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自古能軍無出其右的太原公子 褐裘而來
他使一個國家有了傲視群雄的氣度,他使一個民族屹立於國際之巔,他萬國來朝,德化遠播,他鑄造的強盛國力使一個民族贏得了外族空前絕後的尊重,唐太宗李世民,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武雙全的全才帝王。
太原公子 褐裘而來
正史《舊唐書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中記載「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謂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李世民4歲的時候就碰到一個看相的。那個看相的表示這個孩子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到二十歲肯定能濟世安民。李老爹一聽很上心,於是從此管自己這二兒子叫李世民。
李世民年少從軍,雁門關營救隋煬帝一戰成名,十八歲便鼓動父親李淵反隋,晉陽起兵封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唐朝建立後,李世民繼續征戰,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虎牢之戰,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取得華北統治權;重創竇建德余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四大戰役以少勝多,衝鋒陷陣戰功赫赫。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毛曾這樣評論李世民:「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盛讚「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貞觀政要》中,唐太宗對魏徵表達了魯哀公般的憂慮:「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魏徵引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古諺,告誡太宗不可「居安忘危,處理忘亂」,同樣意在表明,君主應當具備應對現實的政治智慧和「審慎」的德性。這是李世民全部思想最閃光、最核心、最有影響的字眼。僅此一句話就充分揭示了君主與人民群眾的辯證關係僅此一句話便是他日常工作的座右銘和行為指南僅此一句話就足以證明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一個堪稱偉大的人物。
萬國來朝 德化遠播
歷經多年戰火,貞觀初期的唐朝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年僅二十九歲的李世民在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為國家選擇了「揠武修文」的和平建設道路,推行了一系列開明的治國方略,堅定不移地把理政的重點放在支持促進農桑上,大膽裁官安民,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虛心納諫,使得唐朝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之路,一幅用熱血和汗水描繪的盛世鴻圖,貞觀後期,「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萬眾山呼 未能萬歲 半百辭世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軍事家李世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首都長安去世享年50歲。萬眾山呼萬歲,並沒有延長他的生命。


TAG:羊公主 |
※山西巡撫蔡懋德自盡太原城,李自成割其頭,崇禎苛責其未能守黃河
※太原為何被稱為龍興之地?此人水淹太原後,太原再也興不起來了
※為了破壞太原的龍脈,趙光義和潘美做了這些事,太原從此沉淪
※太原最原始的耄仁寺
※作家眼裡的太原 漫說太原西山狼虎寺
※太原公子李建成謙謙君子卻被後世唾罵,皆因他太重親情?
※《亮劍》如果山本特工隊連夜返回太原,李雲龍真的敢去打太原嗎?
※《倚天屠龍記》中那些驚艷的配角,滅絕師太原來不是劉嘉玲,而是她?
※太原起兵的歷史之謎:李淵的英明神武,卻被兒子篡改了歷史
※太原王家峰村出一墓!竟挖出狄仁傑祖先,偶揭他真實身份,令人吃驚!
※太原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寺廟!
※山西太原市是「龍城」,但宋朝後再難出皇帝,為什麼呢?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公子
※太原游之永祚寺
※唐朝龍脈之謎:李淵太原起兵時,祖墳被挖,他是如何對待仇家的?
※多張圖片曝光劉德華隱藏太太原因,原來是朱麗倩見媒體如老鼠見貓
※《亮劍》中丁偉一句話爆出太原兵力,當時攻打太原真的很難嗎?
※山西太原:奧運冠軍孫楊今天來太原了!傅園慧、葉選文緊隨其後!
※被古人稱為龍城的太原,究竟是如何落沒的,真的是因為一把火嗎
※趙光義攻佔太原後,做了這樣一件事,山西從此再沒出過皇帝