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歐陽詢的字體,會不會越學越死?

學歐陽詢的字體,會不會越學越死?

文/主任

有人問,為何學習歐體一段時間後,感覺寫字越寫越不自在,筆畫越來越死,字體越來越僵硬,是不是學歐體不對?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不是書體不對,可能是學習方法和時間上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才學習一兩個月,只臨摹了幾個字,那還談不上學習,書法這種藝術,沒有幾年上十年的功夫,是很難精進的,也是看不到效果的。

熟悉歐體的都知道,歐陽詢的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其作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

了解了歐體的特徵之後,結合個人的一點體會,談一下為何感覺會越學越死。

首先是運筆上,筆鋒一定要正,注意不要斜鋒入筆,而是中鋒入筆,這樣寫出字更圓潤,更符合歐體的特徵。同時,在臨摹的時候,不要緊張而過於求像、求穩,這樣一來就會更不像、更不穩,到最後就完全沒有了歐體的特徵,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由於放不開,一味求像,結果沒有了生機,加上運筆用筆的問題,寫出來的字不是扁平了,就是塌了,要麼就是斜了,完全沒有了歐體峻峭的特點。

當然,小編也是學習不久,歐體也是非常難學,要想學好,最好的捷徑就是多花時間,多寫多臨摹,這才是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宇看水滸 的精彩文章:

李倜是誰?為何說他的作品勝過趙孟頫
宋江給她一張飯票,她為何要送宋江一片草原?
為什麼說董其昌的行書飄逸而空靈?
趙子昂所臨摹《蘭亭序》,比起王羲之有什麼差別?
林沖有風雪山神廟,武松有血濺鴛鴦樓

TAG:宇宇看水滸 |

您可能感興趣

非書協會員、非名師的高徒,潛心學歐陽詢體,網友贊:自學成才
既然學歐陽詢的書法不能入展,為何還有如此多人學歐體?
如果能學歐陽詢,為何要學田英章?
既然學歐陽詢的書法不能入展,為啥還有那麼多人練歐體?
田英章為何要求弟子只能學田楷,而不是直接學歐陽詢?
柯九思偷學歐陽詢筆法,夠味!
同樣是學歐陽詢,五康的書畫風格豐富多彩,藝術修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