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又泛濫的野生蘭?也就它了!

美又泛濫的野生蘭?也就它了!

GIF/26K

前段時間,一則河南農民「采蘭獲刑」的案件讓不少網友感到震驚——採挖了區區3株野生蘭草居然要判刑三年!該案的主角「蕙蘭」是蘭花大家族的成員之一,因為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野生蕙蘭不斷被利欲熏心的人類濫采濫挖,野生資源日益枯竭。

朋友圈搜索「采蘭獲刑」就能看到事件始末。

但令人擔憂的是,被人類逼上絕路,是當下絕大多數蘭科植物的命運。蘭科植物大多原生在環境較好的熱帶或溫帶森林中,與環境中的微生物或真菌有著密切合作,並且高度適應昆蟲傳粉,因而對環境的依賴程度很高。人類無節制的開發及商業活動已經嚴重影響到它們的生存,因而國際組織將整個蘭科植物都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禁止商業販賣。

多彩的蘭科植物。之前我們也說過蘭科面臨的威脅,。圖片: Ernst Haeckel /Kunstformen der Natur(1904)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形成一種刻板印象:野生蘭花是一類比較脆弱、嬌貴的植物,平日難得一見;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只能在植物園或花市裡看看人工培育的園藝品種,想自己種盆蘭花需要精心呵護。為了破除這個刻板印象,今天的日曆要介紹蘭花界一個特立獨行的選手——綬[shòu]草

今日主角,是棵「蘭花草」。圖片:辰山花輪君

身為蘭,居然「泛濫」?

據《中國植物志》記載,綬草屬約有50個野生種,大多原產在北美地區,少數分布在亞、非、澳及南美洲;《Flora of China》記載我國有3個種,除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外,還有香港綬草(S. hongkongensis)和宋氏綬草(S. sunii),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綬草這個種。同屬大多數種類都開白色花,綬草是其中為數不多的能開粉紅色花的種類。

親朋好友大多開白花,比如這棵俯花綬草(S. cernua)。圖片:Eric Hunt / wikimedia commons

作為被子植物第二大家族(第一當然是菊科)蘭科中的一員,綬草雖然外觀看起來十分嬌小,一幅弱不禁風的樣子,但可別小瞧它,它可能是全國範圍內最為「泛濫」的一種野生蘭花!綬草的自然分布範圍那是相當遼闊,北至西伯利亞,南至澳大利亞,西至中東的阿富汗境內,向東一直至日本均有分布記載。在我國境內也是幾乎全國各省區均有,喜生於山坡或灌叢林下、草地、河灘或沼澤等比較濕潤又向陽之地

可能是最接地氣的蘭花了。圖片:John Tann / wikimedia commons

綬草天生就皮實強健,自播繁殖力強,有著雜草般驚人的生命力,作為一種小型地生蘭,它高不過30~40厘米,在人工干預嚴重的城市草地中也可能出現它美麗的身影。每年清明後,綬草那靈秀而艷麗的小花便開始點綴於草地上,增加了草坪的靈氣及野趣。

有了它的裝點,草坪也鮮活起來。圖片來源見水印

在我國華南地區,綬草常與美冠蘭(Eulophia graminea)、線柱蘭(Zeuxine strateumatica)高頻率出現在草地之中,被當地植物愛好者並稱為「華南草地三寶」(還記得華北的草坪三寶么?)。可以說,綬草是我國境內最接地氣最常見的野生蘭花沒有之一了。

華南草地的另外兩寶,美冠蘭和線柱蘭。圖片:Mikesartin、烏拉跨氪 / wikimedia commons

記住這根盤龍柱!

就算你從沒有見過綬草實物,相信看到這裡你也已經牢牢記住它的樣子了。綬草的外貌實在有特點,用一句話就可以抓住根本——一根螺旋狀的柱子!精緻而小巧的粉色小花螺旋狀排列於花葶之上,任誰見了都不得不驚嘆造物主的精湛技藝。唯一的缺憾是花太小了,小到哪怕湊近它也很難看清楚花的結構。

一個精巧的螺旋。圖片:wildplantsshimane.jp

綬草的拉丁文學名以及中文名,均和它花序的這一特點有著緊密的聯繫。屬名Spiranthes意為「螺旋狀的花」,種加詞sinensis表示「中國」(因為本種的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廣東)。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人就已知曉了這種可愛的野花,還把它寫入了《詩經》當中。《國風·陳風·防有鵲巢》之中,有「中唐有甓[pì],邛[qióng]有旨鷊[yì]」這樣的句子,這裡的「鷊」,《爾雅註疏》中有記載:「鷊者,雜色如綬文之草也,故曰綬草」。綬文,即綬帶紋理,它在莖上呈螺旋狀扭曲排列的粉紅色小花,確實就像是披掛了綬帶一樣

像不像四根盤龍柱?圖片:wildplantsshimane.jp

另外,它的地下根常肉質、粗厚,我國民間常以其根和全草入葯,再加上花朵的排列如同一條龍盤在柱子上,故而也有「盤龍參」的俗名。

綬草清新脫俗的外觀,在日本已有蘭花愛好者專門引種栽培用於觀賞,國內將其煞有介事地植於盆中觀賞的人似乎不多。它的花雖然談不上艷麗芬芳,但別緻的花朵排列方式,卻也充滿趣味,惹人喜愛!尤其是成片在草地上怒放的樣子,一點不比家花遜色。

既有「右撇子」,也有「左撇子」

比較有趣的是,綬草花朵的旋轉排列方式與攀援植物的莖旋轉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說到這裡,懇請各位再仔細觀察圖片,下圖的兩根綬草花序分別呈現出了不同的旋轉方式。一個是左旋,另一個是右旋。在繼續討論之前,我們需要對「左」「右」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厲不厲害?下面,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圖片:辰山花輪君

伸出右手,大拇指豎起,四指握拳,讓大姆指順著軸向,那麼四指從掌根到指尖的旋轉方向即為「右旋」。反之即「左旋」,即用左手做這套動作四指的旋轉方向。描述起來比較費勁,不如我們直接看如下面的示意圖。

藤蔓植物莖的旋轉方向示意圖。圖片:《植物學拉丁文》

左右旋的現象有一個科學術語,稱之為「手性」。手性(chirality)一詞源於希臘詞「Cheir(手)」,指左手與右手的差異特徵。手性及手性物質只有兩類:左手性和右手性。自然界中手性現象隨處可見,除了我們人類的左右手外,還比如氣旋或星系的旋轉方向,化學分子的手性結構,藤蔓植物莖的纏繞方向等等,我們剛剛講的實際上是螺旋的手性。

那麼,這棵綬草是什麼手性?圖片:Nobuhiro Suhara / flickr

具有手性現象的植物多為纏繞型藤本植物,它們依靠莖的纏繞攀爬在別的物體上,藉助這種螺旋式得以向上生長。達爾文、華萊士等大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都十分重視植物的手性,但研究並不深入。達爾文還專門寫過《攀援植物的運動和習性》,書中列出42種攀援植物,其中只有11種具有左手性。確實,絕大多數藤本植物都是右手性的,如牽牛、扁豆、菟絲子、北馬兜鈴、獼猴桃、紫藤、杠柳等等。只有少數植物是左手性的,如啤酒花、葎[lǜ]草、金銀花、何首烏等。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植物中「左撇子」比較少呢?但非常遺憾,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令人信服的答案,從目前的文獻來看這可能與植物的起源(南北半球)、光學活性(optical activity)、基因控制等等有關。

螺旋排列,鬆緊有度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如果你夠仔細而且附近的綬草居群足夠多,你可能會發現,它們不同個體間螺旋的鬆緊程度有所差異,螺旋越鬆散,小花們越是挨得近。針對這一現象,2012年日本學者對綬草花序結構作了一篇研究,作者發現越鬆散的螺旋對傳粉昆蟲越有吸引力。而隨著螺旋程度的提高,相鄰單朵小花間的空間距離增大,對傳粉昆蟲的吸引力度會減弱,單朵小花的授粉率、座果率跟著下降。但同時,隨著螺旋程度的提高,同一花序上的小花間的相互授粉(自交)的幾率也降低,有利於異花授粉。

綬草花序結構非常多樣,你見過哪種?從左至右螺旋角度依次增大,分別為0°、25.7°、51.4°、90°。圖片:Iwata T /New Phytologist(2012)

我們都知道,自交後代遺傳變異的程度小,不利於適應多變的環境。因此,提高異交率是絕大多數生物所追求的共同目標。然而,一味追求更高的異交率也有相當高的風險,如果昆蟲完全不願來協助,異交失敗,那麼可能完全沒有後代誕生。俗話說「有總比沒有好」,因此綬草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既能讓足夠多的後代產生,又能保證一定的後代變異率。也就是說,為了防止過度自交,需要增大螺旋程度,但又不能走極端,選擇一個中間值就好。

「我喜歡排列整齊的花,是因為這樣省力呀,才不是因為強迫症呢!」圖片:myu-myu / flickr

需要注意的是,鬆散的螺旋還有一個好處,在傳粉昆蟲比較缺乏的時候,鬆散螺旋花序對昆蟲吸引力較高,可以起到招攬昆蟲的作用,為整個綬草居群「拉客」。這就是為什麼兩種極端情況的花序類型(旋轉角0°和90°)比較少而中間類型的花序類型比較多,暗合了數學上的正態分布

下次有機會見到綬草,你可得好好觀察下。圖片:辰山花輪君

至於同時具有左右旋花序對綬草傳粉有何意義,目前研究還很少,我請教了認識的蘭科傳粉學專家,推測是與傳粉昆蟲的組成有關。有些昆蟲(如熊蜂)傾向於左旋花序,有些昆蟲則傾向於選擇右旋花序,因此在綬草居群中,左右旋同時出現可能更有利於綬草利用昆蟲進行異花授粉。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開個腦洞給出特別的答案也挺好的。繪圖:翼狼Elang

想看更多美美的植物?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有萌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二維碼關注我們,立刻參賽

日曆娘今日頭像

蘭科 無葉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行走在太行山上,帶你看華北豹和它的鄰居們
買那麼多膠帶,手帳控們到底會做什麼?
往返南北極厲不厲害?這種神鳥每年一次!
快來人吶!萬有市集掌柜招人啦!
巴洛克風格的小鈴鐺,來自西亞高原而今遍布世界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