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後女生放棄高薪與聾啞人朋友作伴,全上海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

80後女生放棄高薪與聾啞人朋友作伴,全上海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

手語翻譯是溝通聾啞人與健全人的橋樑,橋修得好,走起來才順暢。

唐文妍的父母至今無法理解,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女兒,為什麼要放棄可能的高薪工作,一門心思去當手語翻譯,每月拿著微薄的工資。唐文妍說,這是因為她放不下和聾啞人朋友的羈絆,「他們需要我。」

從2015年3月1日起,上海電視台《午間新聞》欄目正式推出手語直播。憑藉過硬的能力,唐文妍脫穎而出,成為5名手語主持人中的一員。屏幕左下角的那一小塊區域,成了很多聾人朋友連接這個世界的窗口。從今年5月起,團隊增加到了6人。

「可惜屏幕太小,有時打快了根本看不清手勢。」唐文妍說。

葛玉紅在今年上海兩會直播現場。

上海唯一全職手語翻譯

唐文妍與手語結緣始於2004年。當時在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繫念大二的她,一直對手語感到好奇,看到上海東方國際手語教育學校在招收學生時便報了名。「當聾啞人知道我在學習手語時,他們非常高興。」唐文妍說,其實她那時手語打得不好,雙方經常互相看不懂,但這不妨礙她感受到聾啞人朋友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們孤獨太久了,非常非常渴望朋友。」

這份沉甸甸的心意令唐文妍動容,2010年研究生畢業後,唐文妍不顧家人反對,做起了全職手語翻譯。同為《午間新聞》手語主持人的葛玉紅,是唐文妍在手語學校的老師,「執著」是她對這個80後女孩的評價,「全上海現在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

如今,唐文妍在一家手語翻譯公司任職,老闆萊特爾博士是她最佩服的人之一。2012年,這位年近花甲的美國老人不顧家人的反對來到上海,希望幫助聾啞人更好地融入社會。「他常說,他的幸運在於自己的第一任老闆是聾人,所以他能站在一個更平等的角度看待彼此。也因為入了這一行,才能遇見自己聰明美麗的妻子。」

唐文妍說,在國外,手語翻譯往往站在發言者身旁

「我們公司目前只是小有盈餘,萊特爾不從公司取一分錢,一心希望好不容易有起色的事業能走得更長遠。」唐文妍說,萊特爾經常告訴他們,做好事也應該享受和其他工作一樣的薪水待遇。「很幸運能遇到這樣的老闆,讓我可以堅持下來。」

雖然是唯一的全職翻譯,不過唐文妍認為,論翻譯水平,同事顧忠比自己要強,「大家都看得懂。」帶著眼鏡,身材高大壯實的顧忠,看起來與普通青年沒什麼兩樣。顧忠說,自己是聾人家庭子女,所以很早就學會了上海自然手語,和中老年聾啞人交流起來更加順暢。

手語也是一門語言

《午間新聞》開播前,顧忠已經做好了準備。

大學畢業後,顧忠進入靜安區殘聯工作,因為會手語,在殘聯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也在上海電視台、上海教育電視台兼任過手語主持。不過,同事卻說:「手語有什麼啦,不就是瞎比劃嗎?」

「這也是人們對手語最大的誤解,手語首先是一門語言。」唐文妍說,手語翻譯需要體力和腦力相結合,挑戰和壓力不亞於同聲傳譯。

「在直播中,我們只有在主持人播報時才能看到文字提示,播放新聞視頻時只能聽著耳機里的語音進行同步手語翻譯,這要求注意力必須時刻高度集中。」唐文妍說,有次她翻譯錯了一個詞,為了糾正這個錯誤,她不得不飛快地打一遍正確的手語動作,同時在腦海中牢牢記住接下來的兩句畫外音。半小時的直播下來,再熟練的手語翻譯都會疲憊不堪。

翻譯講究「信、達、雅」,手語也是如此。「外國地名、科技術語最難,如何準確翻譯,有時要動點腦筋。」唐文妍說,比如,有些外國生僻地名一時難以翻譯,即使用手語將拼音打出來,聾人也很難理解,這時就需要用其他方法來表示。「比如法國昂熱市,就可以翻成法國西部的一個城鎮。」

不過有時,他們也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2008年北京殘奧會期間,現場記者直接用英語和一名外籍運動員攀談起來。正在做手語直播的顧忠頓時傻了眼,「沒有字幕,現場很嘈雜,那位運動員又口齒不清,我聽不清他說了什麼。」顧忠靈機一動,想起記者剛才問了中國運動員同一個問題,便照著記憶中中國運動員的回答翻譯起來。

「做直播總歸會碰到一些意外,這時候就得靠自己隨機應變。」顧忠笑著說。

做聾人聯結世界的橋樑

其實早在2000年5月,上海電視新聞《時事傳真》欄目就在雙休日播放的新聞集錦中,增設了手語主持人,葛玉紅便是最早的3位主持人之一。

「從每周15分鐘的集錦,到現在每天30分鐘的直播,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說明社會越來越重視聾人這個群體。」葛玉紅介紹道,除了《午間新聞》,他們這支手語翻譯團隊還參與了近5年的上海兩會現場直播,通過他們的翻譯,上海的二十多萬聾啞人得以更加了解這座城市。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手語主持人團隊在直播現場合影留念,從左至右依次為陳伊佳、葛玉紅、唐文妍。

「但有些事情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葛玉紅說,比如在擔任會議翻譯時,她希望手語翻譯能被安排在發言席邊上,「如果我們和發言人在兩個方向,聾人朋友可能就要不停轉頭,這對他們和發言者都是一種不尊重。」

顧忠則講到了另一件事。2008年,他去澳門交流時,當地的一家助殘機構看中了他的手語翻譯能力,開出1.2萬元的月薪,而當時,顧忠在靜安殘聯的月工資不過1500元。「目前手語翻譯有職業證書,但沒有對應的崗位。」葛玉紅說,「如果光靠做手語翻譯的收入,恐怕難以維持生計。」

沒有全職翻譯,也就意味著有時無法及時為聾人提供幫助。不久前,一位聾啞人夜裡感到腹痛,去醫院挂號時卻發現無法和醫生交流。無奈之下,他給唐文妍發了簡訊。「恰好我那天在通宵加班。」接到簡訊,唐文妍趕緊讓他打開手機,通過視頻幫他翻譯。事後,唐文妍頗有些後怕,如果這位朋友不認識自己,或者自己睡著了沒看到簡訊,他會不會因為溝通不暢影響治療?

「城市是有溫度的,我們希望更多聾人朋友能感受到這一點。」葛玉紅希望能有更多人學習手語,「手語翻譯是溝通聾啞人與健全人的橋樑,橋修得好,走起來才順暢。」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內文圖來源:作者提供 圖片編輯:徐佳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18歲的他開了個老房子公眾號
照顧癱瘓丈夫14年,這位老阿姨說:只要他在,這個家就是完整的
合計創造經濟效益19.8億元,上海這些工作室為啥這麼牛?
上海小學生愛心暑托班下周起報名,辦班時間覆蓋整個暑假
航母前腳走,美軍核潛艇後腳就到韓國

TAG:解放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聾啞人麵包店」,全店10人都是聾啞人!網友:不去會後悔!
他的父母是聾啞人,嬌妻小他15歲,兩人相識三天便閃婚
家有3個聾啞人,十歲女童自學手語成「翻譯官」:想離他們近一點
父母都是聾啞人,走紅後娶小15歲嬌妻,結婚68萬份子錢全捐了
他父母是聾啞人,靠演技翻身成一線,娶小15歲妻子卻多年租房住
父母都是聾啞人,她婚後不敢要孩子,被丈夫感動後高齡產子她哭了
她因出演《大宅門》爆紅,父母都是聾啞人,41歲剖腹產生下兒子
買了只黑狗被嘲笑,一年後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從此我就是聾啞人
她是毛主席後人中最漂亮一位,如今42歲,年幼服藥過量成聾啞人
他父母是聾啞人,與小15歲嬌妻相識3天閃婚,一線演員卻買不起房
她是毛主席後人最漂亮的一位,年幼服藥過量成聾啞人,如今42歲
她是千手觀音的聾啞人領舞,被富豪苦追多年,如今嫁給心上人
並非聾啞人,交流卻只能靠手勢,這種環境下他一干就是24年
他是聾啞人 也是盲人 但他是一位攝影師
黃子韜到底有多善良!聘請聾啞人當助理!只因聾啞人與自己有這層關係!
父母都是聾啞人,與小15歲嬌妻認識3天閃婚,68萬份子錢全捐
父母都是「聾啞人」和丈夫相愛17年,41歲終於剖腹產下兒子!
因為尷尬的事情,我要裝作聾啞人「嫁」給一個老釹人……
男子假扮聾啞人,路人就說了一句話,他就露餡了
1歲成聾啞人,馬天宇曾是他手下敗將,今結婚生子生活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