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乃「剃髮易服」元兇,卻是漢人,最終被用豬鬣種發,全家被殺

此人乃「剃髮易服」元兇,卻是漢人,最終被用豬鬣種發,全家被殺

柏舟最近翻看新聞的時候,發現在5月份在山東淄博有個墓被盜了,墓主人可是當年官至兵部尚書的孫之獬。

這位孫之獬可了不得,他用一己之力改變了滿清入關以來的安撫政策,第一個提出了「剃髮易服」。

最關鍵的是,這位兵部尚書,還是一位大明朝的降臣,一位飽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前朝進士,純種漢人。

要說降清,那大明王朝最後的歲月里,這樣做的人實在太多了,根本輪不到他,但是這位孫之獬做「漢奸」也作出了一定水平。在降清之後被封了個禮部侍郎,也算是個不小的官至了,但是他不甘心呀,為了討好剛入關看起來很好騙啥也不懂的滿清勛貴,他就想了個好辦法:標異而示親。

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己把頭髮剪成清朝前期的那種金錢鼠尾巴鞭,穿滿服。

這點在時人王家楨筆記《研堂見聞雜記》中有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為滿飾也,不容。

簡單來說,就是這貨剃髮易服,想加入滿人,但滿人不收,回到漢人朝官陣營的時候,大家覺得你丫穿的什麼滿服,羞與之為伍。

里外不是人的孫侍郎感覺很尷尬啊,很不爽,又沒辦法將怒火撒至滿清主子的身上,心中泛起一個毒計:大家一起剃髮易服!

於是他上疏,奏摺的內容大概是:「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多爾袞早就想彰顯武力震懾那些抗清義士了,於是分分鐘答應——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間,下達剃髮令。「文武軍民一律剃髮如滿族式樣,不從者治以軍法」。

反正清軍到哪兒,哪兒就要剃頭,十天為期限。

結果大家都懂了,有血性的、心懷漢家江山的漢子,又一次被刨了根。

最後在他請命去江西招撫,被封了「兵部尚書」,因為這貨的能力實在不過關,沒多久連清廷也忍不下去了,以「久任無功,市恩沽譽」的名義革職為民。

順治三年秋,孫之獬衣錦還鄉,正好遇見了老家山東爆發了一場農民起義,首領謝遷帶人衝進淄川,把這位前尚書孫之獬抓到了。

《淄川縣誌》中記載了孫之獬的最後下場,由於「剃髮令」實在是讓漢人深恨,這位「漢奸」先是被五花大綁了十多日,被群眾們用針在他光溜溜的腦袋上扎了N個洞,並用豬鬣(豬毛)給他種發。據說孫之獬心知必死,故意怒罵群眾想求速死,結果被人用線縫住了嘴,肢解而死。孫之獬合家七口人,盡數被殺。

得知其死訊,朝中漢臣深恨此賊陰狠,故意說:孫之獬已被削去官籍,不應當給予撫恤。最終堂堂前兵部尚書死後旌表、撫恤啥也沒有。

這也難怪,畢竟連吳三桂都曾多次勸阻多爾袞不要推行剃髮令,這位始作俑者被人深狠也是很正常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往事 的精彩文章:

紫禁城核心部位的牌匾上,至今插著白蓮教後人射的一支箭
中國古代也講星座,蘇軾致敬韓愈,覺得同為摩羯兩人一樣命苦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自此人,假託皇命出兵,只為漢家尊嚴

TAG:南北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