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年大連,如何尋找歷史?

百年大連,如何尋找歷史?

百年大連,如何尋找歷史?

文 王軍

大連是座近代城市,城市只有百餘年歷史。

19世紀80年代之前的大連,是一個叫青泥窪的小漁村。

洋務運動時期的大清政府,為了興建北洋海軍,選址遼東半島島尖上的旅順口,作為水師基地。

旅順口與膠東半島島尖上的威海衛一道,扼制渤海入口,屏障天津大沽口、拱衛京師。

1881年,清政府正式開始建設旅順口軍港和船塢,這應該視為近代大連城市的起源。

從建城順序上講,先有旅順,再有大連。旅順口和大連灣,都是北方深水良港,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從功能上分,旅順是軍港,大連是商港,直到今天也是這樣。旅順軍港,經過清政府10多年建設,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已初具規模。這裡有軍港、有船塢、有維修基地、有供水系統,還有由於軍港建設而興起形成的大約2萬多人口的海港小城。

大清海軍剛剛形成規模,戰爭就來了。勵精圖治的大清,卻無法改變國運的衰落,與同樣發憤圖強的鄰居、剛剛經歷過明治維新的日本,遭遇了。

大清斥巨資打造、裝備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被同時期興起的日本海軍打敗了,且一敗塗地。旅順淪陷,慘遭屠城。

中國甲午戰爭的失敗,徹底改變了東亞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國運衰落期的大清,被國運上升期的日本全面超越。

日本人佔領了遼東半島,使得窺伺遼東已久的沙皇俄國很不甘心。尼古拉二世沙皇拉上德國法國,出面干涉。日本迫於列強壓力,退出遼東半島。

1898年,沙皇俄國順勢以保護中國免遭侵略為名,把軍艦開進大連灣和旅順口,並強行與清政府簽訂租借遼東半島的協約。

沙俄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比海參崴更為理想的遠東出海口,可以直接窺探太平洋。沙俄給這裡起了個名字,叫達里尼。達里尼是俄語音,翻成中文,意思是遠方。

1899年起,沙俄統治下的遠東港口城市達里尼市,開始大規模建設。

初春的大連,萬木吐綠,輕風送爽,鮮花盛開,特別是正值花期的櫻花和迎春花,絢麗地綻放在海濱和街道兩旁,花枝搖曳,迎風招展,美不勝收。

在這春意昂然的日子裡,我們來到大連,感受這座與深圳一樣美麗,又很不相同的北方海濱城市。第一個強烈的感受,來自這座城市的廣場。

在大連這座城市裡,廣場星羅棋布,差不多一個挨著一個,是名副其實的「廣場之城」。據介紹,大連全市廣場數量多達70個,在全國乃至亞洲都是擁有廣場數量最多的城市。

大連廣場多,源於19世紀末建城之初的歐式城市規劃。當時來自俄羅斯的設計者們,採用歐洲最流行的中心廣場放射式規劃格局,以廣場為中心,街道從廣場發散出去,再在附近規劃次廣場,街道再發散。所以大連的老城區,傳統的十字路口基本是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圓形廣場。

最先開始建設的是尼古拉耶夫廣場,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廣場。尼古拉耶夫,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以這個廣場為圓心,10條街道向四面八方發散開來。

現在大連主城區的城市格局,基本保持了當年的規劃格局。俄國人經營達里尼市7年,時間來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

後起的帝國主義列強日本,經過一年多鏖戰,戰勝了強大的沙俄,特別是在對馬海峽,殲滅遠道而來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而迫使沙俄退出遼東,取而代之。

俄國人退出時,一把大火燒了達里尼市政廳。今天大連俄羅斯風情街後面廣場上,達里尼市政廳的老建築遺迹還荒涼孤獨地佇立在那裡,似乎閑置已久。

從我們住的酒店,步行十多分鐘,就是俄羅斯風情街。所謂俄羅斯風情街,確切點說,是一條販賣俄羅斯商品的步行街。據當地人介紹,這裡銷售的俄羅斯商品主要是三種:套娃、巧克力、割草機(剃鬚刀)。實地走了一遭,發現東西很便宜,但質量不敢恭維,其他號稱俄羅斯商品的還有望遠鏡、披肩、化妝鏡,等等。

這條街道兩旁都是俄羅斯式樣的建築,不過基本都是後來仿造的。倒是街道兩端,一頭一尾,有兩座建築,應該是遺存的老建築,即使仿造也是原址上仿造。特別是街尾那座充滿滄桑的老建築,就是當年的沙俄達里尼市政廳。

這座老建築孤獨地佇立在俄羅斯風情街街後的小廣場旁,門窗緊閉,滿目荒涼。

它是否在默默地訴說著什麼?站在樓前,我努力傾聽,卻始終沒有聽到。

真心羨慕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光是這一座老建築,就夠人回味一輩子。想當年站在上海的多倫路,我曾感慨,那條街上的孩子從打懂事起,就知道陳望道是誰。

因為陳的名字,就刻在那條街道的地上。這就是歷史積澱,這就是文化底蘊。

俄羅斯風情街原來的名字叫露西亞町。露西亞是日語對俄羅斯的稱呼。町,在日本是街區的意思。街口坐落著沙皇俄國東清輪船公司舊址。東清輪船公司是當年俄國建設大連城市及港口的主力。這座建築建於1900年,是具有北歐木構架痕迹的德國民居風格建築,還在使用中,現在是大連藝術展覽館。

日本人來了後,改「達里尼」為「大連」。日本人經營大連,基本沿用了俄國人的建築格局。他們將尼古拉耶夫廣場,改名叫大廣場。大廣場周圍從1909年開始,陸續以歐洲風格建造了各種建築,其中最早的要屬大和旅館,巴洛克建築風格。

中山廣場周邊風格各異的歐式建築,如今已成為大連市重要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並且全部在使用當中。尼古拉耶夫廣場、大廣場、中山廣場,這座廣場既是大連城市的起點和圓心,又是大連歷史發展的見證者。

廣場周圈一座座古樸又精美的老建築,默默地佇立在那裡,向人們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滄桑歲月,講述著這座城市的世事變遷。

中山廣場,作為大連的城市名片,真的很美,美在歷史的厚重,美在文化的多元。

我們住的酒店,位於大連火車站旁邊,是鬧市區和商業旺區。

大連火車站是座老建築,建於日本統治時期的1935年,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目前仍在使用中。

日本人把侵佔的大連和旅順等中國領土統稱為關東州,在這裡設立關東軍司令部,還有日本滿洲鐵路公司。一個負責軍事,一個負責經濟,一武一文,開始了在這裡長達40年的殖民統治。

關東州也成為「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軍部控制滿洲、蠶食中國的橋頭堡。其中滿鐵公司的調查課,是日本最大的調查機構,承擔特務機關任務,大量地搜集整理中國的情報和各方面信息資料。

日本人在這裡全面推行殖民文化,大連的中小學要學日文,灌輸向日本天皇效忠思想。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蘇聯紅軍進佔大連。

在大連市博物館,看到三個特色街區,浪速町、小崗子和青泥窪。從介紹上看,這些街區特色鮮明,歷史久遠。但實際上,也許是沒有得到有效整理保護,也許是早就淹沒在現代鬧市中,我沒有找到。歷史遺迹,古宅古街,這些東西,破壞不行,但不整理開發一下,也不行。

大連這座城市人文歷史積澱深厚,但整理開發做得不盡如人意。很多老建築,地圖沒有標註,沿街沒有標識,如果不是偶然撞到,根本無從查找。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這種情況在南山旅遊風情街一帶,更為嚴重。

南山路一帶,是當年日本達官貴人的主要居住區,同時也有很多中國軍閥大佬及名人的故居。這裡準確的名稱,應該是日本風情文化街。也許是這個名字不招人待見,故稱作南山旅遊風情街。

查了一下資料,這一帶有張作霖的別墅、土肥原的住宅,還有大軍閥孫傳芳隱居的別墅。諸如此類的名人故居,還有不少。但當我來到這裡實地探訪時,卻發現無從探尋。既無標識,也無指引,問人也難問到。

之前在高爾基路,找尋郭沫若日本夫人郭安娜的故居,也是這種情況。高爾基路還以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和日式小樓出名,很久以前有一部反特老電影《東港諜影》,就是以那裡為外景地。

蘇聯紅軍1945年佔領大連後,中國共產黨就在這裡成立了公開的大連市委。當時中共大連市委書記,叫韓光,最後擔任過中紀委副書記。直到1955年蘇軍從大連撤走後,大連這顆北方明珠城市,終於完全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就是近代的大連的歷史。從1899年沙俄建市達里尼,到1905年日本人改名大連,再到1955年蘇軍撤離,半個世紀,風風雨雨,滄桑變換。這正是:達里尼、關東州,風雨滄桑五十載;旅順口、大連港,近代強國夢一場。

大連近代歷史還留下一張城市名片,那就是有軌電車。大連有軌電車歷史非常悠久,始自1903年,由沙俄統治者建造。如今大連保留了幾條有軌電車線路,既是城市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道景觀。最著名的一條線路,是201路有軌電車。

火車站旁邊的勝利廣場,設有201路有軌電車站。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早晨,我撐著雨傘,經過濕漉漉的廣場,登上201路電車。電車車廂是全木質結構,非常厚實。車廂內,有很多關於大連有軌電車的歷史圖片。因為下面有鐵軌,電車開行起來非常平穩。

外面水霧蒙蒙,車內乘客不多。在咣當咣當的電車響動聲中,我一直坐下去,沒有目的地,也許這是一班開往1903年達里尼的電車。

約稿啟事

地名古今」以強調原創為主。內容板塊和欄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數以兩三千字以內為宜。突出個人化,文字盡量講究而有韻味。

1、我說地名|以個人視角講述熟悉的地名歷史變遷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羅列概念。突出個人對地名的理解和歷史變遷的解讀。

2、傾聽講述|每個村莊、每個街巷,都有說不完的人與地名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傾聽講述,以細節勾勒歲月流逝中的、難以重現的故事。

3、我的漂泊|許多人的人生旅程,會在遷徙、漂泊中走過。用印象最深的幾個地名,穿插個人的成長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內容。

4、故居尋訪|千百年來,每個地方都有影響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尋訪,在尋訪中解讀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樣避免面面俱到,寫最能觸動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為當今時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與異地觀感融為一體,既是遊記,也有頗為充實、敏銳的詩意表達,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遠離故鄉的人,心中永遠牽掛故鄉。每次踏上歸家之路,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兒時的星星點點的記憶,家庭幾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樹,一口井,一家人,左鄰右舍,都是故鄉難忘的記憶。

留存鄉愁 敘說古今

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名古今 的精彩文章:

鄭州順河路11號
揚州這些橋,融進詩意中

TAG:地名古今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家常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八千年歷史看甘肅?是為什麼?
為什麼大家常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八千年歷史看甘肅?
為什麼常說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八千年歷史看甘肅?
千年歷史,百座城堡,一條路看盡
村裡用了幾十年的破舊搓衣板,沒想是「百年歷史」的聖旨石碑!
回顧卡地亞的歷史,就是回顧現代珠寶百年歷史的變遷!
只有百年歷史的「春節」是如何被發明的?
中國五千年歷史:每隔千年出一絕世猛將,下一個千年又是誰?
誤會了幾百年,歷史上的潘金蓮與武大郎是這樣的!
始皇陵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為什麼不敢挖?難道是因為條件嗎?
一千年以後的歷史書你見過嗎?
春節的十大傳說之一:年三十守歲,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知言歷史
中國歷史上5大千古謎團:青銅劍為何千年不銹?長江曾兩次枯竭?
故宮詭事:這座幾百年歷史的建築,有過多少冤魂?比如珍妃井
一千八百多年歷史的餃子,如今演變出很多種類,你吃過最奇葩的是哪種?
這個種花歷史已逾千年的村莊,春天美爆了!
此人大智若愚,卻被歷史罵了數千年,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歷經四百多年才失而復歸 看看燕雲十六州歷史有多滄桑
十年,塞班系統走過十年歷史,回味諾基亞經典手機
中國為什麼近三百年來落後西方,你不知道的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