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密綉情懷玲瓏心

密綉情懷玲瓏心

密綉情懷玲瓏心

——新疆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讓古老刺繡煥發新生

作者:王瑟 王一坤

震天的鑼鼓和喧鬧的人群,影響不了新疆哈密密綉傳承人依扎提·古麗精心刺繡的心情。她的身後是一幅幅精美的密綉作品展示,一針一線展現的是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民族團結一家親』。」依扎提·古麗說,「我們哈密的密綉很多都來自於生活中的感悟。在生活中看到的、體會到的,我們都會用刺繡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幅『民族團結一家親』就是為了表達我們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的感情。能帶著我最得意的作品來參加這樣的展覽,我感到十分榮幸。」

日前,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五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周主會場活動在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舉辦。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作為全國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參加了這次活動。

刺繡打動人心

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成立於2016年3月11日。工作站的主要任務是在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和民間手工藝人的前提下,幫助當地恢復和弘揚消失及退化的優秀工藝和元素,改善傳統工藝的設計、製作水平,培訓人才,提高市場競爭力,帶動就業和增收。短短一年,工作站通過雅昌文化集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哈密地區三方合作的方式,開發出了798種運用哈密刺繡元素的新產品,培訓綉娘4170人次。

依扎提·古麗(右)和同伴在精心刺繡。王一坤攝/光明圖片

工作站展出的抱枕等97件維吾爾族刺繡新品,將哈密維吾爾族傳統手工刺繡與現代潮流元素重組,賦予其新的生命。看了這些作品後,吉木薩爾縣幼兒園的6歲小朋友王茉齊說:「我以後也要學刺繡,給媽媽綉一件漂亮的衣服。」

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不僅帶動了維吾爾族綉娘通過刺繡實現增收,而且吸引了不少漢族、回族刺繡愛好者加入綉娘團隊。她們用一針一線記錄著生命的力量,每件服飾都帶著手工刺繡的溫度。

今年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又組建了「最美綉娘」殘疾人綉娘團隊。這支殘疾人綉娘團隊會聚了漢、回、蒙古三個民族的25名綉娘,在此之前她們沒有經濟能力,但在學習刺繡並通過訂單賺錢後,她們的自信心增強了,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刺繡展現生活

傳統文化只有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才能長久地傳承下去。

來自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古慧珊面對前來參觀的遊客侃侃而談:「我們哈密的刺繡,每一件都融入了綉娘的內心活動。她們很多都是家庭主婦,她們刺繡的間隙也許要去看看爐子上的水燒開了沒,也許要去照顧一下孩子,她們的作品與生活息息相關。」

古慧珊剛從大學畢業,在談到為什麼加入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時,她這樣說:「一開始加入工作站是因為想要找一份工作,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的。但工作一年後,我感覺好像離不開這個工作站了。這裡的每一次活動、每一次的教學都是在挽救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這些技藝不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我覺得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我現在也在閑暇時學刺繡,非常有意思。這份工作不僅體現了新疆的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還體現著不同領域的藝術交融,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精美的刺繡作品也裝點著美好的生活。哈密「密作」傳統刺繡產業成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的生動樣本,更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促進各族群眾在精神和情趣上向現代化靠近,促進了文化自信的提升。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23日 0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明星穿搭也在穿COZY STEPS
發育不良胸小怎麼辦?怎樣才能讓胸變大達人有妙招
黃大年的超然與計較
二氧化碳可變身汽油?中國科學家給出肯定答案
A.R.T.設計師中國之旅詮釋美式新家居主義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