一門心思收徒講學去了。

曾國藩究竟想什麼,究竟有沒有心動,無人可以窺測。他隱藏得太深了,深不見底。夜深人靜時,曾國藩開始寫日記,「傍夕,與王壬秋久談(王闓運字壬秋),夜不成寐」。可以知道的是,曾國藩失眠了。其實,在曾國藩眼中,王闓運就是一個自負的文人、聰明的狂士而已。耍嘴皮、玩文字,自是天下第一流好手。然而謀劃問鼎大計,王闓運分量還太輕太輕。

在王闓運之前,許多湘軍重量級人物曾或明或暗試探、鼓動過曾國藩。咸豐過世不久,湖北巡撫胡林翼曾到訪曾府。胡林翼是益陽人,乃湘軍重要首領。如果說曾國藩有大智慧,胡林翼則有大聰明,為人玲瓏八面,靈活機警,尤其善於協調處理各方關係,是湘軍中的潤滑劑,也是湘滿兩大政治集團的潤滑劑。此次胡林翼前來,捎來了左宗棠的一副對聯,「神所依憑,將在德也;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國藩讀罷,心裡陡然一驚,神態生冷嚴峻。胡林翼見狀,又拿出一副自己寫的對聯,「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面對多年的至交好友,曾國藩沒有當場表態,只是說「容我考慮一下」。幾天後,曾國藩將對聯改了一個字,回復給胡林翼,「神所依憑,將在德也;鼎之輕重,不可問焉」。胡林翼看了不再言語,幾日後便返程湖北,幾個月後病死武昌。

胡林翼走後不久,安徽巡撫彭玉麟送來密信,「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彭玉麟籍貫衡陽,性格與曾國藩頗為相似,持身嚴謹、務實專一,既是曾國藩的愛徒愛將,也是人生知己。當年彭玉麟投奔曾國藩麾下,就鄭重立下誓言,「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超然於塵世之外。「三不」將軍彭玉麟的密信,對曾國藩的心靈無疑是巨大震撼。牛氣衝天的左宗棠、圓滑練達的胡林翼、清高淡泊的彭玉麟,三個性格迥異的湖南人,前前後後表達了同一種想法,曾國藩陷入了沉思。左宗棠講的是膽識問題,兄弟,想不想干,敢不敢幹?胡林翼講的是策略問題,兄弟,就這麼干?彭玉麟則是表決心,老師您一聲號令,學生堅定跟您干。沉思之後是沉靜。曾國藩以超凡定力壓住了自己內心的火焰,又以大帥之尊壓住了湘軍集團的火焰。地火在地下潛行,尚未噴薄而出,就已悄然熄滅。

1864年7月,湘軍攻破南京,恢弘華麗的太平天國轟然坍塌。湘軍上下氣焰熏天,瘋狂地燒殺搶掠,瘋狂地吃喝玩樂,瘋狂地啃噬勝利果實。大功已成的曾國藩,在短暫喜悅之後,又變得憂心忡忡起來。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清廷、太平天國、湘軍三股勢力已去其一,對於清廷來說,湘軍的存在,已然弊大於利,禍大於福,威脅大於倚仗。作為湘軍最高負責人,曾國藩不得不思考湘軍何去何從的問題。審視湘軍處境,清廷早已提前布局,密切監視,嚴加防範。官文、都興阿、富明阿環伺四周,對湘軍已成合圍之勢。僧林格沁蒙古鐵騎駐紮皖北,如一把砍刀架在湘軍脖子上。湘軍一有風吹草動,可能頃刻遭到圍剿絞殺,今日朝廷功勛明日可能就會變成亂臣賊子,變成階下囚、刀下鬼。而此時的左宗棠已被清廷分化,火速提為閩浙總督,與曾國藩平起平坐,自然不會聽曾號令。得意弟子李鴻章事業順遂,羽翼漸豐,也不見得再願意提著腦袋為老師驅馳。

盛夏的南京格外燥熱,比天氣更燥熱的曾國藩的內心。恩賞上諭遲遲不來,顯然清廷也在掂量曾國藩、掂量湘軍的分量,不僅僅是封賞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敲打的問題。論功行賞,大功大賞,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清廷不會吝嗇,工於心計的慈禧皇太后更不會吝嗇。更何況賞,不只是賞給曾國藩和湘軍的,那是賞給天下人看的,是賞給所有為清廷效忠賣命的人看的。那麼如何敲打了,用力不夠達不到效果,用力過猛可能直接激發湘軍反叛。在推延數天後,上諭在曾國藩日盼夜盼中抵達南京。對於湘軍兩位核心人物,曾國藩恩賞加太子太保銜、一等侯爵,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曾國荃恩賞加太子少保銜、一等伯爵,並賞戴雙眼花翎。自此,曾國藩成為滿清以來漢人封侯第一人,也是文人封侯第一人;而曾氏兄弟,同日封侯伯,滿清一朝絕無僅有,曾氏家族也因此成為享譽神州的名門望族。

然而,曾國藩心裡有那麼一些失落。當年,咸豐皇帝死前留下遺言,「克複金陵者王」。現在,慈禧皇太后、同治小皇帝將先皇遺言選擇性的忽略了,或者說是選擇性的執行了。應該說咸豐當年心裡想的,克複金陵者必是統領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的滿族將領,絕對沒有料到文弱書生曾國藩帶領一幫鄉野農民建此殊功。曾國藩還來不及細想,清廷的敲打接憧而至。在策略上,清廷選擇捧護曾國藩而敲打曾國荃,「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歷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勛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在突破口上,清廷選擇了三個死結問題大做文章,一是曾國荃在攻破南京時指揮失當,以致幼王洪天貴福、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和章王林紹璋等太平天國重要人物逃脫;二是著令迅速查清南京城內金銀下落,報明戶部,已備撥用;三是檻送李秀成、洪仁達二犯進京,訊明處決。跑了重要人物,事情已成定局,自是無法改變。南京城內的金銀財寶,也已被湘軍將士洗劫一空,源源不斷運往湖南,斷無退返可能。而李秀成、洪仁達二人已被殺人滅口,人死不能復生。曾國藩心裡十分清楚,敲打弟弟就是敲打自己。清廷拋出來的三個可大可小又無法解決的問題,不過是告訴自己,你表現得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表現得不好,也可以小題大做、大動干戈。無疑,曾國藩心裡是惶恐而苦澀的。

皇恩浩蕩,天威凜冽。清廷這種又用又防、邊用邊防、用完就擺出卸磨殺驢架勢的做法,曾國藩忍受得了,他的九弟曾國荃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曾國荃,人稱九帥,性情桀驁剛烈,立下攻破南京首功之後更是恃功而驕、恃功而狂。受到清廷無情批評,曾國荃憤憤不平,比起攻破南京大功,跑幾個人算什麼;比起愛新覺羅氏大好江山,拿點金銀財寶算什麼。更何況,湘軍自起家起,就是自籌糧餉、自收自支,沒有金銀之利誰給你賣命。曾國荃越想越氣,怒火中燒,不可遏制。在曾國荃的身後,是無數咬牙切齒、磨刀霍霍的湘軍將士。這群身經百戰、九死一生的鐵血漢子,早已習慣血與火的軍旅生涯,個個自信幹得掉彪悍的太平軍,就幹得翻腐朽的滿清騎兵和綠營,就拿得下北京、坐得了江山。一場驚天密謀開始在湘軍中高層將領中醞釀,火焰又開始燃燒起來。

一天深夜,曾國荃率三十多位湘軍高級將領齊聚曾國藩府邸,圖謀重演「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戲碼。大廳一片喧嘩,勸進聲一浪高過一浪。曾國藩閉門屋內,一言不發。僵持良久,曾國藩差人送出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國荃見了,頓時熄了火,垂著頭走了,眾將領也無奈散去。背倚長天,俯瞰大海,看到繁花無數。曾國藩已站在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到達了常人不能到達的境界,看到了常人無法看到的綺麗景象,只是內心的想法、內心的感受、內心的追求只有自己知道。身處絕高之處,是熱鬧的,風光的,也是孤獨的,寂寥的。

既然決心不反,那就要堅決表態。手握重兵的曾國藩,表態註定不能只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而是要狠心自剪羽翼、自斷手腳,打落牙齒和血吞。首先拿來開刀的,便是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形勢剛剛穩定,曾國藩就著手做曾國荃思想工作,奏請將其開缺回籍。清廷也是毫不客氣,順水推舟,恩准這個天字型大小功臣解甲歸田。收到開缺聖旨,曾國荃是滿腹委屈,無處發泄。曾國荃是典型的湘中漢子,不服輸,不怕死。如果要說服什麼,怕什麼,或許只有長他13歲的哥哥。曾國荃還是山間少年時,曾國藩已經供職翰林院,是家族裡第一個中央機關幹部。這麼多年來,曾國荃對這位大哥一直是景仰加敬畏,即使立下大功、成就威名後也不敢違抗和造次。曾國荃離開南京時,曾國藩贈給他一副對聯,「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曾國荃明白哥哥的心意,卻無法理解哥哥的心境,如果百戰歸來是為了再讀書,那當初何苦身經百戰、歷盡艱辛。曾國荃帶著一腔憤懣和滿船滿船金銀財寶,鬱郁回湘鄉老家去了。曾國荃一走,橫掃江南、威震天下的湘軍也迅速被裁撤,崢嶸歲月瞬成過眼雲煙。沒有了牙齒和羽翼的曾國藩,贏得了清廷的空前信任。4年後,曾國藩奉詔調任直隸總督,主政京畿重地。千百年來,功高震主又全身而退者,寥若星辰,曾國藩成了其中之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皆成功者,更是屈指可數,曾國藩也是其中之一。

曾國藩和曾國荃,兩兄弟性格上是相似的,都有一種「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和韌勁,這是他們功成名就的共同法寶;兩兄弟骨子裡又是不同的,一個生來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馬,一個生來敬畏天地、敬畏命運,不敢為天下先。很多事情是註定的,正如很多人是天生的。有的人生來追名逐利,有的人生來克己修心。所以,有的人做了凡人,有的人成了聖人。

(如果喜歡此文,歡迎關注公眾號。下期推出那些胸懷天下的湖南人之二,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島人歌 的精彩文章:

TAG:長島人歌 |

您可能感興趣

王傑之所以值得欽佩是因為他的胸懷,現在的淡然一笑,並不是有些人說的「怨婦」
隋煬帝胸懷大志,又很有天賦,為何最後卻會淪落為「一代昏君」?
曹操到底是胸懷寬廣之人還是心胸狹窄之徒?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
一個男人是否有真正的胸懷,就看這幾點!
真正有胸懷的人,都喜歡做這五種讓步,你呢?
胸懷是否開闊,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些星座不記仇,有氣度,真正是胸懷博大之人
不要誤讀了古人的胸懷,正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李白詩里最狂的一句話,胸懷大志藐視天下,那他為何這麼狂?
敢愛敢恨,才藝無雙,胸懷寬廣,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唐奇女
讓你成功的,往往不是才華橫溢,而是胸懷寬廣!
一個人的胸懷越大,擁有的幸福也就越多!
明明知道左宗棠看不起自己,可曾國藩為何還要提拔他?這就是一個男人的胸懷
各位好,請敞開胸懷大聲笑出來,讓這些狗啊貓啊再「皮一會」
忍,是一種胸懷;讓,是一種心懷
就怕你胸懷鴻鵠之志,手無縛雞之力
大學之大者,更應是胸懷之大,容量之大也
最好追的星座女!只要肯下功夫,輕輕鬆鬆就能入你胸懷!
看似不起眼,其實胸懷大志的三大星座!
胸懷大志,才華過人的三個星座,總有一鳴驚人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