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採風雅集作品
宣城雅集
序
——
作
者
:
聽
雨
軒
主
宣城雅集序
皖南重鎮,宣州古郡,山水清雋,勝跡斐然。秦皇一統六合,始為縣治,漢唐以降,迭置州郡。踞吳頭而望楚尾,北倚金陵,得六朝王氣以衝冠;南面黃山,乘四海仙風乃揚袂;左攬九華,沐禪林法雨而榮福;右擁天目,開軌物范世之明光。青弋湯湯,匯兩河直入揚子;水陽浩浩,納三津遠赴錢塘。寒暑相遞,幻四時秀逸之景;曲徑盤桓,通五方商賈之路。
斯地也,人文鼎盛,名人輩出。尚武經國,有胡宗憲抗倭靖海功高百世;崇文入相,有吳門三進士爭說一時;從商濟世,則胡雪岩仁心戒欺名重當代;文章大塊,則韓昌黎、胡適之開風氣之先。賢哲濟濟,不可勝數。建樹至偉,功垂史冊,巍巍乎如山嶽之高,爍爍乎若星河之璨。
斯民也,向以耕讀為本,詩書繼世,禮義傳家,風氣相習,余嘉乃勛。朝賢佼佼,鄉賢累累,出於一邑,蔚成大觀。鉤深致遠,豈惟山川滋養,風水回護之所能,亦是人心向善,工其所求也哉!是以筆墨紙硯四寶皆具於斯,海內風騷獨領,又豈止天意使然者乎?
丁酉三月,季春之屬,鹿鳴詩社十八子會聚宣城。行敬亭山道,欲效李太白坐看閑雲,神與之游而悠哉;涉桃花古渡,似聞汪處士踏歌而來,心與之馳乎盪也;登謝家名樓,覽雲花霧樹,眺田舍炊煙,宛如仙家境界;穿鄣山峽谷,掬清溪漱玉,聞林鳥爭啼,興發隱士幽懷。逡巡鄉間古鎮,瞻仰望族宗祠,拜謁抗戰遺址,緬懷民族先烈。千年風雨,排闥入目;盪胸層雲,洶湧來潮。更承主人雅意,品綠雪香茗,縱論今古;飲老春美酒,飛花為令;把盞唱和,擊箸而歌,直欲放聲於雲外,流韻於筆端。前後得詩一百零三首,以抒情懷紀斯盛,酬地主之高誼。
古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信哉斯言!是為序。
鹿鳴詩社·二零一七年四月
聽雨軒主李金生執筆
宣城採風雅集作品
1
作者:墨菡
探芳信·訪桃花潭(分韻與字)
問誰渡。念碧水千年,桃花何處。看過客匆匆,蹉跎舊時路。歌聲遺落煙波里,直使人相妒。任流雲、化作清風,化成鷗鷺。
今日去還佇。奈多少情懷,未能留住。兩岸依然,歸棹更誰與。緣何負了桃花水,又負人無數。再回眸、隱約丁香滿樹。
七律·過敬亭山。
白雲飛鳥兩無蹤,過客相思知幾重。
三月清風償所願,敬亭綠雪化成峰。
石坊矗立詩猶在,江左纏綿雨漸濃。
借得謫仙高妙意,登臨應許更從容。
註:敬亭綠雪,茶名。
五律·障山大峽谷印象
入山風蕩蕩,煙壑朝來爽。
古道自逶迤,奇峰憑想像。
耳邊水似吟,此際人何往。
回首嘆蒼天,靈岩高百丈。
2
作者:木子
五律·敬亭山(分韻拈泉字)
名山經久傳,今謁若遊仙。
飛烏過松杪,閒雲到眼前。
林間邀月酒,石上釋懷篇。
誰解相思苦,皇姑淚滿泉。
五律·謝眺樓
小謝獨風流,依山筑北樓。
明霞四時納,遠翠一窗收。
墨喚行吟客,歌隨來往舟。
遙看紅紫處,醉里幾人愁。
五律·障山大峽谷
雨里壑幽深,清泠薄袖侵。
天門開聖水,絕壁架瑤琴。
石現偉人相,泉流七彩金。
途中暫棲息,靜坐聽龍吟。
五律·仁里古村
村落塵囂外,扉開綠水邊。
石橋三步架,商鋪數家連。
造墨延文脈,立坊崇聖賢。
俚人多質朴,無欲自悠然。
五律·桃花潭
潭水深千尺,清泠若剡溪。
鳶飛煙色里,舟系石門西。
岩影涵波靜,桃花隔岸迷。
踏歌人不見,唯聽子規啼。
3
作者:林間流水
七律·績溪宴飲接野鶴兄句續成四韻
鳴鹿春深到績溪,諸君席上喜同題。
思從兩水風流遠,綠上群山碧落齊。
興味由心融主客,鄉情入酒醉雲泥。
舉杯共賞窗前月,徽韻悠悠望眼迷。
五律·桃花潭晨興
一掬琉璃水,千秋送別情。
詩吟皆故事,韻響幾先生。
花樹開還謝,心波盪復平。
放舟風雨里,尚有踏歌聲。
五律·宣城採風拈得「叟」字
宣州饞老春,席上詩酬友。
拈韻仰青蓮,舉杯思紀叟。
高吟聲遏雲,細品香盈口。
酩酊越時空,頻驚風俗厚。
五絕·登敬亭山
山豐詩養料,詩活敬亭魂。
相得傳千古,鍾靈裕後昆。
七絕·登謝脁樓
師從山水韻方遒,綠滿宣城上此樓。
望斷天涯疏淡處,江河婉轉逐雲流。
七絕·游鄣山大峽谷
飛瀑流泉未覺奇,一川煙雨望迷離。
龍吟峽谷誰聞得,百丈岩前驚且疑。
七絕·千年仁里即景
山水風情萃一鄉,民居錯落傍河床。
迎眸幾隻青頭鴨,亂撥清波戲草塘。
七絕·查濟即句
綠水青山黑瓦房,古橋古道古祠堂。
染眸更有雕樑上,魚躍龍門鳳向陽。
七絕·謁新四軍軍部舊址吊皖南事變烈士
兄弟相殘愴客魂,當年故事不堪溫。
細看雲嶺春依舊,眾說由他懶與論。
4
作者:高伯甘
五律·宣城至績溪道上(分韻拈無字)
俊傑生靈域,想望山水殊。
皖南仁里巷,天下績溪胡。
嶺樹垂高遠,流風問有無。
暮春微雨里,茫盪幾浮圖。
五絕·宣城漫吟
雲過敬亭瘦,詩到謝樓貧。
江左風攜水,宣州山擬人。
五絕·鄣山大峽谷
玉瀑銜靈石,天風殺雨聲。
心中有山水,流響一無驚。
七絕·謁雲嶺新四軍部舊址
茂林喋血傷心日,不改赤誠真將軍。
正是江南春帶雨,翻看一葉舊風雲。
五絕·桃花潭
情深千古水,詩滿幾船頭。
遊子經行處,風流漫與愁。
5
作者:張少林
五律·丁酉春偕鹿鳴詩友績溪採風拈「紀」字
濯玉響流聲,踏歌山鄣里。
千峰秀可餐,一脈仁和起。
筆制老街坊,墨研新世紀。
晴嵐黛色中,何用鋪宣紙。
七絕·丁酉春宿桃花山莊
紗籠黛墨水含煙,翁笠橫舟暮雨綿。
客到桃花潭外驛,軒窗夢擊水中天。
七律·丁酉春登宣城謝朓樓懷古
出塵淡遠自孤清,逆水舟帆隘口行。
宮殿斜傾樑柱折,江流直下蟹身橫。
弦歌幾度登峰唱,世態時耽扼腕評。
欲上高齋觀海樹,疏寒斂性入宣城。
七律·春日敬亭山
敬亭詩雨潤晴嵐,翠攬雲橫三月三。
雙塔雄奇開錦眺,一峰靈異隱幽庵。
吟無虛日光霞逐,坐看澄江水墨涵。
太守還鄉當把酒,櫓聲柔細月澹澹。
6
作者:胡逆風
五律·宣城四月印象
古越留遺迹,永嘉文脈開。
四山肩霽日,兩水滌雰埃。
題韻梅家筆,經商胡府才。
滿城聞錦簇,爛漫杜鵑栽。
七律·也坐敬亭山
閑去孤云何處尋?高飛眾鳥點春岑。
一峰擁翠霞分彩,雙塔臨流日散金。
玉碎遊魂公主冢,風掀駐錫石濤襟。
詩山千古騷人句,獨坐憂聽謝李吟。
五律·登謝朓樓
太守謝家樹,宛陵吟嘯欣。
樓幽藏日月,士雅聚風雲。
稚鳥花腔亂,新詞水調聞。
清思飛逸興,春酒一杯醺。
五律·分韻得紀字游鄣山大峽谷
徑草寫枯榮,春花紅斗紫。
三峰隱霧簾,雙瀑傾雲水。
谷口濕晨衣,天門思望履。
泉鳴萬籟和,心路忘年紀。
五律·分韻得何字游鄣山大峽谷
雲分吳越界,風物績溪多。
瀑布孿生絕,彩池雙目和。
石奇呈帝相,樹老疊虯柯。
情似葫蘆倒,詩泉涌若何。
五律·龍川訪胡家宗祠
晨光凝曉露,春雨滌塵懷。
山接帝王脈,溪分龍鳳街。
流鶯鳴自在,大夢說和諧。
好運憑祠墓?暗將八字排。
五律·仁里古村觀制墨
千年仁里在,村路接藤蘿。
八戶迎薰早,三雕遺迹多。
書窗臨廢井,商埠作枯河。
銅臭彌華夏,墨香豈奈何?
七律·詩友聚桃花山莊集句用酒韻
誰道閑情拋擲久?(宋 歐陽修)
池塘好處煙迷柳。(宋 鄭剛中)
雲間只欠我題詩,(宋 張孝芳)
花底清歌春載酒。(宋 陸遊 )
蟲篆原非壯士心,(宋 劉克莊)
韶華已入東君手。(宋 陸遊)
休傳桃葉怨遺音,(宋 趙鼎)
喜有山林方外友。(宋 仇運)
七律·桃花潭
芳渡春來碧水香,彩虹橋外沐霞光。
酒藏陳韻清純味,桃發新枝錯落牆。
千尺詩情吟義氣,三層魁閣耀文章。
踏歌聲里古今夢,暢飲萬家飛羽觴。
七律·查濟古村印象
靜謐時光歲序遷,煙村十里杏花天。
雕龍石上蟻城築,走馬樓前蛛網懸。
幾代徽風遺璀璨,當時明月照溪泉。
興衰自古春秋夢,誰悟窮通皆宿緣。
五律·宣酒
太白宣州哭,大唐燒釀風。
幽蘭生雅韻,明月落瓊盅。
聲得元郎賜,香因紀叟融。
名圖傳夜宴,一醉入瑤宮。
七律·續杜老出句品柯縣長桃花釀
鳴鹿春深到績溪,和風酥雨子規啼。
千年仁里石橋拱,百丈雄岩霄漢齊。
胡府芝蘭馳赤兔,徽廚筍蕨煮黃雞。
欲敲酒韻桃花釀,先學詩仙醉若泥。
7
作者:懷海
水龍吟登謝朓樓分韻得「釀」字
群山環抱名樓,水陽鑒徹姿澄爽。高齋理事,雲中辯樹,謝郎清賞。逸興長飛,青天攬月,風襟飄暢。想千古雄姿,功名成敗,激揚調,千盅釀。 高韻冥然絕響。念今朝、斯文惆悵。文明故國,因循亂治,良言罟網。大好河山,千年文脈,夢中思量!更前途未卜,寒風冷雨,險灘迷嶂。
登敬亭山
登山尋古蹟,遍野絕聲聞。
一片悠然過,千年寂寞雲。
七律·游鄣山大峽谷續老杜句
鳴鹿春深到績溪,鄣山峽谷少人棲。
探幽雨後泉飛急,踏霧峰前花亂迷。
壁接天都懸似瀑,橋橫雲石幻如霓。
世間亦有清涼界,留待才情可共題。
8
作者:賀蘭吹雪
八聲甘州·登謝朓樓
正清明季節雨霏霏,攜手共登樓。覓澄江似練,餘霞成綺,意興悠悠。緬想宣城太守,高處久凝眸。多少南朝事,湧上心頭。總嘆陰差陽錯,算竟陵詩友,怎擅權謀。更山泉魏闕,不合兩夷猶。誤吟身、鐵窗明月;化詩魂、一縷向高丘。教千古,敬亭山水,苦候歸舟。
水調歌頭·17次秋風韻詠宣州謝朓樓
李白獨低首,默默佇茲樓。舉頭眾鳥飛盡,寂寞楚雲流。解道澄江似練,妙喻餘霞成綺,唯有謝公游。壁上無新句,後代不能酬。址屢毀,樓重築,記無休。三天更覺口臭,不讀謝詩由。依舊南朝明月,曾照永明人物,白鷺兩三浮。長憶北樓上,誰與我吟謳。
浣溪沙·雨中游敬亭山懷古
傳太白「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之句,蓋為玉真公主所作也。古今聚訟,莫衷一是,乃賦此調以志。
只為守望那片雲,無言獨坐到黃昏,憶來初見最銷魂。
今世未能成眷侶,來生可否做芳鄰。相看不厭五千春。
卜運算元·夜宿桃花山莊分得「酒」韻
少小誦唐詩,涇縣聞名久。十里桃花千尺潭,共飲桃花酒。
青眼復何加?左右皆詩友。遙憶汪倫送別情,愁殺青青柳。
五律·雨中游績溪鄣山大峽谷
循階下空翠,沿路水淙淙。
拄杖苔猶滑,憑欄雨正濃。
愁雲生絕壁,飛瀑掛奇峰。
回首經行處,蜿蜒十八重。
七律·贈別宣城汪市長、徐主席諸公
雨中楊柳最清新,又向宣城別故人。
接近性情多仗義,相投意氣也天真。
初逢湖海似曾識,重遇天涯猶比鄰。
樓上餘霞散成綺,手揮十里謝車塵。
七絕一組
一、宣酒文化博物館
傳紀叟有女名九妹者,甚慕白之為人。白每到叟處飲酒,九妹常隔簾窺之,如賈氏故事。
曾和九妹作芳鄰,每日卧壚嘗老春。
可憐紀叟黃泉里,不知釀酒與何人。
二、績溪鄣山大峽谷偉人石
口鼻眼眉渾似公,龍鍾輪廓暮年風。
當時一見俱驚訝,始信人間鬼斧功。
三、績溪鄣山大峽谷胡適軒
風氣啟蒙三百年,大師典範主文壇。
詩人依舊說風月,一段煙霞繞翠巒。
四、績溪胡氏宗祠
風水傳聞的確神,導遊描述更無倫。
橋頭小販誇麻餅,也說濤哥是遠親。
五、桃花潭萬家酒店遺址
酒肆曾誇一萬家,慕名李白急驅車。
千年憑弔剩遺迹,斷壁殘垣野草花。
六、桃花潭翟氏宗祠
賜匾江南已絕倫,神州名族卻疑真。
借問名人何代有,導遊道是翟將軍。
七、桃花潭踏歌古岸渡口
李白乘舟已遠行,空留古岸半江清。
當日若非踏歌客,那能渡口大成名。
八、績溪徽杭古道見杜鵑花
特意尋芳幽谷中,踏歌一路與誰同。
溪回峰轉白雲上,忽見伊人立曉風。
九、績溪仁里古村落
兩柱對聯工且佳,詩書禮儀可傳家。
街前黃犬頗溫順,神態慵閑卧晚霞。
十、涇縣查濟古村落
小橋流水皖村居,少女從容作畫初。
天然一幅丹青卷,添片斜陽總不如。
9
作者:亞市書蠹
七絕·登謝眺樓
水色山嵐一望收,吟風醉月幾曾休。
高齋千古多騷客,小謝初心是遠謀。
七排·宣紙賦
文房豈可忘宣州,何故青檀惹蔡候?
染墨塗鴉承玉管,行書勁草點銀鉤。
輕柔不拭英雄淚,厚重常托鴻雁愁。
八斗才學三尺卷,五車竹簡一刀收。
無之社稷難留鑒,有爾江山俱入眸。
李杜詩名昭日月,遷狐筆力透春秋。
修辭莫碼阿諛字,獻策須出正義謀。
面世皎潔清白處,孰分貴賤洛陽羞!
注:遷狐指司馬遷、董狐
五律·績溪分韻拈得「白」字,以記鄣山大峽穀雨中游
秀谷覓清幽,鄣山雲雨白。
溪從霞客游,瀑嘆詩仙謫。
洞矮暫低頭,天高方振翮。
松風若可眠,肯將千金擲。
七律·醉中續貂野鶴兄首句
鳴鹿春深到績溪,詩心切切漫花堤。
昭亭綠雪衣猶染,鄣谷黃鸝曲任啼。
紀叟不知誰是客,村姑卻敬酒為題。
斟酌未滿沉吟句,一醉相酬枉自迷。
注:恕在下借用主人自謙「村姑」之稱謂,非大不敬
七絕·斗膽忝坐敬亭山有感
謝李遺風似可尋,依稀化外唱和春。
昭亭久坐思偷韻,惟盼山君莫厭人。
七絕·桃花潭懷古三首
一、贊汪倫
欲解心交渾不計,傾情買醉萬家春。
桃花潭水今猶綠,當謝汪倫假亦真。
二、踏歌古岸從友登舟有感
綠水紅桃醉老春,風光有韻唱汪倫。
放歌今日無須踏,同舟古渡盡知音。
三、萬家酒店遺址
殘垣斷壁沒封塵,踏破繁華石上痕,
昔日風流何處覓?舒懷縱酒讓來人!
五律·查濟古鎮
溪水清如許,能銷世俗塵。
炊煙融淡墨,穀雨綠深春。
巷小游霞客,橋多過謫臣。
民生求自在,化外任浮沉。
10
作者:煙沽野鶴
踏莎行·宣城雅集分韻得「夜」字
謝眺樓前,敬亭山下,經行總幻詩魂瀉。千年老酒問青蓮,後來可有如斯者。
潭碧情深,桃紅夢雅,舊時月色濃春夜。蘭舟欸乃畫中游,不知醉把閒雲惹。
五絕·敬亭山用青蓮韻
漫譜雲階霧,猶聞細雨閒。
昭亭煎綠雪,何問那家山。
11
作者:惑翁
踏莎行·敬亭山分韻得「應」字
綠遍幽林,紅稀曲徑。鶯歌葉底殷勤聽。澄江如練白雲閑,相看不厭何須證。
久欲尋奇,今方覽勝。此行不獨煙霞興。登高一嘯喚青蓮,群山次第聲聲應。
12
作者:露潤清瘦
點絳唇·敬亭山(分韻拈李字)
竹影橫斜,宣城曉露鑲穠李。杜鵑花麗,塔直孤煙細。
綠雪飄香,往事猶堪記。浮雲里,譽留詩史,墨透千年紙。
五律·登謝眺樓
詩樓望紫霞,遠岫倚窗斜。
古道遊人盡,宣城暮色遮。
林疏風弄影,柳細月沉沙。
儷事不由我,還烹一盞茶。
七絕·桃花潭
春波瀲灧越千年,山色空濛九里煙。
古渡飛歌聲已絕,一江紅雨亦如前。
13
作者:景秀
七律·皖南採風拈 「黃」字
梔子肥時瘦海棠,枇杷晚翠菜花黃。
一方草木多層次,或許文章有用場。
煙雨樓台連酒肆,乾鮮魚筍伴茶香。
從今常夢江南景,蕭瑟何愁老大荒。
七律·游涇縣桃花潭
遠近渾然錦繡堆,古人不見莫心灰。
潭深千尺舟猶系,酒醉萬家歌未頹。
野鶴引吭輸喜鵲,玉蘭豐碩勝殘梅。
倦時欲飲聞吆喚,偏似琵琶馬上催。
14
作者:縹緲鴻影
五絕·敬亭山用謫仙韻
漸隔紅塵遠,悠然心自閑。
飛花時撲面,杜宇響空山。
五絕·流淚泉
石罅流清淚,冷泉泣玉真。
昭亭無李白,天地為誰春。
五排·皖南記游拈韻得「沽」字
盡道皖南美,風光天下無。
霞輝山蘊玉,川媚水含珠。
直教嚶鳴友,爭馳車馬衢。
蒼鷹騰紫塞,老鶴起煙沽。
朝出湘江畔,暮投淮水嵎。
柔風靈運馬,細雨放翁驢。
流水憐紅落,寂林聽鳥呼。
敬亭尋故事,朝露濕襟襦。
青弋澄如練,蒼巒碧似瑜。
踏歌登古岸,揚棹逐松鳧。
已得山川趣,還驚人物殊。
文宗宣郡謝,范仰績溪胡。
仁里千年巷,朱程百代儒。
聞香尋紀釀,佐味覓徽廚。
把臂稱兄弟,披肝話蜀吳。
人生經此樂,我輩復何圖?
明日又南浦,長雲滿別途。
五律·謝朓樓用謫仙「送孟浩然」韻
迥出青蒼外,名樓天下聞。
檐飛揚子雨,簾卷越溪雲。
啼鳥傳遺響,廻風護使君。
我臨高閣上,久坐憶清芬。
鷓鴣天·績溪續老杜句
鳴鹿春深到績溪,龍川道上草萋萋。黃鸝婉轉啼清韻,紅袖殷情勸玉卮。
山竹筍, 地鍋雞。桃花新釀醉如泥。明朝踏浪歸東溟,徽墨分香到范堤。
五律·鄣山春行
不覺翠微深,芒鞋向碧岑。
奇峰朝百丈,飛瀑落千尋。
文脈追秦晉,煙雲幻古今。
山風穿壑至,為我一開襟。
15
作者:綠窗
齊天樂 ·游鄣山大峽谷(分韻得「老」字)
皖南幽谷無人到,逍遙漫階芳草。石上奔泉,崖頭縱瀑,相與流風吟嘯。長歌未了。便惹得晴嵐,醉於林表。侃爾之間,靜聽煙岫訴襟抱。 誰言春色漸老。鄣山深掩著,青窈紅窕。素履生雲,清芬沁脾,恍入蓬萊仙島。心塵頓掃。奈才擷珠璣,又披斜照。戀戀橫柯,碧巢棲倦鳥。
齊天樂·訪查濟古村
客心難抑游韁緒,流光轉眸堪溯。曲水弓橋,青枝翠蔓,交映人家無數。和風細雨。任粉壁生苔,黛檐凝霧。犬吠雞鳴,恍然芒履向來古。 田園誰擬畫譜。正青衿幾點,研墨裁楮。影攝炊煙,詩題釣叟,不覺翻成一幕。江南雋楚。算查濟風情,自成詞賦。逸興飛時,蝶衣眉上舞。
齊天樂·春晨漫步桃花潭畔
一宵春雨聽無已,長天向晨如洗。淺浪調弦,澄波攬鏡,初識桃花潭水。悠然布履。近太白遺蹤,萬家甘醴。野渡舟橫,轉頭千載盪心未。 依稀詩里夢裡。問雲霞萬種,格標余幾。綠蔭濃時,群芳倦處,依舊鶯聲伶俐。輕風過耳。望石徑彎彎,竹枝迢遞。檢點流光, 寂如沙岸芷。
16
作者:笙吟
五律·登敬亭山(宣城採風分韻得「里」字)
人在白雲里,徘徊不知彼。
修篁山徑幽,鳴鹿松風起。
雨過燕雙飛,亭空誰共倚。
謫仙塵俗忘,無意泰和否。
七絕·桃花潭晨步用李白韻
十里桃花古岸行,一潭春水浣衣聲。
扁舟遠影詩仙去,佇聽山歌猶忘情。
七律·游鄣山大峽谷
鳴鹿春深到績溪,峰巒雨後白雲低。
千松壑掛千條瀑,百丈岩遮百尺梯。
自笑迷途中道返,忽聞空穀子規啼。
老如塵外一閑鶴,流水高山嘉木棲。
註:接煙沽野鶴兄首句。
七律·登謝朓樓寄謙慎先生
遠訪故人登古樓,光陰駒隙十三秋。
皖南似畫林巒秀,燕北如歸天地悠。
迂叟無求心自在,他鄉有約意相投。
敬亭山下千杯少,更上一層舒醉眸。
註:謙慎先生與吾2004年從安慶外辦調離而別。
八聲甘州·登謝朓樓贈故人
飛泉疊翠敬亭山,早霞雨初收。送宛陵湖月,涇溪帆影,猶豁雙眸。是處皖南形勝,望攜友踏青游。靈境尋仙跡,天地悠悠。昨與故人暢飲,問鄉關咫尺,知否離愁。笑是非恩怨,已似水東流。汝何妨、窮千里目,趁清風、更上一層樓。誰知我,獨歸燕北,幸遇吟儔。
17
作者:梅心竹韻
浪淘沙·敬亭山相思泉
攜興赴詩緣,風雨盈肩。相看不厭敬亭山。雲樹森森誰著墨,情滿壺天。
足下繞嵐煙,乍遇青蓮。相思泉畔憶嬋娟。一泊橫波千斛淚,碧海桑田。
五律·宣城謝朓樓(分韻拈台字)
不須行客累,城郭隱樓台。
濃翠依窗疊,片雲銜日開。
風回迷角獸,雨霽詫蓬萊。
似有謫仙唱,今邀小謝來。
五律·績溪鄣山大峽谷
曲徑蜿蜒處,端居主席台。
飛流漱危石,行袂染蒼苔。
人並浮雲走,天從絕壁開。
清瑤堪洗俗,約請鶴歸來。
注:「主席台"是峽谷激流中一塊大石,可容十餘人。
五律·桃花潭
籠樹晨煙碧,懷仙疊玉台。
潭清峰在水,舟速笑盈腮。
曾照古人意,宜除今日埃。
千年方到此,天外雅歌來。
18
作者:聽雨軒主
五絕·游敬亭山口占
攜得老春酒,來朝太白仙。
孤雲相對飲,沉醉與花眠。
七律·飲中續野鶴兄句成篇
鳴鹿春深到績溪,詩觴泛濫漫花堤。
輕煙釀露招仙飲,高樹摩雲有鳳棲。
紀叟不知誰是客,山歌助醉我如泥。
紅飛面上添霞彩,暢笑聲同北斗齊。
五律·過績溪鄣山大峽谷
啁啾鳴澗鳥,涉谷採風人。
花樹紅飛雨,湍溪綠漲春。
天門澄似鏡,石蘚凈無塵。
所以髮長嘯,惟因肺腑新。
七律·參觀新四軍軍部感懷
轉戰圖存淮海東,揮軍雲嶺叱長風。
輸忠靖難八千勇,奮武揚威一將雄。
誰設勞籠囚虎士,何妨射日挽雕弓。
茂林松柏江南葉,猶見當年血色紅。
五排·敬亭山歌(宣城採風分韻得「還」字)
驅馳千里足,爭上敬亭山。
石路青苔覆,春溪綠水潺。
空林煙漠漠,雜樹鳥關關。
露濕霞襟下,風香霧袖間。
鵑花霑曙色,鳳竹攏螺鬟。
游履謝公著,瑤觴太白攀。
退之方得悟,居易自安閑。
梅雨疏梅骨,玉真開玉顏。
星垂雙塔宿,夢寄五雲斕。
沓沓騷人至,怡然思不還。
七排·登謝眺樓懷古二十二韻
九域逡巡何處好,宣城郡署有名樓。
滕王短見無緣會,李白長歌到此游。
恣逸相招黃鶴舞,嵯峨欲與岳陽儔。
明堂廣柱襟吳楚,飛拱危檐接鬥牛。
曲徑涵芬濃翠疊,鏤窗篩月細波流。
當時嘯聚長安客,四眺寬舒小謝眸。
茂竹扶疏聞鳥語,澄江綺練系漁舟。
連綿草木參差秀,迤邐峰巒錯落浮。
溪澗淙淙穿壑谷,嵐煙漠漠漫村疇。
敬亭久望雲蹤渺,天目初晴霞色柔。
攜友登高臨勝跡,邀仙暢飲典貂裘。
忘情山水田園樂,縈抱農桑社稷憂。
骨自錚錚非病瘦,心常惕惕為民謀。
看門太守垂裳治,逞膽詩人放筆謳。
承漢啟唐開氣象,聽風讀雨寫春秋。
退之峻拔文師古,蘇子雄豪勢奪酋。
朴淡堯臣吟句雅,奇瑰杜牧寄懷幽。
蜚英有繼後來者,青史端然姓字留。
近善崇賢惟畏聖,履仁蹈險豈言愁。
瘦梅總在寒時盛,厚德還從小處修。
篤志精誠難了了,萍身聚散自悠悠。
公餘向以閑為趣,一盞清茶酒一甌。
五律·桃花潭早行
宿酒余殘醉,平潭靜不嘩。
微曦青覆瓦,秀壁粉流霞。
初醒空山鳥,橫閑野渡槎。
客行何恁早,昨夜夢桃花。
七律·游桃花潭
山色空濛水色幽,春行一路踏歌游。
羈遲每有藤牽袂,喧笑多因花碰頭。
啄日魚兒驚柳影,分波鴨子入雲樓。
惜乎未飲萬家酒,棄岸還登太白舟。
七律·瞻仰績溪胡氏宗祠
一脈清溪水注東,龍川紫氣動瑤空。
巽行激勵鷹揚翅,坎止流行舟轉篷。
買卦問天延慶祚,立身報國盡精忠。
悠悠古月長輝映,百代家風濟世風。
七律·丁酉春宣城採風記詠
好是宣州三月天,簹篁眷鳳召啼鵑。
粉桃花瘦飛紅雨,綠雪茗香生碧煙。
青弋江流波皖皖,鄣山谷隱霧閑閑。
我攜春酒尋詩夢,遠蹈遺蹤訪謫仙,
時光機
滑動觀看
鹿鳴詩刊|一個有態度的詩刊


TAG:鹿鳴詩刊 |
※國畫清風雅集:盧子樞 作品集
※國畫清風雅集:金城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施南池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胡汀鷺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潘韻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龐泰嵩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江寒汀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施雲翔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潘公凱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施雲翔 山水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蔡銑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胡公壽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糜耕雲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李鳳公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劉凌滄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黃幻吾 山水畫作品
※國畫清風雅集:袁運甫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鄭錦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魏紫熙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陳秋草作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