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民日報今天頭版為這項調查刊發評論,讓科學家潛心攻關!

人民日報今天頭版為這項調查刊發評論,讓科學家潛心攻關!

作者柏木釘寫道,有研究表明,科學家做出貢獻的最佳年齡段為25—45歲,最佳峰值年齡為37歲。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心難以二用,呼籲要把時間還給科學家。

讓科學家潛心攻關(今日談)

柏木釘

原載於《人民日報》2017年6月24日01版要聞

跑經費、爭項目費時費力,經常不得不從節假日「偷」時間寫各種計劃書和報表。近日公布的一項青年科研人員生存發展狀況調查,展現了這個自嘲為「青稞」(「青科」的諧音)群體的壓力。

近年來,我國在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推出許多改革舉措,取得明顯成效。但從調查結果來看,有些問題還沒有徹底改觀。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合理、收入偏低等學術之外的負擔,影響工作效率,也不利於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科學家做出貢獻的最佳年齡段為25—45歲,最佳峰值年齡為37歲。進一步深化改革,把青年科技人員從壓力中解放出來,專註於科研,可以說是「青稞」們的共同呼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心難以二用。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把時間還給科學家,千方百計為他們潛心攻關創造條件,是為科研人員造福,也是給科技創新加油。

再來回顧這項「青稞」調查結果

「青年科研人員生存發展狀況調查」由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發起,共1066位青年科研人員參與。

點擊截屏可查看原始報道

除了《人民日報》刊發評論,《瞭望新聞周刊》相關報道也引用了這項調查的數據,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鳳凰網、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網路媒體也全文轉載了我們的調查報道。希望藉此引發更多人對青年科研人員現狀的關注,也期待相關部門對這部分群體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讓科技人員「少跑腿」

扈永順

原載於《瞭望新聞周刊》2017年6月3日

5月30日,我國科技工作者迎來了首個「科技工作者日」。

我國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超過7100萬,R&D(研究與開發)人員總量535萬;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

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帶來了科技領域諸多「國之重器」。一年來,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使用,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製造成功,「海洋六號」科考船刷新多項極地和深海科考紀錄。

但我國的科技實力與美、德、日、英等發達國家依然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我國創新基礎比較薄弱,重大原創成果不多,很多高端技術仍然受制於人,中低端產出佔比過大等。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施科技強國戰略,縮小我國與世界科技強國的差距,人才是基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發起了「青年科研人員生存發展狀況調查」,共1066位青年科研人員參與調查。

雖然我國研發投入能力已超過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二,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2.14%的青年科學家認為「自己科研經費充足,可以開展費用較高的實驗」,而有20.64%的青年科學家認為「科研經費的缺乏已經嚴重影響其開展創新實驗」

科研經費分配和管理帶來的種種問題使得青年科學家耗費大量時間在項目申報、課題彙報、參加各類評審活動中。調查結果顯示,66.7%的受訪者把科研或實驗之外的時間花在了爭取項目、申報經費上。

「跑項目」耗時太多的原因在於,我國科研經費採取以競爭性為主的分配方式。而在基礎研究領域,國際上穩定性與競爭性經費配置的比例一般為「七三開」甚至「八二開」。讓科技人員全心全力搞科研,少為爭項目、爭經費「跑腿」,就要加大穩定性、持續性的經費支持。

為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還要進一步完善既有效激勵又公平合理的分配政策。近年來,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促進科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政策,如《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等,但具體實施細則還有待進一步制定。

此外,簡化報銷手續,簡化科研管理流程,減少無效的各種報表、文件;允許項目僱用秘書,減少行政財務事項耗費時間都是讓科技人員「少跑腿」的有效措施。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第一集:香港女孩在北京的戲劇夢
40歲成創業的「黃金年齡」 京滬深三地出現「創業政策擁擠」
廣東大力「築巢引鳳」 援疆帶動20餘萬人次就業
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 光影也可造成環境污染需賠償
審計署:審計發現部分單位少繳醫療保險費30.06億元

TAG:中國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范瑋琪與黑人人設徹底崩塌?紀念日發微博無人評論!
姚笛生日凌晨發文,8個字引人遐想,經紀人曬鑽戒,網友評論扎心
省里專題研討、安徽日報刊登評論!這位亳州作家寫出了時代擔當!
人民日報評論:奮鬥是青春最高的禮讚
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做最高規格評論,發中國最強聲音
日本網民評論:那些在日本論壇上誇中國的人,是想成為中國人嗎?
評論 科里斯事件
《紅海行動》口碑炸裂!人民日報評論用了這句話
中國申辦世界盃提上議事日程,這些評論卻句句扎心
微讀 文學評論家
證券日報頭版評論:三大熱點引領兩會後資本市場
《天道》經典語錄評論-男人女人篇
駐英使館致函英國《每日電訊報》糾正其錯誤評論
科技日報評論:築牢科學精神的誠信基石
去日本旅遊越發普遍,為什麼日本人不來中國?日本人的評論讓人憤怒
人民日報評論:別做一隻孤獨的「旅行青蛙」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榜樣之光照亮復興征程
人民日報評論:什麼比「留住張小平」更重要?
人民日報評論:同性戀絕非精神疾病
天鵝閱讀:市場化時代兒童文學評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