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雜誌記錄了20多年裡非主流英國年輕人都追捧什麼,如今它死而復生

一本雜誌記錄了20多年裡非主流英國年輕人都追捧什麼,如今它死而復生

前不久,英國電子舞曲音樂雜誌《Mixmag》以不願公開的價格,收購了一本已經倒閉 13 年的雜誌——《The Face》。

《The Face》誕生於 1980 年,在 2004 年倒閉,它被譽為是曾經的潮流文化聖經。

它涵蓋了音樂、街頭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內容,捧紅了許多風格各異的攝影師、服裝造型師和模特。它曾記錄了 16 歲的 Kate Moss 純真的笑容,讓科特·柯本穿著裙子登上了封面,在 1998 年,Alexander McQueen 化身吸血鬼,出現在封面上。

《The Face》創刊號

《The Face》1998 Alexander McQueen

《The Face》的確創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時刻。如今它宣稱要回歸的消息讓不少人為之振奮。

它的前任編輯 Sheryl Garratt 堅信,在互聯網時代下,《The Face》的篩選信息、引領趨勢的作用才會越發的可貴。而另一位前任編輯 Richard Benson 認為,總是會有生活在郊區的 19 歲孩子想知道現在都在流行什麼,他們對於資訊的渴求是永不滿足的。

作為英國青年文化的縮影,《The Face》見證了英國亞文化從興起到衰敗的一小段歷史。儘管它不是最早記錄英國亞文化的載體,但仍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一個。

早在 1955 年,自由攝影師 Ken Russell 在倫敦東區拍攝了一組描繪泰迪女孩的紀實作品——《最後的泰迪女孩》,並刊登在 6 月刊的《圖片畫報》上,這是戰後關於青年文化最早的攝影報道系列之一。但在《The Face》誕生之前,從泰迪男孩、摩登青年到光頭仔,這些英國 20 世紀 60 年代的亞文化關鍵詞只是被零散地記錄在一些畫報和時尚刊物上,很少成系列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內。

到了 70 年代中後期,隨著英國紀實攝影的復興,年輕的攝影師們滿懷熱情地記錄下了他們身邊的青年亞文化風潮。在這樣的背景下,《The Face》應運而生。

《The Face》瞄向了 16—25 歲的青年,它把音樂、電影、街頭文化藝術、時裝和設計都放在一起,打破了傳統的雜誌分類形態,在這之前,沒有哪本雜誌是這麼做的。

英國版《VOGUE》的前任藝術總監,Terry Jones 在同年創辦了《i-D》。這本雜誌算得上是與《The Face》同時期的競爭對手。它緊隨《The Face》之後,於 1980 年 8 月正式出版發行, 總共 40 頁。它也同樣囊括了攝影、設計、時裝及風格的評論與報道,試圖遠離主流時尚雜誌的趣味,轉向街頭文化。

《The Face》1981.6

《The Face》1985 年三月刊,主題是「4 kIller「

它試圖去讓英國人接受一本「普遍興趣」的雜誌,但這是困難的。

Nick Logan 在創辦 The Face 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本雜誌會在後來的二十幾年間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Logan 曾是英國非主流音樂推薦雜誌《NME》的編輯,對於音樂、流行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1980 年 5 月 1 日,Logan 自己掏了 3500 英鎊,發行了第一本《The Face》。而此時 Logan 在 1978 年創辦的《Smash Hits》仍然還在運營,他和他自己的小團隊一起工作,《The Face》更像是他的一次心血來潮的試探。

Logan 聯手如今已是英國印刷界明星的圖形設計大師 Neville Brody,共同奠定《The Face》的風格。Brody 為雜誌創造了新的字體,他超前地運用了喧鬧的圖形、扭曲的字形和大量圖標,讓《The Face》的版面設計得以從傳統的版面式樣設計中得到解放,至今看來仍不覺得過時。

循著《The Face》,我們可以回顧在那二十幾年裡,英國年輕人們都在熱衷什麼。

80 年代的英國青年文化,是以新浪漫主義文化運動(New Romantics)為開端的。

新浪漫主義是一種和時尚聯姻的新古典華麗搖滾,這場古怪的時尚風潮很快席捲了倫敦和伯明翰等城市。它興起於 1979 年,在 1981 年到達頂峰。像是 Billy"s 和 Blitz 這樣的俱樂部,以及倫敦的 PX、伯明翰的 Kahn 等精品服裝店,都是新浪漫主義的代表。

新浪漫主義可以看成是對 70 年代後期流行的朋克的回應,它深受華麗搖滾巨星 David Bowie 的影響,在開始逐漸變得無聊的朋克里加入了很多新鮮的、時尚的元素,新浪漫主義用上眼線和紅唇、帶有褶皺的花花公子襯衫,渲染了雌雄莫辨的氛圍。它還有其他的代名詞,比如「未來學家 Futurists」、「沒有名字的崇拜 the cult with no name」。

《The Face》內頁的新浪漫主義著裝

圖片來自:glossysheen

而另一部分朋克追溯者則開始進一步轉向了地下,在那裡演變成了更快、更噪、更僵硬的硬核朋克。儘管朋克的領域仍然存在著暴力和酒精,但也在這時發展出了另一種嚴肅、自律的文化形式—— Straight Edge,這部分人反對朋克圈的酗酒、鬧事、吸毒和濫交等行為,提倡禁慾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名稱來自傳奇性樂隊 Minor Threat 在 1981 年發布的同名歌曲《Straight Edge》,由此,積極健康的硬核朋克正式從朋克分支出來。

80 年代後期,Nirvana 樂隊的出現帶來了垃圾搖滾 Grunge 的風靡。出現在《The Face》封面上,穿著花裙子、畫著厚重眼影的樂隊主唱柯特·科本,也成了這本雜誌最經典的封面人物之一。

進入 1990,從《The Face》上展現出來的英國亞文化變遷,包括攝影風格和音樂風格這兩個部分。

或許 80 年代的時尚攝影對於大眾來說,仍然有些遙遠,它是某種難以企及的渴望。《The Face》別具一格的時裝攝影逐漸出名,它捧紅了包括與馬克·雅可布合作頻繁的 Juergen Teller,以及 David LaChapelle、David Sims 等一批知名攝影師。

但到了 90 年代初,英國藝術導演 Phil Bicker,委託前模特 Corinne Day 為《The Face》拍攝了一組自傳式的照片,則開始改變了一些事情。這組照片描繪了 Corinne Day 自己的享樂生活,還有 Kate Moss 的演繹,它第一次把照片的重點從攝影師,轉到了被拍攝對象的身上。

當 16 歲的 Kate Moss 眯著眼,出現在《The Face》的封面時,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孩迅速成為了雜誌的繆斯。她瘦、不加修飾,和當時流行的名模 Cindy Crawford、Naomi Campbell 完全是兩種風格,她在鏡頭下盡情展現的就是她自己,你看不到攝影師意見操控的痕迹。在這之後,Kate Moss 還為《The Face》拍攝了五次封面,她在成為 90 年代 icon 的同時,把《The Face》帶上了頂峰。

《The Face》1990

90 年代的倫敦沉醉於多樣的音樂文化之中:disco、funk、rave、acid house、Jungle。此時的英國青年們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他們從小看《Jackass》、《美國派》等電影長大。

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最具英國特色的,要數 rave 和後來演變的 Jungle 音樂。

rave 指的是最早誕生於 80 年代末期的英國電子音樂派對文化。它特指那種播放酸性歌劇或硬核唱片的、充斥著迷幻藥物的地下派對,並在 90 年代初期侵入了美國。

Jungle 則誕生於 90 年代早期,後撒切爾時代里,倫敦下層階級青年對社會經濟不穩定的焦慮在音速流動中演變成了一種漠不關心的姿態。這種引入了大量碎拍、音速加快的音樂來自 rave,卻又很難被歸為一類。它甚至與美國的嘻哈、牙買加的雷鬼齊名,被認為是用來傳達倫敦街頭生活的最佳方式。

Jungle 音樂以花哨、惹眼的服裝風格著稱。大家都愛浮誇的 Moschino、Versace 和 iceberg 的印花襯衫,西裝外套、三件套、平底樂福鞋,戴著墨鏡。

一個名叫 Bushkin 的 MC 在接受《i-D》採訪時稱,那個時候很多人去演唱會現場,就是為了看他怎麼穿。 「我穿了一件寫滿莎士比亞的 Moschino 套裝,什麼阿貓阿狗都想來和我做朋友了」。

與此同時,很情緒化的 Emo 從硬核朋克屆冒出,在 1990 年代末成為地下搖滾的一支重要力量。

Emo 這個詞帶有一層女性化的含義。這個時期的男生們也開始穿女式牛仔褲、修身的服飾和帶金屬尖刺的皮帶,並拉直了自己的頭髮。

同樣誕生於 80 年代初期的英國搖滾雜誌《Kerrange》還沒來得及捕捉到這個現象。Emo 的擁護者們就已經通往 MySpace、Limewire、Kazaa 等社交網路,自發地普及了 Emo 文化。

利用 MSN 群聊,他們互相介紹喜歡的音樂,逐漸形成自己的小團體。更直接點的,索性截取喜歡的歌詞當作 MSN 的用戶名——社交網路開始取代傳統雜誌,成了英國青年們眼下最時髦的陣地。

網路的出現的確分散了人們對於雜誌的關注。但這並不是《The Face》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

事實上,創始人 Nick Logan 在 1990 年就不再擔任《The Face》的編輯了,他在 1999 年把它賣給了《男人裝》的母公司,英國著名的期刊集團 EMAP。

這個時候的《The Face》開始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以及人們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轉變——1991 年創刊的《Dazed & Confused》以高水平的音樂和電影資訊著稱;創立於 1992 年的法國《Purple》雜誌收錄格調酒吧、咖啡館,是優良品位的代名詞;而 2000 年創辦的《Pop》,則與此時的《The Face》同屬於 EMAP,Jason Donovan 兼任兩本雜誌的編輯,並把精力逐漸轉向了《Pop》。

最終,《The Face》在 2004 年正式停刊。這本雜誌能否真的像它的前任編輯們所希望的那樣重拾往日輝煌,暫不得知。

圖片來自:theguardian、pinterest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睡眠這麼重要,這裡有 12 個方法和應用幫你更好地度過它
彭博公司倫敦新總部很前衛,裡面還有古羅馬神廟的遺迹
金曲獎結果公布,五月天和「厭世」的草東沒有派對都拿了大獎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吉林60、70後年輕也曾瘋狂過,那個年代的 「非主流」
這幾樣非主流文玩 誰會在2018年崛起?
90後永遠忘不掉的回憶卻是00後的煩惱,非主流年代00後不懂
被爆料14歲就宛如非主流少女,打架同居,彭于晏愛了7年,如今她婚後很幸福
曾被譽為最酷街舞少年,10歲同台周杰倫,如今竟變成了非主流
那些90後用過「非主流頭像」:款2你哭了嗎?款4男生女生都愛
16歲時的非主流少年,27歲是的猥瑣大叔,他的健身是失敗嗎?
非主流並非中國獨有,美國80年代青年也曾經很非主流
2000,中國「非主流」元年
當年飽受爭議,被稱「非主流」的90後,現在怎麼樣了?
80後和90後引領的另類時尚非主流還流行嗎?年輕時你也瘋狂過
外國網友翻出10年前非主流照片,感嘆青春易逝,如今成了這模樣
無球可踢也不回國,這個非主流的日本人終成世界盃亞洲第一人
90後00後們旅行,都喜歡做這些非主流的事情嗎?
視覺中國這個「明星照妖鏡」不只記錄了非主流的還珠3,還有這些人!
王琳凱換髮色了,加上這身穿著,如同見到十年前的非主流少年!
十年後的今天,我竟然開始有點懷念當年的非主流
90後頭像鄉村氣息十足,00後頭像非主流,10頭像讓人想盜圖
風靡一時的非主流和殺馬特,十年過去了,如今他們的生活過得如何
小姐姐展示非洲100年妝容變化,居然逃過了非主流,80年代最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