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為大黃蜂,是雪佛蘭科邁羅最幸福的事兒

成為大黃蜂,是雪佛蘭科邁羅最幸福的事兒

23日凌晨0點,下樓,準時去電影院看《變形金剛5》首映。

路上,突然想起來自己上次凌晨時看電影首映時,還是在十年前,也是《變形金剛》。那時候,我們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兒時痴迷的機器人,彷彿節日一樣,恨不得每個鏡頭都熱烈鼓掌,而且真的鼓了。

其實較真的話,「變形金剛」是個直男IP,但這不妨礙迷妹多。當時有個我印象深到今天還歷歷在目的場面:

大黃蜂本來載著男一和女一,因為被嫌棄老破舊,任性地趕他們下車,路上掃描了一輛雪佛蘭科邁羅,車身傾斜到45度回來,當時的BGM是日本吉他大師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妹子們一片驚呼,滿是星星眼。

後來,影院里類似的場景我只在克里斯·埃文斯(美國隊長)秀肌肉時見過。

電影結束時人還興奮著,在馬路上遊走,覺得每輛車好像都要變形,要是給我一輛大黃,捎個妹子,多好啊。

十年,當年的少年如今在養育下一代的少年,但待它,還如初戀。有哥們看完變5後在朋友圈吶喊,「給大黃蜂加戲!」。

史上最成功的植入

變5里有個鏡頭:新角色熱破(動畫里為擎天柱接班人,成長為補天士)「綁架」女一見教授,路上掃描了一輛蘭博基尼Centenario百年紀念版。這車全球限量40輛,非常「霸道總裁」。

有心的觀眾應該知道,這鏡頭在致敬變1時科邁羅的驚艷出場。

不過我留意了一下,同樣是首映,也有粉絲,十年前的迷妹之驚呼卻沒了。之後,科邁羅SS(大黃蜂)和蘭博基尼並肩行駛在公路,至少在我的視野里,仍然滿是大黃蜂的身影。

《變形金剛》系列可能是汽車品牌最天然的植入土壤,但真正讓產品和劇情、 角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但沒損害反而提升了觀眾體驗,甚至擁有了「靈魂」,大黃蜂與科邁羅可能是獨一份。

每次車展,我和同行們去雪佛蘭展台時,第一件事兒就是看看「大黃蜂」——蘭博基尼限量款可能是更拉風的車,但車就是車,不會投射我們的情懷。

但這裡不多談車,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聊聊科邁羅之於大黃蜂,有多成功。

我們常說的《變形金剛 》動畫是1984年1月1日首播的98集動畫片,和1986年拍攝的動畫大電影一起,統稱G1。其後變形金剛動畫經歷了多個版本,要麼世界直接重啟,要麼是世界觀重啟的續作,和80後的記憶,其實關係不大了。

到今天,變形金剛的玩具市場仍然在熱銷,包括電影系列。但還原G1形象的玩具系列仍然是市場的霸主,G1中的擎天柱仍然是最熱銷的變形金剛。從官方到民間,各種版本配色層出不窮,甚至都已經出了兩款和安逸猿合作的跨界款,均價在2000人民幣以上。

電影版的玩具不火,唯一能和G1玩具抗衡的電影角色,就是能變形成科邁羅的大黃蜂。變1的玩具按照尺寸和做工分為S、D、L、U(終極),只有大黃蜂(科邁羅)出了終極版,市價相比發售價格翻翻。到變5,大黃蜂仍然是唯一能再價格上數倍於G1同名角色的玩具。

那麼,這十年間發生了什麼?

完美的擎天柱,電影的瓶頸

變1概念圖在當年曾對G1粉絲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在電影里迷戀爆破和追車的邁克爾·貝像個執拗的瘋子,必須把要粉絲記憶里的金屬塊改成粉絲嚴重的「機械零件怪物」,如今《變形金剛》電影版里的角色, 沒有哪個一眼看上去,就能和老版動畫對上,即便掛著相同的名字,除了兩個角色:擎天柱和大黃蜂。

沒人敢動擎天柱的人設。

和美帝的文藝作品喜歡用「屌絲逆襲」或者」浪子回頭金不換」這種經典的戲劇衝突不同,擎天柱是男一號,更是天生的領袖,從《變形金剛》第一集開始,他就是自由、平等、博愛、智慧、公正、勇敢的化身,是完美的領袖,而且深入人心。

只說一個細節:所有動畫版的擎天柱,和按照擎天柱人設設計的其他汽車人首領都是「面罩嘴」, 而邁克爾·貝在電影版里執意改成了正常的「嘴」,遭到粉絲口誅筆伐,我記得看到一個導演訪談,導演也說後悔了。

但這存在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動畫受眾年齡低, 可以持續消費偶像;老粉絲可以持續消費情懷。但搬到大銀幕,要顧慮非粉絲,要顧慮各年齡階層,這時候就要尊重電影的基本創作規律了。

好萊塢的三部曲或者系列電影大都商業片,在劇情框架上很難有發揮空間。

007拍了這麼多部,永遠是正義戰勝邪惡,只是對手根據時代需要變了,比如從冷戰過度到對抗恐怖主義。作為商業片,結局必須正能量,主角必須打敗壞人,所以要如何在劇情上給觀眾新鮮度?

答案是主角的成長。比如《黑客帝國》,尼奧在三部曲里的狀態分別是覺醒,抉擇,犧牲,這就是成長。

《加勒比海盜》拍了五部,有觀眾說怎麼感覺故事都一樣,沒任何變化,原因是主角沒有成長,傑克·斯派羅的亦正亦邪的人設在第一集就一步到位,從沒突破過,系列到第五部,就有厭倦的聲音了。

擎天柱的人設也有這個問題,一開始太完美,粉絲太喜歡,但五部都是英勇無敵的擎天柱保衛地球,觀眾難免「審美疲勞」,怎麼辦呢?

第二主角

有四個主流解決方案,相互之間不衝突。

1、重啟。

《蜘蛛俠》到現在拍了3個系列,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主演的男生換了三個,鄰家大男孩型、高帥型、屌絲型,從而給觀眾提供新鮮感。因為演員變了,蜘蛛俠的人設微調就行。

《變形金剛:雷霆戰隊》也是重啟作品,擎天柱的基本人設不能改,但可以外形微調,或者利用機器人的優勢增加一些造型和功能,比如組合。

2、權力交接,也就是換主角。

這是風險最大的一個選擇:在1986動畫大電影里,擎天柱等經典汽車人、霸天虎角色戰死(玩具商要賣新玩具,沒辦法),或重塑外形,比如威震天變成了驚破天,汽車人的領袖變成了補天士。但粉絲完全不接受,後來不得已又把擎天柱復活了,自己打自己臉。此後的所有變形金剛動畫,即便汽車人領導人換了,其基本形象也都是擎天柱的外形基礎上設計的。

3、「黑化」,戲劇衝突強烈,但不可持續。

今年可能是好萊塢「英雄」黑化年。

《速8》里的唐老大背叛了家庭;

《銀護2》里的星爵在團隊和生父間搖擺不定;

漫威在新漫畫里把美國隊長設計成九頭蛇卧底;

《變5》預告片的重大噱頭是擎天柱黑化。

但這都只能作為噱頭,英雄黑化到底,觀眾不答應。美隊的所謂黑化連一話漫畫都沒堅持到,唐老大和星爵最終回歸到自己的團隊,也就是「家庭」。擎天柱就不用說了。

4、培養第二主角。

《速度與激情》系列的招牌唐老大人設不能動,但有保羅·沃克做第二男主角(其實系列初是一號,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他有個人的成長和衝突,比如從卧底到家庭的一份子,從單身到擁有孩子、家庭。可惜保羅·沃克去世,因此速8不得不把7里理論上被幹掉的傑森·斯坦斯強行洗白。

《加勒比海盜》前三部曲有威爾·特納兩口子的故事,第四部有意培養牧師的線,但口碑票房慘淡,第五部只好把威爾特納和巴博薩的後代找來組成cp,作為故事的主線。

《變形金剛》電影,選了大黃蜂。

動畫里的大黃蜂是個弱小但不乏勇氣的戰士,載具形態是大眾甲殼蟲,很好地襯託了大黃峰在汽車人團隊中的地位:

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手一般是機器狗這種微型戰士,但善良勇敢,是汽車人中和人類最親近的角色。

這種角色在影視作品中是必要的,因為要增加同觀眾間的親和力,一般來說可以活得很久——86大電影中大部分老汽車人陣亡,我記得大黃蜂活到對霸天虎的全面勝利,只是角色被邊緣化了。

電影版里的大黃蜂在尊重動畫人設的基礎上,對角色內涵進行了升級——還是那個和人類天生親近的小個子,但是一個戰鬥力爆表的戰士,系列電影中實際戰鬥表現僅次於擎天柱,甚至在變5中能正面剛黑化的擎天柱,從地位上來說,是動畫里汽車人副官鐵皮和擎天柱接班人熱破的結合體——鐵皮已經在電影里消失了,熱破目前還只是路人甲。

前面說過,除了擎天柱和大黃蜂,所有動畫里金剛的人設在電影里都崩了,其實連同角色塑造也崩了。

只有兩個角色:擎天柱,不敢動;大黃蜂,不能動。

作為第二主角,大黃蜂是擎天柱性格「缺陷」的補充。

擎天柱是天生的完美偶像,不能搞笑,不能懦弱,不能出現價值觀的瑕疵,說話必須一板一眼,戰鬥必須不苟言笑。

這個角色的魅力甚至在電影里甚至還被削弱了——動畫里汽車人和地球人其實是合作關係,有利益糾葛,但電影里的擎天柱對人類就真是無緣無故的深刻的愛到聖母婊嫌疑。

相反,大黃蜂在電影裡面對人類無理取鬧的時候可不客氣,至少在氣勢上有一副反擊的架勢;

他五部曲中承擔了金剛們大部分的表情包,製造了大量的笑料;

他對擎天柱是忠誠的,但在擎天柱消失後,他有成為汽車人領袖的擔當;

第一部,大黃蜂是汽車人到達地球的開始,第五部,擎天柱黑化,大黃蜂一句話就把它喚醒。

大黃蜂可能是邁克爾在系列電影中,在人物塑造上最用心也最完美的角色,甚至可能是整個系列電影里人氣最高的角色。

其實《變5》已經有意識地削弱了擎天柱的戲份——影片前半部分他一直在莫名其妙地打醬油的,增加了大黃蜂的故事線索——在二戰時大黃蜂就和人類並肩作戰,而且那時候相比現在,更像個愣頭青,給角色預留了成長空間——為明年大黃蜂的獨立電影預熱,甚至給今後汽車人的權力交接做鋪墊。

所以你說,科邁羅是不是很幸福?

最後,我們聊聊車

從車的角度,《變形金剛》也需要第二主角。

動畫版擎天柱的載具形態是重卡,牽引車頭老款彼得·比爾特352,我們不厭其煩地說過了很多次,擎天柱的任何人設都是不能動的,否則真的可能發生粉絲郵寄刀片的慘劇。所以電影版沿用了重卡的設計,只是在車型上進行了升級,三部曲中,擎天柱的原型車是1987年的彼得·比爾特379牽引卡車頭,四、五的品牌變成西部之星,但仍然是老美經典的重卡形象。

在美國公路自駕過的同學應該能感覺到,老美有揮之不去的卡車情節,說滿大街都是「擎天柱」也不誇張,但畢竟這離大眾消費有點遠。和影片里一定要有一個親和力的角色一樣,車也必須有個能親近觀眾的品牌和車型。

動畫版里,大黃蜂的載具形態是大眾甲殼蟲。當初曝出甲殼蟲無緣電影時,粉絲還諸多遺憾。但從後來變形金剛電影的走向,和大黃蜂的人設升級來看,小巧溫和的甲殼蟲已經不適合電影版大黃蜂的人設了, 必須跟著」升級「。

大黃蜂是英俊的戰士,那麼也只有英俊的跑車配得上這個角色。表面看,是雪佛蘭科邁羅抓住了這個機會,但我總覺得是美國人選擇了科邁羅:

我們都知道老美對車大都是一種實用主義態度,工具就是工具。這是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受歡迎的原因。

如果說老美對車有什麼世人都知道的情結,一是擎天柱的重卡;二可能就是肌肉車。不用說《速度與激情》里的飆車犯罪分子們對肌肉車圖騰式的崇拜,就說《絕命毒師》里老白的兒子,想要的第一輛車也是肌肉車。

科邁羅不是傳統的肌肉車,但在其現代化和科幻般的外表下,骨子裡仍然是美式肌肉車的集大成,尤其是變5里大黃蜂的載具形態,雪佛蘭最新款科邁羅ss。

鑒於變5里擎天柱一直在醬油狀態,影片中其他機器人的變形細節越來越少,只有大黃蜂依舊精彩。其實也可以說,從載具形態看,科邁羅才是機器人們第二形態「角色」中的第一主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東的小宇宙 的精彩文章:

TAG:羅東的小宇宙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具情懷的小跑,大黃蜂雪佛蘭科邁羅!
帕科-阿爾卡塞爾,大黃蜂的利刃還是雞肋
變形金剛電影中的經典大黃蜂雪佛蘭科邁羅即將拍賣?
保羅一生的黑點,黃蜂永遠的噩夢!抱大腿不成,反成大腿!哈登很受傷!
夏洛特黃蜂弗蘭克-卡明斯基的崛起之路
英格蘭大黃蜂
專家:荷蘭驚現「亞洲大黃蜂」,屬實還是胡說?
帕克黃蜂生涯首秀!哈特:看著真奇怪
大黃蜂雪佛蘭科邁羅非浪得虛名鋒稜線條衝擊眼球強大的操控性
喬老爺又怒了!黃蜂面臨喬丹大清洗,大將肯巴沃克恐將被送走!
專挖尤文?多特蒙德有意曼朱、小基恩,兩大中鋒或齊赴大黃蜂
魔術客戰黃蜂 喬納森-西蒙斯和奧古斯丁因腳踝扭傷將缺席
前瞻:科隆VS多特 科隆山羊無懼大黃蜂
哈里「示愛」查爾斯遭黃蜂偷襲,梅根站一旁大笑
布拉德利上貨架!喬丹的黃蜂隊最感興趣!
打臉了!維特塞爾已完成轉會大黃蜂,權健亞冠要涼?
胡梅爾斯回歸多特蒙德,大黃蜂重振旗鼓最後一塊拼圖
被大黃蜂蟄傷的哈士奇,正在輸液。二哈:是大黃蜂先動的手!
涼涼?海沃德歐文首戰慘敗,黃蜂2悍將,讓海沃德看懵,帕克鼓掌
細思極恐!霍華德欲和安東尼和喬治組成黃蜂三巨頭,就問你們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