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些問題沒弄懂,別說你會用廣角頭!

這些問題沒弄懂,別說你會用廣角頭!

GIF/570K

一提到「廣角」呢,大家估計馬上就會想到「大風光」「大場面」「全景」。

廣角頭視野寬闊,確實非常適合拍攝氣勢恢宏的大場面。但問題是,如果老這麼拍,不僅看著煩,還對拍照水平提升木有幫助。

這種照片,看多了會很無聊

說「廣角頭適合拍大場景」的確沒錯,但如果說「廣角頭只適合拍大場景」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中、小景緻風光、人像乃至靜物,都可以嘗試使用廣角頭拍攝,只要你了解廣角頭的特性,就可以因器制宜地拍好不同題材。

技巧君今天整理了廣角頭的一系列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你才對得起手中的器材吖~

1. 注意暗角

各式各樣的濾鏡會為畫面帶來各種不同的效果,是我們拍攝時的好幫手;有的題材甚至可以嘗試多種濾鏡聯合使用,拍攝效果會更好。

但是,在用廣角頭乃至超廣角頭時,使用濾鏡卻會帶來一些額外的副作用,那就是暗角。什麼是暗角呢?

所謂暗角,其實就是使用廣角、超廣角頭時,在畫面邊緣會出現畫面模糊、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降低,嚴重時甚至會變成一片死黑。

暗角現象

暗角的範圍和變暗的程度與兩個因素有關:鏡頭焦距與鏡片實際厚度。鏡頭焦距越短,暗角越明顯;鏡片實際厚度越大,暗角越明顯。

焦距是鏡頭固有屬性,不受實際操作的影響;而鏡片的實際厚度則受到載入濾鏡數量的影響。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廣角頭載入偏振鏡會出現暗角」。其實,這和偏振鏡本身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為鏡片實際厚度增加了。

實際上,裝上偏振鏡,暗角比不裝偏振鏡明顯;裝上偏振鏡+ UV 鏡,暗角比只裝偏振鏡明顯。

載入偏振鏡,暗角更明顯

在搭配廣角頭使用濾鏡前,先掂量一下使用濾鏡帶來的好處和副作用暗角孰輕孰重,再做出決定要不要用濾鏡吧。

其實,暗角也未必是壞東西,它能提供一種四面向中央的漸變感,畫面有種向中心聚焦的心理感受,其實也別有一番風味。

在玩小清新 LOMO 的時候,還有人專門後期加暗角呢,可見暗角也不是洪水猛獸。至少,在不少人的眼中,暗角還是挺可愛的。

在拍攝此類大全景時,你需要為畫面添加一些與眾不同,存在感超強的景物作為「亮點」,讓觀眾有明確的關注點。

比如說,在拍城市大全景時,選擇空中有壯麗雲層,或在日落時進行拍攝:

也可以在取景時,選擇一些與周邊環境區分度較大的景物作為主體。

如下圖,在灰黃色基調的環境中,綠色的樓就顯得分外顯眼:

給你的廣角頭畫面找到「亮點」之後,就該考慮對焦的問題了。既然已經找到了亮點,當然就該把焦點對在這個亮點上。

但當你的廣角頭焦距很短的情況下,稍微遠一些的景物,在畫面上就會變得很小,自動對焦的結果往往不太理想:

如上圖所示,靠近畫面邊緣的水平面具有了明顯的弧度;畫面右側的人物,頭和腿也明顯地變大(看看和手的對比就知道了)。

所以呢,如果不想讓畫面中的平直線條(地平面、水平線等)變彎曲,就盡量把它們放在畫面中部,遠離邊緣吧!

在用廣角頭拍人像的時候,這一問題變得更為明顯。如下圖,腳太靠近畫面邊緣,小腿變得極粗,同時腳也長得離譜:

可以通過改變角度、調整構圖或拉開與被攝物體的距離,來減少這些不自然的變形。

如下圖,近處的大炮炮管,變得極為巨大;而遠處的大炮,雖然位於畫面邊緣,變形效果卻不明顯。

4. 利用變形

廣角頭的邊緣變形,產生的並非完全是負面效應。事實上,合理利用好廣角頭的變形效果,能為你的畫面加上不少分。

你可以通過合理的構圖和空間布局,為畫面增添縱深感。

當前、中、遠景存在相同景物時,把前景景物放在畫面邊緣,利用變形讓它變得更大,增強前景-中遠景的大小對比,縱深感自然更強:

螺旋線和框中框結構,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表現力會得到大幅的強化:

近處的台階顯得極為巨大

除了增強縱深感之外,利用廣角頭的邊緣變形,還能創造出許多奇趣的創意效果,比如說經典的「大頭動物」:

還有頭大腿尖的「圖釘人」:

6. 多多仰拍

如果你問我什麼拍攝角度最適合廣角頭,我會告訴你:仰拍。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廣角頭的邊緣畸變,在仰拍作品中不僅不會顯得不自然,反而會最大限度發揮出作品的魅力。

你可以把建築拍得更高大雄偉:

仰拍樹木,不僅能把樹拍得更高大雄偉,密集而細長的樹木會匯聚在畫面中心,極具視覺衝擊力:

拍人時,輕微仰拍可以使人的腿看起來更長。

(圖文轉載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照攝影 的精彩文章:

佳能6D2等下周發布 索尼FE400/4曝光
EOS-1DX2一直以來是專業旗艦單反著稱,但這台相機的實拍到底有多牛?
淡雅人像利器 索尼FE 85/1.8佳作共賞
佳能EF-S 35mm f/2.8微距鏡頭評測

TAG:日照攝影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讓婆家高看你,弄懂這幾點准沒錯
專家教你從哪裡鑒別宋元明清瓷器,弄懂了這些,再沒人敢說你瞎玩瓷了
不弄懂這些洗衣問題,就別怪寶寶總說身上癢
吃飯快好還是慢好,如此簡單的問題,很多人沒有真正弄懂!
什麼是白茶,這三點你真的弄懂了嗎?
原來是指這樣養,可惜一直沒弄懂!
脂肪是怎麼吃進肚子里的,弄懂這3個問題,你離瘦也不遠了
干透和澆透,這個問題你真的弄懂了嗎?
板藍根真的被「拋棄」了?你可能還沒弄懂這些知識
都沒弄懂什麼是承重牆,你就敢隨意砸牆?
弄懂細胞分裂的這一規律,你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老,好懂!
指甲上這幾個變化,預示你的肝出現了問題,你弄懂這些警示了嗎?
關於肌肉生長,你只要弄懂這3個原理,練出大塊頭不再是問題
弄懂這些,你再去打自由泳腿
職場上吃虧,就是因為沒弄懂這些詞
喝了這麼久的白茶,這些白茶知識你弄懂了嗎?
什麼樣的跑量才科學?怎樣跑步才正確?這兩個問題你需要弄懂!
別說你是張藝興的真粉,張藝興的這些飯圈用語,你能弄懂多少?
如果不弄懂這些小知識,看再多的蘭花展你依然是小白
配色總是不協調?很可能是你沒弄懂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