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去賞荷吧
賞荷(葉世國)
碧葉如傘嵌寶石,白紅點綴花矗立。
綠清花潔無淤泥,又是賞荷絕佳時。
荷,植物名。科屬:睡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最初細小如手指,稱為蓮鞭。蓮鞭上無節,節再生鞭。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有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成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
我國是世界荷花重要的原產地之一,荷花文化燦若星河, 源遠流長。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為之心神相系,夢魂縈繞,於是或揮毫潑墨,或淺唱高歌,從而留下了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詩書畫文,其中不乏無價墨寶,千古絕唱。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鄭風》中寫道:「隰有荷花」。
南朝《西洲曲》中寫道:「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李璟《浣溪沙》中寫道:「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宋朝大詩人楊萬里曾有詩云:「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採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採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採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採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採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杆。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白帶帶血是怎麼回事 這樣調理比較好
※今年選秀,馬刺又淘到寶了?
※總有些神奇的事情會發生
※瑜伽 什麼是覺知力
※向司馬遷致敬
TAG:公眾號 |
※旺蒼這個村發現了一個絕美的賞荷花勝地,太美了!
※美爆了!賞荷賞花逛濕地,最美端午就應該這樣過
※跟我走吧,到顧山賞荷去
※陪我去賞荷
※明星去無錫太湖,來這裡賞荷花就對了!
※賞荷正當時!許昌最美荷花在這裡,快快約起來
※賞荷季!除了好看之外,荷花全身都是寶!
※夏季賞荷,真美!越看越涼爽!送給大家
※我的杯中蓮,家中也能賞荷花美景
※賞荷花何必非去西湖?這片十里荷塘已經美到爆
※美到手機內存不夠用!玉林最美賞荷地圖在此,周末可以約起了!
※山東賞荷好去處!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你還記得嗎?
※等一個人,陪我去普者黑,賞荷!
※賞荷時你會認錯荷花和睡蓮嗎?
※荷花控必看!全國賞荷好去處,錯過再等一年!
※何必去遠方!嘉善這些賞荷點美哉,艷壓整個夏天!
※夏天不看荷,白來人間走,全國賞荷攻略,拿走不謝
※慎入!貴陽周邊隱藏了九個賞荷聖地,現在已經美到窒息!
※還是免費,無錫賞荷好去處!
※荷花開了!這8個賞荷勝地別錯過,周末拍照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