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長春老師刮痧經典語錄

高長春老師刮痧經典語錄

《刮痧心愿》

《大學》里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因為我死過一次了才有切身體會,有句話說愛妻愛子愛家庭,不愛健康等於零,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國粹應該傳承,並發揚光大,我只是有緣有幸跟恩師呂教授比大家早學了二十年而已,只想讓大家儘早認識,儘快學會,盡量掌握,盡情超越!拿破崙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超過老師的學生也不算好學生,反理,不想讓學生超過自己的老師也不是好老師,讓我們珍惜緣分,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共同提高,各盡所能,善巧方便,為弘揚國粹而盡心儘力!

《刮痧本義》

中醫不是治人得的什麼"病"的,而是調理得"病"的這個人的。刮痧,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一項傳統醫術,通過刮痧,使人體的經絡通暢,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激活人體本身固有的自然治癒力,《黃帝內經》有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陰陽平衡,諸病不生,刮痧貴在堅持,通過兩三個月的刮痧,當我們刮到哪也刮不出痧時,啥"病"都好了,其實不是那個"病"好了,是得病的這個人陰陽平衡,氣血通暢了,因為經絡通,正氣足,邪氣除。以後再保持住,天天刮,那時就是享受了,特別舒服(通則不痛),再繼續刮,就會得健康長壽呢,到那個時候才是刮痧的本來意義呢,中醫的境界是養生,防病。

《刮痧心得》

刮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先們千百年來,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用來養生、保健、療疾的一種自然療法,也是我們中華國粹一一一中醫,內病外治的一項傳統醫術,它的作用機理,主要是疏經通絡、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調理和調動人體本身就有的自然治癒力,使之恢復健康,進而養生保健,以達長壽天年之目的。按道理說,人們如果遵守自然規律來從事生產,安排生活,是不應該染疾患病的,正如《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是人們違背了自然規律,以己之見,肆意妄為,才導致的疾病叢生,災害無窮!《太上感應篇》開篇第一句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我們所說的"病",其實就是氣滯血瘀,經絡不通而導致的陰陽失調了。《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我們的老祖先早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們,治病的根本是調理陰陽!那又怎麼調理呢?就是疏通經絡。那又怎麼證明呢?《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那又怎麼疏通呢?我們的老祖先發明了很多種大道至簡的方法,1994年聽我的恩師一一一台灣中醫學院的院長呂季儒先生說,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各種中醫療法,象按摩,推拿,點穴,捏脊,拍打,刮痧,導引,氣功,艾灸,撥罐,針剌,祝由……等等,在多種多樣的中醫療法中,哪個方法最好?就是刮痧!

為什麼說刮痧最好?因為有病就出痧,沒病就不出痧,不必要有多高的醫學基礎。並且簡便易行,實用有效,安全可靠,經濟環保,又無任何副作用,並且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刮就靈!正如中醫研究院的李經緯教授所說的:"學會了刮痧,人人都是醫生,口袋裡裝著個醫院"。

我是"呂教授健康法"的受益者,1989年,我在工廠里修機器時,不小心搬子把兒打到肋下,造成了"外傷性氣胸",花了國家幾十萬也沒治好,那幾年裡多次複發住院,直到1994年秋天,有幸遇到了呂教授創立的"排毒刮痧健康法",只買了四盒排毒藥,一套刮痧板,在家裡自己學著"排毒刮痧「,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完全康復了。

我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認為還是我們老祖先留下的這個方法真好!所以我才認真的學習,積極的宣傳,努力的推廣,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儘快認識,儘早學習,盡量應用刮痧療法,因為它有病能治病,無病可健身,只要能"學而時習之",堅持刮痧,不僅能為國、為家節省下龐大的醫療經費,還能達到人人享有健康,家家快樂幸福,社會安定和諧!最起碼您自己不受罪,兒女少受累,節省醫藥費,還能造福全社會。舉手之勞,利國利家,何樂不為,自度度他!

《刮痧所治》

刮痧,不是治人得的什麼"病"的,而是通過刮痧,使人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以達陰陽平衡而使人先恢復健康,在健康的基礎上再努力刮痧,就是養生保健,在養生保健的基礎上再繼續刮痧,才能達到長壽天年的目的,到那個階段,才是刮痧的本來意義呢,因為經絡暢通,真氣運行,陰陽平衡,諸病不生,邪不可侵,無疾而終。我們現在是被迫的用來治"病"了,痧,其實就是沒刮之前經絡裡邊的瘀血,因為瘀血的位置不同,醫生們為了區別它們,才起了那麼多病名兒。比如瘀在頭叫腦梗,瘀在心叫心梗,瘀在肝叫肝癌,瘀在肺叫肺癌,瘀在腸叫腸癌,等等等。其實,一切"病",我用一個字概括,就叫"瘀」!而刮痧就是活血化瘀,當您刮到不管刮那裡,不管怎麼刮也沒有痧時,啥"病"都好了,其實不是那個病好了,是得"病"的這個人好了!

不要管什麼病,刮痧治的是得病的這個人,而不是治的人得 的這個病,人其實就一個病,陰陽失調而經絡不通了。後背主 陽,陽屬氣,氣行則血行,氣滯才血瘀,把後背刮的不出痧 了,氣就足了,再刮前面就痛感小,而且還快,不信先刮前胸 試試,非常痛,而我們刮痧的目的是讓人減輕痛苦,而不是制 造痛苦。

《刮痧學習》

學習刮痧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多刮多練,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久熟不如常練,常練不如總干。《弟子規》上說:"功夫到,滯塞通」,什麼叫"功夫"?功夫就是筒單的重複,日久即成功夫。由生變熟,熟能生巧,巧能成精,精能轉妙,妙能致絕,絕能出神,出神入化,化而歸道。《論語》開篇第一句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孔老夫子教導我們,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而應用的過程就是不斷的練習,演習,溫習,預習。徐醒民教授對"習"的解釋非常精到,:」習者,習其所學聖言聖行也,時習者,無時而不習也,使學而不習,習而不恆,皆非夫子所謂學也"。

《刮痧真傳》

假傳萬卷書,真傳就一句話;用手握刮痧板的三分之一,用手指手腕的勁,重壓慢刮。用板兒薄的那面把痧刮出來,再用厚的那面把痧刮下去,再用薄面刮出來,用厚面刮下去,如此反覆直到刮的不痛了,也不出痧了所謂的病也就好了,以後再刮痧就是享受,非常舒服,再繼續刮就會長壽,那時才是刮痧的本來意義呢,請您試試。

《刮痧訣竅》

《黃帝內經》講經絡「如環無端」,刮痧的作用是調氣行血,我的經驗是怎麼刮都對,有對錯是分別心。

刮板重壓慢走是訣竅!

《刮痧方法》

具體"怎麼刮",都是一個手法,重壓慢刮。一切"病",都是先刮大椎,肩井處,(此為陽氣交匯之處)再刮後背,再刮手,腿的外側,再刮手,腿的內側,最後刮胸腹,人總共就這麼點地方,當您刮到哪裡也不出痧時啥"病」都好了,只要認真刮,不出三,四個月就恢復健康,以後再保持住,天天刮痧,就是享受了,非常舒服,再把刮痧習以為常,就會得長壽而盡天年呢,這才是刮痧的本來意義,我們現在是被迫的用在治"病「上了,要走出這個誤區,改變觀念,不要再執著於怎麼刮,刮那裡了。

《刮痧順序》

不管是中國人,外國人,也不管他男,女,老,少,都是一個腦袋,倆胳膊,倆腿加前胸後背,就這麼大個地方,先把項後大椎穴處和兩肩上的肩井穴處刮通以後,再刮後背,等刮到後背不再出痧時,加刮手臂外側,兩腿外側,當大椎,肩井,後背,兩臂外側,兩腿外側都不再出痧時,加刮兩臂及兩腿內側,當上述這些部位都不再出痧時,再加刮前面,(頭部什麼時候都可以刮),當刮到全身哪兒也不出痧了,刮哪兒也不痛了,經絡就通暢了,經絡暢通,真氣運行,陰陽平衡,諸病不生。您所患之疾,也就好了,以後再保持住,天天刮痧,就是享受保健了,再繼續刮痧,就會長壽天年呢!到了那個階段,才是刮痧的本來意義呢!

《刮痧頻率》

好多家人反覆問,幾天刮一次合適,其實刮痧和掃地一樣,您一輩子不掃地也不犯法,但是一般過年時按風俗習慣都大掃除,您一年掃一次,不如一個月掃一次,一個月掃一次,不如一天掃一次,您一天掃一次也不如車站,碼頭,機場,人家是清潔工不停的掃,所以總是那麼乾淨,您如果每天不停的刮痧,那會有病呢?這才是得長壽的根本之道!

《刮痧反應》

刮痧後出現的腫,痛,痧不易退等問題,其實所說的腫,跟砸,撞,碰所造成的腫脹完全不同,應該叫排病反應。用刮板厚的那向繼續刮,或用手搓,然後敷酵素,很快就消退,另外交流活動時,請盡量參加,比您的情況重幾倍,幾十倍的都有,看看,聽聽他們是怎麼做的您就不會再反覆問這些所謂的問題了。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家庭保健,自病自醫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療君親之疾

下可救貧賤之厄

中可以保身長全

求醫不如求己,求醫不如學醫

敬請關注重正堂,心得喜悅身安康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所有見聞者,身心得安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 的精彩文章:

刮痧、銀針、艾灸、中藥,在治病方面的不同,你一定想知道!
《中國標準刮痧》八大部位刮痧法(二)頭部刮痧
刮痧於人體,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
刮痧的方法 7個基本刮痧方法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

TAG:刮痧 |

您可能感興趣

陳果老師的經典語錄
王小波經典語錄
復旦大學女神老師陳果的經典語錄
席慕蓉經典語錄
俞敏洪經典語錄
勵志語錄經典短句 青春勵志語錄經典短句
三毛經典語錄
狐妖小紅娘經典語錄
早安經典語錄大全
一禪經典語錄
豐子愷經典語錄
黎雄才國畫經典教學語錄
早安經典語錄正能量 早安經典勵志語錄圖片
古天樂經典語錄大全
村上春樹及其經典語錄
早上好經典勵志語錄
莊子的經典語錄
徐志摩經典語錄
經典張愛玲語錄
經典張愛玲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