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慶鵝產業「引吭高歌」 農民養鵝情結越來越深

大慶鵝產業「引吭高歌」 農民養鵝情結越來越深

在養鵝戶的眼裡,能賺到花花綠綠的票子,便是硬道理。

而今,鵝經濟的平穩上升,讓農民們的養鵝「情結」越來越深。

「每年的9月到11月,是大鵝大量出欄的旺季。現在只是孵化期。」杜爾伯特縣養鵝大戶劉金蓮指著孵化器里的一枚枚鵝蛋說。

在大慶市,不僅劉金蓮在忙碌著,從池塘邊到加工企業的流水線,串起了一項收入不菲的鵝產業。

有人粗略統計過,一隻鵝的鵝毛、鵝頭、鵝肉、鵝肝等系列產品,加在一起能賣70元左右,效益可觀。

據業內人士講,到7月份,大慶市的大鵝存欄量有望達到1000萬隻,產值4億元以上。

肇源頭台鎮瓦房村的楊久盛有一個養殖基地,用340畝漁塘、80畝林地養了近萬隻鵝,一隻鵝純掙30多元錢。

張芳是杜爾伯特縣巴彥查干鄉的養殖戶,養鵝8年,已由過去的1000隻擴大到現在的10000隻。

「我家守在湖邊,鵝養得就好,鵝毛長得密還光滑,出毛率高,人家屠宰廠願意收,今年估計能賣50萬元。」張芳說。

除了張芳、楊久盛,全市這樣的戶還有很多。他們少則養幾十隻,多則上萬隻。據了解,養鵝主要集中在大同、杜爾伯特、林甸、肇州等水草資源豐富的地區。

鵝多了,加工企業便相繼登場。

目前,加工企業群體已經形成,全市共有以鵝為主的大型屠宰廠5個,位於大同、杜爾伯特、林甸、肇州、肇源,年加工能力10萬隻的企業有4家。

位於肇源縣的大慶鵝香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殖、孵化、屠宰、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企業。屠宰能力達到200萬隻,從年初到現在,已加工20萬隻,產值1200萬元。其中,農民收入1000萬元以上。

為了讓農戶多養「生態鵝」,企業推出訂單保價、公司貸款、上門收購等系列服務。只要企業的訂單簽到家,貸款就放到戶,用於扶持養殖戶,擴大基地建設。目前,肇源有近10個養鵝基地。

有了「大龍頭」,養鵝不愁銷不出,養鵝戶敢養了。

隨著養鵝戶的增多,一些國內知名企業也看好了大慶市的鵝產業,紛紛在大慶建立食品加工廠。

加工企業的紛至沓來,鵝產品市內、外市場流通異常活躍,成為市外銷比率最高的畜禽品種之一。

隨著羽絨服、羽絨被等產品的走俏,大慶市鵝毛絨銷量開始大幅上升。主要銷往安徽等毛絨集散地,進行鵝毛、鵝絨分類和精深加工後再銷往各專業加工廠製成品。

除了搶佔外埠市場,大慶市大鵝在省內自銷也是供不應求。加工成熟製品後的大鵝,可謂吸引了消費者的味蕾。於是,對青烤鵝在全省各大副食商場專櫃銷售,同時還在室內設立了10多個專賣店。

目前,大慶市80%以上的大鵝屠宰加工成白條鵝或分割產品後,經過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廣州等地的批發市場,轉發到南方各市的食品加工廠和農貿市場,還有部分產品出口以色列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來源:大慶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鵝助手 的精彩文章:

鵝育雛室十項程序表 新手必看
鵝火鍋的家常做法
養鵝怎麼樣才能讓鵝多下蛋
引起鵝腸道疾病久治不愈的5大原因

TAG:養鵝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