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守著金山卻沒飯吃:澳大利亞的天然氣礦藏何時能派上用場?

守著金山卻沒飯吃:澳大利亞的天然氣礦藏何時能派上用場?

撰文:Perry Williams

有希望取代卡達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澳大利亞卻在天然氣開發的問題上左右為難

「支持和反對的力量各佔一半」

在澳大利亞內陸小鎮納拉布里,在自家農田上豎起的天然氣井所遭遇的白眼,讓農夫彼得·蓋特(Peter Gett)體會到了澳大利亞為提升本國能源安全所付出的代價。彼得·蓋特祖祖輩輩都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小麥,到他已經是第五代了,如今彼得打開門戶,洒掃庭除,為自家麥田下面蘊藏的天然氣資源勘探掃清道路。

七年了,這片土地上已經豎起三座天然氣井,蓋特說,他的大多數鄰居非但沒有感受到這個由澳大利亞第三大能源生產商Santos Ltd.運營的項目所帶來的喜悅,反而對該項目從煤層中開採甲烷可能污染鎮上寶貴的水源而憂心忡忡。

蓋特先生說:「那些沒有切身體驗的人既懷疑又擔憂。」維權人士在天然氣工地周圍插滿了抗議鑽探的牌子,就連支持這個項目的農民也不去拔掉這些牌子,擔心連累到自己。60歲的蓋特先生說:

「支持和反對的力量各佔一半,有些農民不想自己站在那些反對該項目的人的對立面,所以只有一言不發。」

蓋特走在自己農田上的Santos天然氣井工地上

其他人則不甘沉默,他們甚至將自己綁在鑽井設備上組織鑽探,2016年一共有45名抗議者被逮捕。天然氣將這個位於澳大利亞棉花種植心臟地帶的1.3萬人的小鎮分裂開來,使之成為一場全國性辯論的縮影。土地使用者和環境保護者與唯利是圖的公司和希望實現澳大利亞能源安全的保守黨政客在這個問題上展開了激烈交鋒。

其結果是Santos打算在蓋特家周圍的農田和林地鑽探850座天然氣井的計劃埋沒在了文山會海當中,這個項目至少推遲了兩年才得以進行。自成為該項目的控股股東以來,該公司6年來在納拉布里僅運營了16座氣井。這個項目擁有的天然氣礦藏在澳大利亞排在首位。

在頁岩氣革命重塑美國能源版圖的十年後,有希望取代卡達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澳大利亞卻在天然氣開發的問題上左右為難。

儘管該國擁有一些全球儲量最豐富的能源資源,將天然氣出口到能源緊缺的亞洲鄰國的做法卻在國內引發了一場危機: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因為天然氣供應不足,澳大利亞人口最稠密的東部州的發電廠2018年可能會無法正常運轉。

Santos越挖越深:納拉布里煤層氣計劃

天然氣供應緊缺的情況是這樣嚴重,以至於眼下在醞釀建立進口天然氣接收站,以免使用高峰期天然氣供應出現短缺。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中寫道,目前從西澳或巴布亞紐幾內亞買進天然氣要比通過內管道輸送成本更低。

總部設在南澳首府阿德萊德的Santos處在這場爭論的核心。由於該公司的氣田產能不足,該公司不得不在國內市場採購天然氣來履行出口合同,這進一步加劇了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情況。對位於悉尼西北520公里的納拉布里天然氣項目的開發將有助於彌補國內的供應短缺。

Santos表示,納拉布里小鎮及周邊地區出產的天然氣可以滿足新南威爾士州一半的天然氣需求,該公司承諾這裡出產的天然氣絕不會用於出口。

對蓋特來說,每年固定兌現的3萬澳元(約合2.3萬美元)支票是生活在這片天然氣田的福利。目前東澳地區三分之一的燃氣來自於煤層氣。

反對天然氣開採的標語

令農民擔心的是,為獲取天然氣而鑽穿岩層和砂土層會導致水土流失和污染,岩層和砂土層是維持牲畜飲水和農田灌溉所必需的蓄水層的水利地理結構。人們還對如何處置天然氣開採產生的數以萬噸的鹽產生疑問。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6月7日發布公告稱,政府從社區、原住民和環境保護人士那裡收集到2.3萬份、總長7000頁的環境影響測評反饋,其中大多數都對天然氣項目持反對意見。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想要回歸自然卻又疲於自帶帳篷?不如試試「共享露營」
為什麼美國人對其他國家食物的「山寨」總是失敗?
安靜的海灣、絕美的沙灘和酷炫的建築,「時尚之島」伊比沙正在呼喚你
睡眠是金 商周特寫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