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三大類紫砂泥料

紫砂壺:三大類紫砂泥料

紫泥類:

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青泥」、「大紅泥」,為製作紫砂茗壺的主要原料。深藏於黃龍山岩層下數百米,在「甲泥」礦層之間。

天青泥:其質細膩呈青藍色,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

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

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艷明麗。

礦層分布不同,燒成溫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左右。

本山綠泥類:

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岩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

本山綠泥: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個色裝飾泥。

百麻子泥: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且雜質較多,須精揀方可合用,成陶後現談墨色。

紅麻子泥:色似紫泥,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間夾星點麻子綠泥,成陶後呈桃紅色。

紅泥類:

俗稱「朱泥」、「硃砂泥」、「石黃泥」。因其成陶後,色似「硃砂紅」故名。產於宜興任墅趙莊山,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其含鐵量高,產量甚稀。礦土外觀呈磚紅夾層,以黏土為主的粉砂岩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溫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種紅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紅泥加嫩泥替代,礦土呈土黃色,石質堅硬,成陶與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東紅泥制壺,其玻璃相重,燒成溫度在1050℃左右,成陶後色朱紅,聲脆亮。

其他泥類:

自明至今,泥色種種變異,秒出心裁,取其本土,山靈腠理,陶冶變化。

石黃:呈卵狀,外殼鐵質褐黃色,中核似雞蛋黃,粉狀細膩,含鐵量甚高。加入紫泥,成陶後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成深古色。加入紅泥成大紅袍泥。

白泥:呈白色,微泛綠,成陶後呈白色,出產於宜興大潮山(洑東),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取其精細之泥為原料,加入金屬氧化物後製成各種色泥。

土骨:呈骨狀,其含鐵量高,陶成後呈黑色顆粒,可摻入紫砂泥中,作天星泥。

嫩泥:呈磚紅色,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摻入紫砂泥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燒結溫度,如取其精細之泥可作輔助原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賞紫砂 的精彩文章:

選紫砂壺須避開九種情況
造型複雜紫砂壺不易模仿
精品紫砂壺為何身價如此堅挺
注入化學成分後的紫砂壺
紫砂壺:辨別泥料和工藝有秘訣

TAG:賞紫砂 |

您可能感興趣

紫砂泥料之紫泥與拼紫泥
如何區別紫砂泥料和類似紫砂的陶土泥料?
紫砂壺原礦泥料,哪一種紫砂泥料最好?
紫砂泥認識兩大誤區:老泥與新泥、紫砂泥的水色
紫砂泥料沖漿「大紅袍」的玄機:大紅袍是朱泥里最紅的
紫砂泥料大不同,圖解三大泥料及適泡茶類
紫砂壺泥料紫泥段泥紅泥中的黃金段泥壺和本山綠泥壺有什麼區別?
宜興紫砂壺礦料之紅皮龍泥料
紫砂泥大百科
小馬談紫砂——紫砂壺鑒別的七大原則
紫砂泥料的八個特點,成就了紫砂壺的茶文化地位
紫砂壺裝飾:泥繪、堆花
紫砂壺三大泥料與茶的相容性探討
小馬談紫砂——「紫砂三戒」
手工紫砂壺與模具紫砂壺
用紫砂壺泡茶,六大類茶沖泡方法
紫砂壺——雍正皇帝的紫砂壺
老舊紫砂壺如何清洗保養?紫砂壺的四大「層次」
泡茶三大俗:烏龍配蓋碗、綠茶玻璃杯、普洱紫砂壺!
紫砂壺課堂:如何鑒別紫砂的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