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雄獅》:谷歌地圖的電影版廣告,還是乏善可陳那種…

《雄獅》:谷歌地圖的電影版廣告,還是乏善可陳那種…

作者 Cora(灣區)

編輯 百不滿(成都)

年度催淚大戲、澳大利亞情感勵志片《雄獅》即將於6月22日登陸中國內地各大影院,該片講述了薩羅從幼年走失到成年尋親的故事。這部韋根斯坦負責製作與發行的影片總投資1200萬美金,上映以來在美國票房累計收入已達到5200萬美元,截至目前已在全球收穫10億票房。《雄獅》廣泛的聲譽很大程度上得利於其在頒獎季的不俗表現,榮獲六項奧斯卡提名、四項金球獎提名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電影宣傳照

故事改編自薩羅·布賴爾利的回憶錄《漫漫回家路》,由新人童星 Sunny Pawar 出演小時候的薩羅,成年後的薩羅由因《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舉成名的戴夫帕特爾飾演。妮可·基德曼以平凡樸素的妝容示人出演薩羅的養母蘇,魯妮·瑪拉則飾演喜歡印度食物的澳洲女友露西。當然,不可忽視的還有本色出演的谷歌地圖。薩羅出生於印度境內一個非常貧窮的城鎮,五歲時不幸與家人失散,幾經波折,薩羅生存了下來,最終被一對好心的澳大利亞夫婦收養。二十五年後,他決定出發尋找久違的家人。

作為澳洲導演加斯·戴維斯的處女作,《雄獅》有著遠超大多首作的影響力。戴維斯此前的主業是執導商業廣告,但也曾與紐西蘭名導簡·坎皮恩共同執導七集懸疑迷你劇《迷湖之巔第一季》。《綜藝》對此有著一番戲謔,戴維斯極有可能將薩羅的故事精簡為催人淚下的六十秒,但鑒於他曾參與《迷湖之巔第一季》的製作,即使故事被拓展到四個小時也不足為怪。出乎意料的是戴維斯選擇了一條保守的道路,《雄獅》時長兩小時,一小時講述幼年體驗,一小時講述成年經歷,規規矩矩地平分了整個故事。

電影宣傳照

內容來看,瑕疵顯而易見,其中一個方面即是上段提到的敘事割裂。即便兩位男主都展現出了一流的演技,也難掩劇情的平淡,若非要比較,對小薩羅的人物建構更勝一籌。前半段重點突出薩羅原生家庭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走失後遭遇的險境,小演員樸實自然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小小年紀就跟著哥哥四處奔波補貼家用,深夜獨自徘徊在站台的無助與在加爾各答遇到的危險與挑戰,讓觀眾捏一把汗,既心疼又無奈。成年薩羅的形象則相對平面、乏味,使用谷歌地圖尋親的橋段過分冗長,更像是谷歌出品的詳盡視覺化用戶指南,但這多是劇本的問題,而非演員的過失。

成年薩羅與過去是隔斷的,二十多年的杳無音信與瞬間迸發的強烈願望格格不入。為什麼在二十多年後的某個瞬間,薩羅突然如此渴望找回其原生家庭?薩羅轉變立場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矛盾複雜的內心糾葛?隨意而瑣碎的交談並不足以說服精明的觀眾。影片描繪的尋親過程像是科技成果的堆疊,並沒有深入探究其心路歷程。雖然使用谷歌地圖尋親是真實事件,影片的呈現方式讓人不免覺得谷歌給這個片子投了不少錢。單調乏味的機械重複,配上預料之中的結尾,缺少掀起觀眾內心波瀾的能力。如果更好地表現科技元素,不落入俗套,影片在表現力上必然能更上一層樓。踏上尋親之路,不僅是受到不斷發展的科技水平驅使,其實質,在於人性,在於影片還沒有觸及的層面。

電影宣傳照

影片在揭示人物心理、呈現內心體驗上乏善可陳。薩羅的養父母是一對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中產階級夫婦,生活安逸、穩定,唯一的缺憾是膝下無子。乖巧懂事的薩羅很討養父母歡心,這對澳洲夫婦對他視如己出,並決定收養第二個印度孩子,不料次子性格偏激、反倒成為負擔。影片對養父母心態的呈現不夠深入,由於次子的性格問題導致的家庭矛盾,淪為符號式、象徵性的爭吵,令人不安而無所適從。影片後半段試圖凸顯養母的心理變化,但顯得草率生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不舍,但那份缺乏合理解釋的歇斯底里淹沒了不舍里的真情實感。

薩羅親生母親這一形象在整個故事中顯得十分被動。全片沒有關注母親尋子的努力,雖然薩羅是全片的敘事焦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盤忽略生母視角是合理的。在影片的結尾,薩羅回到出生的小村莊,村民欣喜若狂、母親熱淚盈眶,用煽情的手法收攬人心。然而,一個早已預料到的結局最終出現時,觀眾心中被激發的、無意識的感動無法持續太長時間。與此同時,片尾的真實鏡頭有一種時空不協調的突兀之感,觀眾渴望看到的,是影片力圖打造的光鮮亮麗的薩羅,還是真實的、平凡的薩羅?

電影宣傳照

該片在 metacritic 的媒體綜合評分上得到了中規中矩的69分,好評中評皆有。《好萊塢報道者》給出90分,認為《雄獅》清醒、深刻又激動人心,對家庭、根源、身份認同和家的沉思令人不禁陷入兩小時的全神貫注。然而也有像《綜藝》這樣持保留意見的媒體:這部電影陣容強大,戴維斯真是個幸運兒。似乎除了演員,本片沒什麼可誇的了。

而《雄獅》的國際聲譽與影片的主題,即走失兒童,密切相關。經濟層面上,大多發展中國家上升勢頭強勁,然而,就兒童失蹤案件而言,發展中國家與西方國家面臨的社會現實有著天壤之別。在中國,只有約百分之一的走失兒童能被尋回,人口販賣市場使尋找難上加難,與故事背景地印度較為相似。而在美國,雖然兒童失蹤案件並不罕見,但百分之九十九的兒童最終都能回到父母身邊,因為多是與父母產生矛盾後離家出走,而非落入人販子的手中。因此,美國觀眾對發展中國家走失兒童面臨的險境難以產生切身的體會。薩羅在遇到好心人、被送進孤兒院之前,遇到了一堆偽善的毒販男女,他們希望利用薩羅賺錢,此類情節對美國觀眾而言相對陌生,因其悲慘程度之深而心生感動並非難事。其次,不少美國中產階級夫婦同樣收養了來自發展中國家兒童,能與片中的澳洲家庭產生共鳴。

電影宣傳照

不知道薩羅是更渴望與貧困的原生家庭一道生活、成為踏實勤勞的農民,還是慶幸於自己擁有被改寫的人生:有幸遇見經濟富足的養父母、在寧靜的澳大利亞開啟自己的人生?(另一個值得思考的點,便是為什麼觀影結束後,觀眾對印度與澳大利亞印象這般截然對立?)我們無法輕易去評價薩羅的人生,只知道,他選擇了像一隻雄獅那樣活著,生活曾拋給他的種種難題,但他不曾畏懼過。

-F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焦DeepFocus 的精彩文章:

成立四年四個奧斯卡,全球最酷電影廠牌正在生成中……
炸裂的電影!炸裂的帕丁森!而這個夜晚,永無止境……!
他們不但崇拜貝拉·塔爾,更是自我的信徒
有一群人把藝術電影這道光帶回來了

TAG:深焦DeepFocus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古劍奇譚》到《烈火如歌》,現在的影視劇廣告都這麼直接的嗎?
王傳君稱愛情公寓電影版像廣告片,大家還有慾望去看這部電影嗎?
片花像廣告片《愛情公寓》電影,讓網友失望:王傳君沒說錯!
王傳君拒拍電影版《愛情公寓》,一句話道破真相:越看越像廣告片
王傳君首談拒演影版《愛情公寓》,直言電影像廣告根本不值得出演,網友:這是要開撕?
王傳君拒拍電影版《愛情公寓》真因:就像一部廣告片,到處都是廣告植入
《三塊廣告牌》言簡意賅的都是好電影
王傳君拒絕拍《愛情公寓》電影:關谷演成傻子,都是廣告植入
王傳君不拍電影《愛情公寓》的原因曝光!「越看越像廣告片,為什麼要拍?」
王傳君拒拍電影版《愛情公寓》,稱像拍廣告
為何拒演影版《愛情公寓》?王傳君:越看越像廣告片,合作不下去
《三塊廣告牌》:如何抓住電影的關鍵
無人機如何成為電影、廣告和動畫三棲的明星?
王傳君拒談影版《愛情公寓》,吐槽劇版象廣告片,網友說他忘本
這種街邊廣告列印店水平的海報,真的能代表中國電影文化?
王傳君談拒演《愛情公寓》電影版,不想再演一個廣告片里的傻子
尷尬!王傳君談拒演《愛情公寓》影版,稱看起來像廣告片
王傳君拒演電影版《愛情公寓》:第四部像廣告片,已經合作不下去
孫紅雷被傳聞「黑社會」,這樣的表情代言廣告,網友稱:像「賣毒」!
被蘋果和谷歌推薦的遊戲,是如何做廣告變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