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深導師踐行心態療愈團體交流準則的經驗分享

資深導師踐行心態療愈團體交流準則的經驗分享

大家好!我是Joe,我目前在義大利自己的家裡,我家在義大利的一個小魚村,這個小魚村座落在山裡面。

我聽說有很多朋友有這樣的問題,就是心態療愈的準則如何能幫助人們應對比較複雜的情況,以及如何運用心態療愈與家人或者周圍的朋友進行交流,然後還有一些朋友問起我們如何能夠通過微信這種方式在網路這個平台上建立心態療愈小組呢?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仔細審視參閱心態療愈十二條準則的話,這些問題都能從中找到答案的。

現在我就先從十二條準則的歷史講起,這十二條準則最初是如何被設立的。同時也會帶領大家一起探索一下這些準則當中所體現的智慧,以及我們如何應用這些準則來跟我們的朋友和家人進行溝通,並且以微信網路平台來形成心態療愈小組。

首先我想說明一點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內容都是我個人對這些準則的理解,每個朋友呢都處在人生旅途的不同階段,因此希望你們都能設身處地的從自己的不同位置出發來解讀這些。比如就我個人而言,如果說五年之後我再來重新審閱解讀這些準則,我可能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就在四十年前當Jerry成立第一個心態療愈支持小組時,當時所面對的對象是身患重病的兒童,當時這個支持小組的名字甚至都不是用英語這種語言來表述的。而目前支持小組這個名字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環境當中,進入了英語這門語言當中,進入了我們周圍的社會當中。當這樣的一組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很自然的一個情況就是有些人非常健談,而有些人不善於表達很少說話,而有些人呢卻可能對其他人的分享發出評判,當然了,這樣的情況在一組人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呢,為了應對在支持小組中出現的各類情況,這套準則就被發明出來了。

這些準則的誕生並非是一群人坐下來想了想說:唉!這樣的準則不錯然後就把它寫了下來,而是通過他們在小組活動中的親身體驗和經歷,以一種非常有機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他們在小組的現實的模擬過程當中認識到說有些通路的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因此所有這些準則承載了許多人巨大的智慧,都是花費了很多人的心血,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以及實際的經驗總結出這樣的結論,就是如何創建一個安全敞開的空間讓人們進行分享。

因此我們首先成立了中心的核心的小組,然後為人們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人們明白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當中空間是開放的安全的,今後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形成這種準則給後來的人有一個參考。

然後我們從第一條原則開始,第一條「團體的目的是把心態療愈原則當成學習和個人轉變的工具」,我自己多年以來一直是支持那些身患重病的患者所形成的心態療愈小組。因此這些準則當中都蘊含了非常實用的實際的智慧,並且這個準則所體現出來的內容都是我們希望能夠在自己和他人,比如說家人、親戚、朋友、同事之間希望能夠達到的一種狀態。很多時候小組當中來分享的成員,他們是有這樣的經歷,比如說他去做一些按摩療愈啊或者是一些針炙療愈呀,然後感到當時確實對他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呢小組當中其他的成員自然而然的就會對這種心態療愈方式的療愈師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不知不覺的,心態療愈小組的活動就形成一場大家對心態療愈師的討論。每當這種時候我就要出面承擔一下,讓大家停下討論,就是說朋友們,我知道大家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但是我們到這裡來不是為了探討這個的,我們這裡是心態療愈小組。

有的時候也會發生其它有趣的情況,比如說有人讀了一本書,覺得非常的受啟發,分享變成了他對整個世界啊人生的看法。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也會制止,說我知道你們對這本書非常感興趣,但是這不是我們心態療愈小組的目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呢,如果這個同學他繼續分享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他的感受或這本書有趣的地方,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全體成員一擁而上都開始探討這本書或者是某個非常有效果的心態療愈師的話,那這樣情況就不合適了。我們要說到的一點,就是在心中出現的另一點個人轉變,那麼到底什麼是個人轉變?個人轉變真的存在嗎?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就我個人而言,在我這麼多年以來,帶領心態療愈小組的過程當中,我在自己小組當中親眼目睹很多個人轉變的成功個案的故事。目前我在中國也見證了個人轉變的情況,有些個人轉變的朋友也是見到過的,確實是可能存在的現象。我想表述一下我對個人轉變的感受或者理解,就是即使當生活情況不如你的意願,不盡如人意的你依然有力量可以扭轉這個局面或者扭轉這個情況。

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說在你經歷了個人轉變之後,你就不需要再繼續參加心態療愈小組活動了呢?你是不是就不太需要心態療愈了呢?個人轉變的真正的含義就在於你經歷了這些之後,你有力量看到自己是有選擇的,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可以對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的。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每日持續不斷地把自己的關注力放在心態療愈的12條原則上,放在心態療愈的10條團體原則上。此外,我們還需要繼續參加心態療愈小組活動,讓個人的轉變情況持續保持下去。就我個人而言,目前,我仍然在每日生活中面對挑戰或是面對複雜情況時向心態療愈準則和原則條尋求智慧以解決問題。

好,接下來看第二條,「在團體中我們意識到愛便是聆聽,我們同意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聆聽,相互支持,練習不帶評判的聆聽與分享。」下面大家可以盡情的暢想一下,如果我們可以與家人,朋友,同事,社區當中運用這些準則交流的話,會帶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狀態,可能,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準則時候,我們會說,聆聽是一種很容易的事情。在我最近的一趟中國之行中,我支持了一個小組活動,其中一位年輕人分享說:大概有50%的時間可以保持聆聽,其他時間大腦就會游神去想自己要面對的困難和問題。這位年輕人是非常體貼的性格類型,因此,我也想,大多數人在剛剛開始練習聆聽時,50%對他們而言都是比較高的數字了。聆聽是一項技巧,是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練習的。當你感受到你的聲音真正被另外一個人聽到的時候,就會帶來巨大的力量。我們的頭腦中經常會有很多的念頭蹦來蹦去,當我們把這些念頭表述出來的時候,有可能會讓能量發生很大的轉變。這時候,會讓你以全新的角度來體會一下你腦海當中的念頭,因此,只有當我們把這些想法表述出來,並且有人真正聆聽到我們所說的這些話之後,我們才能找到一些方法來應對腦海中這些蹦來蹦去的紛雜念頭。我們在這裡所說的就是不帶評判的聆聽與分享。

如果說團體中有成員真正敞開心扉深度表達自己的時候,旁邊有成員對他發出評判和質疑,這樣就會阻礙這個分享成員對自己內心進行探索的過程,這樣一來,我們心中那些脆弱的念頭,就會被永遠深埋泥土當中,無法見到陽光。我想評判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習慣,當然,在其他的領域中,比如:科學,文學當中,發出適當的評判,也許會帶來一些好處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評判還是有其應有的地位的。然而,在心態療愈的活動當中,一旦你發出評判,就意味著你會破壞小組活動,那麼,這樣說來,當小組活動中有成員分享,我們的評判會湧上心頭嗎?當然會的。這時,我就要對自己的頭腦有所覺察,哇,我們的頭腦又在發出評判了!放下這些評判,回到聆聽當中去吧。

好的,我們來看第三條:「我們在這裡的目的是為了療愈自己,不是為了給他人建議或改變任何人的信念和行為。當別人接納我們原來的樣子時,我們就更容易接納別人。」關於這一點,我非常清楚的是,我在做微課堂時,是為了療愈我自己,當我去中國舉辦工作坊的時候,也是為了療愈我自己。如果有一些朋友覺得這次微課堂和工作坊給他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價值,那我會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高興得知他們從微課堂和工作坊中受益,但是,我內心也非常清楚,我做這些事情最終目的是為了療愈自己。既然說到評判,那強調一點,提建議也是一中評判的形式。當你向他人提建議時,你傳遞的真正信息是這樣的:從我看待世界的角度,我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解讀是這個樣子,我認為你也應該按照我的做法來做。與此同時,如果別人接納我們原來的樣子,我就容易接納別人。當他人尊重我們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更加尊重他人。這也完全符合心態療愈的另一個核心理念「寬恕」當中一條,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寬恕自己的話,也更利於寬恕他人。

再看看第四條「我們會分享自己的經驗,通過冒著風險暴露我們自己的情緒狀態,我們會發現每個人共同的經驗,這會讓我們更好的與他人結合。」根據我的經驗來看,每當在心態療愈小組中出現深層次內心分享的時候,當有人敞開自己心扉願意深度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時候,通常會帶來很大的益處,且引領他們走向個人轉變。當然,如果做到敞開心扉在一群人面前分享自己的歡樂,淚水,憂傷,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我們其實都害怕受到其他人的評判。好多年以來我都一直在支持一個身患重症的疾病的病人所組成的小組。這個小組這麼多年來已經很具規模了因此我其實不需要做很多引導工作我只是要在旁邊給他們提供支持,支持一個空間來見證一下他們個人轉變的過程。有時會有新成員加入到團體當中來,當他們看到其他成員能夠敞開心扉如此深入的進行內心的分享了,他們也能夠做到即使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小組也願意敞開心扉深入的分享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

很多時候在小組活動結束以後,這些新成員都會分享說,他們感覺到自己與團體當中其他成員的親密程度,甚至都超過了他們與家人與朋友的親密程度,因為在家人與朋友面前他們永遠沒有辦法有這樣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能夠敞開心扉,分享自己內心的感受。Jerry和Diane在最近的一次訪談當中曾經表示過,在團體活動當中,情緒是可以得到適當表達的,但是我們不應該把情緒當做主題。因為所有的情緒都只是像浮雲一樣,暫時停留在我們心間,不會長住於我們心中的。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在中國以及在世界其他地方我都看到了,當人們有一個進行了一次充滿了情緒的分享的時候比如說在分享中忍不住哭泣的時候,他們會為此而感到抱歉,會向周圍的人道歉。然而在心態療愈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會認為這個人把心態療愈團體支持小組,當做一個如此神聖的安全的有保障的空間願意敞開心扉分享他的內心的感受,如此不設防表達他內心的情緒,對於我們來說這簡直就像是天賜的禮物一樣。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第五條準則。第五條是「我們尊重自己與別人看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認識到每個人的過程都是重要的。我們對這個過程的判斷則根本不重要。」好像要清楚地了解這一條的含義我們就需要看到,每個人其實對這個世界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很多時候呢孩子們都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因此這些不同的家庭環境會給他們帶來很多不同的經歷和不同的視角。因此在心態療愈團體當中,我們充分的認可到:每一個人她的成長曆程或者心路歷程都是十分獨特的,我們不會對他人的心路歷程提出任何評判。好,今天在分享開始的時候,因為有一些網路上的問題,所以我們開始的有些晚了。現在時間也有些長,我們還有一些準則沒有分享到。不過我們可以把它當做第二部分,放到下次微課堂再來分享。

在本次分享結束之前,我想向大家發出一個心態療愈微信支持小組的挑戰。在我們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提到了說,每個人希望都能夠藉助心態療愈交流準則來幫助自己在生活當中確立起更好的與家人,朋友,親戚,同事的關係,讓彼此獲得更多的支持。

好,那麼我們就此來做一項試驗。任何願意加入這個試驗當中的人,拿出一天的時間來,我們做一個出色的完美的聆聽者。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要認同的是需要帶著開放的心來聆聽他人,要練習不帶評判的聆聽。然後讓這個人能夠充分的敞開心扉分享她想跟你分享的一切。比如說如果我們向她人發出了一個能夠思考的問題,就像:你新交的那個男朋友怎麼樣啊?或者是你新交的那個女朋友怎麼樣啊?或者是你跟你老闆之間的難題解決了嘛?那麼在他們分享的時候呢,你就是不要去打擾他們,不要去說我的男朋友怎麼樣,我的女朋友怎麼樣。就是能夠全然的安靜的聆聽他們的分享,然後回到我們的微信群當中來分享一下,在你這一天的試驗當中,你的體驗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你會說英語,就請加入我們心態療愈小組英語角微信群,把你的體驗分享給我們看,不會說英語的話也沒關係,可以用漢語在這個群里進行分享,秋佳或者夢夢會把你們的分享轉達給我們,這樣的信息是我最最渴望在微信群里看到的。好啦,可憐的秋佳已經在這裡工作一個小時十分鐘了,她正在出差的過程當中,也非常的辛苦。然後因為開始的時候我們出現了一些網路問題,所以我們今天的內容可能沒有分享的十分徹底,沒關係的,我們先讓秋佳休息一下,剩下的內容我們可以再接下來的某一天中找個時間把它完成。我非常非常的愛你們,我會給大家分享一張我在美麗的義大利拍的照片。好,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如何覺察自己!

GIF/1K

內在平安∣盡在心態療愈

健康是內在平安,治癒是放下恐懼

本文是Joe微課的中文稿,親愛的秋佳口譯

文字稿由心態療愈聽打組志願者傾情奉獻,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態療愈 的精彩文章:

TAG:心態療愈 |

您可能感興趣

軍合辦舉行聯合國維和行動經驗研討交流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發成果展示交流舉行
「以數字經濟和健康養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經濟技術交流會在蘇州相城舉行
育兒經驗交流
自媒體運營交流會
合作、學習交流
全國醫養結合工作西部片區經驗交流會暨醫養結合工作培訓班在貴陽舉辦
中法攜手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中新探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交流與合作
「液體活檢之父」來中國交流:可靠檢測技術結合多中心臨床研究是發展關鍵
母校舉辦交流會 關光輝老師 分享美容與職場經驗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寶馬舉辦跨領域暑期活動 分享、交流情緒感知、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等技術
力推婦聯工作展亮點 現場觀摩交流巧取經
參會與資深專家交流工業自動化與電機應用技術
七彩繁殖經驗分享與交流
創新交流:現代教育的缺失-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保護野生動植物,梵凈同行」國際公益交流活動
藝術家走進一齡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文化交流活動
與寵物交流感情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