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西尾維新談創作者之魂:個人成功離不開堅實後盾

西尾維新談創作者之魂:個人成功離不開堅實後盾

圖片來源:《傷物語》

西尾維新談及這些年創作的體會,如果將寫小說比作「輸出」,那大量閱讀他人的作品便該叫做「輸入」,他將兩者的關係視作一種「等價交換」。另一方面,某一系列作品的寫作,常常會帶動其它系列作品與之「齊頭並進」。還有就是,西尾為自己定下一條創作的「鐵則」,在某部小說里用過的「規則」,絕不在其他小說里用第二次,屬於西尾流的「不破不立」。

碼字為生的西尾,pomera(ポメラ,Pocket、Memo、Writter的簡稱,即:便攜電子記事本)是其必備的裝備。從pomera剛問世,西尾便開始購買使用,一直是該項產品的忠實用戶。去年,pomera推出了全新的升級版本,不僅大大提升了啟動速度,還進一步完善了辭典功能,超級簡便易用,堪稱為西尾度身定製的辦公「神器」。

由於pomera機身極其輕便,西尾去旅行時隨身帶著,有了它,可以方便地在觀光地開展工作,但他並不在移動途中寫東西。還有,西尾提到,自己會用電腦Word文檔所附帶的圖形功能繪製漫畫分鏡格(コマ割り),可他不推薦別人用,原因是,這原本就不是為畫分鏡格設計的功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貌似是西尾的信條,他給自己定下的寫作必須遵守的準則是——「今日量今日畢」,也就是必須完成當天的字數份額。額度根據每本小說的總字數而定,平均每天為1~3萬字不等。一旦明確標準之後,無論如何都要寫到規定的字數,如若不然,該項寫作計劃就會被強制「reset」(推倒重來)……。而西尾坦言,如此的「硬性指標」應該及早廢除才好,就因為一天沒能達標就得重頭來過,真不知道在幹嘛。

那「嚴格自律」的西尾老師又是如何具體執行「每日定額」的呢?原來,他把一天的工作時間劃分成「早、中、晚」3個區間,且每個時間段里的工作量等量均分。以一天寫3萬字為例,早、中、晚各寫1萬字。因而,如果遇到上午寫作進展不順的情形,他就會在心中推斷,這本小說估計寫不下去。

西尾認為,寫不出東西,也就意味著,還沒到自己真正想寫的時候。而他不擅長在「寫不出」的時候硬寫,最最怕「明明沒靈感還得死磕」。據西尾說,最近的《傳說系列》他就是按照上文的操作方法寫成的。起先,他給自己制定了用1個月左右時間寫1本單行本的計劃。但在採用一天寫3萬字的做法以後,約10天就能寫完一本單行本。餘下的20天,他便可以悠然自得地全身心沉浸在書籍的海洋里了。可以說,西尾是在「以文養文」。

西尾的小說大部分被改編成漫畫、動畫,此種媒介上的轉換,也使作家得以從他人的再創作中獲得不少超越自身局限的啟發,並汲取新的靈感。比如,物語系列裡的斧乃木余接,自打她在動畫版中出場後,給人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觀,可以說,不是托動畫版的福,余接在此後的劇情里絕不會有如此之高的出鏡率。

不過,動筆之時,西尾頭腦中並不會對角色形成視覺、聽覺上先入為主的定式,而是會讓他們始終「停留」在純文字的狀態。因而,如果完全按小說的字面描述詮釋人物的外觀,很容易產生違和感。

那對於擅長文字遊戲的西尾維新而言,「文字」究竟是怎樣一種觀感呢。據作家本人講,他習慣於將它們作為「圖形」解讀,也就是說,漢字的偏、旁常被他活活地「肢解」開來看。在西尾眼中,單個的文字經常處於「字形飽和、完形崩壞」(德語:Gestaltzerfall,一種心理學現象,指的是人在重複盯著一個字或者一個單詞長時間後,會發生突然不認識該字或者單詞的情況)的狀況。這點被其廣泛應用於各系列小說的文體當中,且西尾對此種將文字拆解成最小意義單位的「因數分解」作業樂此不疲。

還有一個被無數人問「爛」的問題,就是登場人物名字里用到的獨特的漢字及發音。西尾說,自己寫稿時,是用無名的「症年症女」(日語讀音同少年少女)等代稱來寫的。而且,他的處女作《戲言系列》第一部《斬首循環》里,主人公就是匿名的,因而,取名字這件事也不能一概而言之。寫《戲言系列》時,西尾是先做好登場人物介紹表,再寫正劇的。反而是最近,他有時會先寫正劇部分,然後等拖到人物快要登場時,才開始補想名字。對此,西尾給出的解釋是,現實生活中,對方不報上名來,自己是無從得知其姓名的,所以,只有作者本人打一開始就清楚所有角色的姓名,本就是一件十分莫名其妙的事情。至於小說的標題,他在正式開寫前就已經考慮停當了。

談到作為作家的優勢,西尾覺得,自己之所以會成為小說家,主要因為這是一項可以獨自一人完成的工作。最開始,西尾曾一度以漫畫家為奮鬥目標,可當他得知,畫漫畫必須得和助手維持良好的團隊協作後,便確定自己不適合這職業,立刻放棄,並轉而寫起了能夠獨自搞定的小說來。但後來他才發現,所謂的「獨立完成」也就只有碼字階段,僅憑一人之力出書,只能是門外漢的痴人說夢。書籍的出版離不開編輯的匯總整理,封面設計也需要插畫師出馬,包裝宣傳更是要藉助傳媒渠道的運作。一本新書的出版,要有人校驗,有人設計,還要有人來銷售……。

等出書一事告一段落後,西尾還要以原作者的身份參與其後的漫畫製作。但假如這些事情只由他一人張羅,恐怕無論小說家還是漫畫原作多半會半途而廢吧,因此,西尾的結論是,身為最佳團隊中的一員,才是自身「強大」的秘訣。就拿《物語系列》的最新作《忍物語》來說,要不是團隊的支持與陪伴,也不可能順利完稿。來自讀者們的熱切企盼毋庸置疑是自己寫書的動力,但他想要回報團隊成員期待的心情,同樣是支撐他不斷出新書的動力源泉。

《物語系列》是西尾和新房昭之監督以及SHAFT長期合作的大項目,據悉,定於今夏播出的《終物語(下)》里,阿良良木歷終於迎來了高中畢業。而在開播前夕發售的《忍物語》一書中,則描繪了阿良良木歷的大學生活。這下,讀者們可以同時欣賞高中、大學兩邊的風景了。此外,據西尾透露,接下來他準備寫有關八九寺真宵的故事了,而此書打著《怪獸物語》的招牌,應該會彙集一堆的奇聞異事吧。題目定為《宵物語》。

最後,西尾想對與他抱有類似「單打獨干」想法,朝著小說家努力的人說,倘若打算長期以此為業,遲早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因此,他建議那些有志成為「創作者」的人們,要像相信自己那樣去信賴未來的工作夥伴。

[參考資料]:

《NewType》17年7月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五十五期周末補片:啦噠噠噠啪 yeah
Anitama新聲:能用美食壓抑住的怒火不叫怒火
「異方」的情竇初開?
某動畫公司董事談業界現狀:製作委員會制度是萬惡之源嗎?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要永遠寫下去,一直到死為止,西尾維新談
物語系列永不完結?西尾維新表示要寫到死
都是老熟人 西尾維新新作《混物語》發售決定
日媒評選能代表平成的作家:西尾維新第二
西尾維新大辭展公布新主視覺圖
大暮維人×西尾維新 漫畫《化物語》連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