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禾聲知音 一聲一悟

禾聲知音 一聲一悟

禾聲

知音

一聲一悟

文:趙航

當代獨立藝術家、雕塑家、攝影師......

某日,董曉禾老師跟我談到一個她自己新近整理的聲樂教學理念,名曰「一聲一悟」,希望我談談看法。當然事出有因,其一因是,曉禾老師跟我合作了我在藝術圈的跨界音樂與藝術的多件作品,知道我相對了解聲音藝術;其二因是,我前不久完成了一些關於她聲樂教學的錄像作品,了解她聲樂教學的一些特點。

曉禾老師是難得的一個好的歌者,聲音的藝術跟各種其他藝術一樣,是「有法」的。在「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修得「無法」。在我邀請她合作的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曉禾老師「有法」當中的「無法」,在教學的理念中,我們可以聽到她「無法」當中的「有法」。

(在此詳見:藝術作品《剷除》,紀錄片《禾聲》。)

曉禾老師受魚羊鮮藝術小組邀請,合作完成的跨界藝術作品《剷除》就有了出神入化的聲音藝術表現。作品的基礎是由魚羊鮮藝術小組成員完成的行為藝術,每個人都將堆放在自己面前的礫石鏟起,堆放到相鄰的人面前的那堆中,圍合成一圈的工作方法使得這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完成清空自己面前礫石的循環。

作品描述的意義可以看成每個人都有希望去除的心理的「苦」,但是去除的同時又總是有新的「苦」進入你的內心;也可以解釋成各種循環的規律,甚至是宇宙循環的法則。這樣簡單的動作行為表達涉及了從人文、宗教以及宇宙科學運行的內涵。

而曉禾老師的唱,就是這個宇宙空間的活的遊走的精靈。剷除礫石產生的聲音通過音響反覆疊加,構成了一個像地幔在地下的高溫高壓流動並發出轟鳴的環境。一隻生活在此環境中的精靈,那個代表生命的精靈遊走著,時而舒服地囈語著,時而興奮著,偶爾還會因為地殼的斷裂夾痛了她,發出疼痛的聲音。

所有聲音的演繹一直遊走變化在奇妙空間中。

藝術作品受到很多好評...

「一聲一悟」的意義在哪?

我聽了一節課

曉禾老師自己的聲樂教學課堂同樣充滿魔力。我在拍攝她教學紀錄片的過程中曾經注意到她每次開始教授發聲練習時的聲音都可以反覆疊加變成一個和聲作品,於是我在剪輯紀錄片時用學員發聲練習的聲音素材作曲,實現了那個我感受到的和聲音樂。

(紀錄片《禾聲》)

她善於根據不同學員的自身特點隨時啟動一種與其適合的發聲訓練,這看起來就是在打開每個學員的心,讓學員自己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發出自己內心的美妙聲音。這個過程就是曉禾老師的「一聲一悟」,她告訴學員:上課時老師通過學員的聲音表現特點給出相應的指導建議,這些建議通過一些方法加深領悟,然後形成新的悟到的聲音表現。這構成了「一聲一悟、一悟一聲」的循環,由此提高了學員的演唱水平。

對聲音的相近理解也激發了我創作「一聲一悟」書法作品的靈感。金色的特種宣紙就如金色的嗓音,筆墨在紙面的舞動就是歌者聲帶的振動。字面表現時而濃厚強烈,時而如絲抽繭,一切意念在立體的多維時空中飛舞著······飛舞著······

—趙航

2017.6.1

最新展訊

2017.7.2

感謝趙航老師的書法創作,為我們的禾STUDIO小教室增添了一份藝術氣息。「一聲一悟」的詮釋又多了一層藝術融合層面的展現,學員們都說小教室變美了。藝術是多元的,我們往往可以在不同藝術門類中找到共性。這是很多喜歡跨越不同藝術門類語言的藝術家獲得藝術靈感的基礎。聲音是「有形」的,聲音的「形」有時是一條線,有時是一些顆粒,有時又是一團霧······聲音是有「味道」的,聲音的「味道」有時是一杯酒,有時是草的香,有時是辣的火鍋,還有時是一盅迷幻的毒藥······

(以上所有內容歸禾STUDIO所有,盜用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STUDIO 的精彩文章:

TAG:禾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